電影《冰河世紀3》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劍齒虎迭戈追捕一隻鼻子上長角的鹿。看過這個情節的朋友或許會產生疑問:現實中的鹿,角都是長在頭頂,這隻鹿為何像犀牛一樣鼻子上長角?難道是導演為了吸引眼球的刻意為之嗎?
這種鼻子上長角的鹿還真的存在過,名叫奇角鹿,它們長在鼻子上的角則被稱為「鼻角」。奇角鹿是早期鹿類動物的一個分支,在生物分類裡屬於偶蹄目中已經滅絕的原角鹿科,生存於中新世早期到更新世早期的北美洲。
奇角鹿最大的特點就是它鼻子上的角了。影片中的奇角鹿,鼻子上的角就像犀牛角般沒有分叉。現實中的奇角鹿,其鼻角在角尖處分開,形成「Y」字形。這樣奇怪的角,自然不是一天形成的,奇角鹿的遠祖原角鹿,是一種沒有角的動物,只在頭頂和鼻子上分別長有4個和2個骨質隆起;當奇角鹿的近祖——並角鹿出現時,鼻子上的兩個骨質突起就變成了只在末端相連,看上去呈「V」形的樣子;再後來,這兩隻鼻角越長越近,最終形成了只在角尖分叉的形狀。
奇角鹿
雖然奇角鹿鼻子上的角看起來很醒目,但實際作用卻不大。由於裡面含有豐富的血管和神經,奇角鹿的鼻角很容易被折斷,完全不適合格鬥和自衛。為此,有研究人員根據「只有雄性奇角鹿才長有鼻角」這一點,認為鼻角只是雄性奇角鹿在求偶季節,用來向異性同類炫耀的工具,鼻角越大,獲得雌性芳心的可能就越大。
沒有給力的自衛武器,奇角鹿進化出了儘快發現天敵的本領。根據出土的化石頭骨顯示,奇角鹿的臉像馬臉一樣又窄又長,這使得它們的兩隻眼睛的距離,相對於現存的鹿要近很多(食草動物的眼睛都長在兩側),更容易發現捕獵者。
奇角鹿身長2米,成群生活在從美國南部到墨西哥的群山之間,較高的齒冠讓它們可以相對輕鬆的磨碎粗糙的草,也是自然進化史中第一批真正吃草的動物(以前的植食性動物由於齒冠較低,只能吃比較嫩的樹葉)。
雖然可以迅速發現敵害,但奇角鹿卻無法躲過自然環境變化帶來的影響。更新世早期,由於環境的突然變冷,在地球上存在了2000多萬年的奇角鹿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