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豪門,長相俊美,身材高大,17歲出名進入Dior工作,21歲舉辦Dior的時裝發布會,26歲創建自己的YSL公司,聖羅蘭創始人伊夫是個近乎完美的設計天才。
與「老佛爺」爭奪同一個男人,為尋找靈感從吃糖,到酗酒,再到嗑藥濫交,否認自己,遊戲人生,患上狂躁症,伊夫是個墮落的瘋子。
一生被守護陪伴,在人生黑暗時期,男友不離不棄,在影片《伊夫.聖羅蘭》中,伊夫陷入自我否定以及對生的恐懼,對男友說「如果自己不能從事最愛的事,還不如死掉的好」,男友說了一句改變他一生的承諾「那你想死還是想活,想活的話我來幫你。之後的人生詮釋了「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伊夫是個不懂愛卻有幸一直被愛被包容的幸者。
伊夫.聖羅蘭的一生像一場精彩且讓人回味的電影,又像一本夢幻且不真實的言情小說。
從天才少年到自我否定
伊夫出生貴族,父親從商,處於上流社會的伊夫從小便能接觸到奢侈品以及時尚,加上自身的天賦與才華,從小便熱愛設計與繪畫,時常成為母親與阿姨們服裝的參謀,九歲時,他沒有想過繼承家業,也沒有變成花花貴公子,他說:讓我的名字出現在香榭大道的霓虹燈上吧。於是他開始學習服裝畫。
十七歲時聖羅蘭參加國際羊毛事務局的設計比賽,獲得第三名。那年聖羅蘭來到巴黎,順利地進入時裝界並在赫赫有名的Dior工作。而沒多久Dior創始人的離世,使伊夫成為Dior首席設計師,在葬禮上,他遇到一生的愛人皮埃爾。
伊夫成功的詮釋了「出名要乘早」,也成功的詮釋了「一帆風順的人生」。
然而上帝不會給任何一個人開綠燈,在1960年伊夫被強迫服兵役,他放置了在Dior的工作,嘈雜混亂的團體生活讓從小自閉羞澀的伊夫害怕憂鬱,又因為伊夫同性戀的身份受到其他士兵的侵犯,伊夫神經徹底崩潰。
在醫院治療期間,伊夫神經緊張,不敢上廁所,且神志不清,只能通過鎮定劑來使他平靜,而正在此時以精神問題為由被Dior辭退,這時的伊夫對生絕望,他開始酗酒,嗑藥,總是想著自殺,這時的愛人皮埃爾對他做出一生的承諾,為他奔走,照顧他情緒,之後為了他的理想,皮埃爾出資找贊助為他創建了聖羅蘭。
真愛也不過如此,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伊夫聖羅蘭博物館在法國開放,其中唯一一張合影是伊夫和一生摯愛皮埃爾。他們一生分分合合,彼此又不離不棄。
他們的初見是在Dior創始人的葬禮上,皮埃爾看到伊夫的第一眼,靦腆羞澀且又驕傲純淨,長相俊美且又才華橫溢。這樣的男人讓他折服,他相信之後會有更多的男人,女人折服。
之後的皮埃爾一直陪伴在他的身邊,在他巔峰時默默的欣賞他,在他低谷時,不離不棄,做出承諾,為他四處奔走,籌錢支持他喜歡的事業。在他重新來過,他為伊夫打理好一切伊夫不喜歡的應酬和交際,讓他保持最初的童真與單純,只為告訴他「只用做你喜歡的事情就行了,後面一切有我」。在伊夫一句「累了」,皮埃爾放下手頭的一切陪他週遊世界。
作為一名商人,皮埃爾不懂什麼服裝,什麼設計,對於伊夫的作品,他永遠是一句「真美」。伊夫喜歡收集藝術品,皮埃爾直接叫人把帳單寄給自己付帳,每次都買一對兒, 伊夫後期依靠毒品和縱慾消磨生命,皮埃爾將他從夜店裡拉出關在家裡,默默地承受他的謾罵和瘋狂的毆打。
至到在伊夫迷戀上法國優雅灑脫且放浪形骸的紳士Jacques,開始墮落,酗酒,濫交的生活,皮埃爾為他感到難過,卻又無可奈何,選擇短暫的離開他。
而所謂的「離開」,不過是搬離到一街之隔的房子,默默守候著這個「前男友」,他知道伊夫只是個孩子,沒有他不行。
至到生命的最後一刻,皮埃爾依舊陪伴在伊夫身邊。詮釋了「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一生對美的迷戀和對時尚的追求
他是個藝術家,他是個天才,他也是個絕望的守候者,他愛一切美麗的事物,他愛一切能帶給他靈感的東西,他愛丹妮芙的長髮,他愛Jacques的灑脫瘋狂和墮落,他愛放縱的滋味,他最愛一切能給他的創作靈感。
他看似那麼墮落,實則又那麼純真。伊夫.聖羅蘭說過「因為靈魂遊蕩在別處,我喜歡沒有靈魂的軀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