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必須要讀的一句詩: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2020-12-16 草夕寸品文史

人生是人生就像拋物線,每一個起承轉合,都風生了五味雜陳的心思。有酸的,甜的,哭的,辛辣的,有時你會感到快樂,有時你會遭遇困難,有時你會期待夢想,有時也會充滿感傷,必須每樣都經歷才算完整。每個人只有勇敢地去奮鬥,將一場五味雜陳的迷失視作青春激情的爆發。人生的道路上有迷茫,有不甘,有辛苦,也有喜悅,人生最要的是拼搏,人生最難是知己。

活著容易,而知音難求,有一句話總是最容易打動那顆孤獨脆弱的心。「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這句詩出自《詩經》:

黍離

先秦:佚名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這首詩最耐人尋味之處在於,它究竟寫的是什麼內容無人知曉。但詩中所蘊含的那份憂思、嘆息和滄桑感,卻能帶給讀者以心靈上的震撼。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問我何求。悠悠蒼天,豈何人哉?」特別是這句話,總會讓人無奈孤獨和無助的時候默默反覆念誦。懂我的人在啊?為什麼人活得如此艱難!想來這是每個人人生中都會有過的片刻思索。我們感念知遇之恩,其實也就是因為這種信任,因為這份懂得。

人生的壓力很多,困難重重,想要衝出重圍,不是單單依靠一份信念就可以的,需要有人的幫助,需要力量的支撐。而說服意見不統一的人,是多麼難啊,但是偏偏就有那些只要一個眼神,只要一句話就能懂的全部的人,也許是歲月增加了默契,也許就是因為那份與生俱來的緣分。知我者,無須多言,不知我者,多說無益!

愛和懂不同,愛是有條件的,因為才華,因為富貴,因為外在。而懂不需要,它是一種不需要附加條件的信任,即使沒有富貴作為標尺,美貌作為基石,也仍然可以完全接納。比如春秋時期的鮑叔牙和管仲,他們才是真正的知己吧!知己就是他永遠覺得你最好,永遠覺得你最棒,無論何時都會和你站在一起。

當所有人都說管仲不好的時候,只有鮑叔牙力排眾議,為他說話,當管仲命懸一線的時候只有鮑叔牙救他於危難之中,我們終其一生都想找到自己的鮑叔牙,無論何時都不會打擊你,無論何時都會幫助你,最重要的是無論何時都信任你。

管仲不是神,管仲也有錯,不是鮑叔牙傻,也不是鮑叔牙笨,他只是理解,只是包容,只是信任。這就夠了,也許這就是管仲所需要的,在這份信任下,管仲有了勇氣,有了膽量,有了不斷進步的力量。他會改變,他能激發潛能,他有了成功的最可靠基礎。

但是管仲常有,而鮑叔牙不常有。如果世界上這樣的人多了,也就成不了經典了。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只要生命存在,就總要遭遇困難和險阻,在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我們也許會遇到「知我者」,能夠「謂我心憂」,也許會遇到「不知我者」,只能「謂我何求」。無論如何,一切不可強求,只需平靜對待。

相關焦點

  •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詩文】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王風•黍離)【註解】知我者:了解我的心情的人;謂我何求:認為我有什麼要求【釋義】了解我心情的人,知道我心中的惆悵;不了解我心情的【活學活用】1、發牢騷比如,你的同事要去抽菸,你想保護他的健康,於是拉著他一起開會,連續開8個小時,用心良苦的幫他戒了8小時煙。但是同事並不領情,還嫌你開會效率太低。
  •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金杯銀杯不如學生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學生的誇獎,作為老師,被學生歡迎、認可是最幸福的事……要走近我的學生們,只有相知才能相親,只有相親才能相愛。」她更是學生們心目中交口稱讚的「施媽媽」。  ▼我深感好奇,施索華到底是怎樣的一位老師呢?她的課程又是怎樣的呢? 和施老師初次見面,沒想到首先從她口中得到的信息就是她身體欠佳,剛剛出院。緊接著,她又告訴我,每一年,她都要住院好幾次,她的頸椎有問題、心臟也有問題、中度哮喘、眼底病。
  • 「知我者,謂我心憂」下句是什麼?僅8個字,道出深藏於心的孤獨
    這首詩中,有七個字,可以說是十分經典,「知我者,謂我心憂」,實際上,這一句的下句,才更加令孤獨者淚流。本期筆者就和大家一起來品一品這來自2000年前的孤獨:《黍離》先秦:佚名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 孟子: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孟子說,我辭去十萬石的俸祿,接受這一萬石的俸祿,你以為我是貪財嗎?以孟子的俸祿,在今天可是千萬富翁的水平,但孟子追求的不是財富,而是天下太平;追求的不是鐘鳴鼎食,而是天下的道義,是把仁政推廣到各諸侯國,以平治天下。這就是一個偉人的境界,他們可以「生無一錐土,而存四海心」。孟子說,「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未聞以道殉乎人者也」。
  • 美文欣賞|初會篇-《知我者,謂我心憂》
    「一校一書」《詩經》心得有獎徵集活動    優秀成果展示(初會篇)《知我者,謂我心憂》作者:歐陽添  18思政1班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                                                                                   ——題記    詩者,吟詠性情也。先秦詩歌雙璧,一曰《楚辭》,二曰《詩經》,前者為浪漫主義濫觴,後者開現實主義之先河。
  • 《芒種》歌詞中的「謂我何求」,出自哪裡?古今用法又有何不同?
    通過整篇歌詞,不難發現結尾「謂我何求」是詞作者的用心點題。那「謂我何求」出自哪裡?又有怎樣的歷史故事呢?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
  • 大學教師訪談錄: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知我者謂我心憂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訪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趙泓  l 教師與編輯都是很有成就感的職業,但做好不容易;  l 新聞傳播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光說不練肯定不行  趙泓:我是05年來到高校的,已近不惑之年了。年輕時並不喜歡教書,人到中年想法有所改變。孟子說人生有三樂,其中之一樂便是聚天下英才而教之。跟年輕人在一起自己也會變得有活力,而且教學相長,我從學生身上也學到了很多東西。  教師與編輯都是很有成就感的職業,但做好不容易。做編輯你要了解市場,要建立作者隊伍,要熟悉出版流程,十八般武藝得樣樣精通。
  • 蘇軾雪堂:知我心憂,謂我何求,惟適然也
    他當時的心情,或許就像這悠悠江水, 空茫一片,煙波泛起,似乎走到窮途而不知歸路。想那晉代阮籍每每駕車駛到渺無人煙之末路,便要下車放聲哭號,而蘇軾當時人生低谷的境況,也差不多如斯。「全家佔江驛,絕境天為破。飢貧相乘除,未見可吊賀」,「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裡。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他的心境狀態,可謂一度低迷不振。
  • 知我者為我心憂,不知我者為我何求,然世間茫茫眾生何處覓知音?
    《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這是我特別喜歡的一句話。唯有真正理解我的人,才能讀懂我的內心。然世間茫茫眾生何處覓知音?《西北有高樓》這首詩所表達的正是這樣一種「無人知我心中愁苦」的心理,就像是高樓聽曲,真正能聽懂的又有幾人呢?西北方矗立著一座高樓,它高聳得能與浮雲相齊。鏤著花紋的木條交錯成窗,樓閣建在有三層階梯的高臺上。樓上飄下了弦歌之聲,這聲音讓人如此悲傷!
  • 「知我者,謂我心憂」來自哪裡?他的初衷是什麼?
    他的表面意思很容易理解,他常被用來形容心有憂無知己,但他的原意是什麼呢?這是從這首詩的起源開始的,單詞「知我者,謂我心憂」來自《詩經》,他是《國風·王風·黍離》中的一個句子。「王風」的第一篇文章如果但凡想理解一首詩,首先必須理解明白,儘管《黍離》的詩歌能力在歷代一直存在爭議,但他大體上遵循漢代《毛詩序》的觀點,即「閔宗周也」。《毛詩序》說:「周大夫行役,至於宗周,過故宗廟宮室,盡為禾黍。
  • 大眾佔卜:知我者謂我心憂
    和傳統的一對一佔卜不同,在大眾佔卜中,點開視頻的受測者可以有無數個,而佔卜師只提供三到四種牌組。受測者只需憑直覺從這幾組中選一組,就能收穫對應的佔卜結果。高考之後,不想對答案的小趙第一次點進了塔羅佔卜視頻,想要看看自己的「七月運勢」。但運勢沒算準,小趙沒能考上喜歡的大學。不過在那之後,看B站上的「大眾佔卜」視頻逐漸成了她的習慣。
  • 曾經 文/謂我何求
    劉俊,網名謂我何求,京山人,2001年起在潛江某學校工作至今。業餘文學愛好者曾經文/謂我何求曾經我想當個好老師打過罵過摔過手機家長心存感激學生滿腹恨意但時間讓那些孩子懂得了愛的本質如今當個好老師成為一種奢望要學會保全自己還要學會視而不見
  • 知我者謂我心憂
    開始說小事:他們成為上下級後,渣男對她進行了雖然不多,但極為重要的人生點撥。她想競選新一屆的學生會副主席,渣男大力支持,並用微信進行指點。渣男建議她多找學生會的人「聊」,而且告訴她怎麼「聊」——和你潛在的對手聊,要「表現的越蠢越好」。
  • 【百科】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代表作有《斷鴻零雁記》及《碎簪記》。翻譯過拜倫、雨果等人作品。曾三次出家。早年參加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  其二,元.高明《琵琶記》:第三十一出 幾言諫父  原文:  我本將心託明月,誰知明月照溝渠。  其三,明?
  • 詩詞丨最深情的告白莫過於一句「我懂你」!
    世界上最好的感情,莫過於你知我的喜怒哀樂,我懂你的悲歡離合。人都說,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但,懂是比愛情更為難得的存在。若有人愛你,但不懂你,無異於同床異夢,是遺憾。但是若有人懂你,即便沒有愛,也會覺得心安。
  • 求在我者:求人莫若求己
    身外之物往往不取決於自身,要講究方法,還要有機遇配合,這樣的追求一般不容易得到,此謂「求在外者」。孟子本意並非否定正當的追求,而是指明了路徑與方向,是執念於心,而非執著於事。02孟子是從人的本性上講,「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人不可能沒有欲望,沒有追求,關鍵看如何求得。孟子所言「求在我者」與「求在外者」,其中最大區別在於命運掌握在誰的手裡!
  • 讀詩|某個瞬間觸動了內心的詩句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諸多先輩們用自己的才華創作了無數燦如星河的好詩詞,不同體例、不同風格的詩詞數不勝數,要問說最喜歡哪一首那一句?那還真是難以取捨,很多都是心頭肉啊。不過要問當下最有感觸的,最某些時間直擊心靈的,近幾年有幾句總是不時浮現在我心頭,與大家共賞。
  • 這首詩涵蓋了流浪詩歌的三大意象,後世凡此題材者皆集於此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 懂我者,無需多言;不懂我者,百口莫辯!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懂是一種理解。 春秋時期,齊國相國管仲和鮑叔牙是一對非常要好的朋友。 年輕的時候,管仲家裡很窮,又有一個多病的老母要奉養。鮑叔牙知道後,主動找管仲合夥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