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 文/謂我何求

2021-02-19 文鳴四海

雲歌導讀:

青春年少僅此一次,想珍惜,已來不及,教育何時才能再次雄起,讓老師

拿起戒尺。

劉俊,網名謂我何求,京山人,2001年起在潛江某學校工作至今。業餘文學愛好者

曾經

文/謂我何求

曾經

我想當個好老師

打過罵過摔過手機

家長心存感激

學生滿腹恨意

但時間

讓那些孩子懂得了

愛的本質

如今

當個好老師

成為一種奢望

要學會保全自己

還要學會視而不見

那些課堂講話

吃東西玩手機

不知時間

能否讓現在的孩子

懂得如何教育下一代

未來

老師的尊嚴

要從何拾起

我們的孩子

何時才能懂得學習

青春年少僅此一次

想珍惜,已來不及

教育何時才能再次雄起

讓老師

拿起戒尺

編者簡述:

竹 根 灘 詩詞楹聯協會主席:周從磊

竹根灘詩詞楹聯協會副主席:陳訓謙

竹根灘詩詞楹聯協會秘書長:王安平

主     編:王德雲

譯文主編:鷹  子

副 主 編:王安平 心靈寄語

編     委:周從磊  王德雲 王安平 心靈寄語

劉福林 江北閒人 神宣 張定兵 雪夜聽琴 飄 趙厚發 徐金雄

嚴開梅 張  凡  蓑笠翁 心 生 定國安邦 反潛200 風雨人生

美編製作:劉福林 心靈寄語

投稿郵箱:10734613o9@qq.com

      題材不限,保證原創首發!

      涉及糾紛,文責自負!

凡來稿視為同意修改,否則請來稿時註明。作者稿費為讚賞的60%,40%作為平臺維護,有譯文的作品,35%歸原創作者,35%歸譯文者。讚賞不超於3元不予發放,稿費在推文8日後發放。

主編微信號:17740690167

電   話: 13035392080 17740690167

本專欄所推出作品中精品將同時向中國詩歌網推送,如有異議,請事先聲明。

投稿作者敬請關注本平臺公眾號,並在稿件刊發後及時轉發,提高文章閱讀量。

裝修好的房子都可以安裝暖氣,新房子暗裝,老房子明安裝。

潛江市東風路9號鹽業公司旁法國廈貝供暖

溫暖熱線:13072708868小何

                   

                       廈貝,廈貝,冬天如春的好睡,至尊不貴

     

                               【文鳴四海】

  公眾號是讓草根閃亮的舞臺,傳播人間真善美及老百姓的身邊事。

『  

   

                   

     長按圖中二維碼,關注領現金

相關焦點

  •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詩文】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王風•黍離)【註解】知我者:了解我的心情的人;謂我何求:認為我有什麼要求【釋義】了解我心情的人,知道我心中的惆悵;不了解我心情的,還以為我呆在這兒有什麼非分的要求呢!
  •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 《芒種》歌詞中的「謂我何求」,出自哪裡?古今用法又有何不同?
    大家好,我是喜歡講典故的阿偉,今天探討的課題是「歌曲《芒種》中的「謂我何求」,出自哪裡?古今用法又有何不同?」通過整篇歌詞,不難發現結尾「謂我何求」是詞作者的用心點題。那「謂我何求」出自哪裡?又有怎樣的歷史故事呢?
  • 人生必須要讀的一句詩: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這句詩出自《詩經》:黍離先秦:佚名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
  • 大學教師訪談錄: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知我者謂我心憂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訪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趙泓  l 教師與編輯都是很有成就感的職業,但做好不容易;  l 新聞傳播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光說不練肯定不行  趙泓:我是05年來到高校的,已近不惑之年了。年輕時並不喜歡教書,人到中年想法有所改變。孟子說人生有三樂,其中之一樂便是聚天下英才而教之。跟年輕人在一起自己也會變得有活力,而且教學相長,我從學生身上也學到了很多東西。  教師與編輯都是很有成就感的職業,但做好不容易。做編輯你要了解市場,要建立作者隊伍,要熟悉出版流程,十八般武藝得樣樣精通。
  • 孟子: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孟子說,我辭去十萬石的俸祿,接受這一萬石的俸祿,你以為我是貪財嗎?以孟子的俸祿,在今天可是千萬富翁的水平,但孟子追求的不是財富,而是天下太平;追求的不是鐘鳴鼎食,而是天下的道義,是把仁政推廣到各諸侯國,以平治天下。這就是一個偉人的境界,他們可以「生無一錐土,而存四海心」。孟子說,「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未聞以道殉乎人者也」。
  • 蘇軾雪堂:知我心憂,謂我何求,惟適然也
    熱心腸的友人馬正卿幫他向都郡求情,總算求得原是軍營廢地的幾十畝荒地,可供他重新開墾耕種,以資一家大小之口糧。蘇軾躬耕其中,拿起鋤頭,成了一名每日汗滴禾下土的農夫。在古代社會,「士農工商」各司其職,每一個人都處在自己所屬的階層內,安分守己, 樂天知命。
  •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文 | 鮑音音 在還未見到施索華老師的時候,我就聽說上海交通大學有一位特別的思想政治課老師,一位網紅老師。 全國優秀教師,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優秀教師,全國最美思政課教師等,翻開施索華的資料,我第一眼看到的是她名字後面緊跟著的一個個耀眼光環。
  • 「知我者,謂我心憂」下句是什麼?僅8個字,道出深藏於心的孤獨
    洛水三千,哪一瓢知我冷暖?所謂「千金易得,知音難覓」,一個人的內心,在孤獨彷徨的時候,最需要的就是一個能夠了解自己的人。在2000多年前,有一首奇詩,將孤獨的感受寫到了極致,寫出你我都有的孤獨。這首詩中,有七個字,可以說是十分經典,「知我者,謂我心憂」,實際上,這一句的下句,才更加令孤獨者淚流。本期筆者就和大家一起來品一品這來自2000年前的孤獨:《黍離》先秦:佚名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 美文欣賞|初會篇-《知我者,謂我心憂》
    「一校一書」《詩經》心得有獎徵集活動    優秀成果展示(初會篇)《知我者,謂我心憂》作者:歐陽添  18思政1班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蜉蝣,稱「一夜老」、亦稱「五月之蠅」,《本草綱目》謂其「朝生暮死」,阮籍嘆其「生命幾何時」,古話稱其「浮生一時,蜉蝣一世」。蜉蝣僅有幾小時壽命,生時不飲不食、不眠不休,死時從空中墜落遍布一地,動魄驚心,宛如落英。春去秋來,生之壯烈,死亦靜穆,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每憶蜉蝣泡沫般的生命時,不由觸景傷懷,低頭呢喃著泰戈爾那句「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 【異之說《論語》】之一百零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公冶長5•15【原文】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
  • 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 不戒視成謂之暴 慢令致期謂之賊
    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 不戒視成謂之暴 慢令致期謂之賊 題目出自聖人孔子的《論語·堯曰》第二章,原文是子張請教孔子為官從政的要領。大致意思就是:不經教化便加以殺戮叫做虐;不加告誡便要求成功叫做暴;不加監督而突然限期叫做賊。
  • 夫復何求
    夫復何求,不知道為什麼,就想起這四個字。而且對著四字的理解又不透。網搜了一下它的 釋義 ,如下:「夫」是句首發語詞,無實意。「復」是「再,又,還」的意思。「何」是「什麼」。「求」是「追求」。「夫復何求」字面意思是:「還有什麼要追求的呢?」
  • 何 謂 溝 通?
    何 謂 溝 通?
  • 八股文是什麼?八股文是怎麼毀掉人才的
    康熙、乾隆年間曾發生過是否保留八股文與科舉制度的爭論,乾隆三年,兵部侍郎舒赫德列舉八股取士的四大弊端,建議改革,遭內閣禮部反對,未能實行。用這樣的八股文選拔人才,真有點緣木求魚,不是選拔人才,而是扼殺人才。下面選一篇康熙 12 年狀元公的八股文做點分析。介紹的這篇八股文範文作者是韓菼。韓菼是清代初年八股文名家,江南長洲人(即現在蘇州),官作到禮部尚書。
  • 知我者為我心憂,不知我者為我何求,然世間茫茫眾生何處覓知音?
    《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這是我特別喜歡的一句話。唯有真正理解我的人,才能讀懂我的內心。然世間茫茫眾生何處覓知音?《西北有高樓》這首詩所表達的正是這樣一種「無人知我心中愁苦」的心理,就像是高樓聽曲,真正能聽懂的又有幾人呢?西北方矗立著一座高樓,它高聳得能與浮雲相齊。鏤著花紋的木條交錯成窗,樓閣建在有三層階梯的高臺上。樓上飄下了弦歌之聲,這聲音讓人如此悲傷!
  • 陳百強:一生何求!
    1989年,陳百強在計程車偶遇王傑的《惦記這一些》,便深深無法自拔,才有後來的《一生何求》。所有的相遇並非偶然,而是緣分,可以說,那時的陳百強正被八卦周刊給夾在譚張之間,《一生何求》代表的,或許正是那時的陳百強。冷暖哪可休,回頭多少個秋。
  • 《說文解字》第117課:「誰謂河廣?曾不容刀」的「曾」是何意
    比如《詩經.衛風.河廣》有:「誰謂河廣?曾不容刀;誰謂宋遠,曾不崇朝」這裡的刀通「舠」,指小船。這句詩的大意是:誰說黃河廣又寬?其實它是一條小船也容納不下。誰說宋國遠又遙?其實不用一個早上就可以到達。這是宋人思歸不得的詩,黃河不寬,宋國也不遠,想回去並不難,可是他(或她)卻因為某種限制不能如願,於是有了這首詩。
  • 「瞬間眼紅」的英文留言:在所有不幸中,最不幸的事是曾經幸福過
    買了條魚沒敢殺,我想用水淹死它。 3.Are you ready? I love you after I lost. 你準備好了嗎?以後愛你的我不見了。
  • 求在我者:求人莫若求己
    身外之物往往不取決於自身,要講究方法,還要有機遇配合,這樣的追求一般不容易得到,此謂「求在外者」。孟子本意並非否定正當的追求,而是指明了路徑與方向,是執念於心,而非執著於事。孟子所言「求在我者」與「求在外者」,其中最大區別在於命運掌握在誰的手裡!「求在我者」,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反身而誠,善莫大也。多年以後,人們回想自己的經歷,真正的所得其實是自己決定的。一曰心態,一曰追求。譬如財富,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何為道?就是勤勞所得,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得之心安理得,此謂求財有道的心態。如想不勞而獲急功近利,有了非分之念,心態就會失衡,往往很難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