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國企改革:取消企業領導行政級別

2020-12-16 搜狐網

  楚天金報訊 本報記者鄔紅波

  「國企和民企一起去抓魚,魚來了,國有企業開始研究抓不抓?於是寫報告,先報國資委,如果問題重大要報市政府,如果太重大還要報市委,等批覆下來,魚早就被民企抓走了。」昨日,武漢市政協常委會上,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阮成發的一席話令人深思。

  昨日的會議上,武漢首次披露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會議透露,武漢國企改革方案醞釀已久、蓄勢待發,將從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股權激勵及員工持股等八個方面深化國企改革。

  據介紹,截至去年底,武漢市屬國企資產總額7700億元,淨資產1668億元,去年的營業收入962億元,利潤總額103億元。國資委定下的目標是,到2016年,市屬國企資產總額達到1萬億元,淨資產超過3000億元,營業收入達到1800億元,利潤總額達到180億元。

  新一輪改革不搞「一刀切」

  競爭性行業國資穩步退出

  武漢市國資委透露,《武漢關於深化國企改革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意見》初稿已形成,將從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股權激勵及員工持股、規範的董事會和監事會建設、市屬經營性國有資源集中統一監管、市屬國企領導人員市場化管理、市屬國企負責人薪酬待遇改革、重點企業調整改革等八個方面研究擬訂專項實施方案。

  「新一輪國企改革不搞『一刀切』,分三類推進。」國資委透露,競爭類的國企,例如武商等,將全面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造,採取國有相對控股、參股形式持股。

  致公黨武漢市委建議,對這類市場開放程度高的競爭類國企,可引入員工、社會資本參股或控股,並在成熟時可實現國資的穩步退出。

  功能類的企業,如城投集團、新港集團等,將吸納社會資本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造,提升投融資能力。致公黨建議,這類公司應充分發揮國資的槓桿功能,鼓勵民企甚至外資進入,達到化解平臺債務風險的目的。

  而公共服務類的企業,例如公交集團、水務集團,或將謹慎發展混合制。致公黨認為,對於提供公共服務的保障類行業,為避免因社會資本的逐利而犧牲公眾利益,國資應以絕對控股確保控制力,可採用服務合同、特許經營等不涉及股權的方式引導民資參與。

  著力消除國企民資聯姻顧慮

  拿出一批優質資產「靚女先嫁」

  「調研發現,不論是國企還是民資,對於聯姻都有些顧慮。」武漢市政協經濟委員會負責人透露,一些國企認為現在經營很好,不願或不敢改制,而也有民企擔心無話語權,抱怨國企出讓部分多是盈利狀況不好的資產,投資回報率低,不願參與。

  該負責人說,一些民營資本感興趣的資源壟斷產業,仍未完全取消對非國有資本的限制條款;一些開放領域缺乏透明的投資規則和投資細則,民企擔憂投資的安全性。

  對此,武漢市國資委介紹,在改革方案中,對國資民資融合的路徑也有所設計,分別是:推進國企市場化重組,鼓勵民資參與國企改制重組或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增發重組;推進國企上市,讓上市成為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重要途徑,力爭到2020年,市屬國企控股上市公司達到30家以上,市屬經營性國有資產證券化率達到70%以上。

  此外,將創造條件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城市重點項目投資建設,採取授權經營、政府購買或租賃等方式;鼓勵國有資本主動進入科技型中小企業和創投領域,與民間資本共同設立股權基金。

  武漢市工商聯主席李記澤建議,國資委要真心實意地拿出一批優質資產「靚女先嫁」,防止借混合之名甩包袱,把劣質資源推向市場。

  借鑑「聯想模式」推員工持股

  把員工和企業命運綁在一起

  根據初步方案,武漢將在符合條件的混合所有制企業推進員工持股,形成資本所有者和勞動者利益共同體。

  具體來說,武漢將允許國有企業和外部投資者、企業內部項目團隊共同出資新設混合所有制企業;鼓勵關鍵崗位的經營管理者、業務骨幹和核心技術人員(團隊)以現金、智慧財產權等出資參與本企業改制。

  值得注意的是,從事完全競爭性業務、人力資本要素貢獻佔比高的轉制科研院所、工程資訊類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將率先推進管理層及核心業務骨幹持股。

  「這其實是參考了聯想集團當時的做法。」有關人士介紹,聯想集團當年經國務院特批,成立了員工持股會,將35%的分紅權分到每個員工身上,並在2000年將其轉化為股權,使員工真正成為企業的主人。這被看做是聯想得以騰飛的體制動力。

  「這不僅可以提高員工財產性收入,還把員工和企業的命運牢牢串在一起。」民建代表建議,分步實施員工持股制度,並建立退出機制,防止「大鍋飯」。

  國企董事會不再是個擺設

  將取消企業領導人員行政級別

  「目前,武漢市屬國企,董事長、總經理均由市委選拔、任命,董事會成員也是政府選派,許多人缺乏企業管理經驗,也不具備足夠的專業技能;董事會對管理層沒有選聘權,董事會的決策往往是董事長『一言堂』。」昨日,民盟武漢市委代表一針見血指出,當前國企的董事會,就是個「擺設」。

  對此,武漢市國資委介紹,此次國企改革,將分類建立董事、監事及經理人員市場化選聘機制,從任職條件、選聘方式、業績考核、激勵約束及退出方式等方面完善規則。「董事會對經理層有選聘權,鼓勵引進職業經理人」。

  最重要的是,將取消企業領導人員行政級別,嚴格企業領導人員任期管理和考核,建立健全競爭機制及退出機制。

  同時,建立國有企業領導人員收入與選任方式、職工收入、企業效益相匹配的差異化薪酬分配製度,對行政任命人員合理確定薪酬水平,對市場化選聘企業人員實行與市場接軌的分配機制。民盟建議,國企高層的薪酬應與公司業績緊密掛鈎。

news.sohu.com false 荊楚網 http://news.cnhubei.com/xw/wuhan/201409/t3051099.shtml report 2784 楚天金報訊本報記者鄔紅波「國企和民企一起去抓魚,魚來了,國有企業開始研究抓不抓?於是寫報告,先報國資委,如果問題重大要報市政府,如果太重大還要報市委,等批覆下來

相關焦點

  • 熱議:為什麼要取消國企的行政級別
    廣州市市政府常務會議通過了《關於進一步推動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的意見》。意見提出了多項創新舉措,包括深化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管理體制改革,取消國有企業的行政級別和可視作行政級別的行政待遇等內容。(《南方日報》3月17日)   廣州市在國企改革上的舉措是不是重大突破,還有待時間檢驗,但能在這個問題上打破長期的停滯狀態,能向前推進一小步,無論是源於市場逼迫、民間壓力或者決策者的明智,都是值得肯定的。   取消國有企業的行政級別,讓國企回歸企業本色、讓官員回歸商人本色,這早已是上下左右都沒有任何異議的共識。為什麼?有三個原因。一是政府經商於理不通。
  • 廣州一般國企不再定行政級別 政府不派人做領導
    東方網9月6日消息:近日,記者從廣州市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市民進」(中國民主促進會廣州市委員會)一份提案的答覆中獲悉,除少數國企外,一般國企不再確定其行政級別,政府也不再派人到一般國企擔任領導,真正落實企業的經營自主權,由企業自主選拔和聘任經營人才,逐步消除舊體制沿襲下來的「行政級別」和官本位的殘餘影響。
  • 國資改革明年升級 專家建議取消國企高管行政級別
    而對於明年的改革工作安排,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完善國企國資改革方案,圍繞管資本為主加快轉變國有資產監管機構職能,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以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為重要內容的國資改革被擺在突出位置,未來將以管資本、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為核心,進一步放權、授權,使所有權與經營權進一步分開。」
  • 省管企業將取消行政級別! 河南國企改革要再放N多大招
    國企改革被稱作「最難啃的骨頭」,今年是河南國企改革全面發力的關鍵一年,目前我省國企改革情況如何,都存在哪些問題,下一步又將如何推進國企改革向縱深發展呢?在5月24日召開的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28次會議上,副省長張維寧就我省國有企業改革攻堅戰情況向會議作了報告。全省超4成國企已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去年,我省提前一年全面完成了化解鋼鐵過剩產能任務。
  • 上海市:取消市管國企和國企領導人員的行政級別
    新華社上海9月3日電(記者姚玉潔、俞麗虹)上海市委、市政府最新審議通過《關於進一步推進上海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在五個方面作出重要突破,其中進一步強調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取消市管國企和國企領導人員的行政級別,企業領導人員不再保留公務員身份。
  • 許一力:為何要取消國企高管的行政級別?
    國企高管存在太多的怪現象:理一下前些年的新聞你會也發現,受行政指令的安排,國企高管甚至會頻頻調任同行競爭企業執掌帥印。須知作為國家高層的部委領導,其年薪不過十幾萬元。一個國企高管可以是部長級工資的上百倍,實在是匪夷所思。有人說了,企業創造財富,薪酬的高企是可以理解的,不可以與政府部門比較。那麼就更簡單了,如果將各位高管們看作是企業家,要想證明國企高管的薪酬高且不合理,就不是與官員比,而應該和企業的普通員工比。
  • 湖北:新任國企領導人員不再確定行政級別
    原標題:新任國企領導不再確定行政級別楚天都市報訊(記者 李曉琴 丁紅森 通訊員 王其濤 楊立學)  省委、省政府日前出臺《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意見》。《意見》共八條,擬定新一輪國企改革「路線圖」和「時間表」:到2020年,形成更加符合基本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國有經濟實現形式、國有資本運營方式、國有企業運行機制、國有資產監管體制。兩類國企不要求國有控股《意見》提出,大力推進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堅持「有進有退、優進劣退」的方針。
  • 上海取消市管國有企業和企業領導人員的行政級別
    中新社上海九月三日電  上海市國資委主任楊國雄三日表示,根據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最新審議通過的《關於進一步推進上海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市管國有企業和企業領導人的行政級別將取消,企業領導人員不再保留公務員身份。
  • 事業單位工資改革:取消行政級別工資
    喊了近20年的事業單位改革這回動了真章,直擊事業單位改革最核心問題——省部級事業單位高層領導「去行政化」。  事業單位改革「動刀」,圈定省部級  為什麼這麼講?看看《規定》總則中的適用範圍就知道了:「本規定適用於省級以上黨委和政府直屬以及部門所屬事業單位領導班子成員,省級以上人大常委會、政協、紀委、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群眾團體機關所屬事業單位領導班子成員」。
  • 濟寧啟動中小學校長職級制改革 取消行政級別
    濟寧新聞網訊(嘉祥臺 張學堂)12月29日上午,全市中小學校長職級制改革工作會議召開,副市長張繼民強調,中小學校去行政化和校長職級制改革是一項全新的改革探索,要下大力取消學校和校長行政級別,科學建立校長選拔任用制度
  • 事業單位工資改革最新消息:取消行政級別工資
    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管理暫行規定》,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遵照執行。喊了近20年的事業單位改革這回動了真章,直擊事業單位改革最核心問題——省部級事業單位高層領導「去行政化」。事業單位改革「動刀」,圈定省部級為什麼這麼講?
  • 東航取消行政級別
    東方航空集團公司昨(23日)天傳出消息:改革人事制度,取消曾長期施行的企業的行政級別,實行「按規模定類別、按效益定級別」的管理新模式。  與此相配套,東航日前出臺了系列改革措施,其核心是取消集團公司所屬企業原有的行政級別,按經濟指標劃分為三類九級,以規模大小定企業類別,以效益高低劃分企業級別,每兩年界定一次,不搞終身制;與之適應,集團公司合理確定下屬獨資和控股企業經營者的收入,施行年薪制;企業領導人員的年薪分為基本薪酬和效益薪酬兩部分,前者與企業資產規模掛鈎,後者與經營成果掛鈎。
  • 公務員與同級別國企高管收入差距:被建議去企業
    人社部副部長胡曉義也曾強調,所謂「並軌」並不是簡單地把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制度「併入」企業養老保險制度,而是朝著一個共同的方向改革和推進,最終取消「雙軌制」。  中國社科院發布的《2012社會保障綠皮書》和《中國社會保障收入再分配狀況調查》顯示,近4成人認為養老金過少,甚至不能滿足生活需要。不同養老保險制度的養老金最低200元,最高10000元,高低最高相差近50倍。
  • 多地高校推進去行政化 院系領導職務將與行政級別脫離
    記者從北京大學網站上獲悉,北大將嘗試取消院系行政領導的行政級別,包括學院的院長和副院長、系主任和副系主任,他們的職務會跟行政級別脫開。同時,取消行政級別以後,會採用聘用的方式,相關文件正在制定之中。   「廳級一走廊,處長一禮堂,科長一操場。」這是記者採訪過程中,採訪對象對高校行政化嚴重性的一個寫照,不過,該現象將有望成為歷史。
  • 中小學管理體制改革:取消學校和校長行政級別有多難,網友怎麼看
    在任命大會上,副局長說,第一輪任命將在學校行政級別為縣級的學校完成。而從以往的公開報導看,該市某區已經於2015年啟動了中小學校長聘任制度,開始探索實施校長職級制、任期制,新聘任的中小學校長不再設置行政級別,校長將由「職務」向「職業」轉變。對此,有老師說,取消學校和校長行政級別真難!
  • 公務員下海首選國企:跟部長同級別的年薪可上千萬
    原標題:公務員下海首選國企:跟部長同級別的年薪可上千萬 公務員下海首選國企是政企不分的表現 公務員薪酬排名已從2008年的第8位,下降到2011年的第12位 近幾年的兩會,公務員工資改革的話題都備受關注,今年亦如此。
  • 國企改革意見出臺 公司制改革2020年基本完成
    北京師範大學公司治理與企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高明華說,用人制度改革可以有效激發國企經營者的積極性:組織任命的出資人代表——包括董事會、監事會成員,有相應的行政級別應該拿政府規定的報酬;由董事會向市場選聘的職業經理人,包括總經理在內可以拿市場化的薪水。  目前,國企中市場化選聘的高管佔比還非常小。
  • 行政級別與城市發展
    因此,從90年代開始,中央在一些省市試行「擴權強縣」、「省直管縣」改革,其實就是為了避免上級截留下級的財政撥款。可見,研究中國城市化和城市生產效率,絕不能忽視中國行政等級體系下的城市級別。在中國獨特的政治制度和行政體系下,城市行政級別可能是比基礎設施投入、人才吸引、交通設施、創業環境、教育環境等導致城市集聚效應的更為根本的因素。
  • 喬錦忠:北大取消院系領導級別會是破冰之舉嗎
    【財新網】/意見領袖(記者 周東旭)背景:近日,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接受採訪時表示,北大的綜合改革正穩步推進,在人事改革方面,北大未來將嘗試取消院系行政領導的行政級別,並採用聘用方式,進一步弱化行政級別,加強人員流動。
  • 深圳:打造國資國企改革先行示範樣本
    2019年7月27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地方國資委負責人座談會,經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上海、深圳「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和瀋陽國資國企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專項工作已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