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上文
楊浦區
概覽:
1.今年楊浦總共的考生數:4200人左右。
2.各級高中招生數:3034人左右。
3.高中錄取率約為:72%。
4.外區零志願招生中,高於區頭牌(控江,不含交附、復附)的招生數23。
5.外區推優招生中,高於區頭牌(控江,不含交附、復附)的招生數11。。
6.錄取分最低的公辦高中:體院附中,錄取分518。
7.錄取分最低的民辦高中:本區,上實劍橋,錄取分498.5。
總體:高中錄取比例高於本市整體錄取比例,最低可錄取的高中分數比較低,高中數量較多,有頭有尾,梯次分布均勻,沒有斷層,考生數不多,招生數多。如果僅僅只是為了可以上高中,相對難度是比較低的。
頭部高中:控江的錄取分比較高,但是成績很好,老牌八大,作為區頭牌,生源有優勢,教學水平高,高進高出。近三年成績穩定,在區內有四校的情況下,能取得如此成績也算不易了。
中上部:楊高,招生人數比較多,並且與控江分差較大,應該相比這個分數段的其他高中更有生源優勢,結果卻不夠理想,出了名的高進低出。同一,錄取分不低,但是成績不佳,還一年不如一年,偽市高。
中部:上理附,錄取分不高,加掛特色高中後,在有自招的情況下,卻成績平平,相比於虹口天山,遜色不少。市東,這幾年成績退步明顯,所以導致錄取分排位也出現比較大的下滑,惡性循環。
中下部:財大附中,復旦試驗,同濟中學,名字都取得挺好的,但是錄取分一般般,出口成績也一般般。
底部:中原、少雲、民星、體院附中,錄取分低,出口也差,純粹是保個底,要考上本市的公辦本科很難。因為前年表現太差,加上今年考生數漲的比較多,把他們的名次抬上來了。
綜合來看,楊浦區高中錄取率高,控江一枝獨秀,其餘的學校橫向來看都屬於拿不上檯面的。楊浦區歷來給人的感覺是教育高地,高校多,學生水平高,但是近些年來,退步明顯,除了控江外,別的學校都是不進則退。五角場的商業發展的很快,但是高中教育卻跟不上了。區高嚴重通脹,再差的學校都升級,除了滿足一下家長的虛榮心,還有啥意義,對比一下徐匯區,實在是瞎搞。上半部的高中錄取分排位都在降,說明除了頂頭學校,其他都不被看好,下半部在前幾年觸底後出現反彈,生源情況開始下沉,往中間團攏。
在楊浦區,最頂尖的學生肯定是交附復附,次頂部肯定是控江;接下來就只能依次排序,或者向外區看看;排位在1400-1600,根據自己的數理情況以及學習狀態來選擇;排位1600以下,定位在市東及以下的,就要好好考慮中本了。財大附中將來要考進電力自動化的概率是很小的,即使市東也不容易。
7個市區,都已經說到了,可以很明顯的發現,大家歷來認為的好區,黃浦、靜安、楊浦,其實真的和大家想的不一樣,包括虹口在內,現在除了個別學校,大部分的學校都屬於拿不出手的了,整體上都不理想。大家一向看不上的長寧區,其實並不差,中間段,中上段還是可以的。如果只是為了上個高中,那麼黃浦、靜安、楊浦的確是比較容易的,但是實質的錄取質量,我們也是必須要考慮的,不能為了上而上。
按現在的態勢,在市區,好的學生肯定要優選徐匯區,絕對的教育高地,中間及中上可以考慮長寧或者普陀,曹二、延安、晉元、天山、等等,在各自區段內都不比較不錯的。要拋棄人云亦云的做法,冷靜下來看看具體數據,根據自己的定位,好好盤算一下。
接下來來看郊區
閔行區
概覽:
1.今年閔行總共的考生數:8100人左右。
2.各級高中招生數:5739人左右。
3.高中錄取率約為:71%。
4.交復閔分和華二紫竹,在區內招生110人。
5.外區零志願招生中,高於區頭牌(七寶,不含交復華二)的招生數61。
6.外區推優招生中,高於區頭牌(七寶,不含交復華二)的招生數48。
7.錄取分最低的公辦高中:教院附中,錄取分525.5。
8.錄取分最低的民辦高中:本區,德閎,錄取分478。
總體:高中錄取比例高於本市整體錄取比例,最低可錄取的高中分數較低,考生人數多(僅次於浦東),高中數量多(略少於靜安),梯次分布均勻,錄取率高,民辦錄取數也多(僅次於徐匯),有高中可上的難度是比較低的。
頭部:七寶,唯一可以和四校掰掰手腕的對手,招生人數眾多,但是出成績人也多,幾項數據結合來看,除四校外,沒有對手。無愧為閔行頭牌,也是閔行教育的代名詞。
中上部:上師閔分、市二梅隴,大坑兩個,有著很不錯的招生分數,卻沒有產生足夠好的成績,浪費了那麼好的生源。閔中,原本的區二號,這兩年成績有點退步,但今年出了一個中科大少年班,頗為亮眼。學生中很多來自民辦文綺。外招的學生中,被上述兩個大坑搶去了不少好資源,可惜了,如果放到閔中,肯定會有更好的成績。向明浦江,又一個坑,因為表現不佳,現在錄取分也持續退步,已經被閔中超過。
中上部:上閔外,在閔行幾個分校裡,錄取分不高,雖然成績也不太好,不過這三年在一點點的進步,可以觀察一下。莘莊,錄取分不高,雖然綜評成績看上去一般,但是整體出口還是可以,在區高裡也算比較出色的。受到前面幾個坑的影響,暫時還比不上徐匯東昌高橋,但還比下有餘。成績中等偏上的學生可以達到綜評線。
中部:鑫都,新學校,七寶的親兒子,立標很高,今年錄取分不低,很多人看好,文來高中裡有編制的老師已經在轉進去了,具體怎麼樣,還要觀察。閔三,普高裡的戰鬥機,要不是沒有初高中分離,早就該是區高了,雖然冒尖的學生少,但是整體水平不錯。本科率可以達到8-9成。學校的老師抓得很緊,畢業班有單獨的校區。
中下部:華理附,原來的閔二,學校的頂頭學生可以考到520+,本科率也能在7-8成,在這個分數段屬於不錯的了。田園,遜色不少,綜評線上一個手多一點,不過到這個分數段,也沒好的生源了,能到這樣也可以了。
底部:古美,浦江,每年公辦本科率也不會太高,各種加起來,本市公辦10%,外地+民辦大約再有30-40%。金匯,大部分學生會被勸說走藝考,高職高專是主要出路了。教院附中新出來的,考分很低,估計也就這樣了。
民辦:文來,錄取分本區不高(558),外區高不少(570左右),整體出口成績還是不錯的,綜評也能有幾個,資源有優勢,好的成績的學生,借讀七寶。不過隨著鑫都的成立,前景不好說。文綺,雖然有閔中的資源,但是生源不行,雖有個別還可以的,但是整體還是不行的。
綜合來看,閔行區,考生數多,招生數多,底部高中分數較低,錄取率高,上高中的競爭壓力小。頭部七寶表現搶眼,不懼四校;次頭部的閔中雖不及延安,但也強於市二、市北,和晉元差不多,也很不錯,中上部莘莊雖不及徐匯東昌高橋(錄取分也比他們低不少),但也強於曹楊中國,中部有閔三、未來還有鑫都,中下部有閔二田園。整個區內,各個層級都有拿得出手的學校,雖然在同級內未必都是最強的,但是也都上的了臺面,這點很厲害,不愧是教育強區,閔行教委在出成績這塊上還是很厲害的。區內主要是4個分校(上師閔分、市二梅隴、向明浦江,上外閔分)表現不佳,七寶到閔中,閔中到莘莊,這兩個區間,原本是要這四個學校來填補的,但是結果卻不理想,現在看,還不如沒有,把他們的學生分到閔中、莘莊去,把各級的學校再往上抬已把,那就更強了。在閔行,高中低的學生都能很好的找到適合自己的學校。教育水平在全市應該是僅次於徐匯的。
在閔行區,最頂尖的學生肯定是四校分和七寶,次頂部肯定是閔中;接下來莘莊、閔三依次排序;排位在2800-3000,根據自己的數理情況以及學習狀態來選擇;排位3000以下,定位在閔三以下的,就要好好考慮中本了。閔二將來要考進電力自動化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