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上文
長寧區
概覽:
1.今年長寧總共的考生數:2450人左右。
2.各級高中招生數:1700人左右。
3.高中錄取率約為:69%。
4.外區零志願招生中,高於區頭牌的招生數54。
5.外區推優招生中,高於區頭牌的招生數46。
6.錄取分最低的公辦高中:西郊學校,錄取分545.5。
7.錄取分最低的民辦高中:本區,新虹橋,錄取分535。
總體:長寧的高中錄取比例基本等同於本市整體錄取比例,最低可錄取的公辦高中分數僅次於徐匯,高中數量不多,但梯次分布都集中在中上部,沒有底層公辦高中。如果目標是可以上公辦的高中,難度是全市最第二大的。
頭部高中:延安的錄取分不高,但是成績不錯,老牌八大,數理是傳統強項,平進高出。在與其他市區頭牌高中相比錄取分低,出口好。性價比高。
中上部:復旦超越市三排到第二,欺負市三隻能招女生,但必定是區高的底子。目前的成績還只是一般般,和徐匯區南洋接近,但是招生數少於南洋,綜合來講略好一點點。並且這三年都在不斷的進步,可以觀察一下。市三,主要受制於只能招女生,強項英語在現在的高考裡拉分作用太小,女生數理吃虧一些,部分家長希望孩子能全面發展,在只有女生的學校也是個問題,導致流失了一部分生源。所以持續退步,上述兩點短期內也無法改變,沒有好轉的理由。
中部,天山和建青都是老牌的區高,不高的錄取分,加上這幾年成績有所起色,在其所在的分數段,屬於表現不錯的。
中下部:華政附,就是原來的番禺,和仙霞就是原來的普高,錄取分不高,成績平平。番禺沒有充分利用好特色高中這個招牌,有點可惜。不過在其所在的分數段內,這兩家還算可以的。
底部:西郊,比較新的學校,成績不怎麼樣,錄取分不算低,不過由於長寧區學校少,無形中被抬升了。10-20的排名提升很多,生源素質上升了,成績也會好一點。
民辦:新虹橋,原來的老虹橋改制的,出口很差,考進後,學校會勸你走國際路線,要麼藝考,估計裸考能考進公辦本科的極少。長寧區實在學校少,加上今年考生多,大幅抬升了入取分。
綜合來看,長寧區,考生數很少,僅次於崇明,競爭壓力小,沒有頂尖的高中,但也沒有很爛的高中,學校都集中在中部及中上部。其實長寧區的教育水平並不差,外界對其誤解較多。現在好學生因為沒有頂尖高中逃走了,底部因為沒有低分高中託底也走了,剩下的都是中等學生。延安、天山、建青,都屬於老牌學校,錄取分不高,出口不錯(相對而言)。
我們和徐匯對比一下中間及中上段:
延安和市二:延安成績要比市二好得多,錄取分還低,延安勝。
復旦和南洋:成績腳碰腳,但是復旦招生數少,並且在進步,復旦勝。
徐匯:長寧沒有可匹配學校,徐匯成績也比較突出,徐匯勝,但要注意,徐匯有直升班。
市三和中國:市三招生吃虧,但是成績還是要力壓中國,市三勝。
天山和市四:都是老牌學校,但是天山成績更好,天山勝。
建青和五四:成績上差不多,但是招生數只有五四的一半,建青勝。
番禺和零陵:成績半斤八兩,但是番禺是特色高中,招生數葉少一點,略好一點。番禺勝。
綜上來看,長寧區的中間段及中上段學校明顯是比徐匯要強,所以對於成績中等的學生,沒必要離開長寧區。大家都說長寧區是快樂區,無非是小升初劃區搖號,不那麼雞血。但是也要看到,這樣會給孩子留下更多的潛力去高中時開發,所以,在相同成績的情況下,長寧區的成績反而好過教育強區徐匯。
在長寧區,最頂尖的學生只能是外區零志願自薦推優,次頂部肯定是延安首選;排位在1000以上的,肯定選高中;排位在1000-1200,根據自己的數理情況以及學習狀態來選擇;排位1200以下,定位在建青以下的,就要好好考慮中本了。番禺將來要考進電力自動化的概率是不大的。
新靜安區
概覽:
1.今年新靜安總共的考生數:5000人左右。
2.各級高中招生數:3980人左右。
3.高中錄取率約為:80%。
4.外區零志願招生中,高於區頭牌的招生數90。
5.外區推優不詳。一般推優數略少於零志願數。
6.錄取分最低的公辦高中:上大附市北,錄取分514.5。
7.錄取分最低的民辦高中:本區,揚波,錄取分496.5。
總體:高中錄取比例大大高於本市整體錄取比例,最低可錄取的高中分數也很低,由於兩區合併,高中數量很多(僅次於浦東),梯次分布均勻,沒有斷層,考生數少,招生數多。如果僅僅只是為了可以上高中,相對難度是很低的。
頭部:市西作為區頭牌,錄取分數並不低,成績卻很一般,在區內沒有四校及四校分的情況下,與曹二控江有相當的大差距,甚至相比位育也要差不少,位育上面還有上中和南模。市西的表現屬於相當不濟的,所以排名也出現明顯的下滑。市北,兩區合併後降為區內二號,生源優勢有所下降,但是橫向和晉元閔中相比成績還差一些,要不是有理科班的話,估計會很難看。並且這兩個學校都處於下滑態勢。
中上部:育才作為老牌市高,近些年的表現也是平平,雖然目前還好於同檔次的復旦南洋,但是不敵華一,只能說中規中矩。新中,還比不過錄取分比他低的徐匯和宜川。憑著市高的抬頭,僅僅只能幫助他暫時壓制住風華,若要是沒有自招零志願推優,估計很快會被超越了。
中部:風華表現的不錯,錄取分不高,成績拿得出手,可以和新中一較高下,只是吃虧在區高的抬頭上。在僅有的生源基礎上能拿出這樣的成績,說明學校還是管理有方的。民立就要差一些了,成績也是呈現下滑態勢,導致排位也是明顯退步。六十,明明是一個普高水準的學校,怎麼會變身為市高的?即使有零志願+自招+推優的名額,但是綜評三年來顆粒無收,估計好一點的學生也看不上吧。
中下部:彭浦市一,在這個分數段上,還算過得去,偶爾也有閃光的時刻,普普通通吧。華模,又一個不知所謂的市高,事實上只是一個很普通的普高,當年在老靜安,也不知道怎麼就變成市高了,嚴重名不副實,除了給家長增加點虛榮心,別無他用了。回民,一個很特殊的學校,榮譽性市高。
底部:閘北八中、同濟七一,典型的偽區高,錄取成績不高,出口也不好。向東,上大附市北,保底的高中,這幾個都屬於聊勝於無吧。久隆,比較特殊的學校,招收困難學生,錄取分很低,但是總有幾個閃光的學生,實屬不易。這個大概屬於為數不多可以產生逆襲的學校了。
綜合來看,新靜安區,考生數不多,學校很多,招生很多,底部高中分數較低,錄取率高,上高中的競爭壓力小。頭部高中表現不佳,育才還行,風華較好,久隆有驚喜,別的學校在各個分數段內,都屬於表現很一般或者較差的。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在各區的中招手冊上,以及官網的信息公開度上,新靜安是比較差的。
在新靜安區,最頂尖的學生還是來看看外區零志願自薦推優,次頂部優先考慮市北理;排位在800-1100,考慮育才,再往下的推薦風華,排位在1800以上的,肯定選高中;排位在1800-2000,根據自己的數理情況以及學習狀態來選擇;排位2000以下,定位在民立以下的,就要好好考慮中本了。六十將來要考進電力自動化的概率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