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師大附中走進社區、企業 感受「十三五」輝煌成就 - 高中校園...

2020-12-16 舜網教育

  舜網訊 16個班級,11個團隊,從校園走向社會,從課堂走向生活,從理論走向實踐……12月14日,山東師大附中幸福柳校區2019級(高二)學生開展「中學生走基層」活動,走進濟南優秀街道辦事處、企事業單位,體驗基層治理工作,學習先進人物、先進事跡,了解「十三五」建設成就,搭建起溝通學校與社會的橋梁。

  用「行走的課堂」雕琢新時代高中生精神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社會是最大的課堂,實踐是最好的學習。在教育教學中,山東師大附中一直秉承「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的理念,堅持「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宗旨,鍛造「敦本篤實、崇尚真理、追求卓越」的附中精神。將個人發展、學校發展融入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國家和民族育才,與時代和社會偕行,紮實素質教育,銳意實踐創新。這樣的育人理念不僅體現在校園內教育教學行為中,也體現在研學活動、社會實踐活動中。

  「堅持開門辦思政課,推動思政實踐教學與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志願服務活動結合,思政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結合。」山東師大附中幸福柳校區政教主任李宏波談起組織本次活動的初衷,「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我們聯合政治教研組組織此次活動,也希望同學們能與現實對話,與社會同頻共振,在最真實的情境中開闊視野,觸動心靈,深化理解,提升認知。」

  在這次實踐活動中,山東師大附中學生走進基層,訪一訪城市治理的「神經末梢」;走入商企,看一看經濟發展的「成績單」;撫觸非遺,領悟文化傳承讓城市「更美好」。

  走進基層,訪一訪城市治理的「神經末梢」

  山東師大附中的學生們走進濟南市大觀園街道辦事處、甸柳新村街道辦事處、槐蔭區振興街街道辦事處、段店北路街道辦事處、東風街道辦事處、麟祥社區黨委、天橋區天橋東街街道辦事處天橋東社區、濟南市歷城區山大路街道區直西社區。他們通過實地參觀、調查、訪問,感受基層社會治理方式,體會「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在甸柳新村街道辦事處甸柳一區社區,學生們了解了高效科學的4321社區工作法,服務居民的社區社會組織,有特色的歷下公益銀行,防疫8個網格項目化打造一網格一特色,17班孟喆雯同學說:學習陳葉翠先進事跡。了解了小巷總理的事跡後,我們青少年應該學習她成為一個對國家社會人民有用的人。

  在槐蔭區振興街街道辦事處,學生們參觀了槐蔭區農民工安全生產培訓教育體驗基地。他們了解社區安全應急管理情況,接受安全演練教育,體驗消防安全訓練,感受到槐蔭區為農民工打造安全家園的有溫度的管理。

  在東風街道辦華能社區,學生張忠義說:在參觀過程中,伴隨著宋書記的講解,黨建服務中心的內部被我們一層層的探索開:人大代表聯絡站和社區廉音室、社區黨建辦公室和民情懇談室、初心講堂大廳、廉音門、文化活動室。一間間功能室、一幅幅宣傳畫無一不體現了「黨建聚合力,文化蘊華能」工作理念。在為愛發聲錄播室,看著牆上一張張幸福的照片,我的心中也充滿了感動,不只因為照片本身,也是看到了組成這些照片背後的一個個家庭,是什麼保障著這些家庭的幸福?不正是我們強大的國家,不正是黨的一心一意的為人民服務嗎?「當我們愛腳下的泥濘時,說明我們已經擁抱了一種精神。」遲子建有言如是。身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也應該秉持愛國主義精神,為人民的美好幸福生活貢獻出自己的力量。隨後宋書記為我們介紹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版畫。我有幸得以體驗,雖然自己的作品並不稱心快意,但我依舊覺得開心。我所刻的版畫是李清照的詩詞,在易安的字裡行間,我感到了身為濟南人的驕傲。

  劉文蓉同學說,「今日我們來到了振興街道陽光社區服務中心進行參觀,體驗基層群眾的社區服務。一改以前的傳統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社區治理模式。有著綜合且全方位的服務,在文化、養老、社會黨群、新時代文明等方面都有涉及。讓我們感受到了中國共產黨對於人民服務是十分看重的,關愛老年群體和幼小群體。而現如今的我們更應努力上進,在平時多進一份孝心,給老人多一分關愛,也是給自己的一份回報。」

  25班李昱霏同學說:「深入社區參觀辦事處、感受社區基層文化和建設,體會到了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開拓了視野。同學們向社區居民進行憲法宣傳,完美對接了在學校的『學憲法』等各種知識大賽,既接地氣又接觸國家頂層設計的高度,在這個凜冽的寒冬,滿滿都是溫暖和幸福。研學之旅,有你真好!」

  在參觀中,學生關注不同的社區治理方式,思考「零距離」服務、「網格化」管理,關注「空巢老人」「惠民舉措」等問題。政治教材中的理論在實踐中得到了更深入的探究。

  「在社會實踐中深刻體會國情變遷,小小基層也能反映時代脈搏變革,堅定小我融入大我,這也是附中『築夢工程』應有之意。」17班班主任徐同說。

  走入商企,看一看經濟發展的「成績單」

  學生們來到山東世紀傳奇啤酒有限公司、濟南燕山食品有限公司、沃爾富斯番茄文化產業園參觀當代企業。在燕山食品有限公司,學生們參觀桶裝純淨水生產流程,了解水的淨化、儲存和運輸。在沃爾富斯番茄文化產業園學生們既切實觀察了植物,也感受到了勞動的快樂。通過這次實踐活動,學生們感受了「十三五」以來的巨大變化,尤其是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工程之後,企業加大了技術改造力度,加快了傳統生產轉型升級,學生切身感受到「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的企業精神。

  在濟南老商埠,學生們聆聽百年歷史,有了新的發現。32班學生說:「今天才知道,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上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紅旗,就是由濟南『瑞蚨祥』綢布店供料製作的。原來濟南的經路、緯路是這麼來的,還以為弄反了經緯呢。」

  曾經的濟南老商埠是非常優秀的存在,北洋大戲院(原興華茶園)是商埠區第一家戲院。「皇宮」照相館曾以先進的設備和高超的技藝享譽省內外,獨家舉辦過兩屆影展。濟南的經路、緯路最初是老商埠內的馬路命名,按照古代紡織業的說法,長者為經,短者為緯,濟南東西道路長,命名為「經」;南北向路短,命名為「緯」,這一命名方式充分反映了當時濟南紡織業的繁榮。

  學生也有新的思考:優秀的歷史建築,本身就是一件重要的歷史文物,反映濟南歷史文化,讓歷史建築活起來與保護歷史建築本身並不矛盾。那些古老建築如何更好地保留原來的文化屬性?如何與現代商業更好地融合?

  撫觸非遺,領悟文化傳承讓城市「更美好」

  山東省郵電博物館、濟南百花洲、濟南曲山藝海博物館……學生們了解歷史、民俗、文藝、文化,在「活」的教科書中增長知識,陶冶情操。

  百花洲是濟南文化大ip,在這裡,泉水文化與非遺活態相得益彰。泉城兔子王、濟南微雕、濟南魯繡、宣紙烙畫等百花洲的非遺自帶流量,學生們觀民俗、體驗民間文化,對城市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29班學生參觀百花洲說:我們一行人來到這古樸文雅之地感受曾經的輝煌和現在的墨香。物質無法給予我們真正的知識,但那猶存的,甚於書香的紅色文化卻使我們的精神得到了升華。30班學生說:曲水亭街以前只是出現在我的記憶中,當我第一次踏上這青石板時,一股古樸的氣息撲面而來。無數傳統民居間裡,還坐落著一座教堂。訝異於這座城市的包容,隨後又被映入眼帘的傳統藝術品所吸引。這座城市給我的記憶,又將增添一抹亮色。

  在山東省郵電博物館,同學們除通過實物、照片了解郵電歷史外,還可以通過位置服務、視頻監控、物聯網、智慧城等感受現代通信技術的最新成果。

  而在濟南曲山藝海博物館,同學們了解了濟南在曲藝界的地位(與北京、天津並稱曲藝界三大碼頭),也思考著傳統曲藝與現代轉換,保護與傳承的有效途徑。

  16個班,11個實踐團隊,半天的研學活動結束。同學們攜滿心收穫而歸。在這次實踐活動中,他們不僅大飽眼福,進行了一場「養心」運動,只待他們回校後努力學習,成就自我,以待未來激揚青春力量,勇擔天下使命,書寫時代華章。

  政治教研組長徐海霞老師表示,「山東師大附中一直非常重視思政學科建設,也鼓勵和支持我們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六要』『八個統一』的要求,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推動改革創新,探索開放、靈活、多樣的育人途徑。這次活動,一來落實黨和國家開門辦思政決策,貫徹濟南市教育局思政課『雙貫通』要求,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相結合,不斷增強思政課的現實感、體驗感和親和力、感染力;二來基於學校課程總體安排和創新育人方式的思考。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我們藉助這次研學活動帶領學生進社區,進企業,體驗基層治理工作,學習先進人物和先進事跡,實地考察和了解濟南十八大以來,特別『十三五』期間建設成就,就是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思考,切實感受到家鄉的變化、社會的進步,在活動中與生活對話,與時代同頻共振,讓書本上的文字、觀點對接生動鮮活的社會現實,從而拉近學校和社會的距離,引導學生真學、真懂、真信,深化對學科理論觀點的理解和認同,進一步增強四個自信,提升社會責任感。(通訊員 張萍 朱玉君)

  

相關焦點

  • 進社區,進企業,感受「十三五」輝煌成就,山師大附中的思政實踐
    16個班級,11個團隊,從校園走向社會,從課堂走向生活,從理論走向實踐……日前,山東師大附中幸福柳校區2019級(高二)學生開展「中學生走基層」活動,走進濟南優秀街道辦事處、企事業單位,體驗基層治理工作,學習先進人物、先進事跡,了解「十三五」建設成就,搭建起溝通學校與社會的橋梁。
  • 進社區,進企業,感受「十三五」輝煌成就,山師大附中的思政實踐課...
    16個班級,11個團隊,從校園走向社會,從課堂走向生活,從理論走向實踐……日前,山東師大附中幸福柳校區2019級(高二)學生開展「中學生走基層」活動,走進濟南優秀街道辦事處、企事業單位,體驗基層治理工作,學習先進人物、先進事跡,了解「十三五」建設成就,搭建起溝通學校與社會的橋梁。
  • 進社區,進企業,感受「十三五」輝煌成就 山師附中舉行思政課實踐活動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14日訊 (記者 葛婷婷 通訊員 朱玉君) 16個班級,11個團隊,從校園走向社會,從課堂走向生活,從理論走向實踐……12月14日,山東師大附中幸福柳校區2019級(高二)學生開展「中學生走基層」活動,走進濟南優秀街道辦事處、企事業單位,體驗基層治理工作,學習先進人物、先進事跡,了解「十三五」建設成就,搭建起溝通學校與社會的橋梁
  • 山師附中將課堂搬進濟南社區,中學生近距體驗居委會的細緻入微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周青先12月14日,濟南甸柳新村街道辦事處第一社區,來自山東師大附中幸福柳校區高二17班的學生們走進社區,親身體驗基層居委會的各種工作細節。他們感嘆已故優秀社區書記陳葉翠的奉獻精神,社區工作人員的事無巨細、親情周到,也看到了社區老人孩子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不少學生表示,他們長這麼大還是第一次走進社區居委會大門,想不到居委會工作會有這麼豐富而艱巨。這是該校高二年級一堂走出教室的思政課。
  • 山東師大附中舉行「心念附中情,共築卓越夢」建校70周年文藝匯演
    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黨委副書記車宗哲,濟南市教育教學研究院院長呂如浩,歷城區教體局局長、黨組書記李新生,歷下區教體局局長、黨組書記顧朝霞;高校代表山東大學本科生院院長、本科招生辦公室主任劉傳勇,北京理工大學招生辦山東省組長張政、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招生辦張佩珊;友好學校代表遼寧師大附中校長張曉輝、湖南師大附中黨委書記黃月初、福建師大附中黨委書記吳劍鋒;合作學校代表山東濱州翰文教育集團董事長孫儷,臨沂魯州高級中學董事長董長虹
  • 山東師大附中副校長劉從軍出席山東大學生物科學拔尖訓練營開班儀式
    舜網訊 為促進山東省優秀高中學生交流與合作,讓中學生走進大學校園近距離感知學術氛圍,激發學習與研究興趣,山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今年首次舉辦暑期生物科學拔尖訓練營活動。  7月26日上午,山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拔尖訓練營舉行開班儀式,山東師大附中副校長劉從軍代表高中學校參加儀式並講話。
  • 歌聲唱芳華 音樂築夢——西北師大附中第七屆「附中好聲音」校園...
    1歌聲唱芳華 音樂築夢——西北師大附中第七屆「附中好聲音」校園歌手大賽落下帷幕2019年12月26日晚,西北師大附中第七屆「附中好聲音」校園歌手大賽總決賽在學校會議中心舉行。第七屆「附中好聲音」校園歌手大賽到此圓滿落下帷幕。
  • 回眸「十三五 」——東北師大附中課程建設近五年成果梳理
    「十三五」期間,東北師大附中在全面落實國家課程的基礎之上,充分結合學生特點與全面而個性的發展需求,進一步完善課程結構,全面優化整合課程資源,以促進學生學術化發展為特色,初步架構了學術型課程體系。在「培養自覺自律、全面發展的具有創新能力、國際視野和社會責任感的學術型學生」育人目標的引領下,學校始終以素質教育為方向,堅持「五育」並舉,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
  • 山東師大附中榮獲「2020年度山東省最具綜合實力高級中學」稱號!
    12月10日,由山東教育學會、新浪網、微博主辦,新浪山東承辦的「2020年度山東教育盛典」榜單發布,山東師大附中榮獲「2020年度山東省最具綜合實力高級中學」。自2016年以來,山東師大附中已連續5年榮獲此項榮譽。
  • 2018年山東師大附中航空特色班招生方案
    學校以「具有教育家品質」為標準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形成了師大附中特有的師資優勢。學校始終尊重個性差異,堅持創新教育和個性化教育,努力建設具有大學氣質的在卓越高中。校園文化節、戲劇節、讀書節、科技節、微電影節和體育節為學生搭建起個性化發展的舞臺。「大家講壇」上,校外專家、校內教師、優秀學生,輪番登臺傳播科學文化研究新成果。交響樂團、合唱團、舞蹈隊、機器人活動小組、歷史縱橫社等50多個學生社團活動精彩紛呈,成為學習生活的有益補充。校內媒體刊物百家爭鳴,初顯學人氣質。
  • 師大附中到底有多牛?看完2020年「戰績」家長讚嘆不已!
    東北師大附中十大新聞2020年是是東北師大附中建設學術型中學的校慶年,也是陰霾籠罩,新冠疫情肆虐的一年。回顧2020年,在大學的堅強引領下,在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的支持下,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在各個領域取得了一系列了不起的成果,續寫著附中的傳奇與輝煌。
  • 走,去師大附中!
    榮譽滿堂,桃李天下這樣的師大附中怎能不令人驕傲!↓↓↓《猿題庫2016中國高中排行榜》位列全國百強中學第20名師大附中成就了無數學子的夢想學霸與女神齊飛,文人共武將一色也正是他們,照亮了師大附中↓↓↓主持界的常青樹——何炅
  • 長春的王牌高中—東北師大附中
    提起師大附中,大家都不由自主地豎起大拇指,為什麼師大附中這麼受家長同學的喜愛的?1:雖然師大附中是老牌高校,但是現代化設施齊全。東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創建於1950年,其前身可上溯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長春三中和松北五省聯中。
  • 長春高中界「頂流」、坐擁頂尖生源,師大附中為啥這麼牛?
    今天小編想給大家說一說師大附中!建校至今,師大附中已經有70年的歷史了,這麼多年來,師大附中一直都是長春人心中的NO.1!所以今天,咱們就來說說這師大附中!也正是因為長春市大多的中考尖子生都報考了師大附中,所以師大自由每年的中考分數線都是長春市所有高中裡最高的,前幾年統招分數線基本都在626+。只有今年,可能是因為高分考生不多的原因,師大自由的分數線稍有下降,為623.5分,但依舊是長春市高中裡分數線最高的!
  • 我們把北京師大附中和帝丹高中比了比……
    《灌籃高手》裡的湘北高中,《我為歌狂》裡的南華高中,《網球王子》中的青春學園,《死神》中的空座一中……這些虛構世界中的高中校園陪伴我們長大,是名副其實的「別人家的高中」。或許你也曾滿是羨慕地幻想,如果能在那裡讀書就好了。今天,就讓我們打破次元壁,大開腦洞:如果將北京師大附中與《名偵探柯南》中的帝丹高中作個對比,附中勝算幾成?
  • 「鄭州教育改革發展十三五規劃成就」集中採訪走進登封、滎陽
    12月9日,「鄭州教育改革發展十三五規劃成就集中採訪報導組」一行,在鄭州市教育局黨組成員、三級調研員王巨濤的帶領下先後來到登封市、滎陽市,走進學校,深入到學生課堂、活動中,與師生交流,體味師生的幸福,感受「十三五」期間美好教育在登封市、滎陽市學校的美好綻放與高質量發展。
  • 「2018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基礎教育交流活動」考察團參觀訪問山東師大附中
    7月24日, 參加「2018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基礎教育交流」的領導、校長、學者前來山東師大附中考察交流並座談。
  • 武術如何紮根校園 記湖南師大附中推動校園武術
    本報記者 趙持 攝  本報記者 譚雲東  通過創新武術教學理念和模式,湖南師大附中讓這項國粹真正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使之成為一種終身受益的生活方式。  創新武術教學模式  鄧素在湖南師大附中從事了5年武術教學,談到武術在校園中的進一步推廣,她認為有「三難」。
  • 在行走中學習——記青海師大附中高一年級學生「走進柴達木」行走...
    結束繁忙而又充實的高一生活,7月15日,青海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高一年級學生迎著夏季的驕陽,暫時告別課本與校園,開啟「走進柴達木」的行走課程。師大附中行走課程從2016年開始,到現在趨於成熟。為了讓學生們在移動的課堂中更直觀地學習鐵路知識,擔當本次列車乘務工作的西寧客運段格爾木車隊的乘務員們也客串了老師的角色,向大家講解了青藏鐵路、關角隧道建設以及我國鐵路高質量發展的輝煌成就。K9805次列車長張春霞介紹說:「近年來學生行走課堂的實踐活動越來越多,孩子們能夠搭乘我們的列車走向知識的海洋,也是我們莫大的榮幸。
  • 湖南師大附中:志願者的搖籃
    12月5日是國際志願者日,湖南師範大學附中一批青年學子面對國旗、校旗、團旗莊嚴宣誓,成為註冊志願者。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湖南師大附中啟動了青年志願者活動。2005年,學校正式成立了湖南師大附中青年志願者服務總隊,總隊下設年級分隊,班級小隊,學校每個年級、班團支部都有自己的服務點和服務項目。他們在學校認領了「愛心草坪」和樹木,主動清掃,宣傳環保;他們每周定期在校史館為師生、家長、來賓宣講學校歷史,抒發愛校情懷;他們陪來附中學習生活的四川地震災區學子過中秋、過生日,度過開心的時光……漸漸地,學校的青年志願者走出了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