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鐵城
人才自古要養成,放使幹霄戰風雨。沒有人天生就能堪當大任,唯有多加磨礪才能鍛造出一副鐵肩膀。年輕幹部要想在新時代有所作為,就要堅持從基礎做起、從基層起跳,多經風雨、壯筋骨、長才幹。
淬火加鋼是年輕幹部成長、成熟、成才必不可少的環節。只有經歷淬火、經受鍛打,才能把自己塑造成鋼筋鐵骨,擁有擔當的寬肩膀、成事的真本領。如果不願淬火、躲避鍛打,就不可能歷練成才,也難以堪當大任。
習主席在陝西考察時強調,「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在新徵程上創造屬於我們這代人的歷史功績」。苦地方、險地方,正是加鋼淬火的好地方。「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再優秀的年輕幹部,如果沉不到基層、下不到一線,不願經受淬火鍛打,轉眼之間,就錯過了最能增長本領、積澱經歷的黃金期,也就失去了向上發展的後勁。
基層是軍隊的基礎和末端,最能反映軍情,最能體現兵味,最能鍛鍊成長。今天,「基層經歷」越來越成為年輕幹部補鈣壯骨、邁向遠方的重要條件,甚至是必要條件。到基層部隊去,到「快遞不包郵」的邊疆去,到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潛下心來經受錘鍊、磨礪自己,應當成為每名有志青年的首選。
人在事上練,刀在石上磨。須知,最能把你培養成才的地方是基層,最有遠見的選擇叫紮根基層。愛軍精武標兵馮世清說,「在基層淌的汗水、流的淚水,都是促人成長的肥水」;清華畢業的大學生幹部樂焰輝說,「基層經歷讓我從『嫩肩膀』變成了『鐵肩膀』,讓我在接地氣中有了打勝仗的底氣」。正是堅持在基層墩苗,積蓄力量拔節抽穗,羅寅生帶出響噹噹的金牌營,成為一名出色的營級指揮員;劉珪帶出一批特戰精兵,成長為我軍優秀的中級指揮員……他們勇於在基層接受淬火鍛打,也讓青春在最適宜的土壤中綻放出絢麗之花。
扎進泥土地,長出棟梁材。選擇軍旅人生、戰火青春,就不能不接受淬火歷練。然而,現實生活中,仍有少數年輕幹部害怕艱苦磨礪,躲避風雨、躲避鍛打。有的甘當「三門」幹部,不願沉到基層的江河中搏擊風浪,缺乏本領恐慌意識;有的不安於基層生活,總想著到機關和大城市躲清閒;有的在基層得過且過,不願扛重活、打硬仗、攻難關,幾年下來能力並未見長;還有的把基層工作當作「鍍金」,掰著指頭算年頭,希望早點逃離基層。殊不知,沒有基層的豐厚營養,如何能茁壯成長?沒有關鍵崗位的實踐鍛鍊,如何能挑起更重的擔子?
現在,一些年輕幹部工作很被動,上級和領導交代的任務幹起來總是很吃力,有時候磕磕絆絆、加班加點完成的質量還不高。這種「被動吃苦」實質上是歷練不夠造成的。作家柳青說過:「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青春是成長成才最好的季節,但本事和才幹不會自然具備,唯有迎接風雨、接受挑戰,方能練出真功夫。
千錘百鍊的鋼最硬, 風吹雨打的松最挺。實踐證明,勇士總是在最吃緊處擔當,英雄總是在最危難時衝鋒。基層經歷是不可多得的財富,也是向上攀登的基石。年輕幹部多經歷「風吹浪打」、多捧「燙手山芋」、多當幾回「熱鍋上的螞蟻」,積極投身各種各樣的鬥爭,就能更加從容地應對各種急難險重任務,人生就會多幾分出彩、幾分成功。
寧做深山樹,不做溫室草。青年是黨和軍隊的希望,是要擔當大任的。未來的徵程中,我們要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實現中國夢強軍夢,這是多麼光榮的任務,又是多麼重的擔子!年輕幹部要肩負起自己的使命,在新時代創造出光輝業績,不靠說的有多漂亮,也不靠「躲在安樂窩裡」空做夢,而要靠一線實踐、衝鋒陷陣來實現。平時不迴避困難、不逃避責任,自覺經受淬火鍛打,關鍵時候才能衝得上去,奪取勝利。
「合適的溫度、適宜的環境、有力的工具」,都對淬火鍛打有著重要作用。這啟示我們,年輕幹部成長成才,離不開黨組織的關心關愛。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幹部要做年輕幹部的知心人,既壓擔子,也搭梯子;既摔打磨礪,也關懷厚愛,積極為他們成長為棟梁之材創造條件,萬萬不可把搭臺賦能、拴心留人的工作停留在口號和文件裡。
(作者單位:91091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