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把我們養大,罵我們怎麼了?罵我們可以,只要他們開開心心,健健康康就行,我們做子女的能忍則忍,但不應該罵回去,因為他們是長輩。
今天被媽媽罵了,有感而發。晚上我在房間學習,聽見媽媽在罵已經成家的姐姐,因為姐姐把茶壺裡的熱水給她的寶寶洗澡了,忙碌之間沒有及時燒水,8點半的時候,媽媽想喝熱水,卻沒有水,她很生氣,氣衝衝的罵姐姐「死鬼丫頭」,我聽見了,覺得媽媽的語氣太兇,嚇得我趕緊幫忙去燒水,一邊說著:「媽媽,您消消氣」。
我去廚房燒水,總覺得,媽媽都已經是奶奶輩的人了,這樣罵自己的女兒是不對的。我為媽媽倒好了水,然後說:「媽媽,您罵人是不對的,都已經是當奶奶的人了,不應該穩重一些嗎」?媽媽估計氣還未消,又對著我臭罵一頓,氣的我真的想把那杯水給倒到下水道。但是我沒有這麼做。
我氣的回自己的房間,聽起了網易雲音樂,在我的日記本裡反覆地畫了個圈圈,開始了反思之旅。
父母可以對孩子說髒話嗎?孩子長大了,有獨立的人格了還可以罵髒話嗎?如果被父母罵,我們該如何處理呢?我想,如果我們被父母罵了,可以參考一下幾點。
一般,我們被媽媽罵,主要可以分為幾種情況,一是我們做錯事兒了,惹媽媽生氣,媽媽在憤怒的情況下,沒控制住脾氣,罵。二是媽媽誤會子女了,生氣,罵子女。三是媽媽因為其他事情,心情不好,就想罵人,恰好,自己在。
其實,不管什麼情況,也不分誰對誰錯,作為子女,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忍耐。因為這樣至少可以不讓矛盾擴大。如何忍耐呢?沉默吧,沉默是金,讓這塊金髮光,亮一會兒。不要在節骨眼上回懟媽媽,這樣我們會控制不住自己發怒的。
可以善於運用語言的技巧,讓媽媽罵自己的話題結束。或者可以離開,閉口不言,回到自己的房間,聽會音樂,讓自己冷靜一下。總之,要學會忍耐,忍耐是解決分歧的第一步,即,讓彼此冷靜。
媽媽生養我們不容易,把我們拉扯大,真的是含辛茹苦。媽媽在生氣的時候,尤其是生氣的節點上,罵罵我們是可以的。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多想想媽媽的不容易,媽媽平時對我們的關愛,正確看待被媽媽罵的這件事兒。
英國作家埃瑪·伯恩寫過一本書叫《我們為什麼說髒話》,就曾較為系統的研究過髒話。其實,說髒話即罵人,可以使罵人者得到情緒的宣洩,相比於其他的暴力宣洩方式,成本會比較低。書中大意說髒話可以讓人們的生活更熱鬧,細想一下,真的是,不是有句俗語叫「打是親,罵是愛」嘛。
生活中,說出口的罵詞往往是來自我們最親的家人,媽媽罵我們有時是出於關愛,有時是出於宣洩。但不管什麼樣的緣由,如果媽媽生氣罵我們,我們應該善於換位思考,如果自己站在媽媽的位置,那是罵還是不罵呢?
孝順父母,是我們應該做的,但是孝順也有門道。如果媽媽罵自己,說髒話,作為子女,不應該正面回懟回去,但是也不應該讓髒話充斥自己的耳根。
如果在這場矛盾中,錯在子女,那就認真道歉,如果錯不在子女,那就儘量認真解決矛盾點所在,在媽媽不生氣的時候,運用語言的技巧,告訴媽媽說髒話的危害,並且,在教育的世界裡,長輩應該做到用語文明。孝順父母,聽媽媽的話,但也要有自己的思想和作為,正確的孝順父母,也挽留自己的尊嚴。
生活不易,媽媽們在生活中更不易,如果有一天,媽媽生氣了,罵自己,不管什麼緣由,就讓她罵一會兒吧。如果可以,順便為她倒杯水,不要嗆著,讓她消消氣。也通過她的罵詞,逼自己成長,學會冷靜,學會忍耐,更學會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