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們在日常帶娃中經常會遇到一個很是犯難的事情,好不容易把寶寶收拾得乾乾淨淨了,一轉眼寶寶又變得邋遢了。這樣子的場景是時常發生的。
所以,從小給寶寶培養一個講衛生的好習慣,不管是對寶寶的健康發育還是減輕媽媽的工作量都是很有必要的。那麼如何讓寶寶養成一個講衛生的好習慣呢?下面小編有幾個建議,新手爸媽不妨借鑑一下。
讓寶寶養成講衛生的習慣是很有必要的。第一可以讓孩子減少接觸病菌的危險,從很大的程度上降減少了病從口入的危險,保證寶寶有一個棒棒的身體。而且寶寶在養成講衛生習慣的過程中,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他們慢慢會知道什麼是規矩、合作、以及自律等。居家環境會越來越或者能接,寶媽也少折騰,給寶寶以後融入社會也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在這個過程中,也可以檢驗出一個家庭在育兒上有沒有過大的分歧,為日後寶寶的教育做好溝通工作。
那從寶寶幾歲開始給寶寶養成習慣呢?大部分的寶寶從2歲開始就可以培養寶寶的這些習慣了。
1、勤洗手
要讓寶寶從小就有的第一個好習慣,就是勤吸收,這個是預防生病很重要的措施,勤洗手,可以有效清除90%的病菌。畢竟,寶寶一天天長大之後,好奇心也是會隨之增大的,什麼東西都想去抓一把,小手經常都是髒兮兮的, 沾滿了各種細菌,很多常見的傳染病都是經過「手」日後吃進肚子裡面的。
所以,在寶寶每一次吃東西前,上廁所後,外出回家後,接觸過病人後,爸媽都要讓寶寶進行洗手。很多寶寶一開始是比較抗拒洗手的,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用遊戲的方式讓寶寶洗手。
2、勤洗漱
在寶寶2歲左右,就要培養寶寶早上起來洗漱,吃完飯後洗漱的習慣。在夏天要做到定期洗澡,儘管有些時候不洗澡也要給寶寶養成睡前洗屁屁、換內褲的習慣。
作為爸媽的我們也是要以身作則的,畢竟孩子是具有超強模仿能力的一個小天使,所以我們想讓寶寶做什麼事情,爸媽都得參與其中,以身作則。如果寶寶看到爸媽經常都是用髒兮兮的手拿東西吃,你讓他勤洗手你覺得可行嗎?經常看到不洗澡上床睡覺的爸媽,你覺得讓他勤洗漱可行嗎?答案顯而易見了。
這裡要說到的就是,在跟寶寶講規矩的時候,一定要讓寶寶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子做,在寶寶做的時候,爸爸媽媽要做到監督和陪伴的過程,不能傳達就完事了,要檢查寶寶是否做到位了,日後給予相應的鼓勵和認可,用寶寶喜歡的方式去表揚他,反之也要給出相應的懲罰。希望每個寶寶都可以早日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健健康康長大。
「我是橘子媽媽,一個成長型的媽媽,有關的育兒問題我們可以一起學習和探討,共同進步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