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培養垃圾分類的好習慣,促進寶寶健康成長,還增進親子情感

2020-12-24 張女子育兒

文|張女子育兒原創,當好媽,帶好娃,娃娃愛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從小和寶寶一起做好垃圾分類,寶寶少生病,為子孫後代謀福利

全國兩會王濟光帶來了《關於建立垃圾分類全國統一標準的提案》。關於垃圾分類的事情,我國早已經提出,卻遲遲沒有落實。在國外,很多國家,早就開始實施很久了,還有了明確的相關法律規定。在這個方面我們已經落後了。

垃圾分類,看似是一個很小的事情,但是放在我們一個 擁有10多億人口的大國,這就不是一個小事情了,這是不爭的事實。

要知道,我們不對垃圾進行分類,那麼垃圾的處理方式,不是埋了,就是燒了,這都會給我們的環境造成很大影響的。而進行垃圾分類,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並且能夠造福我們子孫後代。最明顯的一點,地球資源有限,用一點就少一點,而我們將垃圾分類,那麼對可以對垃圾進行很好地回收利用了,這不僅變廢為寶,還節約了資源。

此外,垃圾分類,還能夠保護環境,避免細菌滋生,避免疾病的傳染,也有著很大作用。比如疫情期間,垃圾分類,就與預防疾病傳染有很大好處。因為疫情期間,戴口罩可以很好地預防病毒傳染,就算是如今,國內疫情好轉,很多人依舊堅持出門戴口罩。

然而我們戴過的口罩,卻很少人注意,隨便亂扔,這其實是容易傳染疾病的。口罩上如果攜帶有病毒,其他人觸碰了,就可能被疾病傳染。如果我們對垃圾分類,將口罩作為有害垃圾,扔進專門的垃圾桶,這樣就能夠引起人們的注意,不會輕易觸碰,從而避免疾病的傳染擴散。我們日常在家,也做好垃圾分類,也可以避免寶寶接觸到有害垃圾,或者感染細菌病毒,而讓寶寶少生病。

在我國,人口眾多,垃圾分類的實施,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必要的垃圾分類公共設施,還需要人們有意識地配合,按照分類來處理垃圾,並且還需要大家在家就將垃圾進行很好地分類放置,然後拿出去的時候,才方便分類放進垃圾桶裡。

但是這在很多人看來,無疑增加了麻煩,很多人可能在心裡是拒絕的,因此,能夠垃圾分類的人,估計也不會太多,或者說,肯定還是有一部分,不願意這麼做,那麼最終垃圾分類,就成了空談。

成人已經養成的習慣,的確一時半會,是不容易改變的,那麼,我們如果想要做好垃圾分類的這件事,最好的方式,就是從小做起,培養寶寶的垃圾分類也意識,這樣當寶寶成長起來了,就會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將垃圾分類當作是下意識地行為,不需要任何人去監督和引導了。

其實從小培養寶寶垃圾分類的習慣,不僅僅可以讓寶寶做好垃圾分類這件事兒,其實,還可以讓寶寶從這件事中,學會對自己的東西進行分類整理,不再丟三落四,成為一個愛乾淨,能夠自己收拾自己玩具和衣服的乖寶寶。這對於寶寶良好的性格養成也是很有好處的。

接下來給大家推薦一款適合3-6歲寶寶學習垃圾分類的圖書,希望你能夠喜歡。

為了寶寶更好地成長,良好性格的養成,以及未來我們的子孫後代,能夠有一個良好的環境,我們需要做好垃圾分類這事兒,從小有意識培養寶寶垃圾分類的習慣,可以抽空陪孩子玩垃圾分類的遊戲,不僅可以讓寶寶更好地學會垃圾分類,還能夠增強親子感情,並且也讓我們和孩子的玩樂中,同樣學會垃圾分類知識。也不自覺地就養成了要垃圾分類的意識。何樂為而不為呢?#垃圾分類,你家開始了嗎#

對於垃圾分類這事兒,你怎麼看呢?

(所有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

※ 作者簡介:張女子育兒,從事育兒工作10餘年,家裡有2個調皮鬼。多平臺帳號同名,優質育兒領域原創作者,專注分享科學育兒知識,與寶寶一起健康快樂成長。如果你在育兒路上有什麼困惑,可以關注我。

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留言、轉發、評論哦。你對我的一次微小鼓勵都是我不斷前行的動力~

相關焦點

  • 從小多摸摸寶寶這3個部位,增進親子情感,寶寶更聰明健康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從小護理好寶寶這3個部位,促進大腦發育,寶寶更健康,別不信父母都是希望自家寶寶聰明健康的,但是寶寶是否聰明,這跟父母基因遺傳有著很大關係的,除了父母基因遺傳這個先天因素,後天因素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
  • 孩子有3個部位家長要多摸摸,增進親子關係,寶寶還更健康
    孩子有3個部位家長要多摸摸,增進親子關係,寶寶還更健康在寶寶發育過程中,父母最為關係的就是孩子的健康,但是孩子身體抵抗力弱,一個不小心就容易導致孩子感冒。這讓寶媽們揪心不已。其實讓寶寶少生病,其實沒那麼難,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多摸摸寶寶這幾個部位,不僅增進親子感情,還可以讓寶寶少生病,促進大腦發育,你知道麼?寶寶頸部寶寶頸部神經也是非常豐富的,還與大腦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經常摸摸寶寶的頸部,是有助於刺激寶寶頸部神經,促進血液循環,從而促進寶寶大腦發育。
  • 如何培養從小讀書的習慣
    那如何培養孩子們的閱讀習慣呢? 首先我要強調一點:從小培養。三歲前就可以培養寶寶的閱讀興趣了,3-6歲開始逐漸養成閱讀的習慣。但是注意哦,不是要寶寶們學會認識字,而是指能促進寶寶們思考的繪本讀物。因為閱讀時思維過程越複雜,對智力發展就越有益。
  • 想要寶寶有個茂密的發量,從小養成好的習慣,促進他們成長發育
    父母十月懷胎,受了很多苦難就是希望自己的寶寶平安降生。但是可能是基因不同,許多寶寶生下來許多的情況都是不同,有的寶寶生下來就有茂密的頭髮,有的頭髮卻很稀少,但是家長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從小有茂密的頭髮。前幾天一個朋友剛生了一個寶寶,我去醫院看望。到那正好看到朋友數落他老公,孩子也隨他長,頭髮稀疏。
  • 助力垃圾分類深入人心 這個親子活動好玩又漲知識!
    今天(11月28日)上午,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附屬幼兒園教育集團在玄武湖情侶園開展了「娜娜芬芬手牽手,垃圾分類跟我走」的趣味親子活動,通過親子互動、遊戲的方式,生動宣傳開展垃圾分類的意義,明確分類的具體方法。來自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附屬幼兒園總園、月香分園、陽光分園的80組大班家庭代表參與其中。
  •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新莊社區組織親子家庭開展「垃圾分類...
    、科普先行親子遊學」活動悄然展開,25個社區親子家庭以親子遊的形式,走進天鷹無人機省市級科普基地和寶安環保電廠,通過實際走訪參觀增進垃圾分類知識,提升社區居民的環保意識。此次活動由光明區馬田街道辦、新莊社區工作站主辦,是新莊社區為進一步響應市委市政府提出關於「垃圾分類」宣傳教育的號召,更好地把垃圾分類科普教育做到實處的一次實際行動,也是社區服務基層、服務群眾黨建工作的具體措施。
  • 「小手拉大手 垃圾分類圈起來」蘇州園區菁華社區開展主題親子互動活動
    2020/08/28 18:43來源:交匯點8月25日,蘇州工業園區菁華社區開展「小手拉大手 垃圾分類圈起來」主題親子互動活動,幫助萌寶和家長們學習蘇州垃圾分類「四分法」,傳播環保理念。活動中,工作人員還組織萌寶和家長進行了垃圾分類套圈遊戲。工作人員在地面上擺放貼有垃圾標誌的礦泉水瓶,孩子們與家長一同協作,辨別出被圈住的水瓶上標誌所屬的垃圾種類。「不對,餐巾紙不是可回收垃圾,是其他垃圾哦!」現場一位萌寶對「認錯垃圾」的媽媽說道。這位媽媽笑著表示,在垃圾分類這方面,寶貝女兒是她的老師。
  • 親子運動:讓高質量陪伴為健康成長賦能(下)
    在增進家庭親子感情的同時,增強孩子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活性,促進骨骼發育,鍛鍊節奏感,提高記憶力,提升自信心。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的《關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指出,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鍊協調發展,在體育鍛鍊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鍛鍊意志。教育需尊重人不同於工業和信息產品的複雜性,教育需尊重人不同於植物與動物的自主性,教育需遵循人不同於智能產品的生命主權和情感成長規律。教育真正的意義是把對的內容放到對的場景裡,去產生對的效果。
  • 成都市「垃圾分類」真的要來了,內附寶寶用品垃圾分類,乾貨
    》,將於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關於垃圾分類,不管你是成都土著還是遊客,都必須知道的垃圾分類知識!!!家裡有小朋友的,更應該把垃圾分類列入幼兒從小培養教育的行為習慣中來,這樣,垃圾分類對於孩子而言就成了生活中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兒了。給孩子最好的教學不就是耳濡目染的沉浸式教學嗎?加油吧,中國父母們!
  • 「暑期家庭共成長·爭做實踐好少年」親子活動
    為豐富社區青少年兒童的暑期生活、擴展生活經驗,開闊視野、充實知識,增強自信心,提高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增強青少年們的團結合作意識與責任心,拉近家長、孩子與社區三方之間的關係,並促進相互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搭建一個交流平臺,龍潭街道太平村特定於2020年8月24號舉行「暑期家庭共成長·爭做實踐好少年」親子活動。
  • 嵊州市開發區幼兒園積極培養小朋友垃圾分類意識
    記者觀察到,在幼兒園每一個教室內和每一個展示區都展示著關於垃圾分類的宣傳板報,這些板報各不相同,由帶班老師帶領小朋友一起製作而成。在板報製作的過程中,小朋友更加深入了解如何進行垃圾分類,也在每一個角落和細節都體現著垃圾分類的落實。據了解,開發區幼兒園還根據不同年齡段,設置了不同的衛生健康課程,從小班、中班、大班形成一個階梯式的垃圾分類的教育。
  • 垃圾分類 童心同行——和風雅致幼兒園小班開展垃圾分類系列活動
    垃圾分類,人人有責!為了讓孩子們從小樹立環保意識,了解「垃圾」對環境的危害,也了解如何對"垃圾"進行分類,和風雅致幼兒園積極響應上級號召,開展了垃圾分類主題教育活動。垃圾放錯地方真的只是垃圾,但放對了地方就可能是個寶,垃圾分類就是「變廢為寶」的關鍵,垃圾分類能大大減少對環境的汙染,節約社會資源。當「垃圾分類」遇上小班的寶貝們,看似孩子們一個個小小的想法,卻有著大大的行動。
  • 錯誤睡眠習慣對寶寶有多大影響?做好這7點,讓寶寶健康成長
    導語: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睡眠是促進寶寶健康成長發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好的睡眠習慣不僅可以幫助寶寶的骨骼發育,讓寶寶更快的成長,還可以增強免疫力,促進身體機能的恢復。然而,很多寶寶都有一些錯誤的睡眠習慣,導致寶寶睡眠質量不佳。
  • 寶寶經常髒兮兮的?兩個小習慣提早培養 讓寶寶健康快樂成長
    媽媽們在日常帶娃中經常會遇到一個很是犯難的事情,好不容易把寶寶收拾得乾乾淨淨了,一轉眼寶寶又變得邋遢了。這樣子的場景是時常發生的。所以,從小給寶寶培養一個講衛生的好習慣,不管是對寶寶的健康發育還是減輕媽媽的工作量都是很有必要的
  • 【揭東區婦聯】揭東區開展「愛在揭東 陪伴成長」親子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關於「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我區家庭文明建設,引導社會、家庭和諧共育,促進兒童健康快樂成長,8月28日,由揭東區婦聯主辦,揭陽市市外桃園旅遊度假區協辦,市天藍心理服務中心
  • 親子閱讀、垃圾分類一碰撞,怎樣的神奇效應?
    還未走進活動現場,小編就看到家長和小朋友們紛紛在籤名牆上留下自己的名字,還有小朋友扮演小螞蟻做垃圾分類活動互動、變廢為寶創意秀……哇!這麼熱鬧!快進去看看!Part01親子閱讀以書為媒,以閱讀為紐帶,親子閱讀不僅能夠拉近親子關係,還能培養孩子養成獨立閱讀的好習慣。北侖區婦聯自2012年開始就深入開展親子閱讀工作,從2個社區試點起步,逐步推廣到全區所有街道,越來越多家庭自覺加入到親子閱讀的行列中來。
  • 思明舉辦垃圾分類公益活動 親子DIY製作創意垃圾桶
    思明舉辦垃圾分類公益活動 親子DIY製作創意垃圾桶 目前,廈門市每天生活垃圾產量每天近5000噸。為應對「垃圾圍城」危機、廈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推進垃圾分類和垃圾不落地工作,將之作為文明創建、綠色發展的具體抓手狠抓落實,力求為全國再貢獻一個「廈門樣本」。為了積極響應市政府做好垃圾分類宣傳教育的號召,進一步提高市民垃圾分類知曉率和參與率,幫助市民樹立善用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
  • 嵊州新聞網丨開發區幼兒園積極培養小朋友垃圾分類意識
    記者觀察到,在幼兒園每一個教室內和每一個展示區都展示著關於垃圾分類的宣傳板報,這些板報各不相同,由帶班老師帶領小朋友一起製作而成。在板報製作的過程中,小朋友更加深入了解如何進行垃圾分類,也在每一個角落和細節都體現著垃圾分類的落實。據了解,開發區幼兒園還根據不同年齡段,設置了不同的衛生健康課程,從小班、中班、大班形成一個階梯式的垃圾分類的教育。
  • 這些不良的飲食習慣會讓寶寶增加肥胖的風險,應該從小幹預
    WHO於2002年發表的報告指出,缺乏體能鍛鍊和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都是導致肥胖及多種慢性病的風險因素。除此以外,家長可能不知不覺中幫寶寶養成一些不良的飲食習慣,也需要慢慢糾正。今天,我們來聊聊在寶寶的日常餵養中,哪些習慣會影響寶寶的健康。
  • 培養閱讀好習慣,如何讓寶寶愛看書勝過看動畫?
    培養閱讀好習慣,如何讓寶寶愛看書勝過看動畫?閱讀能力非常重要,閱讀對寶寶來說,是一種全新的認識和體驗。它能促進寶寶的觀察力、想像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養成一個好的閱讀習慣對寶寶更是終身受益。任何一個習慣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養成的,我們作為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又可以做哪些事情,來給寶寶培養一個好的閱讀習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