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純正的義大利跑車品牌,有法拉利,蘭博基尼,還有被長久以來人們賦予與它們平起平坐身份的瑪莎拉蒂,當然不管你說是微商專屬也好,買排氣送車也罷,瑪莎拉蒂純正的義大利血統是不爭的事實,而且在1947年問世的瑪莎拉蒂A6 1500開創了Grand Tourer傳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GT,意為高性能豪華旅行轎跑,就這麼被延續了下來。
而今天為大家帶來的就是瑪莎拉蒂Ghibli,它可以說是最親民的瑪莎拉蒂了,但在國內的市場上,貌似大家對它的印象就是微商專屬,排氣迷人,還有泡妞神器,甚至一度作為吃瓜群眾的我,也是這麼看的,但當我具體的試駕之後,Ghibli的種種表現,還是讓我有點小看它了。
其實接到這輛試駕車還是比較令人興奮的,因為它的外觀有兩種設計風格,分別是GranLusso和GranSport兩款個性套裝,這次的試駕車不僅是更為兇悍的GranSport套裝,而且是四驅高功率版,也就是SQ4。
三叉戟:力量、堅持與優雅
作為百萬內最騷包的車,它的顏值自然有著吸引大部分人的實力,相比GranLusso那種沉穩的風格,GranSport的保險槓更加具有攻擊性。
發動機蓋的弧線向下延伸匯聚於瑪莎拉蒂經典前格柵的三叉戟標誌,配合著銳利的大燈,兇猛的Sport套件包圍,再加上20寸輪轂和紅色的剎車卡鉗,整體散發著撲面而來的侵略氣息。
側面來看瑪莎拉蒂依舊能保持著自己獨特的身姿,極具攻擊性的前臉與翼子板上的「鯊魚腮」早已成為瑪莎拉蒂獨特的標記,上揚的腰線造就了厚重有力的車尾,進一步彰顯百年賽車基因的強大力量。
本次的試駕車選裝了碳纖維套件,首先它的車門把手、後視鏡外殼、B柱和C柱蓋板、前部空氣分流器和後部擾流板都採用了碳纖維飾件,其次在內飾的擋把周圍的飾板也採用了碳纖維。
大燈採用了LED矩陣式大燈,功能方面能根據不同的行駛狀態自動調整照明範圍,比如當車速低於50km/h時照明範圍最近,車速在50-110km/h之間就會相應增加照射角度和高度,車速大於110km/h時則達到最遠範圍。
義大利人總是奔放外向的,但對陌生人卻又懂得收放自如,所以瑪莎拉蒂的設計師總是擅長運用圓潤的線條去勾勒一個又一個藝術品,而不是一味的用鋒利的直線去突顯運動,所以整車的外觀卻是兇猛間夾雜著儒雅。
獨特的奢享設計
進入車內發現整個內飾依然用圓潤的線條和曲線去營造氛圍,並且觸手可及全是真皮包裹,看到這兒有的人可能不太習慣瑪莎拉蒂的內飾曲線,覺得用豪華的用料卻營造了比較不符合大眾審美的質感,其實大家可能看慣了平直線條和科技感的設計,也因此培養了一定的審美慣性,如果你細細品味,瑪莎拉蒂這種獨特的氣質,你還是能感覺到設計師的用心。
我們來看一下它的儀錶盤,依然採用了最突出運動感的雙炮筒設計,中間的金屬指針也非常的精緻,充滿機械感,並且在儀表紙上有著三叉戟的Logo,這樣再配合方向盤的大三叉戟總共三個組成了一個倒三角。
我們這臺Sport車型採用了運動方向盤,配備了超大的兩個換擋撥片,用不順手的話這個撥片還會擋著開遠光大燈,它的音樂切換和音量大小在方向盤背後,我這個大切諾基的車主用的還是比較順手的。
中控上方鑲嵌經典的瑪莎拉蒂時鐘,採用藍色錶盤,下面是8.4英寸的中控屏幕,採用最新的多媒體系統,支持觸控操作,座椅加熱、通風等等都在這裡控制,而且中間的瑪莎拉蒂標是返回主頁的按鈕。
還有個值得提的小細節就是它主頁上的這幾個功能按鍵是可以通過拖動放到最下面一排的快捷目錄裡的,操作方式和咱們的智慧型手機相似,按住拖動即可,這樣你常用的功能就不用在主頁裡翻找了,看來瑪莎拉蒂也是對中國消費者很重視。
空調按鍵的下方就能體現義大利人比較貼心的一個設計了,提供了一個AUX音頻線接口,一個USB接口和SD卡接口,旁邊就是一個放手機的空間槽,可以往外抽出,並且非常貼合,很細心的預留了中間孔位來方便充電。
擋把旁邊的按鈕從上至下依次是:關閉ESP、手動擋模式、I.C.E、運動模式、自適應避震。順便說一下這款車的變速箱有多種模式:自動標準模式、自動運動模式、手動標準模式、手動運動模式、I.C.E增強型控制與效率模式。
內飾的真皮摸上去十分細膩,縫線均勻細緻,這種幾乎全真皮覆蓋的內飾,在保時捷上的選裝費用最低都要4萬出頭,單說它的皮質和觸感,如果大家去實地體驗的話不難發現它比寶馬和奔馳確實要上一個檔次,但在氛圍的營造上,比如氛圍燈的缺失,我覺得義大利的設計師還是要多多努力,爭取推出更符合中國消費者審美的改變。
配置方面的亮點就是有多項安全配置,比如交通標誌識別,車道保持輔助,盲點輔助,車道偏離提醒,HAC高速公路輔助系統等等,除此之外本車還配備了具有15個揚聲器的Bowers&Wikins環繞音響系統。
下車了剛發現玻璃是雙層的,首先它的無框車門強調著它豪華GT的特殊身份,雙層玻璃也帶來更好的靜謐性,這裡有個小秘密,義大利人是固執的,所以瑪莎拉蒂全系,哪怕是Levant這臺SUV,也依然採用了無框車門的設計,無微不至的運動細節,不放棄豪華的元素,我相信這也是每個瑪莎拉蒂車主享受的感覺。
有趣的靈魂:Ghibli SQ4
作為四驅高功率版,它的最大馬力是430Ps,峰值扭矩580Nm,官方的百公裡加速是4.7s,可能是因為北京太冷,路面溫度不夠,所以我們實測的百公裡加速成績是5.2s,它採用了來自ZF的8AT變速箱,而且專門為第七檔和第八檔進行了特殊調校用來提升燃油經濟性和舒適度。
這臺S車型上配備了自適應懸架,減震器可實現連續多變的阻尼控制,車輛上的G值傳感器能夠監測每個車輪和車身的運動情況,從而反饋給你更適合的駕駛風格,它的的基本設置注重行駛舒適性,當駕駛者需要更動感的操控性時,只需按下位於擋把旁邊的懸掛控制按鈕,即可立刻提高減震器的硬度。
大家可別小看這個懸掛調節按鈕,它大大提高了這臺Ghibli的可玩性,比如單獨按下運動模式按鈕,此時懸掛依然是自動適應模式,它的油門、換擋、甚至方向盤助力都變得更沉,但懸掛遇到顛簸路面的反饋和急轉彎的側傾都能告訴你這不是它的最運動狀態。
接著再按下最下面的懸掛控制按鈕,大家可以看到儀錶盤上多了一個懸掛S的小標誌,並且和運動模式一樣懸掛也變成了綠色,此時你能感覺到整車變得硬了很多,配合著變沉的方向盤助力,在轉彎時它更能給你人車合一的駕駛感受,並且每個細小的顛簸和路感都能更清晰的反饋。
作為四驅車型,它會依據車輛動態與油門不斷適時地改變前後軸驅動力輸出分配比例,如果這個模式連續彎道的話,我能感覺到首先它是一個動力最佳化的方式輸出,並且伴隨著很精準的指向性,接著會感覺到車尾就這麼很順從的帶進彎中,再感受下剎車入彎,它會有一個自動補油的動作,隨著聲名在外的排氣聲浪,樂趣十足。
但如果你關掉運動模式,動態懸掛也會自動關閉,現在開啟M手動擋模式,伴隨著我這種特意的深踩油門,在入彎和出彎時它都會帶點後驅車轉向過度的特性,稍微打滑,隨即便在前後驅動動力比例的迅速改變下修正車輛軌跡,而且瑪莎的M手動擋模式可不會自動升檔,這才是真正的樂趣所在!
激烈的駕駛過後我也有些疲憊,現在我調節到標準模式,感受著寶華韋健帶來的視聽盛宴,此時不用過分擔心因為大馬力帶來的不適感,只要是正常力度去踩油門和駕駛,它其實給你的是一個比較溫柔的反饋,並且發動機轉速都會刻意控制在1500rpm以內,因為調節到運動模式它排氣的通氣閥門才會打開,所以此時也沒有很大的聲浪,也許正是這種多變的性格和可玩性,才讓我對它刮目相看。
說到Ghibli的性能,可能不是最快的,而且它的內飾雖然用料豪華,但也有部分消費者不太習慣,況且後排的空間也比較拮据,說到運動呢,它又不如跑車那麼純粹,但也正是這種儒雅和兇猛之間的獨特體現了根植於瑪莎拉蒂中的GT基因,它的這種雙料性格帶來的這股不隨波逐流的勁兒也體現著義大利人那獨特的設計品味,這時作為吃瓜群眾的你,還會覺得瑪莎拉蒂只有一個適合排面兒的屬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