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一個校長當部長!「學院派」高官知多少

2021-02-19 澎湃新聞

「學而優則仕」又添一例,繼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履新環保部黨組書記後,據共產黨員網1月28日消息,中國科技大學校長侯建國履新科學技術部副部長。

從校長到部長的例子,此前還有科技部部長萬鋼,其曾擔任同濟大學校長;現任教育部部長袁貴仁,此前曾擔任北京師範大學校長等。

這些年,哪些校長做了部長,一起來看看?有你的校長嗎?

中科大校長侯建國→科技部副部長

中國科大新創校友基金會微信公眾號早在1月25日就發布了侯建國離開中科大前往科技部履職的信息。微博號@中國科大學生微博協會在新浪微博上表示:侯建國校長調任科技部,出任副部長!為我們裝空調的侯校要離開科大了,我們會想你的!

侯建國現年55歲,從1978年起在中國科技大學求學10餘年,並獲凝聚態物理專業博士學位。1988年至1995年,侯先後在前蘇聯科學院結晶學研究所電鏡實驗室、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美國加州大學Berkeley分校、美國Oregon州立大學化學系從事科學研究工作。

1995年起,侯建國開始在中國科技大學任教,並於2000年任該校副校長,2005年任該校常務副校長。2008年9月起,侯建國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是朱清時的繼任者。

中國科大新創校友基金會微信公眾號認為,侯建國被很多科大師生認為是1987年以來最好的中科大校長。

在侯建國任內,習近平(時任國家副主席)、李克強(時任副總理)先後視察中國科大。侯建國不僅注重爭取中央支持這所新中國創辦的最成功大學,還爭取到安徽省的支持。安徽省省委書記、省長、合肥市委書記、市長曾多次造訪中國科大。

據中國科大新創校友基金會微信公眾號消息2011年,合肥市委書記吳存榮出席新創基金會在北京主辦的科大企業家對話會。侯建國介紹「最近幾年合肥對科大的支持非常大,這是真心話。我有什麼要求,不用在這裡提,就在前幾天,吳存榮市長還召開協調會,要求合肥市各部門出臺支持科大的新政策」。吳存榮也立即回應「我們對科大是有求必應!」 侯建國離開之後,吳存榮接過話筒「這幾年,我認為合肥對科大最大的支持是科大花園的建設。科大新引進的人才可以分到140平米以上的房子。科大花園的成本價是3000元左右,但周邊已是接近一萬元一平方米了」。

侯建國任內堅持大規模招聘教授,特別在招聘海外英才加盟中國科大方面著力甚多——中國科大曾連續四次居青年千人計劃引進人數之首,超越北大清華。2009年至今,侯建國曾多次率團訪美,連續到各大學呼籲海外學者加盟中國科大。2009年10月底,侯建國在抵達費城訪問UPenn、Temple會見海外學者與名校校長後,次日立即搭車赴耶魯大學,凌晨出發之前敲其他教授門問能否借感冒藥。一大批侯建國任內招聘的青年才俊可能在今後數十年逐漸湧現成果。這是侯建國留給中國科大的珍貴財富。

侯建國將被中國科大學生記住的一點是——他在上任伊始立即在全校學生宿舍安裝空調。而1984年科大在淮河以南高校中率先安裝學生宿舍暖氣。

清華校長陳吉寧→環保部黨組書記

1月28日下午,環保部召開幹部大會,中央組織部副部長王爾乘在會上宣布了中央決定,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任環保部黨組書記,免去周生賢環保部黨組書記職務。

消息人士表示,陳吉寧料將出任環保部部長,但任命還需走相關程序。現任環保部長周生賢1949年12月出生,已到了部級官員退休年齡。

陳吉寧長期從事環境科學研究。在清華大學攻讀本科和研究生學位之後,陳吉寧在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獲博士學位。1998年,陳吉寧回到清華大學任教,其間擔任過環境工程系副主任、主任、副校長、常務副校長職務,2012年,他被任命為清華大學校長。

「長得有些像範偉」,不少網友第一反應認為陳吉寧有親和力。公眾對陳吉寧並不陌生,對於環保系統來說,他更是一個「老兵」。在清華大學任職時,陳吉寧就曾多次參與環保部的工作。

長期以來,環保系統被貼上「弱勢部門」的標籤,甚至被稱為「軟衙門」。多位環保系統人士、業內專家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均表示,目前環境問題的嚴峻性以及公眾對環境問題史無前例的關注度將給陳吉寧帶來巨大壓力,但他在專業上的優勢或許能為環保工作把準脈絡,尋得出路。

同濟校長萬鋼科技部部長

「專家校長」從政,在法律、科教等專業性較強的領域,已有諸多先例。經常被引用的案例是萬鋼,他在出任同濟大學校長不到3年後,就被任命為科技部部長。

2007年4月27日,萬鋼被全國人大常委會任命為科技部部長。此舉被很多人稱為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突破」,萬鋼成為一個標誌性人物,廣受關注。因為,他是改革開放以來出任部長的第一位民主黨派人士,而且是一個回國只有7年的「海歸」。

從德國工程師、同濟校長助理、大學校長,再直接 「飛躍」到部長,萬鋼走出了一條與眾不同的軌跡。

清華黨委書記陳希中組部副部長

在黨的機構中,近年來也出現了曾任高校領導的身影。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中組部常務副部長陳希。

他曾經長期在清華大學工作,並官至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進入政界後,歷任教育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遼寧省委副書記,中國科協黨組書記,2013年4月任中組部常務副部長。

陳希的繼任胡和平也投身政界,在2013年11月接替蔡奇擔任浙江省委組織部長。

北師大校長書記袁貴仁教育部部長

國務院組成部門歷任部長中,有大學主要領導的工作經歷最多的,莫過於教育部。

現任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北京師範大學畢業後留校工作,歷任黨委書記、校長,直到2001年調往教育部任副部長。

而教育部的前任部長、現任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則曾經擔任華中科技大學校長。

教育部副部長郝平在調入教育部前,曾是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教育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杜玉波曾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書記。

山東大學校長徐顯明中央綜治委辦公室專職副主任

華東政法學院院長曹建明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對於政法類院校的校長們來說,他們進入政法部門再適合不過了。

被央視《東方之子》評價為「平民法學家」的山東大學原校長徐顯明,轉任中央綜治委辦公室專職副主任。

在山東大學擔任校長近5年後,徐顯明以法學家的身份擔任綜治重要職位,在政法委推進「法治化」改革的背景下,引發外界廣泛關注。在媒體的評論中,常把徐顯明和「改革者」聯繫起來。在轉任山大校長前,徐顯明擔任了八年的中國政法大學校長,在法學教育上進行了大膽的改革。

法學家徐顯明赴中央政法委任職,被認為和政法委「法治化」改革大背景密不可分。十八大後,出任中央政法委書記的孟建柱,一直力推政法工作「法治化」。

原華東政法學院(現華東政法大學)院長曹建明離開校園後,先是擔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目前已是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原華東政法學院(現華東政法大學)院長曹建明調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直至成為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浙江大學校長潘雲鶴中國工程院常務副院長

潘雲鶴卸任浙江大學校長後成為中國工程院常務副院長(正部長級)、黨組副書記。

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副書記(正部長級)陳存根也是學院派,曾是西北林學院院長。

如果把視野放寬到副部長的名單,不難發現很多部委都出現過擔任過大學掌門的官員。

中央保健委員會副主任(正部長級)、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曾擔任中山醫科大學校長。他是中國肝移植第二次臨床應用階段的學科帶頭人,在擔任衛生部副部長的時候,還兼任北京協和醫院的肝外科主任,每周堅持為患者做手術。

協和醫科大黨委書記劉謙國家衛計委副主任

除了教育部,原衛生部、現在的衛計委經常從高校(醫科類)吸收領導幹部。現任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成員劉謙就曾擔任過中國協和醫科大學黨委書記、常務副院(校)長。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張寶文曾任農業部副部長,他在西北農業大學有長期工作的經歷,並且擔任過該校校長。如今,張寶文作為民盟中央主席,擔任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已位居國家領導人行列。

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常委,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常務副主席黃衛曾擔任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他早年長期在東南大學工作,從交通運輸工程系講師做到東南大學常務副校長。此後轉戰政壇,任江蘇省建設廳廳長。有別於其他高校領導出身的部級官員,黃衛目前已有豐富的從政經驗,先後擔任江蘇省副省長、住建部副部長和北京市副市長,2010年底調往新疆。

觀察這些從學界出來的部級官員,一般可以發現他們更善於展現個性,有的以「坦蕩直言」成為明星官員。如黃潔夫數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就聲稱:嚴格地說,目前國內沒一家真正的公立醫院。他多次呼籲政府要增加衛生事業的投入,使公立醫院回歸公益性。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則被評價為「溫文爾雅、充滿書卷氣,甚至言談都有些慢條斯理」。

從校長到部長這樣「學而優則仕」的升遷路徑,會越來越普遍。2014年年底發布的《2014—2018年全國黨政領導班子建設規劃綱要》要求,「注重從國有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企事業單位領導人員中培養選拔黨政領導班子成員。」

綱要稱,「在領導班子知識專業經歷結構方面,重視充實熟悉現代工業、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新型城鎮化、生態文明建設和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工作的幹部。」

(澎湃新聞記者 王歡 許夢娜 王燦 歐昌梅綜合整理,部分內容來自中國共產黨網、新華網、海運倉內參微信號)

相關焦點

  • 盤點:「學院派」出身的高官有哪些?
    現年55歲的侯建國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加之近日公布的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就任環保部黨組書記、西北大學校長方光華就任西安市副市長,高校校長轉任黨政機關要職引發各方關注。  去年年底,中央發布的《2014-2018年全國黨政領導班子建設規劃綱要》明確要求,「注重從國有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企事業單位領導人員中培養選拔黨政領導班子成員。」
  • 高校校長(書記)出身的現任高官一覽
    編者按:近日,清華大學原黨委書記胡和平任浙江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引發各界廣泛關注。目前,有不少在任省部級高官此前都有高校校長(書記)任職經歷,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人事觀察欄目參考《網絡輿情》資料,以圖表形式梳理出在任的部分曾任高校校長(書記)的高官,供網友參閱。
  • 近15年211高校半數校長任部級高官 揭秘大學校長都是什麼級別?
    老校長去哪兒了?新校長從哪兒來?   116所高校中49名校長升任部級(或以上)高官  「大學校長們卸任後都去向哪裡?究竟什麼樣的人才能成為大學校長?大學校長又從哪裡產生?北京青年報記者將116所211高校的校長任前任後的經歷進行了梳理,發現近半校長均逐步升任部級甚至副國級高官。」
  • 國防部長馬蒂斯將離職?川普政府竟有這麼多高官不幹了!
    2018年8月28日,美國華盛頓五角大樓,國防部長馬蒂斯在記者會上發言。(圖片來源:新華社)中國日報網10月15日電(嚴玉潔) 鐵打的總統流水的兵,這句調侃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川普政府的高官離職率。國防部長詹姆斯·馬蒂斯算是陪伴川普最長久的人之一,現在或許就連他也要甩手不幹了。據美聯社報導,川普14日在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採訪時說,馬蒂斯可能會離職,不過尚未正式提及此事。
  • 【揭秘】高官審判20年:受審高官上廁所都有預案
    至今形成的對副省(部)級以上高官貪腐犯罪案件處理的通常程序是:中紀委立案檢查完畢後,將案件移送最高檢,由最高檢指定某一省級檢察院具體辦理,案件偵查終結、移送起訴後,再由最高法指定相應級別的人民法院進行異地審理。審理高官的法院有哪些特點?
  • 新加坡國立大學歷任校長盤點,一個比一個有來頭!
    自1980年,新加坡大學和南洋大學合併、正式形成新加坡國立大學後,新加坡國立大學共有五任校長。現任國大校長陳永財 (Tan Eng Chye)是第五任校長,而在他之前的四任校長也為國大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那麼,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五位優秀的校長吧!
  • 陳吉寧任環保部黨組書記 盤點那些從高校走出的高官
    人民網北京1月28日電 (記者申寧 林露)記者從環保部網站獲悉,今天中央組織部王爾乘副部長到環境保護部宣布中央決定,陳吉寧同志任中共環境保護部黨組書記,免去周生賢同志中共環境保護部黨組書記職務。 教而優則仕。
  • 【一周必讀】高校校長(書記)出身的現任高官一覽
    一個是主要關於「人」的會,即研究「新老交替」;一個是主要關於「事」的會,即謀劃「全面改革」。辦好中國的事,一靠人,二靠做事。 回望即將過去的這一年,看看有哪些地方留下了中央新班子的腳印,有哪些事情進入了新班子的視野,不僅可以看清最高領導層的執政思路,還可窺見中國未來5年乃至10年的發展方向和路徑。
  • 除了朱鎔基和錢其琛 還有這麼多高官成院長
    此行他還有一個新身份:四川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首任名譽院長。  政知圈注意到, 在戴秉國之前,已有朱鎔基、錢其琛等國家領導人在高校兼任院長職務,至於退休部級官員到高校,名單則可以列出很長。  中南海同事,兩大名校院長  朱鎔基與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的故事最是耳熟能詳。
  • 民間派中醫真的比學院派中醫厲害嗎?
    導讀 此文章比較真實的道出了民間派與學院派的區別,但按照國家政策,民間派無證叫非法行醫,學院派有證但效果不好,這樣使國人無語,只能承受病痛的折魔,這個現狀能否改變,得領導下基層多了解民眾的疾苦,來破解民間派與學院派的綜合能力,把祖宗傳下來的中醫藥發揚光大。
  • 新「教育部長」被爆校長任內登陸講座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4月1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行政院」昨天傍晚宣布新任「教育部長」將由東華大學前校長吳茂昆接任。網絡上馬上出現網友搜索吳茂昆的過往事跡,除了任職東華大學校長期間曾涉溢領獎助金,還有人翻出他曾赴大陸開講座的海報。對未來吳茂昆接任,是否接續「卡管」?
  • 高官「超生遊擊隊」知多少
    CFP資料有一個故事在網上火了很久。去年,某全國重點高中校慶,某名牌大學招辦主任與臺下學生互動:我們學校近年培養了三百名廳局級以上官員,你們知道他們有一個共同特點是什麼嗎?臺下數千學生齊聲高呼:貪!主任很尷尬,連忙說:唉唉,同學們真幽默,難道我們的官員只有貪嗎?學生又齊聲高呼:還有通姦!招生辦主任擺了擺手轉身走下臺。
  • 香港城大校長郭位再談《我的老師》:術業有專攻 知之為知之
    中新社香港6月26日電 (記者 趙建華)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再談《我的老師》。他說,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人文素養與所學專業甚至讀書多少無關。  25日晚,香港作家聯會在港舉行第十二屆理事會就職典禮,郭位應邀主講《我的老師》。
  • 寧願犧牲三個「部長」,也要卡住一個校長,民進黨到底要多任性
    ,臺「教育部」也沒有下發批准文書,這期間,各種勢力輪番出面阻撓管中閔上任,演變成一個卡管大案。在輿論的強大壓力下,臺灣「教育部」三位正副部長先後辭職,就是這樣,管中閔依然沒能上任。▲因卡管大案被輿論輪番轟炸,不甘作替罪羊,4月14日,臺「教育部長」潘文忠宣布辭職獲準。該部政務次長姚立德、蔡清華也已提出辭職,但尚未獲得批准         這一出高潮迭起的卡管大案,讓島內外各界大開眼界。
  • 中科大原校長再履新,「校長」出身的高官還有哪些?
    侯建國資料圖黨政機關幹部的「校長背景」梳理侯建國履歷不難發現,離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崗位後,其崗位多次在變化,但都圍繞在黨政幹部隊伍。紅船編輯部梳理發現,黨的十八大以來,除侯建國外,一些履新的黨政機關幹部也有「高校校長」背景: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出任北京市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懷進鵬出任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武漢大學校長李曉紅出任中國工程院黨組書記;
  • 美國國會調查白宮政治幹預抗疫 衛生部長等高官被傳喚
    【美國國會調查白宮政治幹預抗疫 衛生部長等高官被傳喚】美國眾議院民主黨人21日向兩名白宮高級衛生官員發出傳票,稱川普政府任命人員試圖通過政治幹預,以更改或阻止至少13篇與新冠病毒有關的科學報告。
  • 王志剛部長會見香港大學張翔校長一行
    3月25日,科技部王志剛部長在京會見了香港大學張翔校長一行,雙方就加強內地與香港科技創新合作、香港大學參與國家科技創新發展等議題進行了交流探討。  王志剛部長首先對代表團的到訪表示熱烈歡迎,回顧了2018年9月訪問香港大學的有關情況,同時對香港大學長期以來參與內地與香港科技創新合作表示感謝。他指出,香港大學具有悠久的歷史,有一支國際一流的科技隊伍,為香港乃至國家科技創新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香港大學應在「一國兩制」的制度下,充分發揮國際化優勢,做好重點領域研究,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 2019年暨南大學附屬實驗學校招聘校長兼中學部部長、小學部部長公告
    廣東教師考試網提供以下廣州教師招聘信息:2019年暨南大學附屬實驗學校招聘校長兼中學部部長、小學部部長公告,報名時間:12月18日截止,更多關於廣州公辦教師招聘,2019廣東編制教師招聘公告,廣東教師招聘網,廣州教師招聘考試的內容,請關注(廣東教師招聘考試頻道
  • 《哈利波特》之身份知多少,他們的身份你真的都知道嗎?(下)
    奧利姆·馬克西姆 (Olympe Maxime),布斯巴頓校長。伊戈爾·卡卡洛夫(Lgor Karkaroff),德姆斯特朗魔法學校校長,(百度百科上註明為「德姆斯特朗魔法學校前任校長」小編就不對此糾結了。)曾經是食死徒。
  • 蔡英文:目標美商務部長或副國務卿
    由於此前美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長阿扎和捷克參議院議長維斯特奇爾等高級別官員有過「訪臺」先例,因此,民進黨當局近期正積極推動其他高級別官員「訪臺」,以此提升臺灣所謂的「外交地位」。據悉,近期可能「訪臺」的高官包括美商務部長羅斯和副國務卿克拉奇等。甚至有消息稱,民進黨當局擬藉此次美高級官員「訪臺」之際,和美國方面加強「雙邊貿易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