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批改作文,電腦能取代老師嗎
機器如何改作文
機器如何改作文?6月4日,記者帶著疑問登陸了句酷批改網。在網站首頁顯示,目前正在批改第10617956篇作文。「這些數據都會實時更新,我們還可以看到,哪所學校的哪位學生正在批改作文。」陳瑞江說,修改作文的原理是,作文提交後,網站將作文從「詞彙」、「句子」、「篇章結構」、「內容相關度」4個大類192個維度進行拆分,每個維度都會與批改網建立的英語本族語語料庫(即國外英語文章的素材)作對比。語料庫越豐富,對比的客觀性就越高,機器批改與人工批改的一致率就越高。
在我國,中式英語層出不窮。「在大數據時代下,語言和計算機技術的結合將改變這種情況。」陳瑞江告訴記者,比如,在作文中經常出現「learn knowledge」這樣的中式英語。將這樣的語言搭配與語料庫資料對比後發現,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中,使用「learn knowledge」的頻率為0次,使用頻率最高的是「have knowledge」。所以,會建議學生使用「have knowledge」。
「學生可以在這個平臺上進行反覆的修改。」蘇州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孫倚娜告訴記者說,批改網為老師們提供了一個教學輔助平臺,目前蘇大的英語老師都在這個平臺上進行英語作文批改,「老師可以根據考核需要去調整每個維度所佔比例。比如,側重考核詞彙,可以將詞彙比例調高。在批改時,機器就會側重詞彙。作文改完後,機器會打分。分數越高,說明作文的表達方式越接近英語本族的表達方式。」
「機器批改作文,說白了其實使用的是搜索、抓取技術,搜索國外的文章素材並抓取過來。而且,語言是動態變化的,語料庫需要實時更新。」 陳瑞江說,目前,批改網積累了30億字詞的語料庫,每天都在增加。「為了測試機器批改與人工批改的基本一致率,批改網曾經嘗試批改南京大學的1456份英語作文,將批改結果與人工批改結果對比發現,兩者基本一致率為92.05%。」
電腦批閱前景廣闊
經常有老師詢問批改網的技術人員:機器會不會真的取代老師呢?
「不需要有這方面的擔心。」陳瑞江解釋道,批改網更多的是從語言的表達方面做批改,並不能取代老師的位置。
南京市第十三中學英語特級教師劉美琳說,機器完全取代老師是不可能的,有時候學生可以掌握到機器的打分規律,除了4個維度以外,機器不能判斷出文章是否具有創新性,文章是否具有邏輯性。
「讓機器做機器該做的事情,讓老師去做老師該做的事情。」教育部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南京大學教授王海嘯指出,批改網的核心是利用積累的大數據與用戶對話,及時給每位用戶個性化反饋,並記錄每個學生的學習過程。「而每個學生個性化的學業描述,需要老師去完成。也就是說,機器提供反饋,老師進行指導。」
去年底, 句酷批改網已獲得江蘇高投旗下毅達資本管理的紫金文化基金數千萬元投資。「我對這個項目相當看好。」毅達資本文化產業投資事業部投資經理顧正兵說,國家正在推動的英語社會化考試和大數據技術的成熟,給這個領域帶來了新的機會。(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