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這家投行實習,公司為我們包下了一個島……

2020-12-18 VOYAGE泛遠求職

臨近6月,各大投行的暑期實習即將正式開始。受疫情影響,今年不少投行的崗位都轉至線上辦公,且開出了雙倍工資。

在家就能拿錢,著實是「錦鯉本鯉」了!

但是已經入職的學長學姐們不服了。

「你們看起來在家工作就能拿錢,但你們知道你們錯過了什麼嗎?」

「當年享受到的暑期實習福利讓我現在都懷念不已。「

「沒能體驗到崗實習是今年暑期實習生的遺憾。」

這些大投行的暑期實習究竟有什麼隱性福利,能讓學長學姐這樣念念不忘?今年的實習生又錯過了些什麼?

注意:前方高能,請自備紙巾。如果被酸到VOYAGE概不負責呦~

「別人家的」實習福利

或許,你印象中的投行實習還是埋頭苦幹勤勤懇懇戰戰兢兢?

並非如此。高端投行的實習生在認真完成工作內容外,在享受生活這一塊也並沒有落下。美食大賽、保齡球PK、包島party等形式應有盡有。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大佬們做不到。

想吃甜點?不如來場甜甜圈大

對任何人來說,食物都是讓人感到快樂的存在。

為了給實習生們的工作增添一些樂趣,Deutsche Bank選擇舉辦「甜甜圈大賽」。Deutsche Bank提供Dunkin甜甜圈,而實習生們則進行比賽,看看誰可以最快吃完十幾個甜甜圈。這十幾個甜甜圈聽起來可真是個「甜蜜的負擔」!

PWP則為暑期實習生們準備了「實習生烹飪大賽」。據參加過的小夥伴們介紹,公司會把實習生帶到中央公園的船屋舉行盛大的聚會。此外,會舉辦烹飪大賽,小夥伴們在這個比賽中大展廚藝,導師們還會根據同學們的成果進行打分,果然會玩。

小夥伴們不僅能吃實習生做的飯,還能吃BOSS家的晚餐。2019年,Jefferies的執行長在他位於曼哈頓的頂層公寓舉行了一次實習生聚會。實習生們受邀參加雞尾酒會,不僅能觀賞BOSS家,更能吃到BOSS家的飯。這樣的福利真實令人眼紅~

好身體是搬磚的本錢

除了吃,投行還會在運動上給實習生們準備一些驚喜。

在夏洛特的Bank of America,每周都要組織所有實習生(不僅是IB)到保齡球館,體育館進行鍛鍊。除了體院館鍛鍊外,還會組織不定期的遠足,去當地景或跟隨旅遊團進行短途遊玩。

Houlihan Lokey也會組織實習生們打保齡球,或者跟著同事們進行遠足。遠足時公司會提供水、小桌子等娛樂設備。老闆親自監督鍛鍊情況,怕是想偷個懶都不行。對於不愛運動的小夥伴,這到底是福利還是懲罰呢?

轟趴不夠爽?包島才是高級玩法

Guggenheim在暑期實習期間,為實習生們組織一場大型party。你以為這就結束了嗎?當然不只這麼簡單,Guggenheim將這場轟趴設計在一艘豪華遊輪上。所有暑期實習生受邀登船,在海上與同事們一起聯歡。

Moelis在紐約州漢普頓以及拉斯維加斯附近舉辦」海灘日「。在這一天,他們將實習生們帶離辦公室,來到海邊吃燒烤、徹夜打撲克。怎一個「燃」字了得!

Centerview、Evercore、Houlihan Lokey等投行都有過租下一個島嶼帶實習生來狂歡的經歷。PJT 更是買下了一個島嶼,供公司員工團建使用。包下整個島讓實習生們敞開了玩,大佬果然是大手筆!

他們為何能站在「福利鄙視鏈」頂端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實習生都是大型公司為了節省人力成本的「廉價勞動力」。在不少行業內,實習生們需要拿著低廉的工資,做著重複機械的勞動。如果實習地不是自己當前所在地,更是會存在「貼錢去實習」(租房)的情況。

但是正如上面提到的,投行實習生可不存在這樣的情況。不僅僅是實習生,投行的正式員工更是可以憑藉豐厚的福利補貼站在「福利鄙視鏈」的頂端。

為何投行的福利待遇會這麼好呢?

以錢「生」錢

以投行中的投行——前臺IBD為例,主要收入來源於保薦和承銷費用。之所以投行收入高,本質上是因為保薦和承銷費都是按照企業融資額的一定比率來收取的,也就是通常說的承銷金額,這個金額一般都是以億元來計量的,從幾億元到十幾億,幾十億不等。

在這個過程中,除掉給公司的金額。團隊也可拿到幾十到幾千萬的獎金。幾千萬的獎金由團隊內的幾個人分,你說高不高?

客戶為什麼願意支付承銷費呢?首先是因為融資能讓客戶拿到錢,而最終能融多少錢,這就要看投行的功力了。同樣是投行部門,國內券商還享受了牌照的福利,就是IPO等投行業務必須要由有資格的券商來完成保薦承銷,這就是投行業務存在的基礎。而國內券商就這麼幾十家,限定了競爭者範圍,牌照壁壘保證了投行業務的高利潤。

人才以稀為貴

投行的錄取要求是非常高的,以 Morgan Stanley 為例,每年只會錄取全部實習生中的2%作為新晉員工。此外員工對投行業務開展的重要性,也使得公司願意付高薪。

投行向來有的名校情結,這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的新聞。尤其是九大投行,從來都不會掩飾對Target School的情有獨鍾。傳統的Target school除了常春藤名校之外,還有NYU、Notre Dame、Northwestern 等名校;英國有LSE、UCL、帝國理工;歐洲有巴黎高科;香港有港大,港中文等等。

人中龍鳳聚集地

如果說投行是一個人中龍鳳聚集地,想來也沒有人會否認。一般來說,除了剛剛提到的target school,還需要擁有良好的學術背景,通過 CPA,CFA,ACCA 或各種司法考試,好到爆的英語能力才有機會進入投行……

除了這些硬性條件外,在工作中也要求員工具有領導力、自信得體、出色的溝通能力和應變能力……甚至要完全適應每周70小時以上的工作時長。這也決定了其薪資待遇與其能力要求成正比增加。

相關焦點

  • 《投行風雲》:投行版「實習醫生格蕾」?
    HBO最近開播了一部新的英劇《投行風雲》(Industry)。 如果要用一句話形容本劇的話,那麼它大概可以算是投行版《實習醫生格蕾》(Grey’s Anatomy)。
  • 進入投行的乾貨詳解!超詳細投行攻略在這裡!
    《結構思考力》一書中,作者提出一個「2w1h」(why,what,how)的概念,也就是我們在思考任何事情的時候,都要清楚:為什麼,是什麼,怎麼辦。順著這個思路,當我們清楚了什麼是投行,為什麼要進入投行之後,緊隨其後,我們亟需解決的就是怎麼進入投行這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 【乾貨】投行實習申請與面試詳細指南,高盛和MS面試親歷
    【注】「投行(IB)」不等於「投行部門(IBD)」,後者是我所在的部門,其主要業務相信大家都很熟悉:1)IPO,2)M&A。 各大外資投行的實習申請形式均為網申,每年的10月份就陸續開始了(比其他行業都要早)。網申內容主要為: 1.
  • 投行的日與夜:內資券商MD講述光鮮背後的真實投行故事
    首先,是跳槽去其他公司,但仍然做本行業的承做崗,這種跳槽主要追求的,是未來在薪酬、職級或者平臺發展上的一種進步,比如你在這家券商雖然是項目負責人,但相應的職級只是到SVP(高級副總裁)或者董事,月薪也在2萬~3萬,但你跳槽到另一家急需招聘項目負責人的券商後,對方可能會把你的職級升為ED(執行董事),薪酬也會相應地水漲船高。
  • 一個通過實習證明才能判斷員工實習經歷的公司,不值得去工作!
    曉曉是應屆畢業生,剛落實了一家公司,但是對方公司要求她提供大學期間在一家公司實習的實習證明,且說這個實習證明如果沒有,公司就不予錄用。但令曉曉比較鬱悶的是,公司要求的離職證明一定得是原件,且必須要實習公司寫出書面的實習評價報告,而曉曉實習的這家公司是在去年的暑假期間,公司地點也在外地,如果需要開具離職證明還需要特意跑一趟。
  • 投行的「二十不惑」
    當然,做好了條件簡介,就要去幫忙找適婚有錢的金主,不斷跟金主爸爸說我們這姑娘,啊賊漂亮,又溫柔,既能出廳堂,又能下廚房。更多還是討論狹義的投行,偏國內券商。1、 學歷-明面上的好看學歷還得有終於,姜小果第一天去心目中的好公司普凌資本上班,在新人見面會上,建議大家自我介紹一下。
  • 職場專訪10|雙非+海歸+女,就無緣投行了嗎?
    最後選擇投行是因為在會計事務所實習時,我們團隊與投行團隊合作了一個多月再融資的項目,這段時間讓我了解到了投行平時的工作內容和狀態,他們所做的一切無一不吸引著我,隨後我便把進入投行作為我的職業規劃。後來我的職業規劃就會刻意的按照如何能找到投行的實習,以及如何去更好的平臺實習,獲得留用機會等來開展。
  • 熱血少年開啟投行之旅
    ,故想把這段經歷記錄下來為後來者參考。 於是乎,我報班後立馬放棄了二級行研的實習並轉向其他方面的實習申請。其中諮詢方面,我拿到了德勤和一些地產公司的邀請,但拿到offer以後我發現自己對諮詢工作並不是很感興趣,幹諮詢沒比幹投行輕鬆多少,而投行賺的總體卻要比諮詢多,同時投行也更能發揮我財務背景的優勢,於是我把諮詢這條路也給拒了。至於網際網路那邊的產品和運營崗位我一直半知半解,感覺跟我的會計沒什麼太大關係?
  • 在JP Morgan 實習後,我竟然活著出來了!
    「在JP Morgan 實習後,我竟然活著出來了!說起投行的魅力,光環亮大到睜不開雙眼。它的吸引力足以上全世界最機靈的金融頭腦們為之瘋狂。加班能怎麼樣,熬夜又如何。這種在投行人眼裡最低level的付出,根本不會磨滅那些嚮往成為投行精英的人的熱情。這其中, Intern 可以稱得上是最為壯烈的第一支隊伍。
  • 揭秘 | UBS+小摩+高盛暑期實習開啟, 2020進入投行最佳時期
    四大+PE/VC適用盡調手冊120本PE+VC投資必讀書籍金融行業數據分析必備Excel教程全部推文福利,每周統一發送至Uni會員郵箱精品投行Moelis將2020暑期實習改為4周的Virtual Program,還給所有實習生提前發放2021全職offer!
  • 投行裡的真實人生:「為了騙我,他們造了一個假銀行網點」
    那時候我所在的團隊正在幫助F公司做A股上市的準備工作,F公司方面提供給我們的資料和解釋我們並不能全信,得通過自己的經驗和常識對公司的經營、管理、財務等等各個方面都形成自己的判斷和把握。在接下來的幾天裡,我有意地和F公司裡上上下下的各色人等聊天,甚至還特地去這家公司的食堂吃飯,沒話找話地和食堂的打飯阿姨聊個不停。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我和一個食堂的打飯阿姨熟了之後,從她那裡打聽到,原來那家供應商公司的法人其實是F公司老闆小三的弟弟,這是F公司很多老員工都知道的「秘密」。
  • 高盛中國強勢擴招,實習生月薪高達38000,這家公司也太壕了吧!
    同為九大投行之一的摩根大通,近日獲得中國證監會頒發的《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這意味著摩根大通證券可正式對外開展業務。而券商是證券公司,雖然和投行名字不同,但是其實工作性質是相近的,不同的是,國外的公司叫做投行,國內的公司叫做券商。(之後會具體說明他們的區別)從商業模式來說,投行(狹義上的IBD)是提供中介服務,去滿足公司的資本運作需求(包括股權債權融資、重組併購等),通過向客戶收取佣金的方式來產生收入。
  • 卡戴珊為慶生包下一個島!穿金裙端酒杯有女王範,高調炫富惹爭議
    看到卡戴珊新發照片的背景,不難發現這與她前幾天曬照的背景風格差不多,這讓社長瞬間明白,原來這家人還在島上度假呢。一個生日能過上快10天,這恐怕只有卡戴珊家族幹得出來吧!
  • 疫情下的投行眾生相,今年還有機會進投行嗎?
    >投行業務受影響大嗎今年的招聘計劃會減少嗎我,還有機會進投行實習/工作嗎?No.1疫情下的非典型投行生活疫情前,投行人士的標籤是「空中飛人」,「不是在出差就是在出差的路上」。他們的日常是這樣的:疫情後,投行精英們不得不居家隔離,近期復工後也只是偶爾去辦公室,還是輪番值班。
  • 那些我裝成大三去實習的日子
    那年暑假,隔壁班的同學很幸運,班主任包下了一大半同學的暑期實習,去廣東某市的一家技術公司擔任技術員,後來發現其實是去按幾個按鈕操作機器,不過能親身感觸,聊勝於無。我更加興奮,一聽這年代都還能包分配,屁顛屁顛地跑去隔壁班班會,傾訴衷腸,表達了我獻身本專業的堅定信念,老師也許是感動了,或者覺得小朋友可以順手幫下,過幾天,未經面試,直接「保送」進了廣州本地一家對口科技公司,後來我多次想重現這一免試內推的奇蹟都失敗,想想當時真的踩了狗屎運。
  • 職場專訪|從末流211到法碩到投行
    再加上那半年市場行情很不好,我跟蹤的行業裡100隻票只有5隻上漲,局勢比較緊張,多方面考慮過後,我辭去了研究所的實習,轉去了投行。在投行幹了幾個月後,還是選擇了辭職。眾所周知投行出差頻率特別高,員工四海為家,每個人口袋裡都揣著各大航空公司的VIP卡。
  • 投行崗位大起底,原來你竟是這樣的投行!
    傳聞在投行工作畢業即年薪百萬!現實中投行的工作是怎樣的?投行都有什麼崗位?我該怎麼選?具體都有什麼工作?完整的項目到底是怎麼個流程?一次幫你徹底弄清楚!!!投資銀行基本被分為前臺、中臺和後臺辦公室。大致的架構大家可以參考下圖首先,我們先要明確,Investment Bank,這個是廣義的投行。可以將一家 Investment Bank 理解為一家公司,那麼其中會有很多部門,包括 Investment Banking Department,簡稱 IBD ,中文叫做投資銀行部。
  • 2021 Vault 投行排名出爐,九大投行遭吊打?!
    投行偏愛小鮮肉,早已是公開的秘密,不僅經常在招聘季先為大一大二低年級同學開放網申通道,還動不動加快招聘速度:在21申請季就忙著搶23屆大二學生(大三大四:終究是錯付了)↓↓↓▼RBC早在去年9、10月份秋招正打得火熱的時候,就在官網釋放出一大波2022 Summer Analyst的招聘信息!
  • 福利最後24小時 | 因為我是 Non-target School 的學生,所以進投行就是異想天開?
    我們常會看到 BB(Bulge Bracket,即我們常說的九大投行)的招聘信息上,都會有 GPA 的相關要求。當然 GPA 夠用就好,不用一味追求 GPA 4.0。畢竟 GPA 只是一個門檻。如上圖所示,「實習經歷」和「大學時期的工作經驗」成為美國僱主在招聘大學生時最看重的因素。而對投行而言,更是如此。有調查顯示,幾乎所有人在進入 BB 之前都已經完成了1~2個相關實習。但是,光有實習他們還不買帳,實習公司或實習崗位的相關度很重要,投行、私募、投資基金公司這類公司會更受歡迎。學習 CPA 和 CFA 都是為了鍛鍊自己的思維方式,幫助自己更快地適應後期地角色。
  • 實習2天被公司辭退,我為什麼勸你不要糾結?
    應屆生實習兩天就被辭退,公司真能在短短兩天裡看清一個人嗎?「兩天前入職,兩天後就被辭退。我可能是創下了全網最快辭退記錄。但到現在自己也是想不清楚。才進公司兩天,別說做項目了,各項業務都還沒熟悉透呢,自己也是準時上下班勤勤懇懇工作沒犯錯。昨天開會還說讓我全權負責一個項目,周六去上海培訓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