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專訪10|雙非+海歸+女,就無緣投行了嗎?

2020-12-11 新浪財經

來源:金融小夥伴

讓大家了解真實的職場生活。

使大家清晰自己的未來規劃。

同樣,我們希望這個主題,不僅能影響到讀者,也能激發金融小夥伴自己產生新的思考。

人物素描

C同學

國內雙非本科+美國Top50金融碩士,曾在四大會計事務所、中小型券商債權部、中金的GI部門實習,後經實習留用就職於某深圳地區大型券商投行部股權承做部門。典型雙非求職套路,通過內推-實習-更優質實習-留用進入投行,中途險些入坑銀行業。非典型獅子座性格,相信天道酬勤,更相信隨遇而安。

職場對話

Q1

你最早是如何規劃自己的職業的?後來是怎樣選擇了投行這個行業?

這要從我高考被調劑到工商管理專業說起,由於這個專業涉獵內容太廣——比如金融,會計,管理——在開始接觸到時還是相對迷茫的,沒有清晰的職業規劃。

因此我下定決心嘗試多種類型的實習來找到方向,其中包括在銀行,會計事務所,銷售,甚至於P2P,所以開始實習是比較早的。

最後選擇投行是因為在會計事務所實習時,我們團隊與投行團隊合作了一個多月再融資的項目,這段時間讓我了解到了投行平時的工作內容和狀態,他們所做的一切無一不吸引著我,隨後我便把進入投行作為我的職業規劃。

後來我的職業規劃就會刻意的按照如何能找到投行的實習,以及如何去更好的平臺實習,獲得留用機會等來開展。最終在獲得第一份投行的實習之後,之後的路徑就順暢了很多。

Q2

作為留學生您是如何找到第一份實習的?實習過程中有哪些心得?

萬事開頭難,我相信大家在找第一份實習的時候都花了不少功夫。而由於假期時間上的錯位,對於留學生來說則更是如此。

我原本是於19年12月31號畢業的,但這個時間點基本錯過了暑期招聘和秋招。所以為了避免這個情況發生,我下定決心提前半年修完學分,接著在19年6月便開始回國找實習,如此提前的規劃也讓我在之後找到了心儀的實習。因此,學會未雨綢繆是我想分享給大家的第一個心得。

然後第二個我覺得是要儘可能多的認識業內人士。他們做為最有內推機會的人,多與他們接觸你就越有可能得到第一手資訊。推薦去實習其實並不算太大的事情,努力提高自己,獲得推薦人的信任,有合適的人背書,這件事情會簡單很多。

第三個的話,報名價值立方的培訓課程也讓我受益匪淺。在做第一份實習時並沒有什麼經驗,投行的真實工作也與我們書本所學的知識相差甚遠。

所以之後我上了價值立方的課程,讓我從沒什麼投行從業經驗的新人,快速進階到理解投行真正在做什麼,需要著重關注哪些事情,處理問題的背後思維邏輯,以及需要掌握哪些專業問題的合格入職者。在我看來這些都是非常實用的東西,如果能夠再能力達到的基礎上,提前掌握這些信息再去面試的話,你能被錄用的可能性會大大提高。

Q3

在您求職的過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戰是什麼?您都是如何去調整心態解決的?

我個人感覺是焦慮感和不確定性。

因為在投完簡歷後,你不知道誰會給你機會。即使拿到實習後,你也不確定能不能被留用。對我而言,這兩段時間都是非常難熬的。

如何調整的話我也有三點可以跟大家分享。

首先,因為有很多券商的實習是沒有留用機會的,所以確定有留用機會是能被留用的前提。之後在實習過程中全力以赴就好。

第二點是要有控制風險的意識。之前我同時拿到了一家小券商的債券承做崗和一家國際銀行的櫃檯崗。因為有了銀行的這個plan B,我才能夠在券商裡相對沒有焦慮的,心無旁騖的拼承做工作。俗話說就是有保底的,心就放寬了。

第三點就是儘量多的跟同樣的求職者或者導師交流意見,在有問題的方面互相幫助,這也能很大程度上緩解你的焦慮。

Q4

大家都知道金融行業比較看重學歷,您怎麼看待雙非學歷的同學求職投行呢?

這個問題確實經常被問到,我覺得總結下來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就是雙非的同學也是能入行的,尤其是現在市場行情較好,各大公司都在擴招的時候,機會相比以前多了許多。

壞消息就是,有些券商他確實很卡學歷,學歷不過關就基本沒有機會。不過如果你對某家券商有執念的話,先入行工作3-5年後再去求職,也不失為一個「曲線救國」的方法。不過雙方的同學還是要認識到學歷確實是你們比較大的缺陷,因此你們需要在別的方面比別人更努力才能有機會「逆襲」。

具體的方法論的話我也有以下建議。

第一點就是可以的話一定要努力的獲取相關人士的靠譜推薦。因為雙非的學歷如果海投簡歷,能有所回應的機構是非常非常少的,我在美國海投時也有這樣的經歷,回應率非常低。所以如果身邊有可能的資源能夠內推,一定要厚著臉皮去努力爭取!

第二點就是如果獲得了實習機會,一定要更拼,更努力,讓你的同事或者上司看到你非常踏實,刻苦,打破他們對你學歷方面劣勢的印象,從而給你留用機會。人心是肉做的,領導和同事們都是在選擇未來的同事,他們不會對你的努力視而不見。反之,你要是每天三心二意不好好做,想著這裡還沒確定需要時刻關注外部機會。那麼明眼人也都會看在眼裡。

第三點的話,我覺得雙非的同學還是要通過長期實習留用。就是跟第二點類似,比別人更努力的去展現自己。不過再強調一下,也要提前打聽清楚求職的券商卡學歷嚴不嚴格,這個還是很現實的硬門檻,哪怕領導賞識你,人力資源部如果有非常嚴格的學歷的要求,那麼你也很難留用,還不如不浪費這個時間。不過如果時間充裕,單純的想增加履歷的話可以忽略這一點。

Q5

看您的投行經歷包含股權和債權領域,您覺得這兩者最大的區別是什麼?以及您給應屆生選擇有什麼建議?

這個問題我可能沒法做很深入的回答,因為我當時也是心心念念想做股權,覺得能接觸到不同業務形態的公司很有意思。

然後股權產品也非常豐富,未來求職選擇還是很廣闊的。做股權需要深入了解公司的全方位業務、客戶、產品、財務等等,長久以來,對企業運作、商業模式等認知和能力會培養比較深,未來選擇去做股權投資、做財務顧問、進入上市公司、或者去實業當高管等路徑都非常順暢。

當然,債權也是很好的選擇,收入也很可觀,不過就是周期性比較強。但這些年行情還不錯,做債業務又偏短平快,所以整體收入會比做股權高。另外做債的進入門檻會比股要低一些。

我的第一份實習就是債權相關的。後來積累了投行經驗,又到了做股的項目組實習,最終確定了自己的職業目標方向。

可以的話我還是推薦大家兩者都試試,畢竟百聞不如一見。畢竟親身感受才是最有參考價值的。只要是投行的經歷,無論是股還是債,對你未來的求職都是有價值的。

Q6

您當時是如何在最後這家投行留用的呢?有沒有可分享的心得?

我就是通過推薦給雙非同學的長期實習留用的。前面也有提到,畢竟學歷上不佔優勢,你只能通過更長的時間,更靠譜的態度,更好展示你的能力,才更有可能把其他學歷比你更佔優的人PK下去。歸根結底,公司想要招的還是最有可能把事情做好的人,而不是光學歷好的人。

我從19年的十月份開始實習,直到20年的七月份才正式入職。除去過年,一直實習了八九個月,周期還是相對較長的了,中間也一度有過擔憂,但堅持了下來。最終就是領導和團隊對我的認可,讓我順利也讓我留了下來。所以我也推薦雙非的同學用這種方法爭取留用。

不過還是要確定好是有留用機會的,這一點至關重要。學會提前規劃也要再強調一遍,只有這樣才更有可能有實習機會。除此之外就只能拼盡全力了,至少讓自己以後不會有所遺憾。

Q7

您怎麼看待女生從事投行的職位呢?是否會遇到更多困難?要付出更多努力?

這個問題不就是專門為我打造的嘛,女生和雙非我全佔了。

這訪談答著答著突然覺得自己有點慘。不過我覺得只要你仔細了解過投行需要的特性,以及工作性質:比如能不能接受長期出差,跑客戶,以及高強度的工作。

如果你覺得可以接受的話,男生和女生不會有太大差異。關鍵就在於如何在面試和實習中,說服對方你可以做得和男生一樣。

其實投行中做得非常優秀的女生還是不少的。比如我現在這個項目的老闆就是女生,我特別佩服她,在我看來她就是當代女強人的模範,業務和家庭方面都能完美兼顧。

所以最主要還是看個人能不能接受這種生活方式,匹不匹配,這個比是男生還是女生重要的多。

Q8

您覺得從事這個行業需要核心提升哪些能力?

這個問題之前的訪談貌似也有同學回答過,我的回答應該也會類似。

首先,專業能力還是最重要的,比如會計部分。畢竟如果你負責股權業務,有些可能關係到這個老闆的身家,動則幾億或者幾十億的,只有夠專業才能讓他放心讓你去完成資本運作。我最近負責的項目盡職調查裡也包括了會計部分,所以有空餘時間的話還是推薦同學去考CPA的。

其次就是要有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做投行你需要經常與中介團隊,證監會,以及自己團隊內部進行溝通。這樣才能夠更高效的完成工作。

然後第三點我認為保持上進的心態也是很有必要的。我親身經歷覺得投行工作還是需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野蠻生長的。

所以狼性文化還是挺重要的,心中要時刻有火焰在燃燒,就永遠都有激情,這樣也能感染身邊的人,讓他們不由自主的跟著你走。

Q9

你還有什麼想給師弟師妹們分享的話嗎?

最主要的話我還是想告訴學弟學妹們,什麼事都要親身體驗過後再做評判。

不要光聽別人的評價就去認為什麼職業好,多麼光鮮,我一定要從事這個職業啥的。

還是要看自己與這個職位匹配不匹配,確定好自己的核心訴求,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還有一點就是,這個行業的平均薪水確實比大多數行業要高,可是如果想實現財富自由的話,你還是要非常非常優秀和努力的,有付出才有回報。

既然認定了從事這個行業,努力幹就好。雖然很俗套,可是只要努力過了就至少無怨無悔。然後儘量做一個樂觀的人,畢竟這個行業還是非常能讓人焦慮的,永遠保持樂觀也是我的個人處事價值觀。

最後雖然很多人對進投行有所執念,哪怕變成了虛無縹緲的夢一般。

可我覺得真的沒必要,一定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才對,這樣才能讓自己有從內而外發散的動力,支撐你在困境中一路前行。加油!!

一些思考

心中要時刻有火焰在燃燒,就永遠都有激情,這樣也能感染身邊的人,讓他們不由自主的跟著你走。

相關焦點

  • 職場專訪|從末流211到法碩到投行
    來源:金融小夥伴「小編說:我們企圖在《職場專訪》這個專題下,給大家展示不同背景下的同學們,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和選擇,能達到自己目前滿意的工作狀態。為大家發現更多可能的方式。讓大家了解真實的職場生活。這一過程,我們不僅歡迎應屆的畢業生們,同樣歡迎職場工作3到5年的「前浪」,更希望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嘉賓,能大家帶來全新的思考職場的角度和方式。希望更多的嘉賓能夠加入職場的分享專訪。
  • 雙非背景無緣英國名校了嗎?這些專業幫你圓夢!
    可是每年也有很多雙非背景的小夥伴申請英國留學,難道只能無緣名校了嗎?其實英國名校也有一些撿漏專業,只要專業選得好,被名校錄取也不是沒可能。和小編一起看看英國名校裡那些撿漏專業吧!
  • 華爾街女Banker一秀包,投行薪資鄙視鏈全曝光……
    眾所周知對員工穿著打扮莫名執著的投行是不允許員工比上司用更高level的東西那靠女Banker背的包包就能猜到她的段位及大概薪資華爾街女Banker的購包「小心機」Analyst:別想著和你boss爭高低作為初入投行的Analyst來說,畢業起薪已經超其它行業應屆生好幾條馬路了,根據wso的數據統計,
  • 投行的「二十不惑」
    這是講述,四個女大學生面臨畢業及初入職場的故事,有職場、有感情戲,比起現在電視上的各種無腦肥皂劇,確實屬於質量上佳之作。這裡,有同學問,投行真對學歷要求這麼高嗎?確實如此,畢竟這行當,都裝逼了混吃混喝這麼久了,如果招學歷太差的人,有損形象。普凌資本這種如果是屬於比較好的買方,要求只會比投行更高,畢竟招人數量也比投行要少很多。
  • 剛剛,華爾街投行迎來首位女掌門
    一直以來,職場性別歧視都是一個沉重而無力的話題在華爾街投行的CEO中沒有一名是女性,高管層也總是都是男性而最近,Citi發布了一則重磅任命信息,直接讓華爾街投行變天明年2月,Jane Fraser將接任CEO
  • 當70萬海歸回國後,男默女淚
    【索沃內推】:提供留學申請、工作求職、背景提升一站式解決方案,指導過近千名學生成功求職,以內推形式幫助百名學生進入投行、券商、諮詢、四大、快消等。關注公眾號:【索沃內推】。查看券商、投行部(IBD)、研究所(行研)、證券、基金、VC、PE、四大、MBB諮詢最新可內推實習崗位List。
  • 2019海歸就業趨勢:新一線城市吸引力增強,這5類專業最受青睞!
    近期,一份由職場社交平臺LinkedIn(領英)和人力資本管理諮詢機構怡安翰威特在北京聯合發布《2019人才流動與薪酬趨勢報告》顯示,新一線城市對人才的吸引力愈發強勁,正打破一線城市壟斷格局。對於海外留學歸來的留學生而言,除了去北上廣,哪些城市是海歸黨最為青睞的呢?一起來看看這份報告的內容吧!
  • 中金投行女胃癌離世:投行女的生活並非你所想像
    同時,投行自己也不待見女性。一位資深投行女跟我講,當年她在投行幫領導招聘新人,領導下了一條指令:「女生再優秀也不要。」其實就連她本人也受到領導的不待見,但因為她是保薦代表人(簡稱「保代」),那時候投行的保代稀缺,需要籤字人,領導只好老大不情願地留下她。
  • 朝陽區海歸女相親實錄
    其實小辛不缺追求者,但都不入眼,可能是因為海歸女都不大喜歡向下兼容的感覺,尤其是談戀愛這點上。所以她決定也去相親一下,看看有沒有好的收穫。小辛將信將疑,畢竟投行男不亂搞的還真挺少見,但當投行男拿出自家照片,發現他家裡堆了幾排籃球鞋、還貼了一牆亂七八糟的科比詹姆斯杜蘭特庫裡的海報的時候,小辛也信了他的話。
  • 「雙非」女碩士求職屢遭拒絕,苦讀18年終成泡沫,如今在家帶娃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前陣子,網上一位女碩士述說了自己的求職之痛,這也引起我們的思考,雙非院校的研究生,有必要讀嗎?第一學歷,對於學生而言有多重要?這算是一種學歷歧視嗎?答案顯然易見,所以有些學生就算考上研究生,只要跟211或985無緣,依然可能不被大公司重視。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高考的難度遠大於考研的難度,無論是競爭對手、試題難度和試題廣度及學生的心態,考研都沒辦法與高考相比。
  • 海歸女碩士實習工資1300塊,不奇怪
    (1月4日《生活日報》)海歸女碩士回國後實習工資1300塊,這實在是件稀鬆正常的事,根本不值得大驚小怪。海歸在就業市場不受待見,根本的原因是海歸學歷的含金量越來越低了。眾所周知,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教育的整體水平遠遠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國外人才培養的素質和知識結構也遠超國內,那時候自身不夠優秀,根本沒有機會留學海外。
  • 《這就是生活》都2020年了,職場女主就非要這麼無腦嗎?
    而在電視劇《七月與安生》中表現不盡如人意的女主角陳都靈,此次似乎有了進步,只是都2020年了,職場女主角就非要這麼無腦嗎?伴隨著自我生平介紹式的自白,本劇女主葉小白(陳都靈飾)意氣風發地出了場,她所在的行業是傳說中「把女人當男人使,男人當LV使」的投行。彼時葉小白自以為事業愛情雙豐收,誰成想試用期即將結束轉正時,小三找上了公司。
  • 你的職業氣質,撐得起你的職場高度嗎?
    所以,baby你相信自己是個總經理嗎?如果相信,怎麼還會如此怯懦生硬?我身邊有政府部門的女處長,女局長;外企的女高管,私營企業的女老闆等等。這些人無論高矮胖瘦、海歸還是本土生長、年齡大小、容色各異,至少她們的言談神態,一舉一動是與自身的職場氣質高度匹配的。
  • 職場專訪6|211畢業海歸進top3信託,只是幸運嗎?
    來源:金融小夥伴「小編說:我們企圖在《職場專訪》這個專題下,給大家展示不同背景下的同學們,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和選擇,能達到自己目前滿意的工作狀態。為大家發現更多可能的方式。讓大家了解真實的職場生活。使大家清晰自己的未來規劃。
  • 愛思益求職「贏·職道」專訪葛騰駒:清華「學渣」的投行經歷
    提到投行,大多數人的印象都是收入高,工作時間長,工作壓力大、出差時間長、沒有個人生活等,因為投行的造富效應,投行之外的人仍然羨慕那些正在投行工作的人。但入職投行的要求高,難度大也往往令許多人望而卻步。近日,愛思益求職「贏·職道」欄目專訪了某國際知名投資銀行VP葛騰駒。2015年,葛騰駒在某國際知名投行開啟他的Quant Analyst職業生涯,到2019年他便擔任了Vice President。經過多年的工作實踐,他對投資銀行Quant崗位和以及求職經驗都有著深刻理解。
  • 「雙非」女碩士求職難,找工作沒人要,網友:要求太高了?
    原來以為生過孩子的女性重返職場難上加難,沒想到剛出校門的「女碩士」求職也面臨著「沒人要」的尷尬境地。上午,在網上看到一則「雙非」大學女碩士求職難的視頻。對於「雙非」女碩士來說,還有一個不得不承認的事實:非985、211大學畢業的學生在人才濟濟的求職市場,根本不算什麼優勢,而且女研究生畢業,雖說學歷上比本科高一個級別,可對於一個只看重985、211畢業生的單位來說,難道就沒有考慮其他因素(比如性別)嗎?
  • 職場專訪11|在某坊間機構混吃等死做交易的佛系專科生自述
    來源:金融小夥伴專/訪/專業職場求生指南「在某坊間機構混吃等死做交易的佛系專科生自述」企劃簡介我們企圖在《職場專訪》這個專題下職場對話Q1你從什麼時候開始確立自己的職業目標?大概何時確定從事固收行業?其實我一開始打算去投行,但是一直沒有找到投行的實習。
  • 為何海歸女易成為剩女?進入惡性循環,後果註定難嫁
    為證明自己說的沒錯,表哥把自己朋友圈展示,不忘強調對方天天發海歸女,高學歷女生徵婚信息,到年底就愈發頻繁。這些剩女條件確實好,動輒年薪幾十萬,房子、車子是標配,家裡條件也不差,就連她們弟弟都很有出息,沒有任何家庭方面負擔,父母也有退休金。
  • 每10人就有1人是海歸 上海的金融圈大變!
    以金融圈為例,據BOSS發布的數據中表明,從2017年以來,在有海外教育背景且回國選擇了金融行業的人才中,以上海為第一就業地的人達到27.6%,所以在現在的上海,金融行業從業者中海歸人才已經佔比9.6%,相當於每10人就有1人是海歸。
  • 疫情下的投行眾生相,今年還有機會進投行嗎?
    >投行業務受影響大嗎今年的招聘計劃會減少嗎我,還有機會進投行實習/工作嗎?券商投行業務被視為券商業務的「發動機」,工作開展中需要做大量的現場工作,與企業、上市公司等客戶進行面對面的溝通。疫情來襲,同學們不禁想問:此次疫情對投行業務開展會有多大影響呢?各大投行2020年的招聘規模會有所壓縮嗎?今年還是進入投行的好時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