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慘的新加坡獨居老人!公寓驚現白骨,老人與狗去世2年才被發現!

2020-12-25 騰訊網

萬事通說

獨居老人,一個繞不過的社會問題

居老人養老難問題越來越嚴重,是世界各國都面臨的難題,獨居老人在沒有任何人照顧的情況下,在自己的住所因為跌打或疾病等原因過世,直到很長時間之後屍體才被發現。

前幾天,新加坡驚現駭人聽聞,一位老婦和她的愛犬,疑似去世2年後才被人發現。真的是太可怕了!

生前只有愛犬

死後無人送終

11月23日,一名80歲的羅姓老婦,在加東一帶安珀路The Shore Residences公寓9樓的一間單位裡被發現時已經去世多年,只剩一堆白骨。

羅姓老婦住在該兩房式單位約四年,她的身材瘦削,有點駝背,性格相當孤僻。去世的時候在公寓的臥室內,她的愛犬應該是在沒人餵養的情況下,餓死在廁所的地板上。

在這幾年來從未看過有人上門來看望過她們,平時就只見到老婦和她的一隻白色小狗。

老人失蹤多日

反應給管理層,無果而終

一名公寓居民表示,他從去年1月回國後就沒有再看到老婦。

在2月份的時候,走廊裡時常能聞到一股「怪味」。但過了幾周後,這位鄰居在一次旅行回來後,就沒再聞到那味道了。

他當時也將此事反映給所在公寓的管理人員,但是管理人員並沒有採取任何的行動。

隨著老婦人的失蹤多日,家門口也堆積很堆滿了很多信件,其中包括一些法庭信件和由公寓管理層發出的信件。

直到今年的11月,一些好心的鄰居感覺不對,已經有一年多了都沒有看到老婦人,曾多次敲門,但是沒有人回應,並且老婦人家裡的窗口都沒有動過,於是馬上將女婦人失蹤的情況告訴了該區的蒙巴登區議員林謀泉,這時議員才報了警。

兩年來不斷找她

家人全在國外

52歲的龔先生在前因租房而結識老婦人,後來便從房東變成好朋友。龔先生表示「當時她在珍珠苑有一間公寓單位,她的親屬也有一間,我向她租了兩間單位,租約長達兩三年。

因為投緣,龔先生和老婦的關係不錯,即使後來龔先生退租了,但兩人依舊保持聯繫,逢年過節都會見面。

在2017年,是龔先生最後一次見到老婦人,當龔先生還打包了蝦麵請她吃,兩人還約好在2018年的新年見面。但是在新年臨近時,他便再也聯繫不上老婦人了,龔先生擔心她出事,多次去她家找她,但是還是沒有人回應。

在龔先生通過朋友得知老婦人去世時,表示十分後悔,沒有早點報警,當時我跟公寓管理的人員解釋了情況,還用身份證作為擔保,但是還是被攔在了門外。

據龔先生了解,老婦人沒有結婚,但有1兄弟在在國外。「她會彈鋼琴,也非常虔誠,時常去教會。我通常叫她『阿嬤』,也曾帶孩子和朋友與她會面。」老婦人對他很好,之前還送了從英國購買的盤子給他。「我希望能代家人領取她的骨灰,將她安頓好,日後可以祭拜。」

其實獨居老人在家過世沒人發現的事件,並非第一次發生。

新加坡組屋驚現一具腐屍

2019年9月,位於勿洛北1道第519座組屋12樓的一個單位內。

周圍的一戶鄰居表示,這家組屋內居住著一位68歲的男子,最近大家都有聞到一股異味從房內傳出,因為該男子有收藏垃圾的習慣也就不以為意。

最近這個味道日益嚴重起來,尤其到了晚上,簡直是惡臭難當,無奈之下他們通知了新加坡民防部隊。

等到隊員到達組屋單位,撬開房門後卻被眼見的景象震驚到了。只見屋內堆滿了垃圾,救援隊員寸步難行。

塑料盒、塑膠袋、紙皮箱、各種廢棄的家居,滿滿當當堆了一房高。

於是,他們就通知了市鎮會的清潔工,先把垃圾清理乾淨,再來查看房間內的狀況。

據警方檢查得知,死者68歲、男性、獨居,生前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壓,但具體死因不詳,警方已把該案件定義為非自然死亡案件。

新加坡骷髏姐妹

老人獨居,去世多時才被發現最駭人聽聞要數坡島的骷髏姐妹花了。

(骷髏姐妹曾居住的房子)

姐姐陳蓮喜(Pearl Tan)和妹妹陳如碧(Ruby Tan)相差13歲,祖籍是馬來西亞。

53歲的妹妹不幸患了精神疾病,姐姐為了照顧妹妹,也漸漸孤僻、封閉起來。

11年前,國家環境局上門勘察伊蚊狀況時,先後發現了兩具骷髏,據鑑定正是那對可憐的老姐妹。

(示意圖)

甚至姐姐就死在馬桶上,屍體已經腐爛風乾成骷髏。

獨居老人一直都是社會問題,是大家都很關注的話題。一根電線、一個水杯等都有可能給行動不方便的老人帶來危險。他們除了需要自己照顧自己的生活外,還有經濟壓力、身體疾病、心理健康等等諸多問題。

隨著世界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有更多的孤獨老人需要人們和社會關心和照顧,希望新加坡政府應該給予他們溫暖和幫助,為「孤獨老人」提供充分的保障,讓他們不再孤獨。

1 新元 =4.9146人民幣

1 人民幣 =0.2034 新元

(*截稿前更新)

加個「星標」,

不錯過新加坡萬事通更新!

相關焦點

  • 英國獨居老人感染「新冠肺炎」去世,屍體腐壞才被鄰居發現
    英國《每日鏡報》6月8日報導,前不久,英國一名獨居老人因感染新冠病毒,在家中去世。直到數日後,屍體腐壞發出惡臭,才被鄰居發現,並上報處理。 醫生表示,根據屍體腐壞的程度,死亡時間已經是至少兩周前的事了。
  • 63歲獨居老人突然去世,屋內滲水才被發現,網友:子女去哪兒了?
    幼有所育,學有所教,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多會體現在這些方面,但隨著我國年齡結構的變化,少子化,老齡化正改變人們的生活,近年來獨居老人越來越多,日前在昆明一名63歲的獨居老人臥倒在廚房離世,廚房的水龍頭沒關上,一直滲到樓下鄰居才發現了老人出事。
  • 獨居老人家中身亡 被發現時滿身血汙倒在自己家中
    8月31日下午2時許,他被人發現倒在自己家裡,臉上都是血跡。120急救人員趕到現場時,老人已經死亡。老人的兒子說,他在外面辦事,接到小區保安劉某的電話,說是父親出事了,他很快就趕了回來,「老人的面部、眼部、嘴上全部都是傷,撲倒在客廳血泊裡,我怎麼呼喊都沒有應答。」轄區民警到達現場後,經過勘察,封鎖了現場,將出事前接觸老人的同小區保安劉某帶走調查。
  • 鄭州養老床位存一半缺口 獨居老人去世數天無人知
    2008年養老院剛成立時,他們也天天上街發傳單,開業3個月,才等來十幾個老人。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來養老院的老人明顯增多,有人還託關係找他。  鄭州市老年公寓是鄭州市唯一一所市級公辦老人院,床位緊張也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的。工作人員張晨曦說:「一個老人退床,另一個老人馬上入住。」  為了滿足需求,公寓不得不把健身房搬到陽臺上,在會議室、健身房都放了床位。
  • 老人家中去世一個多月,被發現時現場還有一個它...
    獨居的七旬老人洗澡時摔傷,被發現時已死亡多日。奇怪的是,他身上有動物的咬痕。原來,家裡還養著一隻小狗。事情發生在大連沙河口區浪花東街。不幸遭遇意外的老年男子年過七旬,獨居在此。老人的兒子已經有段日子沒能聯繫上父親了。前天中午,老人的兒子上門查看,發現父親倒在衛生間裡,身上沒有穿衣服。據判斷,老人死亡的時間應該有1個月以上了。
  • 如何讓獨居老人老有所依
    我國空巢老人佔老年人總數的一半,獨居老人佔老年人總數的近10%。如何讓他們老有所依是一個重大的社會課題。    老人坐在板凳上死亡    成都市撫琴西北社區負責收水費的王女士連著幾天敲筒子樓6樓獨居老人康健的門,總無人應答,她覺得「不太對勁」,把情況反映給了社區。社區工作人員和轄區民警一起趕到時,發現康健已經死亡3天左右。
  • 獨居老人家中離世,直到水漏到樓下鄰居家才被發現
    獨居老人家中離世,直到水漏到樓下鄰居家才被發現……  雲南廣播電視臺都市頻道消息,11月28日,家住西山區電機廠一小區的住戶發現,樓上不斷有水滲下來,但多次敲門卻無法聯繫上樓上的鄰居,市民只好求助昆明特警。
  • 獨居老人陽臺裸身呼救4晝夜:比死亡更可怕的,是遺忘
    ,反映出獨居老人的生活困境。大家對他唯一的印象就是喜歡養狗,家裡養了十幾條狗。直到有一天,鄰居發現不對勁,王師傅家的燈已經亮了好幾天。自老伴去世後,張女士就開始了獨居生活。「以前身體好,不覺得有啥,現在年紀大了,一身的毛病,真怕哪一天死在屋裡都沒人知道。」
  • 獨居空巢老人
    而一旦配偶去世,則家庭生命周期進入鰥寡期。空巢期與鰥寡期對老年人來說是生活中容易發生困難的兩個重要階段。「空巢家庭」的出現是社會發展的趨勢、社會進步的體現及人們價值觀念改變的結果。1.造成獨居和空巢老人的原因(2009)的分析,造成獨居和空巢老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 被外賣小哥發現去世的老人,只是千萬分之一。我們應該怎樣給老人...
    原來這位小哥在送餐時發現屋內老人躺地上,經過報警、消防員急救後,確認老人已經離世。這位小哥當場崩潰痛哭:「怪我來太晚了!」 他從窗戶看,只看到屋裡有燈光,就跑到另外一扇窗戶觀察屋內情況,發現老人倒在地上,趕緊呼叫物業,報警並打急救電話,同時找附近街坊借來工具砸破門窗,還請了開鎖師傅,仍無法打開房門,等到消防人員到場破門後,才發現老人已經離世。 得知老人離世後,外賣小哥一下子就崩潰了,蹲在角落哭泣:「如果我來得早點,會不會就不是這樣?」
  • 如何關懷獨居老人
    讀者建議  蕭肖  《杭州日報》5月5日第4版報導了「南班巷,一位體重200多斤的60歲大媽過世」,當然等眾人發現大媽時,大媽早已過了第一搶救時間。  前幾年杭州十五家園福華絲織廠一位名叫「彭埠」的退休工人在家去世好幾天後沒人知曉,後被平時一起聊天的人發現「好幾天沒看見『彭埠』了」、再去敲門不應、再通知「彭埠」前妻拿鑰匙開門進去才發現的。  媒體也時有對「老人倒斃家中,直到屍體發臭後才被發現」的事件的報導。
  • 獨居老人、空巢老人護理服務體系與對策
    獨居老人和空巢老人現狀獨居老人:獨居老人不僅子女離家,而且喪偶,是比空巢老人更弱勢的群體。4—2—1式家庭結構導致家庭規模日趨小型化,打破了傳統上的三代人甚至四代人同居的家庭模式。同時,現代社會中老人和子女都要求有自己的「自由空間」,因此純老家庭和獨居老人的社會現象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 獨居老人家中餓死多日?謠言!警方:因病去世
    近日,達城建華巷原地建司家屬院內「獨居老人在家死亡多日,鄰居聞到臭味才被發現」一事,在達城傳得沸沸揚揚,有傳言稱「老人是被餓死家中」。記者求證通川警方獲悉,死者系因病去世,所謂餓死是謠言。昨日下午,記者來到事發家屬院內了解情況。院內經營小賣部的王女士告訴記者,8月初開始小區內就出現不明惡臭。「一直找不到臭味源頭,我們以為是哪家下水道管爆了,8月4日下午報警求助。」
  • 獨居老人家中摔倒十天沒吃喝只能爬行 希望每位老人老有所依
    近日南京一位獨居老人在家裡摔傷無法行走,實在餓得不行才報警求助。民警迅速趕到,現場畫面慘不忍睹。老         原標題:獨居老人家中摔倒十天沒吃喝只能爬行 希望每位老人老有所依    獨居老人在家中遭遇事故而無人救助的新聞越來越多,獨居老人的問題也引起網友們的廣泛關注。
  • 上海寶山一個獨居老人過世,我整理了一些獨居老人故事
    今天看見上海寶山一個獨居老人去世了,看到好多獨居老人故事,整理了給大家看看:故事一:小時候小區門口有個老皮匠,修皮鞋包包陽傘補胎,一直穿著藍色布衣黑色圍裙,皮膚黝黑笑容和善。,晚年二姑也是靠鄰居,過世他們居委會打電話給他弟弟,說生病都是鄰居照顧送醫院,平時也是周邊鄰居照顧十幾年,就是以前二姑接給周邊鄰居的十幾萬就不用還了,讓他弟弟籤字放棄房子。
  • 英媒:中國獨居老人增加 政府需增加保障提供
    父母和子女分開住的情況越來越多,當配偶去世後,健在的一方往往獨自生活。在中國所有單人家庭中,1/5是65歲以上的老人。與年輕人獨居不同的是,沒有幾個老人自願作出這種選擇。許多老人的受教育程度不高。在這些獨居老人中,女性所佔的比例很高,這是因為她們的壽命往往比丈夫長。報導稱,對於老人獨居所帶來的影響,中國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
  • 不要忘記武漢的獨居老人|百家故事
    以下是「尋找獨居老人」志願行動發起人周維(化名)的口述:我們是為這次疫情臨時組建的志願者小組,只有十幾個人。2月中旬以前,我們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新冠肺炎患者的收治上,其次是為非肺炎患者做線上義診。正是在這個過程中,關注到了獨居老人的需求。
  • 獨居老人遺書寫「我於昨晚走了」 2月後遺體才被發現
    社區工作人員趕到後敲門無人應答,當地警方趕到現場,打開房門發現老人已經死亡。記者從老人留下的遺書看,這名獨居的81歲老太,疑為在10月5日死亡,至被發現時已過去2個多月。圖為老人留下的遺書當天上午11點多,跟老太門對門居住的三樓主人路過樓道時,聞到對面門縫裡飄出來一股股異味,門上還粘貼著兩張供電部門的催款通知書,聯想到已有2個多月沒有看到老人出門了,感覺有點不對勁,便上四樓跟熟人說起此事。這位老熟人也意識到了這一點,趕緊打電話給社區。社區工作人員趕來並敲門,但裡面一直無人答話,只得報警。
  • 獨居老人的福利到了,家裡水錶12小時不動,立馬就有人上門探望
    文\好孕姐根據2017年的數據,全國60歲以上老人有2.41億,其中有近一半屬於獨居或空巢。近年來,隨著老齡化的加快,年輕人外出工作的數量逐漸增多,獨居或空巢老人數量激增。我們看新聞,有獨居老人在家摔倒一天無人知;還有獨居老人去世幾天,有惡臭傳出才被人知道已去世,讓人很心痛。所以,獨居老人,最讓人操心的就是安全問題。對此,江蘇一地推出了智能水錶,提升轄區智慧養老服務水平。即,街道把智能水錶和門磁「一網統管」,獨居老人若12小時用水低於0.01立方米,或者是老人24小時沒開門,後臺就會預警。
  • 發現樓上獨居老人死亡多時,不排除他殺可能性
    就在8月26日,廣西一名住在1樓的女子梁女士,在起床之後,發現自家臥室床頭有些不太對勁。不僅床頭出現了鮮紅水滴,用水管往上面看,發現是從天花板落下來的。這擱誰都會感到非常害怕,所以這個當事人也是立馬報警。當警方趕到現場,發現在她上面這層樓的住戶中,自己死在了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