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跟我聊起了知乎上面的一個帖子,女人因為生孩子火了的帖子。但這個貼子火的卻不是因為女人生娃碰到意外,也不是女人生產完後抑鬱了,讓你萬萬沒想到的是孩子爸爸在老婆生完孩子後抑鬱了,幾度想輕生。
知乎上有個來自寶爸的帖子是這樣的:求助,老婆生寶寶時被男醫生內檢,時間過了2個多月,我自己接受不了,出現過好幾次輕生的想法,該如何是好?
原來事情的起因該寶爸家中二胎預產期是2月,恰巧趕上今年疫情最嚴重的時期,各大醫院人員緊缺。而寶媽在事發當天早晨開始了陣痛,並於6點多在寶爸的陪同下來到了醫院,發現是個男醫生,在寶媽產檢結束出來後,寶爸便問了妻子產檢的詳細情況,才知道男醫生對妻子進行了內檢,而不是他想像的摸摸肚子而已,也因此這件事就像一根刺一樣扎進了寶爸的心裡。
從貼上看的出來這位寶爸非常痛苦,承受著天人交戰的思想鬥爭,但是他依然輸給了自己陳舊的思想,無法得到解脫,並因此痛不欲生,聲稱自己幾度不想活了。他陷入了自己設定的思維當中,雖然意識到自己可能對孩子媽媽太過嚴苛了,但心裡仍然責怪寶媽不應該允許男醫生進行內檢,為什麼不可以再等一個多小時等女醫生過來再進行內檢。
這位寶爸的貼子讓大部分網友不能理解,認為他太過自私了,只想到自己的佔有欲,而不考慮孩子媽媽。大家都知道女人生孩子就是在鬼門關遊走一圈,而且當時寶媽已經開始陣痛了,也就是說隨時都有可能會發生不穩定因素,任何檢查跟事情肯定是做得越早越好,一旦有異樣情況醫生也好儘早安排。
而且作為二胎寶爸,更應該知道孕婦陣痛時候的內檢那是必不可少的,而當時還需要一個多小時女醫生才可能過來,一個小時看似並不長,但如果發生意外,只要一刻鐘,甚至一分鐘都是有可能的,如若發生意外一失兩命也不是沒有可能。
據《2019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鑑》,2018年我國婦幼保健院的全部工作人員中,男性比例為14.9%而執業醫師中,男性比例為26.3%。也就是說4個婦產科醫生中就有一個男醫生。
雖然很多女性還是有點難以接受被男醫生進行各種檢查,但是更多的人在乎的是男醫生的技術而不是性別,大多數人都以孩子和產婦的安全為第一考慮,而且現在男醫生負責婦產科也越來越普遍了,不僅令上演在電視上,也出現在各大醫院,而患者與家屬應該把他當成一個醫生,而不是男人。
這條知乎下面有條來自一名醫生的高贊評論,該醫生給出了非常中肯的意見,建議寶爸去看看心理醫生或精神科,並且呼籲大家能夠理解他,一個思想極度保守的人,在別人看來很正常的事情,在他的角度是怎麼也過不去的。寶爸將自己陷入了不可自拔痛苦的深淵裡,這種情緒不僅會讓家裡人擔心受怕,也必然會影響到剛生產完的孩子媽媽。
在心理上過不去的人,可以在主觀意識上選擇男性醫生或女性醫生,但是如果在急診科也是真的選擇不了的呢,所以端正自己的心態才是最重要的呢。
無論是誰,大家都應該有一個正確的觀念,當你躺在病床上的時候,你在醫生的眼裡不是女人或男人,而是他需要醫治或研究的病人。尤其是產房裡,並不是你考慮面子或尊嚴的地方,可能是生死關頭的選擇,希望每一個人在面對特殊情況的時候多一點理性思考,少一點陳舊觀念的框架,尊重每一個生命,祝福每一個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