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業態經濟成為潮流,國家發布了多項政策支持靈活用工發展。
但不合規的靈活用工平臺在沒有資質的情況下承攬業務,越過委託代徵的範圍和條件違規操作,給行業帶來了不好的影響。
相信很多老闆已經對靈活用工心動,卻還對其合規性心存疑慮,不知道怎麼選擇靈活用工平臺。
不用擔心,小編為您整理了關鍵內容!
和傳統用工的區別
傳統用工
企業與員工籤訂勞動合同,雙方出現問題糾紛適用於勞動法,關係固定,企業責任大。
企業成本相對較高、負擔較重(薪資、福利)風險大(勞動糾紛、工傷)員工個稅費用高。
靈活用工
有服務協議無正式勞動合同,雙方出現問題糾紛適用於民法,關係靈活,責任各自承擔。
大大降低企業人力成本,利於聚焦核心業務,個人收入明顯提升。
總結:凡是不籤訂正式勞動合同並存在服務關係的按項目成果結算的工作基本都可以歸類為靈活用工。
靈活用工合規性
靈活用工模式
企業在平臺發布眾包任務,驗收工作成果,將任務結算款支付給平臺,平臺給企業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平臺承接企業的外包任務,再分包給自由職業者,將結算款支付給自由職業者,且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自由職業者實名註冊認證、網籤三方協議、承接任務、獲得任務收益。合規性
業務邏輯:眾包-分包模式
稅務環節:業務關係資金走向以及發票上做到三流合一
對比:企業原先自然人私戶結算、公轉私無法取得進項發票,稅務稽查無憑證。
平臺可以在底層業務關係上讓企業的非勞佣金結算與發放變得合規,在財務上也能做到資金流和發票流一一對應。
如何選擇靈活用工平臺
隨著稅務系統打通及業務增長,國家已經逐步清理業界不合規現象。
就在九月初,海南省稅務局全面清理整頓委託代徵,兩周內清理了70多家靈活用工平臺,青島暫停委託代徵資質發放。
隨著政策收緊,標準愈嚴,一大部分企業會被淘汰,是因為發放標準不嚴格、無證據鏈存證、風控體系薄弱等問題,在這些方面也是未來各企業應該注意的關鍵點。
某不合規平臺直接給c端發錢,不要任何存證或工作量證明,甚至連靈活用工協議都不籤,直接發錢後補協議,被查以後不僅毀掉了業界的信任,更連累自己和平臺客戶都要補稅。
可以從兩個方向來判斷或用工平臺是否合規:平臺的安全性和資金的安全性。
平臺的安全
稅源地政策
想開展業務平臺方必須與稅源地稅務局籤署《委託代徵代繳合作協議》。
靈活用工屬於新生業態,其中牽扯到若干薪稅籌劃問題,核心是「委託代徵資質」。
有資質也要看資質的有效期(大部分是1年到期);是否有多家稅源地(實力和穩定)
公司實力與背書
主要看註冊時間、實繳資本、主體公司主營業務信譽、是否公司持股。
風控
企業有所為有所不為。
易用性和風險本身就是不能夠平衡,想滿足更多的需求,必然會犧牲一定的風險保障,如果你是風險厭惡型的,請管理好預期!
費率
現在正規的,行業前10的靈活用工公司,服務費一般為7%以上。
資金的安全
關於資金的安全,本質上都是擔心兩點:
第一,平臺是否會挪用企業的資金;
第二,平臺不合規操作,牽連到企業。
選擇大平臺,公司規模大,沒有動機會挪用資金,有轉帳記錄也能訴訟和追回;
提問與回答
Q:可以把現在的員工轉化成靈活用工,來節約社保嗎?
答:首先如果是已經籤了勞動合同的員工,是不能直接變成靈活用工的。如果再讓他做靈活用工,稅務局那邊一看就覺得是要做工資拆分。
那這個解決方式是怎麼樣的呢?第一個你要看,這個崗位適不適合靈活用工,第二就是人員能不能接受靈活用工的方式,比如那些流動性很強,薪資看結果的崗位,還有來自農村,自己有社保的,就很適合,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做靈活用工。像那些每天打卡上班的就不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