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橋下也可以看到溫州的傳統文化 龍灣22座橋下風景獨好

2020-12-23 浙江在線

2020-12-06 00:05 |浙江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陳小雁 記者 張銀燕 共享聯盟龍灣站 鄭懿

「在橋下也可以看到溫州的傳統文化,真不錯。」12月5日,龍灣居民陳先生特地來到位於永中街道的永中大橋下,對這裡的民俗彩畫讚不絕口。

因為橋下空間具有隱蔽性和遮風避雨等特點,以往,永中大橋下常常被公眾擅自侵佔、亂堆亂放,損壞橋梁結構,影響橋梁安全運行。

三個月前,龍灣區開始對22座橋的橋下空間進行整治提升,邀請中國美院的學生為橋下空間繪上86幅不同的傳統民俗彩畫。

如今,每個橋下空間都有了自己的故事,打造了龍灣市民的休閒活動場地和民俗藝術長廊,成為市民願意來、願意待的休閒場所。

橋上車流、橋下「風景」,形成橋下空間治理的「龍灣特色」。

1607184300000

相關焦點

  • 致敬新時代·從「新」看溫州 | 從橋頭到橋下
    編者按:改革開放40年來,溫州人秉持敢為天下先的精神,演繹了勇立潮頭、引領時代的千般風景。  我們在「橋頭」看到了風景,而在「橋下」找到了遠方!——題記  今年5月初,一封來自中國日用雜品工業協會的邀請函,讓永嘉縣橋頭紐扣商會會長孫永亮倍感糾結。這封邀請函稱,嘉善縣人民政府申請授予該縣西塘鎮「中國紐扣產業基地」稱號,特邀孫永亮以「中國紐扣協會會長」的身份,於近期考評西塘鎮紐扣產業。
  • S1線橋下空間創意操作真多! 籃球場、健身房、小花園、藝術廊將...
    溫州網訊 S1線高架橋下空間,可以變身為籃球場、健身房、小花園、藝術廊,甚至還能變成都市農場,讓現代都市人在鋼筋水泥的橋墩下尋得一方身心休憩之地。這波創意操作是怎麼來的,又將如何落地實施?近日,記者隨著市鐵投集團,走近S1線橋下空間綜合利用工程。
  • 浙江溫州橋下:用創意再造教玩具之都
    溫州日報記者 吳勇 通訊員 鄭鍾南   橋下名片   橋下為永嘉縣唯一的省級中心鎮,是溫州市11個城鄉統籌示範鎮之一。古有「東甌名鎮」之稱。宋時,橋下北面西溪上架有簡易木橋(已毀),名為涇渭橋,村莊坐落橋的下方,故名稱橋下。
  • 擦亮文明城市窗口,溫州打響高速公路橋下空間整治攻堅戰
    清理高速公路橋下亂堆亂放、傾倒垃圾、圈佔經營等現象,拆除橋下空間非法搭建物等成為此次整治行動重點。   同時,溫州繞西南高速橋下空間錄像監控試點將於11月底前完成安裝調試。溫州市交通執法隊在該試點先行探索科技化手段,為橋下空間整治提供科技支撐,實現信息化管理。
  • 中國絕美的玻璃橋,漫山層林盡染,橋下流泉飛瀑
    這座玻璃橋位於中國最高峰、伏牛山玉皇頂所在的洛陽白雲山,橫跨九龍大峽谷,橋下500米左右的落差與18座瀑布相連,被認為是我們最壯觀的瀑布群之一。這座玻璃橋周圍是植物茂盛的白雲祭峰,現在是秋天最美麗的季節。也許很多朋友說,那個峽谷更寬,下面的峽谷更深,但不是玻璃橋嗎?為什麼值得推薦。
  • 鵝公巖橋下,藏著重慶版「綠野仙蹤」!
    鵝公巖橋下藏著一片小森林這座仿佛不合時宜卻又別具一格的雕塑,便是鵝公巖立交最具韻味的存在。走入謝家灣,站在鵝公巖大橋的橋頭上,便能看到「橋下世界」的入口。清晰又醒目的木牌,帶著一絲神秘色彩。
  • 浙江泰順有座橋,橋下有數不清的錦鯉,世界聞名的廊橋之鄉!
    截至目前,泰順不同時期的廊橋共有46座,其中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有19座,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15座。這次我們來到泰順廊橋文化公園,參觀了最著名的「北劍橋」,北劍橋甚至被譽為「世界上最美的廊橋」。配得上這樣一個稱號的廊橋是什麼?不禁引起了我們所有人的好奇心。
  • 你在橋上看風景,而我在橋下看如風景的你
    喜歡這裡的風景,喜歡這裡的煙火氣,喜歡這種簡單快樂的生活方式。當陽光悄無聲息就地灑下來,打在船隻上,就像一幅畫般豔麗。來到鳳凰,不免會讓人有一種吊腳樓情結,吊腳樓是湘西居民中傳統的建築之一,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是極其稍有的,它們大都是依山而建,房子一半著陸一半在水裡,可以盡最大限度地減少土方開掘,同時能防潮避溼,促進通風。
  • 天河橋下空間開始規劃招標,品質與特色成考量重心
    大洋網訊 11月23日,天河區市政橋下空間綜合利用規劃開始招標,涉及天河區市政橋梁共149座,將根據「以人為本」的要求、體現「嶺南特色、國際品質」,「因地制宜」地為每座橋梁制定不同的利用方案。廣州橋下空間需要品質化管理廣州市城市橋梁眾多,據2015年調查數據統計共有1723座。
  • 龍灣中學校園文化建設特色鮮明 一所中學10座「博物館」
    龍灣中學校園文化建設特色鮮明 一所中學10座「博物館」 2016年03月29日 11:15:26來源:溫州日報龍灣中學提供  浙江在線03月29日訊在僅有著12年辦學歷史的龍灣中學裡,卻藏身著10座主題鮮明的校園「博物館」——它們既承載了實踐基地的功能,又豐富了學生們的課餘生活,該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值得「點讚」。
  • 屈原橋橋下市場整治拆除:再見!時光中漸遠的橋下市場
    汨羅融媒體訊(記者 張為 胡清)屈原橋,汨羅城區第二座跨京廣鐵路大橋。依橋而生的,是迄今已歷經28年風雨滄桑的橋下市場。7月13號,屈原橋橋下市場拆除和安全隱患整治工作動員會召開「市委市政府決定對屈原橋橋下市場安全隱患開展整治活動。在屈原橋橋下市場開展生產經營活動和生活居住的人員,應在2020年8月15日前完成搬遷工作。」
  • 橋下空間只能用於免費公益用途
    《條例》實施後被逐步改變,今後,橋下空間只允許用於公益性用途。  另外,橋隧設施將更抗火,隔音設施將採用不燃或難燃材料;橋隧在新建或改造時,將充分考慮行人、非機動車的通行;兩年內,市內40座橋隧將裝上安全信息監控系統,動態呈現橋梁的各項健康指數;橋隧管理將不再出現「該歸誰管」的扯皮事;對毀壞橋隧行為,處罰力度將大幅提高。  橋下空間先摸底再清理  目前,市內橋梁因為養護主體多元,橋下空間利用也存在著眾多類型。
  • 《只狼》橋下山谷-大手門出丸路線分享 橋下山谷怎麼走
    橋下山谷也是一個地形很特殊的地方,需要從鬼佛用鉤鎖沿著懸崖向下前進。 從鬼佛,橋下山谷 沿著懸崖向下前進。 要使用鉤繩一直前進,在空中使用鉤繩失敗或者跳躍過去失敗會落下山谷,務必小心。 藏身在草叢裡,等大白蛇」再轉頭時跳到對面能看到的洞窟裡逃跑。大白蛇無法攻擊到洞窟裡,在這裡可以稍事休息。
  • 福州近期將整治橋下違規 包括違規搭蓋倉庫等(圖)
    記者昨日從福州市政工程管理處獲悉,近期我市將整治橋下違規現象。  記者昨日在臺江區新港橋看到,雖然橋下惡臭撲鼻、老鼠橫行,依然晾曬著衣服。記者注意到,橋下還存放著兩條長10多米的龍舟。「龍舟已經放在那裡很久了。那裡以前好像有人住,不過近段時間沒人住了。」附近的居民說。  在晉安區茶園橋的橋下,10多家店鋪都已經關門歇業。「之前有賣玻璃、水果、日用品的店,現在都不開了。」
  • 浙江這座大橋打破三項世界紀錄,預計明年通車,就在溫州
    作為經濟大省的浙江,基建自然不弱,下面要為大家介紹的這座橋,是浙江省在橋梁建築上的一個新裡程碑,它創下了三個世界紀錄,就在浙江溫州。這座橋就是甌江北口大橋,它的創新點在於「兩橋合建」的設計方案。上層是高速公路,從溫州的黃華鎮開始,延長甬臺溫高速公路複線,跨越甌江,最後止於靈崑島。下層是國道,北接228國道樂清段,南接228國道靈崑段。
  • 橋下空間 vol.2 |四個中央公園大小的橋下空間,一座城市能做些什麼?
    以紐約為例,1924年到1968年之間,在時任紐約州州務卿羅伯特·摩斯(Robert Moses)的推動下,紐約市內建造了416英裡大道,13座橋和15條高速公路,這些高架系統嵌入城市原有的肌理,改變了紐約的面貌。上世紀90年代開始,美國的高架建設逐漸放緩,部分高架橋逐漸被棄用、拆除。
  • 橋下空間管理信息系統助力城市橋梁管理
    城市建設日益發展,高架、橋梁不斷增多,為科學高效的管理使用橋下空間,廣州市市維建設工程檢測服務中心研發了橋下空間管理信息系統,9月13日試運行使用。該系統通過對廣州市1732座橋梁信息數據的採集和錄入,形成相對完善的橋梁分布圖及信息統計報表。系統內涵蓋了1個管理平臺+1個手機APP。
  • 西安二環橋下停車場傳聞要拆車主很慌 官方:進行提升改造
    邢先生說,12月22日起,二環橋下的停車場就不再收費了,他們接到的通知是,二環橋下所有的停車場都暫停收費,有可能要拆除,「停車場裡停車的都是附近上班或辦事的,真的拆除了,不知道以後把車停在哪裡。問及這個停車場是否要拆除,在該停車場執勤的工作人員說,沒有通知拆除,只是接到不再收費的通知,12月22日起就不收費了,後續具體怎麼操作,還不清楚。隨後華商報記者來到南二環立交橋下停車場,此處的停車場也一樣閘機關閉,杆子抬起,車輛可以免費停車。
  • 快訊:瑞安高樓一大橋突然坍塌 騎車男子墜落橋下
    事故現場  溫州網8月13日訊(記者 張湉)13日17點30分左右,瑞安市普降大雨,局部大暴雨,啟動防汛二級應急響應。據瑞安發布通報,17時30分許,高樓鎮政府附近一座大橋橋面突然發生坍塌,一名騎電動車的男子在行駛過程中墜落橋下被人救起,即送往醫院救治。  高樓鎮一位工作人員表示,橋塌面積約30平米,可能颱風蘇迪羅期間大水衝擊橋下使橋邊地基松塌所致。
  • 「建築界」為有效利用橋下空間,福建福州清理橋下空間緩解用地緊張
    為有效利用橋下空間、改善橋下空間環境、消除橋下空間安全隱患,福建省福州市城鄉建設局以高標準嚴要求開展規劃利用工作,多舉措管好、用好城區橋下空間。福州市城鄉建設局編制《城區高架橋下空間清理利用方案》等規範,確保建設使用標準統一、安全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