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改革開放40年來,溫州人秉持敢為天下先的精神,演繹了勇立潮頭、引領時代的千般風景。溫州創造了改革開放的中國第一個農村專業市場、第一次銀行利率浮動改革、第一份個體工商業營業執照、第一條合資鐵路、「入世第一案」等數十個「全國第一」,守正出新,衝開了一條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道路,開啟了民營經濟發展的春天,演繹了「先行者」的時代精彩。
透過40年改革的時間年輪,有一種啟示照耀前路:改革這個「老本行」任何時候都不能丟,改革的腳步任何時候都不能停。習近平總書記對溫州的殷殷囑託言猶在耳:「我對溫州有一個很大的希望,就是希望溫州把這部創新史繼續寫下去,探索新的規律,創造新的業績,寫出新的經驗,為全省帶好頭,也為全國作示範。」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站在改革開放40周年的起點上,溫州全力推進「改革攻堅突破年」行動,以高舉改革大旗、強化改革攻堅,堅定扛起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探路者」的使命擔當,掀起溫州新一輪以改革促發展的新高潮。
不負新時代,從「新」看溫州。今天,《致敬新時代·從「新」看溫州》煥新登場,為時代「奮鬥者」喝彩!
我們在「橋頭」看到了風景,而在「橋下」找到了遠方!——題記
今年5月初,一封來自中國日用雜品工業協會的邀請函,讓永嘉縣橋頭紐扣商會會長孫永亮倍感糾結。這封邀請函稱,嘉善縣人民政府申請授予該縣西塘鎮「中國紐扣產業基地」稱號,特邀孫永亮以「中國紐扣協會會長」的身份,於近期考評西塘鎮紐扣產業。
在橋頭從事紐扣行業20多年的孫永亮,將個人的「中國紐扣協會會長」榮譽歸為橋頭,並視這身份為「橋頭紐扣產業的榮耀」。他告訴記者,橋頭依靠紐扣成為中國有形市場發端的橋頭堡,可現在,眼睜睜看著「產業基地」的榮譽花落人家,這讓他倍感危機和憂慮……
與橋頭人的危機感不同,在距離橋頭十幾公裡外的橋下鎮,今年5月5日正式啟動了申請創建省級特色小鎮——「永嘉教玩具小鎮」的工作。橋下鎮黨委書記周望欣把特色小鎮的創建,與溫州第一個「淘寶村」落戶該鎮聯繫到一起。
從有形市場到無形市場,同在一個縣域的兩個鎮,前後經過約40年的磨合才實現「對接」。從「橋頭」到「橋下」,連接有形和無形、本土和世界、今天和未來,並標註出重新出發的坐標原點。
通往市場之「橋」
從「有形」到「無形」
橋頭的紐扣攤位,無序地散落在沿街兩邊,王碎奶的「店面」,就一塊塑料布。但這個攤位有時一天能賣出幾百元紐扣,利潤抵得上一年的務農收入。
這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出現在橋頭的場景,市場形成之後的慢慢擴張,讓橋頭紐扣的銷路越來越好,市場也越做越大。橋頭紐扣市場元老王碎奶至今都很難相信,自己靠賣紐扣,居然獲得了「溫州改革開放十大風雲人物」、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人大代表等榮譽。「這些給我個人的榮譽可以說明,橋頭的先行,是符合時代潮流的。」
確實如王碎奶分析一樣,橋頭紐扣市場成為中國農村專業市場最成功的典範後,溫州由此形成五金電器、塑編、鬆緊帶等十大商品產銷基地,並就此拉開中國市場化改革的帷幕。
此後,溫州專業市場的成功模式,又隨著遊走四方的溫州人走向全國甚至全世界。1987年10月15日,以個體專業戶為主的溫州小商品市場在合肥市開業,這是溫州民間在外地有組織創辦經營的第一個商品市場;1998年7月6日,溫州人在國外開辦的首個市場——巴西聖保羅中華商城開業,此後,溫商把商品專業市場辦到了全球。
有形市場延續幾十年的輝煌,伴隨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無形市場則後發崛起。
在橋下鎮,44歲的利幼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國算一直體驗著「無形市場」的威力和魅力:2011年,他初次開天貓店賣教玩具,銷售額300萬元;次年,他聘請了一個專業團隊針對網上售賣產品量身包裝,銷售額馬上達3000萬元,吳國算將其稱為「顛覆性的提升」,很快,橋下以教玩具為主業的西岙「淘寶村」聲名鵲起。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淘寶村」出現的2013年前後,永嘉縣內著名鞋企奧康、紅蜻蜓、蜘蛛王、日泰,服裝名牌報喜鳥、紅黃藍,皮具品牌超雷,泵閥品牌伯特利、超達、方正等,也都開始做起了線上生意。
可以這麼說,當溫州逐步失去有形市場的先發優勢之時,網絡經濟給了溫州與世界並行的新「軌道」:
今年一季度,溫州累計實現網絡零售額330億元,同比增長24.5%。截至今年3月底,全市電子商務平臺上共有活躍網絡零售網店11萬家,活躍網絡零售網店總數在浙江省排名第3,電子商務直接解決就業崗位約28萬個。
通往世界之「橋」
跨境追逐市場份額
無論在橋頭還是在橋下,政府和企業出現的一個高頻詞是「跨境電商」。
孫永亮的浙江邁利發服飾有限公司,目前作為國內最大天然紐扣生產企業之一,產品大部分跨境出口歐美市場;吳國算最近正帶領團隊計劃在海外建立物流倉庫,以便更快發貨。
在他們看來,突破有形的約束,無形市場與「跨境電商」帶來的空間將是不可限量的。
有著「浙江省跨境電商示範區」之譽的橋下,電商戶突破1600戶,很多商戶通過「速賣通」等外貿平臺,將產品銷往全球市場。如今,橋下鎮的「淘寶村」從最初的西岙村發展到如今的6個村,今年預計網上銷售額將突破15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專業市場運作是溫州人的拿手好戲,如今遵循這種理念,溫州人不僅在國內電商市場大展拳腳,還積極參與到「一帶一路」沿線以及其他國際有形無形市場的布局中——
考慮到蘭州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中聯點及歐亞大陸橋的必經之地,溫商陳堅投建的平湖國際進口商品城和甘肅省蘭州市政府籤訂協議,於2016年將蘭州定為國際進口城的倉庫和中轉站。去年初,平湖國際進口商品城開通中歐專列,開啟了民企「國際專列」貨運的先河。
80後溫商孫建強近年一直謀劃打造線上線下平臺,打通中印兩國商品批發銷售渠道。他不僅創建了「中印貿易投資平臺」 ,如今還雄心勃勃致力於印度的「阿里巴巴」——「新竺會跨境電商平臺」的建設,助力國內企業進軍印度市場。目前,孫建強已經在籌劃建立印度浙江商會。籌備組已收集了60餘家在印度落地的浙江企業,包括溫州的正泰集團、青山控股集團,新昌萬豐控股集團,杭州中控集團等企業。
所有這些創新與嘗試,與溫州人固有的「市場基因」須臾不離,可以說,是橋頭有形市場的「裂變」,造就了溫州人此後對市場的擴張。
通往未來之「橋」
以網際網路思維重新出發
雖然眼下發展勢頭不錯,但無論是橋頭紐扣還是橋下教玩具產業,還是遇到土地和人才等要素制約。但橋頭人和橋下人都感覺到,危機不等同於明顯優勢的喪失,「多年積累的實業基礎和完整的產業鏈,是我們打造有形、無形市場的最大資本。」周望欣說。
這樣的資本,也是所有溫州專業市場和行業未來繼續前進的最大動力。
在橋頭,不少企業依舊看重「產業基礎」優勢,這裡的300多家拉鏈、紐扣企業,以及工商註冊的800多家統稱「服裝輔料」企業,都在藉助數十年形成的厚實基礎,結合網際網路的強大支撐,以「無邊無沿」的市場去舒展各自的枝蔓。「雖然是傳統產業,我們一直在堅持轉型升級。如今的市場不似當年火爆,但『善變求進、敢為人先』的精神根植於橋頭人的血脈之中。」去年底,孫永亮作為橋頭紐扣企業代表,與輔城網絡科技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探索以網際網路平臺為橋梁,以信息化提升上下遊供需速度,以數位化管理生產和庫存,從而拉開了新時代紐扣產業突圍的序幕。
而在橋下,嫁接網際網路的步子從未停滯。2013年,永嘉與中國輕工工藝品進出口商會成功共建「中國教玩具出口基地」,為全縣教玩具產業走出國門拿下一張「綠卡」,從此橋下教玩具出口比例一路攀升。
事實上,這些年政府對於「電商換市」的重視還是有目共睹的。2014年以來,溫州市委市政府把發展網絡經濟「無形市場」作為「一號新產業」來抓,爭取到一批創新試點,湧現出不少典型,有力促進了網絡經濟快速發展。與此同時,溫州眾多傳統企業紛紛投身電商領域,奧康集團、森馬集團、報喜鳥集團等知名企業,都在同行業電商中處於領先。
「在當今這個急速變化的時代,許多實體企業家感覺迷茫,這也倒逼我們必須不斷思考『實體經濟與網際網路經濟』如何共榮共生。」解讀從橋頭到橋下的過程,奧康集團董事長、溫州市工商聯主席王振滔的思路是:在堅守工匠精神的前提下,企業要運用網際網路思維,再造企業基因。
從橋頭到橋下,是區域的變化;從有形到無形,是呈現方式的改變。但無論什麼在變,溫州人傲立潮頭的坦蕩與自信不變,創新與開拓的精神不變!
來源:溫州日報
記者:李藝 陸劍於
報導組:陳青青 黃伯希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