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晚報:科學家首次捕獲量子糾纏圖像 蘋果調整產品線 iPhone 6...

2020-12-17 智東西

「智東西」晚報第1276期
2019.7.16 周二

#今日要聞#

1、科學家首次捕獲量子糾纏圖像

7月16日消息,近日,發表在《科學進展》的論文中,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物理學家首次公開了捕捉到量子糾纏的照片。據悉,物理學家用一張圖像捕捉到這種現象,這也是第一次捕獲到愛因斯坦稱之為幽靈般的超距作用的現象。將一對光子從雷射器中射出,然後分開沿不同路徑傳播,最終被一臺特殊的相機捕獲。但是得到的圖像始終顯示兩個光子似乎相互反射並形成了一個指環形狀。

2、英特爾發布AI晶片系統 比CPU快1000倍

7月16日消息,英特爾公司發布「Pohoiki Beach」晶片系統。該系統主要由Loihi神經擬態晶片構成,可處理深度學習任務,速度比CPU快1000倍,效率高10000倍,耗電量小100倍。Pohoiki Beach系統由64塊Loihi晶片的800萬個所謂的神經元構成。Loihi晶片是英特爾公司2017年首次推出的AI晶片,是一款模仿人類大腦的神經擬態晶片。據稱,該系統致力於提升速度和效率,可以帶來數千萬倍量級的增長,主要應用於自動駕駛汽車、智能家居及網絡安全等領域。

3、蔚來將拆分旗下能源補給服務NIO Power

7月16日消息,蔚來將拆分旗下能源補給服務NIO Power,尋求在今年Q4完成獨立融資,規模在數十億元左右。該項目由蔚來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斌,以及蔚來總裁秦力洪、蔚來汽車電源管理副總裁沈斐等人牽頭,或將在未來2個月內上線獨立App。此外,NIO Power將進行更名,最終名稱尚未確定。相關知情人士透露,目前NIO Power有上千人團隊,在中國大陸地區主要城市均開通了服務。

#華為事件進展#

1、美國公司4周內將獲向華為供貨許可證

7月16日消息,當地時間15日,美國商務部官員向路透社透露,他們正在制定新的審核標準,準備向那些希望繼續向華為銷售零部件的公司頒發許可證。據了解,允許向華為銷售商品的正式許可證將在2到4周內頒發。不過,目前還不清楚哪些產品將獲得銷售許可。

2、華為擬對美國業務部門進行大規模裁員

7月16日消息,據外媒日前報導,華為正計劃對其美國業務部門進行大規模裁員。華為在美國的約1500名僱員主要負責向偏遠農村地區出售通信設備,其餘為華為在美國的研發子公司Futurewei工作,此次裁員預計將影響該公司在華盛頓州、加利福尼亞州和德克薩斯州的實驗中心的約850名員工。

#人工智慧#

1、美研究人員提出可以玩魔方的DL算法

7月16日消息,在本周《自然-機器智能》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Solving the Rubik’s cube with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nd search》中,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Pierre Baldi及同事開發出了DeepCubeA——可以玩魔方和其它類型的組合拼圖遊戲的深度學習算法。DeepCubeA從目標狀態開始,綜合使用增強學習和路徑搜索方法,逆向解決拼圖問題。在大部分情況下,它都能夠找到最短的路徑,而且消耗的記憶存儲少於傳統算法。作者認為使用同一種方法玩一系列不一樣的遊戲,意味著這種方法或能用於解決更大規模的問題,從而找到接近最優的解法。

2、新型人工智慧系統或加速癌症診斷

7月16日消息,《自然-醫學》本周發表的一篇論文《Clinical-grade computational pathology using weakly supervised deep learning on whole slide images 》介紹了一種可以分辨健康組織和癌組織的人工智慧系統。該算法或能幫病理學家排除最多75%的無有用信息組織樣本,同時確保100%的敏感性,有望用來輔助癌症中心的病理診斷,提高常規臨床實踐的效率。

3、IDC發中國深度學習平臺市場調研報告

7月16日消息,近日,IDC發布《中國深度學習平臺市場份額調研》。調研結果顯示,在AI技術使用方面,接受調研的企業和開發者中,86.2%選擇使用開源深度學習框架。在目前國內深度學習的綜合市場中,谷歌、Facebook、百度三者佔據了國內超過一半的市場份額。百度是市場份額前五中唯一的中國企業,而基於百度飛槳(PaddlePaddle)的服務平臺EasyDL的用戶認知度達46.4%,高頻使用率達32.7%。

4、NVIDIA開源BERT推理解決方案Faster

7月16日消息,NVIDIA BERT推理解決方案Faster Transformer開源。據介紹,這是一個BERT Transformer單層前向計算的高效實現,其代碼簡潔明了,後續可以通過簡單修改支持多種Transformer結構。目前優化集中在編碼器(encoder)的前向計算(解碼器decoder開發在後續特性規劃中)。底層由CUDA和cuBLAS實現,支持FP16和FP32兩種計算模式,其中FP16可以充分利用Volta和Turing架構GPU上的Tensor Core計算單元。Faster Transformer對外提供C++ API,TensorFlow OP 接口,以及TensorRT插件,並提供了相應的示例。

5、阿里AI刷新CommonsenseQA數據集紀錄

7月16日消息,近日,阿里AI在常識QA領域的權威數據集CommonsenseQA上刷新世界紀錄,超過微軟取得第一名。這一技術是95後實習生葉志秀在達摩院科學家指導下完成的實習成果。CommonsenseQA是為了研究基於常識知識的問答而提出的數據集,比此前的SWAG、SQuAD數據集難度更高。目前最流行的語言模型BERT在SWAG、SQuAD上的性能已經接近或超過人類,但在CommonsenseQA 上的準確率還遠低於人類。

6、AI之父圖靈將成為英國50英鎊新鈔人物

7月16日消息,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宣布,英國著名數學家、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慧之父、密碼破譯專家艾倫·圖靈(Alan Turing)將成為英國50英鎊新鈔人物。據悉,今年是人工智慧之父艾倫·圖靈誕辰107年,此舉意在表彰其對今天人們生活方式產生的巨大影響。

#自動駕駛#

1、重慶建成5G自動駕駛應用示範服務平臺

7月16日消息,據新華社報導,重慶首個基於5G的L4級自動駕駛開放道路場景示範運營基地已在重慶仙桃數據谷建成,並同期建成5G自動駕駛應用示範公共服務平臺,將於近期實現基於5G的自動駕駛示範應用落地。

2、京東美團申請導航電子地圖資質受阻

7月16日消息,據財新網日前報導,京東和美團均已申請導航電子地圖甲級資質,但申請未獲自然資源部審核通過,主要原因是兩家公司VIE結構協議條款不符合規定。

知情人士稱,自然資源部在審核時發現,京東和美團VIE結構控制協議包含與境外實體共享數據的條款,」 在特定情況下,必須無條件開放其擁有的數據、軟體等給控股股東 「。而《測繪資質管理辦法》規定,網際網路地圖服務存放地圖數據的伺服器要設在中國境內,且不得與境外伺服器共享地圖數據。

3、豐田將在歐洲路測自動駕駛汽車

7月16日消息,據外媒報導,豐田汽車歐洲公司宣布,將在歐洲的公共道路上測試自動駕駛(AD)汽車。在封閉道路上成功進行模擬和試驗之後,豐田汽車歐洲公司將把內部研發的AD系統應用到比利時布魯塞爾市中心,在未來13個月內,一輛雷克薩斯LS將重複完成固定的循環測試。

#移動終端#

1、華米科技發布AMAZFIT GTR智能手錶

7月16日消息,今天,華米科技發布了一條全新的產品線「Amazfit GTR」。Amazfit GTR主打高端市場,本次發布的6款新品共有兩種尺寸,分別為47mm和42mm。Amazfit GTR智能手錶共有共有鋁合金、不鏽鋼和鈦金屬三種材質版本,其在日常場景下續航達24天。Amazfit GTR 47mm版本售價從999元到1399元,鋁合金版本和不鏽鋼版本售價為999元,鈦合金版本和鋼鐵俠系列限量版售價為1399元。Amazfit GTR 42mm版本售價為799元,其中42mm璀璨特別版售價為999元。

2、蘋果調整產品線:最暢銷iPhone 6停產

7月16日消息,蘋果已經針對全球市場調整了旗下手機產品線,具體來說就是放棄那些過於古老的機型。今年5月份的時候,上遊產業鏈就已經給出消息稱,蘋果將放棄多款老機型,而iPhone 6系列直接退出舞臺,所有的訂單全面停止。從統計數據看,iPhone 6系列機型累計出貨量已經超過2.5億臺,這是有史以來iPhone家族中出貨量最高的系列。

3、蘋果將京東方列入備用屏幕供應商

7月16日消息,日前,據臺媒Digitimes透露,iPhone 11將全線砍掉3D touch功能,另蘋果把京東方列入了備用屏幕供應商,為蘋果提供符合蘋果品質要求的OLED手機屏幕。

#智能汽車#

1、斑馬將與阿里旗下AliOS汽車團隊整合

7月16日消息,據報導,從多個接近斑馬高層的人士處獲悉,斑馬將與阿里旗下的AliOS汽車團隊整合,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表示,整合的方案包括阿里剝離AliOS汽車團隊,合併進入斑馬,斑馬為此支付一筆費用,目前外部有不少機構願意出錢。同時,隨著外部資本進入,上汽或出讓部分股權,阿里由此控股,操盤斑馬。對此,斑馬市場部負責人徐華表示,確實會有一場大的調整,但無法透露更多細節,一切都還在進行中。

2、亞馬遜計劃通過Alexa進軍汽車行業

7月16日消息,日前,亞馬遜公司對外宣布,將通過在車輛中整合Alexa語音助理的功能,以進軍汽車行業。未來數年,亞馬遜計劃讓Alexa對更多車輛進行語音支持,對車輛內置軟體系統的擴張將成為公司的發展計劃。

3、特斯拉Model S/X價格上漲 Model3下降

7月16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特斯拉Model 3降價,從32225美元降至30315美元。Model S價格從65125美元上調至70115美元。Model X價格從71325美元上調至75315美元。


每日一晚報

熱點·新品·招聘·資源·活動 最有效的行業對接

需求對接:微信添加「hawkren001」

相關焦點

  • 首張量子糾纏圖像 愛因斯坦曾稱為「幽靈般的超距作用」
    【科學家公布#首張量子糾纏圖像#愛因斯坦曾稱:幽靈般的超距作用】  科技日報北京7月15日電(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英國物理學家首次拍攝到一種量子糾纏的照片,捕獲到這種難以捉摸現象的視覺證據,最新研究有望促進量子計算等領域的發展。
  • 首張量子糾纏圖像問世 網友:像極了愛情
    英國物理學家首次拍攝到的量子糾纏圖像。圖片來自網絡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英國物理學家首次拍攝到一種量子糾纏的照片,捕獲到這種難以捉摸現象的視覺證據,最新研究有望促進量子計算等領域的發展。在量子力學領域,兩個相互作用的粒子——例如通過分束器的兩個光子,無論它們相隔多遠,仍能以一種非常奇怪的方式「糾纏」在一起,瞬間共享它們的物理狀態。這種聯繫被稱為量子糾纏,是量子力學領域的基本現象之一,愛因斯坦曾將其稱為「幽靈般的超距作用」。今天,雖然量子糾纏在量子計算和密碼學等實際應用中「大顯身手」,但它從未被單張圖像捕獲過。
  • 剖析:量子糾纏的第一張圖像,鬼魅般的超距作用!
    這種神秘的聯繫被稱為量子糾纏,它支撐了整個量子力學領域。愛因斯坦曾將這一現象稱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愛因斯坦之所以稱之為「鬼魅」,是因為兩個相距甚遠的糾纏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所表現出的瞬時性,似乎與他的狹義相對論並不兼容。
  • 首批8款5G手機獲3C認證,華為佔4款;首張量子糾纏圖像問世;iPhone 6...
    科學家公布首張量子糾纏圖像,愛因斯坦曾稱:幽靈般的超距作用7月15日消息,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英國物理學家首次拍攝到一種量子糾纏的照片,捕獲到這種難以捉摸現象的視覺證據,最新研究有望促進量子計算等領域的發展。量
  • 科學家設計新型X射線顯微鏡 利用量子糾纏對分子進行「幽靈成像」
    降低輻射劑量是解決這一問題的一種方法,但不幸的是,這也降低了圖像的解析度。現在,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研究團隊已經找到了一種以較低輻射劑量保持較高解析度的方法--他們要做的就是利用量子物理學的奇特之處,這些奇特之處讓愛因斯坦等人摸不著頭腦。在標準的X射線顯微鏡中,一束光子被送過樣品,並被另一側的探測器收集。
  • 首次!愛因斯坦「幽靈般的」量子糾纏現象被攝像機捕捉到
    物理學家首次成功拍攝到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稱之為「遠距離幽靈行動」的現象,這是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科學突破。這幅圖顯示了一種強大的量子糾纏形式,兩個粒子相互作用,並在瞬間共享它們的物理狀態。「幽靈行動」的發生與兩個粒子之間的距離無關,這意味著這一原理有時被引證為隱形傳態的一個可能基礎,這種被稱為鐘形糾纏的聯繫支撐著量子力學的整個領域。格拉斯哥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的保羅·安託萬·莫羅說,我們成功捕捉到的這幅圖像優雅地展示了自然的基本屬性,這是我們第一次以圖像的形式看到它。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結果,可以用來推進量子計算的新興領域,並導致新型成像。
  • 科學家利用量子糾纏首次實現遠距離瞬間通信
    布裡斯託大學研究人員稱,該技術在量子計算和網絡領域有著廣泛的用途。日前英國布裡斯託大學和丹麥技術大學的科學家稱,他們利用量子糾纏現象,首次在兩個計算機晶片之間實現了信息的「瞬間傳輸」,此舉能夠催生更加安全的「量子網絡」,目前這項研究的論文已經發表在了《自然物理學》期刊上。
  • 美解密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量子糾纏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5月10日報導,美國科學家首次記錄並量化了光合作用中的量子糾纏。研究表明,在綠色植物中的光合作用中,量子糾纏是量子力學效應的一種自然屬性,量子糾纏能夠在一個生物系統中存在並且持續一段時間。相關論文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物理學》雜誌上。   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其轉化效率接近100%。如此之高效率的關鍵在於傳遞速度,光合作用如何完成近乎瞬間的能量轉移一直是個謎。
  • 時空本源是量子糾纏?
    自從1935年愛因斯坦和合作者預言了量子糾纏以來,就像愛因斯坦自己形容的那樣,這種現象看上去一直「如幽靈般」神秘,因為兩個相距甚遠的粒子竟然可以發生瞬時聯繫,這看起來似乎破壞了任何東西都不能超過光速的戒律。最近,科學家一直在研究幾種不同類型的糾纏。常規的糾纏涉及的是散布在空間中的多個同類粒子間單個屬性(比如粒子的自旋)的關聯。
  • 已實現聲子介導量子態轉移和遠程量子比特糾纏!
    科學家們讓聲子從一個超導量子位元(人造原子)轉移到另一個量子位元,並在研究期間觀察了兩個量子位元在聲道中的量子糾纏(每個粒子的量子態不能獨立於另一個粒子的量子態來描述)。(B)掃過發射控制脈衝與捕獲控制脈衝之間的延遲時,測量到Q1的激發態總體,證明總體隨穿越次數呈幾何遞減(灰色線)。(C)最大效率點(B)處的量子過程層析,過程保真度F1=0.83±0.002。(I)表示恆等算子,X、Y、Z表示泡利算子。在(A)到(C)中,虛線表示包含有限傳輸效率和量子位缺陷的主方程模擬結果。
  • 首張量子糾纏圖像面世!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英國物理學家首次拍攝到一種量子糾纏的照片,這種難以捉摸現象的視覺證據,第一次展現在大家面前。但是,目前測定到的量子糾纏速度,至少是光速的1000倍。量子糾纏,這種上帝效應,令奠定量子力學基礎的愛因斯坦、薛丁格等物理學巨擘迷惑不解,甚至連量子力學「開山祖師」普朗克,最後都走到了量子力學的對立面。量子糾纏的機理,現在仍然沒人搞的清楚。
  • 智東西晚報:臺積電將拿下蘋果A13全部訂單 華為推量子計算模擬器...
    「智東西」晚報第1061期2018.10.13 周六#今日要聞#1、臺媒:臺積電將拿下蘋果A13全部訂單10月12日消息,據臺灣電子時報報導臺積電自2015年與三星分食蘋果A9晶片代工訂單之後,接連拿下蘋果A10、A11及最新的A12晶片代工訂單,業界預期臺積電穩居蘋果獨家代工地位至少將延續至2020年。
  • 我國科學家實現相距一公裡的高維量子糾纏分發
    來源:央視原標題:我國科學家實現相距一公裡的高維量子糾纏分發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郭光燦團隊與暨南大學、中山大學等研究團隊合作,在量子通信實驗方面取得新進展,首次實現了公裡級三維軌道角動量的糾纏分發
  • 已實現聲子介導量子態轉移和遠程量子比特糾纏!
    科學家們讓聲子從一個超導量子位元(人造原子)轉移到另一個量子位元,並在研究期間觀察了兩個量子位元在聲道中的量子糾纏(每個粒子的量子態不能獨立於另一個粒子的量子態來描述)。科學家們以67%的效率觀察了兩個超導量子位元之間的量子態轉移,利用聲子的部分轉移,產生了一個保真度為84%的糾纏鍾對。在分布式量子信息處理中,電磁波作為遠距離量子節點間量子信息的載體發揮著獨特作用。
  • 新加坡科學家用立方星演示量子糾纏,向全球量子通信網絡邁進!
    利用衛星作為量子糾纏源,通過自由空間信道在遙遠兩地直接分發糾纏,為現有技術條件下實現基於糾纏的量子保密通信提供了可行的道路。(圖片來源:SQO團隊,渥太華大學)前不久,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團隊聯合牛津大學等國內外團隊,利用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千公裡級基於糾纏的量子密鑰分發。相關研究成果於6月15日在線發表在《自然》雜誌上。
  • 智東西晚報:川普政府解禁中興 我國上半年專利排名華為第一
    「智東西」晚報第986期2018.7.12 周四#今日要聞#1、川普解禁中興!6、新型「量子鑽石」或使量子網際網路成為可能7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一項新實驗中,科學家通過將鑽石中的一些碳原子替換成矽原子,製造出了具有矽空位的鑽石,或許未來將應用在量子系統中。普林斯頓大學助理教授Nathalie de Leon解釋,用氮原子替換了碳原子的鑽石在晶格中具有一個剩餘電子和一個空位。
  • 智東西晚報:南京銀隆新能源被解封 蘋果擴大自動駕駛車隊
    「智東西」晚報第995期2018.7.23 周一#今日要聞#1、南京銀隆新能源被查封兩天後即解封日前,一張網傳的查封公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引起不小震動
  • 量子糾纏,一圖讀懂它!
    這種靈異的現象也存在於我們的亞原子世界中,被稱為量子糾纏 。這張圖將帶領我們去讀懂什麼是量子糾纏。話說前文說到的兩個戀人是牛郎和織女,在一個不是七月七的日子裡, 科學家想讓他們幫助做一個實驗,實驗是這醬紫的:從一個光子源中發送一對糾纏的光子,一個送個牛郎,一個送給織女,雖然路途遙遠,光子始終保持糾纏的狀態,織女隨機的選擇如何測量她光子的極化狀態,但不告訴牛郎。牛郎也隨機的選擇一種方法來測量自己的光子的極化狀態,同時也不告訴織女。
  • 智東西晚報:谷歌I/O大會六大產品更新 阿里89元智能音箱開售
    「智東西」晚報第932期2018.5.09 周三#今日要聞#1、谷歌I/O大會六大產品更新 緊貼人工智慧智東西5月9日消息,谷歌剛剛召開而谷歌攝像頭(Google Lens)首次在手機上實現了AR導航/指路。谷歌I/O大會是谷歌對其技術產品線,包括AI、AR、終端AI開發平臺、智能音箱產品、伺服器AI晶片產品、語音助手等產品的全面更新。
  • 科學家說:來自量子糾纏!
    緣那麼緣分究竟是什麼?看來,那些穿越時空的東西真的該到了解決的時候了。可視是宗教、哲學必定是宏觀世界與思維意識的碰撞。而量子科學的進步似乎為這些靈感和緣分找到了答案。在量子科學中,有這樣一種現象——量子糾纏。隨著量子科學的大力發展,科學家們普遍了解到,人類的思想意識其實是「量子級」的過程,我們知道量子世能量子,是宇宙空間最下的顆粒,不是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