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毋容置疑,它依然是最公平的考試,一場高考,足以改變一個學生乃至一個家庭命運,尤其對於底層家庭而言,高考被寄予了太多希望。
高考是一場磨練,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其中的不容易,高中生背負著改變命運的包袱,期盼著努力考上名牌大學,其中,死命學習英語是當下考名牌大學的根本,英語不過關,大學基本無緣。
近期,浙江大學著名的鄭強教授,針對高考英語這個話題,直言不諱,直接建議將英語「趕出」高考,以此減輕高中生的高考壓力,讓他們能夠騰出更多時間學習其他學科。雖然小編很喜歡鄭強教授的「暴躁」演講風格,但對於鄭強教授建議將英語「趕出」高考的觀點,我們理性分析一下,這真的可行嗎?
首先,英語在高考中總分為150分,英語在高考中的分量非常足,而英語在學生和老實心目的重要性,不亞於語文和數學,如果直接英語從高考中「砍掉」,高考將面臨改革!高校的本科錄取規則也會面臨改革!為什麼呢?因為高考去掉英語後,高考總分就會變動,高校以往的錄取規則不再適合,比如,高考有英語時,630分可上中南大學,一旦英語去掉,這錄取線就要重新設計,這種錄取規則的變動覆蓋的是所有高校,工作量太大了。
第二,十個學生,當中可能有八個存在「偏科」現象,偏科也很難杜絕,這些偏科生中,肯定有一部分是英語偏科生,他們喜歡學習英語,英語是他們的強項,英語是他們的得分點,英語是他們的高考「殺手鐧」,本指望通過英語拉分,如果高考一刀切掉英語,則這部分英語偏科生必然難以接受,不僅會影響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可能還會產生「故意打壓偏科生」的不良情緒,而這些是我們最不願意看到的。
第三,英語的確佔用了學生大部分的學習時間,最惱人的是,學習時間佔了,但成績卻不見得會有提升,我想這也是很多高中生雙手支持將英語「趕出」高考的主要原因。但回過頭來冷靜思考,英語畢竟是國際常用的語言,隨著國際化的不斷發展,未來不可避免的要跟外國人打交道,而英語就是交流的前提。
當然,值得自豪的是聯合國已經將漢語也確定為了國際交流語言,這是全世界說漢語的人的驕傲,但技多不壓身啊!
第四,英語的作用和重要性,在高中時期很難體會,如果從事的工作不需要與國際打交道,英語的確也沒有用武之地。但若想走學術研究路線,比如讀研、讀博,英語技能是必不可少的!一名合格的研究生,他的知識涉獵範圍不僅在國內,還需要研究國外,閱讀和翻譯大量英文文獻,發表英文論文,以此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這一切,都需要有較強的英語功底。
經過冷靜的、理性的分析後,就目前來說,將英語「趕出」高考的可行性不高,而高中時期是學習英語的黃金階段。
我是「學而思教」,關注教育,歡迎您的評論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