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故事|幼兒園就幾十萬砸進,她堅決否認自己是「虎媽」

2020-12-12 錢江晚報

高考、中考、幼升小

三代學生「偶遇」,各有各的路

現在的教育,真的成拼爹拼媽的教育了嗎

錢江晚報記者 沈蒙和

一直拖到最後,遲疑的李瑩(化名)仍然沒有下定決心。

直到要報名的最後一個晚上,她才在家庭會議上正式拍板:讓兒子點點上民辦小學。

今年杭州小學首次實行「公民同招」,既公辦民辦小學同步招生。對於公辦小學——尤其是熱門公辦小學的一表生的家長們說,尤其糾結。如果選民辦,意味著在公辦小學的入學資格就要往後排,甚至會「兩頭落空」。

魚與熊掌,無法兼得了。

雖然糾結公辦還是民辦

但幼升小準備從一歲多就開始了

到底選公辦還是民辦?在眾多面臨幼升小的杭州家長當中,李瑩應該算是典型的那批。

但決心下得晚,並不意味著準備做得遲。「從幼兒園中班下學期開始,我就有意識地為點點的幼小銜接做準備。」李瑩告訴錢報記者。至於「無意識」的準備,甚至可以追溯到點點16個月大的時候。

李瑩是典型的職業女性,哺乳假結束就上班了,把當時剛滿10個月的點點託給奶奶和外婆輪流照顧。兩位老人的帶娃方式不同,時間一長難免會發生爭執。半年後,考慮到「專業的人才能做專業的事」,李瑩狠下心,將才1歲多的點點送進一家早教機構。早上8點送去,傍晚6點接回。其實,早教班下午4點就放學了,額外多出的那兩個小時,是在上所謂的「全腦教育」興趣班——就是孩子和外教一起唱唱跳跳。

「據說,現在有家長把六七個月大的寶寶就送去接受『全腦教育』,太誇張了。我當時讓點點上興趣班,純粹是因為下班晚,趕不上4點接他放學。」李瑩坦言,「如果非要說有啥長遠目標,就是有外教授課,我希望能在點點的語言發展敏感期,培養英語語感。」

點點的早教班生涯,持續了一年多,終於夠到上幼兒園託班的年紀。開學日,李瑩歡天喜地送兒子去了心儀的公辦幼兒園,感覺如釋重負——早教班前前後後花了20多萬元,平均每個月要2萬元。

(資料圖片,與本文無關。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孩子還在幼兒園中班

媽媽就做起了留學規劃

早教的錢省下了,李瑩將關注的重點放到了點點的興趣愛好上。從小班起,可愛的點點在唱歌、思維和英語三個興趣班裡放飛自我。看出來沒有?在點點的成長過程中,媽媽一直很重視他的英語學習。「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孩子需要出去看看。」點點讀中班時,李瑩就為他做起留學規劃,希望他今後有更開闊的視野和心胸。從幼兒園就開始做留學規劃,會不會太早?李瑩搖搖頭,還舉了個身邊的例子,相當有說服力。她表弟一家已在美國定居多年,表弟剛剛考上史丹福大學,父母向親朋好友分享教育經驗時說,兒子從幼兒園就開始努力了,除了學業,還在藝術、體育等各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因為名校最看重這些。換言之,美國頂尖大學的學生,除了個別智商超常的,多數是這樣從小拼到大的。既要為將來留學做準備,又要搞幼小銜接。點點中班這一年,確實有點忙。

除了英語課,又開始學網球、遊泳和架子鼓,中班下學期還報了個機器人班。「按每周一節課算,機器人班我一下子交了10年的費用,除了價格有優惠,主要是覺得興趣愛好要堅持學,才能成為特長。我就是因為小時候中途放棄了一直學得不錯的樂器,現在啥特長也沒有。」李瑩說。

(資料圖片,與本文無關。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花了大價錢的培訓班

還要漏夜排隊才擠得進

在上機器人課時,李瑩閒逛發現樓上有家口碑不錯的幼小銜接班。她用了好幾天,混在在上銜接班孩子的家長中打聽,又找銜接班負責人長談了一次,決定也來報名。

不過,這名有點難報的。因為名額有限,報名前一天晚上,就是心急家長跑來漏夜排隊。李瑩第二天一早才從微信群聽說此事,偏偏單位有急事,分身乏術,最後家裡保姆「臨危受命」,趕去報名現場,好不容易才搶到一個名額。

「再晚去十分鐘,名額就沒有了。」李瑩說。

在這個幼小銜接班,主要學兩樣東西:拼音和閱讀。教學進度根據幼兒園孩子制定,還算輕鬆。「太難的,超出他能力的課程,我也不會報。」李瑩看著像個虎媽,家裡最心疼兒子的也是她。等點點上了大班,她把當初的那個英語班停了,僅僅是因為發現兒子的英語作業出現完形填空,「讓大班孩子做完形填空,太離譜了。」

一會兒報班,一會兒停班。按李瑩的原話說,這叫「天人交戰」。

「一方面,我不喜歡超前教育,會打擊孩子的學習興趣。那家培訓班的難度過高,點點對英語的興趣明顯下降,得不償失。另一方面,我也希望兒子能打好基礎,做最好的自己,能儘快適應小學生活。」她說。許多人知道李瑩給兒子制定的留學規劃後,提出過質疑:既然預備出國,為什麼還要讓孩子學這學那,搞得那麼辛苦?這位媽媽的回覆是:「我希望點點將來出國接受精英教育,而不是混一張文憑。」

(資料圖片,與本文無關。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都這麼「拼」了

她仍然只覺得自己個普通的媽

中國最早的留學生是因為成績優異出去的;近些年留學門檻降低,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拿一張大學文憑,而送孩子留學,結果呢?這些孩子跑去國外炫富、考試作弊……這樣的留學有意義嗎?作為一位10後的家長,李瑩不認可這種留學觀點,所以才給點點選了另外一條路。這條路不好走,費神又費錢。點點讀大班時,除了上幼小銜接班,還開始學畫畫、認字、跳繩,也上過1000元一節的思維課。「有的培訓班上過才知道坑,我經常安慰自己,這是在給其他媽媽『掃雷』。」李瑩打趣說。面對幼升小,在點點面前有三個選擇,公辦小學、民辦小學和國際學校。出人意料,早就幫兒子規劃留學的李瑩,最早選的是公辦小學。「我們全家堅信中國的基礎教育是好的,所以不考慮國際學校。而對比公辦和民辦小學,當時覺得最優秀的師資在公辦,我身邊的一群媽媽選的也都是杭州口碑最好的幾所公辦小學。」她解釋說。讓她改主意的,是與一位教育界資深人士的交談。近年生源高峰,公辦小學班額擴大,老師對班裡每個孩子的關注度肯定不如實行小班化的民辦小學,而點點顯然更適合小班化教學。所以,點點大班下學期,李瑩開始物色合適的民辦小學。她帶點點參加了好幾所學校的體驗活動後,決定報名位於市中心的一所民辦小學。「主要有兩個理由,從主觀上講,我和校長面對面聊了聊,教育理念一致;從客觀上講,學校的招生人數相對多些,錄取概率會大些,畢竟只有一次報名的機會。」在外人看來,這位媽媽為兒子成長操碎了心,點點還沒上小學就已經是個全能的娃。而在李瑩看來,始終覺得自己只是個普通媽媽,點點也只是個普通孩子。「最近不是在討論4歲孩子英語詞彙量1500個夠不夠麼,有人覺得很誇張,但事實上,這在上海和北京真的不夠。上回,住北京的閨蜜把孩子幼小銜接的教材發在朋友圈,竟然是新加坡版,全英文的。我給點點做的幼升小準備,最多算是基礎。」

相關焦點

  • 電視劇《虎媽貓爸》熱播 話題性、針對性是必殺技
    話題性、針對性是該劇的必殺技   這部劇主要選取了「幼升小」「富養女」「隔代疼」等親子教育話題,具有很強的現實性,是製片人黃瀾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延展而來。她表示,劇本中的很多細節都源自真實生活,很多矛盾衝突和細節都是通過和孩子的班主任、身邊的「虎媽」們聊出來的,同時也參考了很多教育類的書籍。
  • 2021幼升小,這些小學幼升小還能這樣「直升」
    2020「公民同招」鐵拳打下,成都的幼升小開始千奇百怪起來。9月都開學了,至今還有家長沒搞清楚幼升小到底能不能直升。2020年6月8日,在眾多民辦學校發出幼升小招生簡章後,嘉祥外國語錦江小學招生簡章姍姍來遲,向成都幼升小的圈子投下一顆重磅「炸彈」。「還能這麼玩兒?」
  • 幼升小零基礎入學?你跟寶寶到底是有多大的「仇恨」
    (本文幼升小面試題目截圖來源:家長幫app)關注今年幼升小面試題萌媽之前提早潛入了幾個2018年9月幼升小入學群,上周末是全市集中面試日,於是被各種幼升小的信息持續刷頻。我們幼兒園就有小朋友做得到。好吧……都說跟優秀的人一起會變得更優秀,而此刻,萌媽只感受到了自己和閨蜜們之間在眼界上的差~距~。
  • 看了幼升小的面試題,感覺自己幼兒園都畢不了業!
    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幼升小那些讓人驚掉下巴的面試題!小編看完這些題目,覺得自己的學歷大概emmmm...只有幼兒園水平吧!1.這題目長到小編聽一次都記不住啊啊啊啊啊啊啊!艾瑪,小朋友上個學可真不容易啊!2. 請在下列故事中挑選一首背誦。《畫》、《草》、《登鸛雀樓》、《尋隱者不遇》、《憫農兩首(其二)》、《夜宿山寺》 。
  • 從美國「虎媽」想到的孩子教育問題
    01中外版「虎媽」大PK前幾年,美國有一位華裔母親因為她教育子女的自傳書《虎媽戰歌》而出名,這本書連續多次位居美國暢銷書榜首,「虎媽」以嚴格到有點殘酷的教育方式引發了美國教育界乃至整個社會的激烈討論。在以崇尚個人自由和權利的美國,《虎媽戰歌》之所以引起關注,是因為虎媽的教育方式讓很多美國孩子的父母大跌眼鏡,一度被評價為「虐待兒童」。比如通過辱罵、恐嚇和體罰的方式教育兩個女兒,小女兒在練習小提琴的時候,被要求一直從傍晚練習到深夜,期間不能休息,不能上廁所。隨著兩個女兒的長大,兩個人都表現的非常優秀,先後考入耶魯和哈佛,成為天之嬌女。從結果來看,虎媽的教育是非常出色的。
  • 《虎媽貓爸》1至20集觀後感
    這是一部虎媽貓爸的電視劇我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這部電視劇, 由趙薇飾虎媽,佟大為飾貓爸。故事主要圍繞著年輕夫妻結過婚,有了自己孩子。產生的矛盾,到底是事業重要還是孩子的教育或者是家庭。一系列的矛盾該怎麼解決…… 周末貓爸一家人準備帶自己女兒去她奶奶的好友家。
  • 幼升小「神童簡歷」太雷人:學過微積分
    幼升小 " 牛娃 " 頻現引發集體 " 吐槽 "近日,一篇題為《幼升小的牛娃怕不是愛因斯坦轉世》的文章在朋友圈中廣為流傳。文章中提到某名校幼升小報名人數 8000 多人,經過網選、機考、面試三輪,最終只錄取 60 人,競爭激烈程度令人咋舌。
  • 電視劇《虎媽貓爸》什麼時候上映?劇情是什麼?
    電視劇《虎媽貓爸》什麼時候上映?劇情是什麼?時間:2015-04-21 10:28   來源:紅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電視劇《虎媽貓爸》什麼時候上映?劇情是什麼?- 《虎媽貓爸》是一部由新麗傳媒出品,姚曉峰執導,趙薇、佟大為、董潔、潘虹、韓童生、郭凱敏、崔新琴、紀姿含、韓青 、 李佳、王森等主演的都市家庭喜劇。那麼,電視劇《虎媽貓爸》什麼時候上映?哪個臺可以看?
  • 公辦幼兒園的學前班少 幼升小銜接不上怎麼辦
    周軍/圖核心提示「這個學期結束,孩子就讀完大班了,但還沒到上小學的年齡,幼兒園又取消了學前班,還有一年時間,怎麼辦呢?」近期,南寧市部分家長為孩子幼升小銜接出現「斷層」而煩惱。幼兒園為何要取消學前班?公辦幼兒園辦學前班的情況如何?近日,記者調查採訪了區直、南寧市及行業辦的14所公辦幼兒園,發現大部分幼兒園都不辦學前班了。這14所幼兒園中,目前還有學前班的只有4所。學前班逐步退出學前教育已成趨勢,教育部門表示,對幼兒園是否設學前班,無硬性規定。但受場地限制等種種因素限制,公辦幼兒園學前班數量確實在減少。
  • 口述|香港「幼升小」故事:這是一場壓力下的「配對」遊戲
    【編者按】各地「幼升小」陸續開始。入學考試考倒家長;孩子被復讀幼兒園……有人把「幼升小」稱為「沒有硝煙的戰爭」。香港某電視臺的一檔真人秀節目《沒有起跑線》曾集中展現家長的教育焦慮。有家長不無心酸地自嘲,在香港不做兩件事會活得很輕鬆:生孩子和買房子。
  • 有空焦慮,不如遠慮:來自剛走完幼升小的一位媽媽
    爸媽營說本文是今天【幼升小專題】第一篇,今天的專題,都是圍繞幼升小展開的。她在中國從出生長到18歲,只要我不盲目崇洋,她一定能在純中國的環境裡深度浸潤,我一點也不擔心她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對中國語言的學習、以及在中國積累的人脈。出國之後,她將來是要再回到國內?還是真的在國外生活?留給她自己做選擇,同時認為我們提供的教育環境,應該讓她擁有「無論選擇什麼,都能健康、積極、快樂、平安地過好自己生活的能力」。
  • 泉州一幼兒園建在小區裡嫌孩子早操太吵 業主怒砸音響
    N海都記者 張凱航 通訊員 林隆華 海都訊 昨日上午9時許,泉州市世紀巨星小區的劍橋雙語幼兒園裡,孩子們正在做早操,突然衝出一男子,搬起音響就砸,不少孩子被嚇哭,一旁的老師、家長氣憤不已。記者到場了解到,幼兒園與小區業主的矛盾由來已久,小區物業表示,因幼兒園音響擾民,近兩個多月就接到了十多次業主投訴。
  • 「幼升小」備戰媽媽獨白:家長學位焦慮症瀰漫
    一年一度「幼升小」(幼兒園升小學)的腳步已像春風一般撩動王靜的心,火爆程度不遜於「小升初」的「幼升小」開始升溫。 在廣州,許多像王靜一樣為給孩子謀求一個好的小學學位的中年家長們,就像在準備一場「暗戰」。「到底怎樣才算不辜負孩子的未來?」「到底怎麼才算好學位?」從平靜瞬間陷入焦慮,王靜也不知道裹挾著自己的到底是什麼。
  • 幼兒園張貼幼升小喜報,家長質疑:上公小的孩子就不優秀?
    昨天下午,一家幼兒園的升學「喜報」突然刷爆朋友圈。「幼升小不是說不要考的嗎?這家幼兒園如此高調曬『成績』,在拼啥呢?」附近有家長表示看不懂。也有家長說,幼兒園那麼多孩子,多數上人戶對口的幼兒園,這家幼兒園把那些上了「民小」的孩子當喜報來炫,是不是覺得上「公小」的孩子不優秀呢?
  • 幼升小需不需要上銜接班?聽聽小學老師怎麼說
    還沒上小學,就坐進培訓班,提前學對孩子好嗎?記者走訪省城幼兒園、小學、培訓機構等多家單位探究竟「我家孩子今年9月要上小學了。最近,幼兒園班裡很多小朋友都去上了幼升小銜接班。我覺得沒必要,不打算給他報。可是,前幾天我聽朋友說,她給孩子上小學報名時,發現孩子們被問了拼音、加減法方面的一些問題,還在一張表上勾了優良差等。
  • 懂核反應堆、學過微積分 幼升小神童簡歷引發集體吐槽
    2018-04-22 17:33 | 新華社資料圖一場8000人只能錄取60人的幼升小選拔,引來了一批「懂得核反應堆」「學微積分」的優秀的幼兒園「牛娃簡歷」,這些被戲謔「超過愛因斯坦」的神童,近幾天正在朋友圈刷屏。由於家長急於為孩子順利升學積累優勢,「搶跑學習」「超前教育」在學齡前兒童中已經非常普遍。
  • 上海這些貴族名校,砸錢也進不去,憑什麼這麼牛?!
    貴族學校一直是一個神秘的存在,蘋果電腦、旋轉餐廳、馬術課、高爾夫球課、全英語教學、學費幾十萬、師資力量很厲害、住宿條件堪比五星酒店......如果單單是貴,也許還好說。以下這些出了名的「貴族」學校,有些是明星扎堆、有些是競爭激烈、有些是有國外血統,就算砸錢也不好進哦!
  • 電視劇《虎媽貓爸》:愛是一種自我完善
    電視劇《虎媽貓爸》海報。資料圖片   最近幾年,以「80後」教育子女為題材的電視劇漸漸多了起來,《虎媽貓爸》是其中較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它摒棄了同類題材作品類型化的套路,用大量富有生活情趣的細節,在看似簡單、極端的二元對立衝突中寫出了人的豐富性和複雜性,整部作品充滿活力。   《虎媽貓爸》講述的是「80後」父母與孩子共同成長的故事。
  • 「幼升小銜接班」成暑假爆款,主要教語文數學,每小時收費100~200元
    說到暑假,最開心的是孩子們,但對於孩子即將幼升小的父母們而言,卻是一個焦慮的暑假:孩子要上小學了,小學教育和幼兒園大不一樣,孩子能適應嗎?不少培訓機構出現了針對幼升小的銜接班,要不要也去給孩子報一個班?提前學習一下小學課程?儘管重慶已入伏,還是沒打消部分家長把孩子送去幼升小銜接班的熱情。「幼升小銜接班」到底有沒有必要呢,能幫助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嗎?
  • 幼升小「神童簡歷」太雷人!懂核反應堆、學過微積分
    幼升小「神童簡歷」折射家長集體焦慮新華社長沙4月21日電(記者謝櫻)一場8000人只能錄取60人的幼升小選拔,引來了一批「懂得核反應堆」「學微積分」的優秀的幼兒園「牛娃簡歷」,這些被戲謔「超過愛因斯坦」的神童,近幾天正在朋友圈刷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