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幼小銜接要結束了,家長卻發現孩子坐不住,是不是多動症啊?

2020-08-23 琢玉育兒

幼小銜接班接近尾聲,老師很負責地召集家長匯報了孩子的學習情況。

按照老師的說法,孩子大體上可分為三類,一類學東西非常快,老師講一遍就會;

一種是反應比較慢,但是也跟得上來;

最頭疼的是第三種孩子,坐不住,上課不認真聽講,左耳進右耳出,完全不在學習狀態。

對號入座的家長頓時慌了:「我家的就是坐不住的,在家裡讓他做個作業,跟椅子上有釘子似的,扭來扭去。這個是什麼情況,是不是多動症啊?」

老師一愣,安慰道:「多動症是兒童時期較常見的行為障礙,有活動過多,注意力不集中和行為衝動三個主要特徵。但坐不住不等於就是有多動症啊。」



像這位家長的確有點焦慮了,孩子坐不住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見的有以下四個原因:

1、生活作息不規律,生活習慣差

生活作息不規律,晚上玩到十一二點還不睡,早上睡到七八點還不起來。這對孩子的身體發育影響不好。

再加上生活習慣太差,如吃飯不再餐桌上好好吃,而是拿著飯碗到處跑,或者邊看電視邊吃,邊玩邊吃,甚至六七歲了,還不自己吃飯,要家長追著喂。

玩玩具時,太多玩具,每個玩具沒玩一會;宅家裡電子產品不離手,動畫看多了,書籍就顯得枯燥無味。

這些不好的生活習慣在幼兒園可能影響不大,但到了需要安靜坐著學習的小學階段,孩子就會不習慣了。



2、鍛鍊不夠

很多家長急著給娃報各種興趣班,留給孩子玩耍和戶外活動的時間大大縮短。

而孩子的大動作和精細動作的發展卻是需要靠這些活動來發展的。足夠的活動時間能幫助孩子鍛鍊核心肌肉群,孩子在需要端正坐著的時才有足夠的肌肉耐力來支撐。

鍛鍊不夠,就會直接導致孩子坐不住。



3、環境準備不夠,孩子自己也沒準備好

環境嘈雜,馬路上汽車的轟鳴聲,樹上鳥兒喳喳叫,有其他孩子在玩耍打鬧聲、書桌雜亂,甚至還有孩子喜歡的玩具,都可能導致孩子坐不住。

孩子是不是生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如肚子餓了,口渴了,想上廁所了等,或者是孩子用的桌椅讓孩子坐得不舒服,孩子坐得很累?

這些都會讓孩子注意力分散,坐不住。



4、時間安排不合理,目的指向不明確

實驗證明,在良好的教育環境下,3歲幼兒能集中注意力3~5分鐘左右,4歲幼兒可持續注意10分鐘左右,5-6歲幼兒20分鐘左右。

若是坐著的時間遠遠超過這個對應時長,再加上,兒童長時間處於單調的活動狀態下,容易疲勞,出現「保護性抑制」,表現為無精打採,注意力渙散,然後就是坐不住了。

另外,目的指向不明確,孩子也不知道自己這樣坐著是要完成什麼任務,孩子就會注意力渙散,動來動去地給自己加戲。



既然坐不住的原因找到了,那麼作為家長,能為孩子做什麼呢?

1、合理安排一日生活,定時定量完成任務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認為「全部課程包括全部生活,一切課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課程。」要讓孩子坐得住,可以從一日生活中進行訓練。

如讓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只專心做一件事情,吃飯就在餐桌旁邊坐好專心吃,半小時之內吃完;到睡覺時間了,就把玩具都收起來,堅決不帶玩具一起睡;做作業,就定個半小時的番茄鍾,完成一定量的任務,沒有完成就休息五分鐘繼續做。



2、保證足夠的運動時間

生命在運動,尤其是孩子,天性活潑好動。給孩子足夠的運動時間,讓孩子身心健康發展。這其實是一種事半功倍的做法。具體做法可以是帶孩子去戶外活動,跑跳攀爬,玩些體育器材,如攀爬架高低槓等等。沒條件天天出去戶外玩耍,也可以讓孩子在家裡自由活動,爬上爬下,跳來跳去,或者玩些球類遊戲,親子遊戲等等。孩子動夠了,自然也就坐得住,相應的專注力也就提高了。

3、營造一個讓孩子坐得住的環境

一個安靜有序的環境能幫助孩子坐得住。

一套適合孩子的桌椅,整潔無雜物的桌面有助於孩子長時間坐著;

減少外界的誘惑,如禁止其他孩子玩遊戲玩玩具看電視手機吃東西等;

減少外界汽車鳥叫等雜音,可以把門窗窗簾關上,或者讓孩子戴上防噪耳機等

另外,在要求孩子坐到書桌之前,讓孩子吃飽喝足上完廁所再來。



4、應用書籍對孩子進行專注力訓練

對兒童來說,遊戲不僅僅是一種消遣,還是兒童的主要學習方式。我國「幼教之父」陳鶴琴先生曾說,幼兒的專注力在遊戲中發展。

有趣好玩的書籍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改善孩子受電子產品影響的認知習慣,從而幫助孩子適應從書本獲取知識的學習模式。

像這套英國著名童書公司Parragon原版引進的《兒童專注力腦力訓練書》豆瓣評分8.8分,包含《綜合訓練營》、《數字大爆炸》、《圖形大猜想》和《迷宮大冒險》四冊,大16開,環保油墨印刷,色彩鮮豔,主題鮮明,適合3-9歲的孩子訓練專注力。


這套書通過圖形、數字、迷宮、推理等遊戲形式把數字認知、色彩認知、圖形想想、找規律等知識點融進書本,從空間、邏輯、推理、記憶等方面開發孩子智力,恰恰迎合了兒童的專注力在遊戲中發展的生長特點。


整套書包含400多款遊戲,好玩有趣,讓孩子從玩中學,不僅能夠激起孩子看書挑戰答題的熱情,還能幫助孩子在遊戲中不知不覺提升注意力,養成坐得住的好習慣。

而且玩著書本裡的遊戲是坐在書桌前的,孩子習慣了這樣的看書模式,在做作業時也更容易坐得住。全套書四本,原價138元,團購價118元,文末可下單。

寫在最後

對於孩子幼小銜接中暴露出來的坐不住的問題,家長不能不管,但也不要著急上火,更不要簡單粗暴地打罵孩子。而是應該靜下心來,反思一下本文所提的四個因素有沒有踩雷,然後採取行動,有針對性地去幫助孩子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提升孩子坐得住的功力。

孩子專注力好,坐得住,無論是對孩子的學習,還是以後的成長都是大有益處的


相關焦點

  • 孩子總是坐不住,是不是有多動症?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很關鍵!
    前段時間又聽到北京的李女士在抱怨自家的孩子從小就開始上早教班,在早教班的時候也總是那個坐不住的孩子,讓自己感覺很丟臉到了上幼兒園本想著孩子長大之後就會好一點了結果孩子還是坐不住,他都甚至懷疑孩子是不是得了多動症,再這樣下去孩子以後上小學了可怎麼辦呀。
  • 青島幼小銜接調查:八成孩子在「搶跑」 家長坐不住了
    現在,許多孩子尚未入學,就已掌握1000多個漢字、100以內加減法、500個以上英文單詞、拼音拼寫、可以簡單讀報……林林總總的培訓班裡,能看到一些背著書包的小寶寶的身影。幼小銜接到底有沒有必要?幼小銜接需要銜接什麼?記者日前展開調查。
  • 暑假只給孩子留1天休息時間?比幼小銜接更重要的,是這5種習慣
    此刻,女兒所在班級的家長群裡,大家熱火朝天地要組團給孩子報名幼小銜接。有家長說:「我兒子拼音有點差,我決定給她報名8月份的幼小銜接,上完幼小銜接休息一天就讀一年級了。」受疫情影響,我們重慶的幼兒園大多都是在6月2日才開的學。女兒所在幼兒園早就出了通知8月7日放暑假,本來我覺得不足一個月的暑假時間已經很短暫了,卻沒想到有家長竟然又給孩子報名了8月份的幼小銜接。
  • 幼小銜接,到底銜接什麼?幼小銜接班孩子要不要上?怎麼選?
    原創:牛媽彭小蹦【牛媽心語】爸爸媽媽們,孩子放暑假了,你們的小心臟還好嗎?哈哈哈哈……即將上小學的父母們不淡定了,眼看著別人家孩子一個個都上幼小銜接班了。自己家孩子也得迎頭趕上啊,不能讓娃輸在起跑線上……(中班的家長們紛紛表示:我們現在就已經不淡定了)幼小銜接,到底銜接的啥?弄明白這一點很重要!幼小銜接,真正銜接的是孩子的社交能力與(學業)抗壓能力。
  • 孩子坐不住?是調皮還是多動症,看看醫生怎麼說!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會出現一些讓家長苦惱的問題,就比如自己收到私信有孩子家長說:孩子總是坐不住,不論是在家裡吃飯還是幼兒園上課,一直時不時的搖搖晃晃、抓耳撓腮、扣這個摸那個的,由於近些年小兒多動症越來越多,一旦出現問題,家長們就會覺得是不是多動症了
  • 孩子坐不住?是調皮還是多動症,看看醫生怎麼說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會出現一些讓家長苦惱的問題,就比如自己收到私信有孩子家長說:孩子總是坐不住,不論是在家裡吃飯還是幼兒園上課,一直時不時的搖搖晃晃、抓耳撓腮、扣這個摸那個的,由於近些年小兒多動症越來越多,一旦出現問題,家長們就會覺得是不是多動症了,家長們先別著急,有很多父母一看到孩子動作多就覺得是多動症了,其實多動症的症狀表現不僅僅是動作多而已。
  • 孩子坐不住就是多動症嗎,多動症的表現有哪些?
    孩子坐不住就是多動症嗎?許多小朋友從小總是坐不住,老是瘋狂的跑來跑去。還特別願意表達,常常在教師的問題還沒有問完時搶先說出答案,即便教師提示後還是無法做到先聽再答。問到原因,他會說他也不知道,但是好像就是操控不住自己。就屬於極度活潑、易動型。"坐不住"幾乎是許多小孩的通病,關於孩子來說好奇心往往會大於專心力。
  • 杭州博文智星幼小銜接,家長放心,孩子開心
    想起3年前把孩子送進幼兒園那天的情景,回憶起那天孩子哭的稀裡譁啦的樣子,是不是覺得有些感慨也有些擔心。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學習,能適應嗎?  孩子要成為一名小學生站在人生的起點上,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作為家長必須得重視幼小銜接工作,給孩子提供正確的引導幫助。
  • 一年級媽媽這樣說:幼小銜接最好這樣上
    「怎麼回事啊,昨晚?」我指著她的眼睛問。「哎,別說了,姐。你家蟲蟲去年上小學前,你有沒有讓他上幼小銜接班啊?」「沒有。」我搖搖頭。「那能行嗎?能不能跟上?我單位同事都上,小學老師講課的進度特別快,尤其是拼音,根本不管孩子學沒學會。只要全班一大半孩子都會,老師就過了,你要以前沒學過的,可吃虧了。」
  • 孩子在幼兒園上課坐不住,走來走去,是不是得了多動症?
    導讀:孩子在幼兒園上課坐不住,走來走去,是不是得了多動症?孩子上了幼兒園,如果在課上走來走去,不僅會擾亂課堂秩序,影響其他小朋友的學習,也會給幼兒園的老師帶來一些維持課堂秩序的麻煩,孩子自己本身也學不到東西,這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是不利的。那麼,孩子在幼兒園上課為什麼坐不住呢?
  • 孩子不上幼小銜接,一年級就跟不上了嗎?
    開學快3個月了這是一年級家長啊最焦慮的時候,許多家長感覺孩子上小學以後學習特別的吃力,各方面的功課都跟不上,就想著是不是因為孩子當時沒有上幼小銜接呢?咱們今天呀就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上幼小銜接確實會讓孩子在剛上一年級的時候輕鬆許多,但這並不利於孩子,學習能力的培養。為什麼這樣說呢?
  • 如何做好孩子的「幼小銜接」?長沙首個幼小銜接教研基地掛牌
    華聲在線7月15日訊 「幼小銜接到底是什麼?」「幼小銜接有必要嗎?」「該如何給孩子做幼小銜接?」……從幼兒園升入小學,可謂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為了不讓孩子輸在第一起跑線上,不少家長往往會在暑假給孩子報各種「幼小銜接班」,那麼,是否應該進行幼小銜接?
  • 孩子終於上小學了,可是上課坐不住……
    像小易兒子這樣上課坐不住的低年級學生比比皆是,嚴重點的,是像小易這樣,上課滿地亂爬,不嚴重的,也會找各種藉口起身,上廁所呀,撿東西呀……總之,要讓他們安安靜靜地坐在椅子上課,實在是比登天還難的事情。孩子上課為什麼坐不住呢?
  • 孩子挺聰明,就是多動、坐不住,成績忽上忽下!是多動症導致的?
    奶奶一上來就問:醫生 ,你快給我娃娃看看,別人都說他是多動症,你檢查一下到底是不是?老師也經常反映他坐不住。成績一會好一會差的。昨天因為娃娃不懂事,在地鐵上跳上跳下、到處亂跑,讓我都被別人罵,頭痛得很!
  • 又是一年暑假來到,馬上要步入一年級的孩子,該不該上幼小銜接
    馬上就要迎來暑假了,很多家長陷入了一個選擇困難的境地,「我的孩子馬上就要上小學了,究竟該不該讓孩子提前學習小學的內容,上補習班呢?」以前的我單純認為,這不就是在讀大班的時候提前學一些小學的知識,省得到時候上了小學不適應。歸根結底還是一個「怕」字,家長們怕自己的孩子在剛站上小學的跑道上就被落下一大截。
  • 孩子明年就要上小學了,到底要不要報幼小銜接
    但是現在我們家裡就在糾結到底繼續上幼兒園大班呢,還是要報幼小銜接呢?真的很糾結。我家孩子屬於活潑好動,坐不住那夥的,外加脾氣還倔。剛上幼兒園小班時,送的是半天。送全天時,把老師都折磨夠嗆。當時的班主任還給我打過電話讓我接回家,孩子她沒辦法了,怕哭出個好歹。
  • 寶寶幼小銜接心裡苦?專家:家長也要幼小銜接
    在這之前,他最大的苦惱只是媽媽總要求他多喝水、不許剩飯,還有中午要睡覺。如今,他感受到了些許不一樣的壓力:每天要學寫兩個字,學拼音,還要做算術題。在幼小銜接階段,軒軒並不是一個人。因為擔心孩子一上小學就掉隊,不少家長把起跑線設在了幼兒園大班甚至更早。專家表示,幼小銜接更重要的習慣的培養,這一點大多數父母都懂了。
  • 愁煞家長,幼小銜接的「小豆包」上課十分鐘就東搖西晃
    不僅需要老師提醒,幽幽媽媽也坐在她的身邊,不斷提醒坐姿。但是,幽幽卻並不以為然,手剛不擺弄鉛筆,腿又開始不斷抖動。坐了十來分鐘後,身體便東搖西晃起來。「撓撓這、摳摳那,已經明顯坐不住了。」 坐不住是幼升小孩子普遍存在的問題。
  • 跑偏的幼小銜接教育 都是家長盲目跟風惹的禍?
    「別人家孩子都提前學小學的東西,我可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看著別的家長說得煞有其事,你焦慮嗎?暑期將至,許多上大班孩子的家長又開始忙活著為孩子準備上「幼小銜接」類課程了,那麼,為什麼要上幼小銜接,這些所謂的銜接班課程上的是什麼內容?幼小銜接究竟應該如何銜接呢?
  • "幼升小"要搶跑? 這個暑假你家娃上幼小銜接班沒?
    」結果顯示,78%受訪家長稱,孩子升學銜接段的困惑和迷茫集中在「幼升小」階段。    近日,記者來到人民北路的一家培訓機構,發現該機構的「幼小銜接班」模仿小學生活作息,孩子需要每天早上8時報到,根據課程表安排上課,直到下午17時。課程從晨讀弟子規到動感拼音、趣味數學等都有,還設了專注力與品質、繪本閱讀等課程。中午有午餐、午休,下午要做眼保健操等。18天的課程,收費1840元。    「我們家暑假沒有人帶小孩,把他送到這裡來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