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幼小銜接調查:八成孩子在「搶跑」 家長坐不住了

2020-12-12 青島新聞網

現在,許多孩子尚未入學,就已掌握1000多個漢字、100以內加減法、500個以上英文單詞、拼音拼寫、可以簡單讀報……林林總總的培訓班裡,能看到一些背著書包的小寶寶的身影。幼小銜接到底有沒有必要?幼小銜接需要銜接什麼?記者日前展開調查。

幼小銜接班報名火熱

今年秋季樂樂將上小學,雜誌上的字大部分都認識了。媽媽孫女士最喜歡讓樂樂在家人朋友面前展示這一「特長」。

青島市一位公辦小學的班主任去年在統計班級入學新生的班會上發現,80%以上的孩子都存在提前學的情況。

超前學習在家長間成了一種集體焦慮。「身邊的家長都在讓孩子學,學前班教得多,上學之後能夠跟得上。」黃女士告訴記者,她的孩子即將升入大班,但在中班期末時,班裡就有一半的家長決定讓孩子轉到幼小銜接全年班。

記者走訪了青島市幾家幼小銜接班發現,報名情況異常火熱,有家長提前一年就給孩子報名了。一家幼小銜接全年班學費3.9萬元,面向2019年入學的學前兒童開設5個班,目前僅剩10個名額。「如果孩子今年上中班,明年想去,都不一定能報上名。」在談起某家幼小銜接培訓班的火爆程度時,家長周女士告訴記者。

位於浮山後的一家幼小銜接班招生老師說:「銜接班使用的教材與學校不同,但教學目標是一年下來認識1200個漢字,會簡單組詞、擴句,拼音會拼會寫,畢業時可以閱讀簡單報紙,學會100以內加減法,差不多可以提前學到一年級全部的課程,如果學習效果好的話,可以提前掌握二年級上學期的課程。」

誰是「搶跑」的幕後推手?

很辛苦、壓力大、不適應……很多家長都承認超前學習的弊端,但他們也普遍反映,大家都在提前學,部分小學教師教學進度又快,擔心零基礎的孩子跟不上,不得不提前學。

市南區的於女士最近忙於為即將上小學的女兒打探合適的幼小銜接班。此前,於女士一直信奉快樂教育的理念,想讓女兒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然而幾天前,小學老師的入戶調查讓於女士徹底慌了,「老師說『若沒有前置性基礎,開學後孩子和家長都會很吃力。』我也問了朋友,朋友告訴我,如果現在不提前學,入學後孩子吃不消,也得上周末的加強課。」

全國幼兒園階段「去小學化」已經開展多年,但記者採訪時發現,相對於管理嚴格的公辦幼兒園,很多民辦幼兒園仍在偷偷開展小學課程教學,導致一些公辦園生源流失,而一些幼小銜接培訓機構更是成為搶佔生源的「主力」。

「人家民辦園都提前教加減法、拼音,你們怎麼不教呢,這不是耽誤孩子嗎?」市南區實驗幼兒園負責人曾不止一次接到過家長的抱怨,「如果其他民辦幼兒園都搶跑,公辦園一點兒不教,家長就會不理解。」這位負責人分析說。

曹女士後悔一年前沒有讓女兒進幼小銜接班提前學,每天老師會在班級群裡發布,今天聽寫全對的孩子有多少,算數5分鐘80道以內的孩子有多少……看完之後就知道自己的孩子排在班級什麼位置。孩子會問:「媽媽,為什麼我沒有得到獎勵,是我太笨了嗎?」曹女士說:「這種時候,不用老師說,我們也會讓孩子去上輔導班了,人家的孩子跑在前,你家孩子還原地不動,哪個家長能坐得住呢?如果所有的家長都不讓孩子提前學,學校就會放慢教學進度了。」

教育學者熊丙奇曾對「超前」教育有個形象的比喻:在一家電影院裡,大家本來坐著看電影,但第一排的人站了起來,第二排的人就不得不站起來,後來整個電影院的人都站起來看完電影,大家還慶幸自己站起來,否則根本看不到熒幕,卻忘了電影院的基本規則。

避免「搶跑」需要裁判哨聲

在歐美等西方國家幼兒園,5歲以下的孩子基本都是做遊戲,並不涉及知識傳授,在小學入學後有一年時間是用來做銜接,只是培養生活學習習慣。

在不久前舉辦的青島市幼小銜接科學領域跨學段研討活動上,青島寶城幼兒園園長王朝暉說:「在幼小銜接中,我們應更注重幼兒學習態度、學習品質等能力的培養。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遵循以下三點:激發興趣,呵護好奇心;關注過程,倡導操作體驗;培養態度,形成學習品質。學前階段並不是一點兒知識不學,而是應該用遊戲的方式,潛移默化地教給孩子。」

超前學習被專家看作是同一起跑線上的「搶跑行為」。面對「搶跑」,卻缺少裁判的「公正哨聲」。

青島大學師範學院小學教育系博士楊慧娟表示,超前學習的行為違背幼兒教育的規律,研究發現,很多零基礎的孩子上學之後也完全能夠跟上教學進度。很多教育機構將銜接教育的作用無限誇大,造成了家長的恐慌心理。「少數男孩比女孩發育晚,可以根據情況提前學,但學的並非知識,而是良好學習習慣和專注力的培養。若把握不好,過早教育反而使孩子對學習產生厭倦情緒。」她建議,對於目前培訓機構開展的超前教育培訓,我國有必要通過法律法規進行明令禁止。「當然,單純靠『堵』也不行,還要去疏導,主動權在家長手中,需要提高家長對幼小銜接的認識。」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郭菁荔)

相關焦點

  • 青島熱門機構一座難求 幼小銜接「搶跑」如何破解?
    文/圖 半島記者 李紅梅從幼兒園升入小學,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次重大轉折。不少家長擔心孩子「零基礎」入學會跟不上教學進度,於是,把孩子送進暑期幼小銜接培訓班,甚至有的家長已經讓孩子提前上了半年到一年的幼小銜接課程。在本應恣意奔跑嬉戲的年齡,許多孩子被家長塞進狹小的教室,接受各種幼小銜接培訓。
  • 幼小銜接「搶跑」普遍
    幼小銜接「搶跑」普遍    常報全媒體訊 「幼兒園中班,不應該還是掰指頭數數的階段嗎?班上卻有小朋友學50以內的加減法了!」最近,家長李女士被同班一位女娃的「搶跑」震驚了:老師只是要求小朋友們每天練習寫幾個數字,而一位媽媽卻時不時在QQ群曬出女兒的算術題,都是50以內的。據這位媽媽稱,女兒很自覺,每天主動做一面紙。
  • 幼小銜接不必盲目「搶跑」 專家:家長需調整好心態
    在幼小銜接階段,軒軒並不是一個人。因為擔心孩子一上小學就掉隊,不少家長把起跑線設在了幼兒園大班甚至更早。專家表示,幼小銜接更重要的是對習慣的培養,這一點大多數父母都懂了。而在學科方面,幼兒園階段再早的搶跑,一般也只能管到小學二年級。幼小銜接適當進行一些知識儲備是可以的,但不要硬灌,可以採取浸潤的方式,讓孩子入個門,就能更順利地完成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
  • 孩子上幼小銜接是搶跑?孩子沒上,才知道上一年級跟不上有多難
    有關教育專家認為,上幼小銜接是在搶跑,可能一二三年級學習是不錯,但是不能保證四年級還仍然有優勢,所以上幼小銜接班意義不大。一些家長也贊同這觀點,因為孩子學習過的內容,在課堂上就不那麼認真聽了,認為已經會的知識,所以就不怎麼感興趣聽下去。
  • 暑假幼小銜接要結束了,家長卻發現孩子坐不住,是不是多動症啊?
    幼小銜接班接近尾聲,老師很負責地召集家長匯報了孩子的學習情況。按照老師的說法,孩子大體上可分為三類,一類學東西非常快,老師講一遍就會;一種是反應比較慢,但是也跟得上來;最頭疼的是第三種孩子,坐不住,上課不認真聽講,左耳進右耳出,完全不在學習狀態。
  • 寶寶幼小銜接心裡苦?專家:家長也要幼小銜接
    在幼小銜接階段,軒軒並不是一個人。因為擔心孩子一上小學就掉隊,不少家長把起跑線設在了幼兒園大班甚至更早。專家表示,幼小銜接更重要的習慣的培養,這一點大多數父母都懂了。而在學科方面,幼兒園階段再早的搶跑,一般也只能管到小學二年級。幼小銜接適當進行一些知識儲備是可以的,但不要硬灌,可以採取浸潤的方式,讓孩子入個門,就能更順利地完成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
  • 家長的高期望,助推幼小銜接市場火熱
    小學意味著孩子正是跨入正規教育,在孩子一生的成長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當孩子正式進入小學,開始在固定時間上課、做作業和考試,要學習、適應課堂教育,完全不同於此前以玩耍為主的幼兒園生活。這是一個關鍵時間點,在「幼升小」的這一較大跨度下,幼小銜接應運而生。
  • 幼小銜接這樣做,孩子平穩過渡(內附幼小銜接家長指南)
    這樣的「怪現象」並不是今年獨有的,每一年都會有家長提前將孩子送到學前班或者是市場上的其他輔導機構參加幼小銜接課程。今天,我們就來對這些家長的焦慮點進行抽絲剝繭,為你解開這些幼小銜接的誤區。事實上幼兒園的課程是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以遊戲為課程載體,傳遞知識和培養習慣。孩子從進入幼兒園開始就已經在進行幼小銜接的綜合能力的培養。
  • 孩子才剛上小學,不上幼小銜接的「報應」就來了
    很多家長在孩子還沒上小學的時候就開始擔心孩子不適應小學,怕坐不住,不識字,不會加減法,擔心孩子落後導致自信心出問題,於是剛上幼兒園大班就迫不及待的早早就給孩子報幼小銜接班或者是在家給孩子提前補課認字、學算數,提前適應,提前搶跑。
  • 家長苦惱孩子幼小銜接 到底該上大班還是學前班?
    如何讓孩子順利完成幼小銜接?對於這個問題,不少家長紛紛在網上發帖留言,表達自己難以抉擇的苦惱。   【現象觀察】   「幼升小」考試壓力大,   直接上學前班成部分家長首選   王女士的女兒要升幼兒園大班了。女兒讀中班時,和女兒同班的十幾個同學轉為讀一年制的學前班,以應付一年後的幼升小考試。而王女士堅持想讓孩子讀大班。
  • 幼小銜接並非「搶跑」,幫孩子有效過渡,要儘早培養這些「能力」
    不過,張姐對孩子上幼小銜接也有一定的顧慮,比如說這會不會影響孩子對小學的學習,會不會影響孩子對之後的學習興趣等等。其實,家長們有必要對孩子是否上幼小銜接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幼小銜接並非一定要去學習,但是孩子的能力培養不可忽視。
  • 幼小銜接到底要不要做?怎麼做?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老師不再是「保育員」,而成了有威嚴的「教書先生」。敢問這種情況下,中間的適應期誰負責銜接?除了家長,還能有別人嗎?!數據顯示,近7成家長都存在幼升小焦慮。可是學無止境,當孩子學得越來越多,負擔也越來越重時,「幼小銜接」就跟「高壓童年」劃上了等號。那些真正會被我們忽視的「幼小銜接能力」很多人大概都聽過「三年級現象」吧,意思是說,搶跑學前班的「紅利」,並不能持續太久,笑到最後才能笑得最好。
  • "幼升小"要搶跑? 這個暑假你家娃上幼小銜接班沒?
    」結果顯示,78%受訪家長稱,孩子升學銜接段的困惑和迷茫集中在「幼升小」階段。怎樣做好幼小銜接?趕在新學期開學前,羊城晚報教育版即日為您推出系列報導。    這個暑假,很多「幼升小」的小朋友並沒有享受到假期,只因他們都去上「幼小銜接班」了。從幼兒園到小學,確實是兩種不同的生活和學習環境,面對的是兩套完全不同的教育系統,然而,真的有必要為了更好地過渡而去「搶跑」嗎?
  • 愁煞家長,幼小銜接的「小豆包」上課十分鐘就東搖西晃
    雖有網課,但是時常出現坐不住、精力不集中等情況,而本已準備恢復線下課的幼兒園和培訓班又再次推遲複課時間,一些家長十分擔憂孩子的學習、生活習慣不能適應小學的要求。 小學老師對此支招,在現階段應該讓孩子具有簡單的知識儲備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相比於在學習知識上的提前搶跑,更應注重習慣養成,這對孩子未來發展更加重要。
  • 「不建議孩子上幼小銜接班」資深教師勸家長,不要有搶跑的心態
    我們小區旁邊的幼小銜接班,每年暑假的7月份左右,招生情況都異常火爆。我聽其中一個幼小銜接班裡的老師說,今年夏天他們一次開了3個班,一個班12個人,結果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已經處於滿員狀態了。有的家長擔心搶不到名額,甚至還提前一年開始預訂。可見,家長對於給孩子報幼小銜接班的熱情十分高漲。但是,孩子上幼小銜接班真的好嗎?
  • 幼兒園大班生「搶跑」小學課程 有老師對幼小銜接班表示擔憂
    齊魯晚報訊(記者 徐潔 樊舒瑜 馬玉姝 範佳)新學期開學一個月,濟南不少幼兒園頻繁接到大班孩子的退園申請,理由是要送孩子上校外的幼小銜接班,不想在幼兒園繼續「混日子」。一些家長認為,如果不上,上了小學會落後於同齡人。這成為「搶跑」的普遍心態,幼小銜接也成為小學教育的提前延伸。
  • 幼小銜接家長必看圖書推薦
    那個小小的孩子,會在上學之後面臨種種問題:晚上遲遲不睡、早上遲遲不起;記不住作業、做作業拖拖拉拉;不知道自己整理書包、丟三落四;上課坐不住,經常因為紀律問題被老師批評;對學習缺乏興趣,也缺乏方法;不知道怎樣結交新朋友,甚至會遭受欺負。
  • 幼小銜接班「搶跑」有了新障眼法
    然而,報幼升小銜接班、「搶跑」學習的現象依然存在。記者走訪發現,更具迷惑性的銜接班培訓與家長對幼升小的擔憂纏繞在一起,形成了幼小銜接新圖景。    培訓內容「摻著」來    機構以興趣包裝增加迷惑性目前,市場化機構是幼升小銜接教學內容的主要提供方。銜接機構都教些什麼?
  • 幼小銜接到底要不要做?怎麼做?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因此7成家長都在焦慮,教育資源越發達(比如北京、上海)的地方家長越焦慮,所以只能通過逼娃「多學知識」來緩解焦慮。 可是學無止境,當孩子學得越來越多,負擔也越來越重時,「幼小銜接」就跟「高壓童年」劃上了等號。
  • 家長速看!青島重拳整治幼小銜接班,嚴懲學前教育「小學化」
    社會培訓機構不得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容,各地要結合校外培訓機構治理予以規範。但事實是怎樣的呢?7月初,記者曾在市區一所小學的新生入學報名現場了解到,不少家長在假期裡給孩子報了幼小銜接班,有的甚至已經讓孩子提前上了一個學期的幼小銜接課程。「孩子提前打好基礎,入學後才能更好地融入小學生活。」市北區一名家長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