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小易最近特別苦惱,原因是上小學一年級的兒子上課坐不住,時不時地起身也就罷了,有時候居然會嚴重到在教室的地上爬來爬去,自己不專心上課不說,還嚴重影響到班級裡的其他孩子。
班主任甚至把小易兒子上課滿地爬的樣子拍成了視頻,發給了小易。小易一看視頻裡兒子那副樣子,簡直羞愧難當,恨不得一口當場氣到吐血。
像小易兒子這樣上課坐不住的低年級學生比比皆是,嚴重點的,是像小易這樣,上課滿地亂爬,不嚴重的,也會找各種藉口起身,上廁所呀,撿東西呀……總之,要讓他們安安靜靜地坐在椅子上課,實在是比登天還難的事情。
孩子上課為什麼坐不住呢?
是不是平時動得太多了,導致靜不下心來?
於是,有些家長變本加厲,強行要求孩子放學回家繼續坐在書桌前靜坐寫作業,一寫就是一兩個小時,希望能藉此培養孩子的靜坐功夫。
有的呢,就送孩子去學圍棋,上書法課外班,目的是以靜制動——你不是總是好動坐不住嗎?那就多從事些需要安靜的活動。
然而,孩子坐不住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呢?
如果你問一個小學老師,孩子入學前最重要的幾項準備是什麼,小學老師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坐得住,能集中注意力和保持專注。
而人的前庭系統掌管著這三項能力。
對於很多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安靜地坐著,是一項極大的挑戰。然而,很多成年人認為這種蠢蠢欲動是一個選擇性的行為而不是生理性的需求。事實上,靜坐是前庭系統成熟的高級表現之一。
而前庭系統又是在運動中發展的。因此如果想讓孩子學會靜坐,就必須要讓他多動。
那麼,我們可以做哪些事情來促使孩子的前庭系統進一步成熟,避免出現坐不住的情況呢?
我們可以在生活中多引導孩子坐這樣幾個遊戲:
一是慢慢地旋轉,當孩子慢慢地旋轉的時候,不要粗暴地打斷他。
生活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小孩喜歡自己轉圈圈或者蕩鞦韆帶來的暈乎乎的感覺,這並不是多動症,它其實代表著孩子的大腦渴望前庭刺激。
二是慢慢地滾動。當孩子慢慢地滾動這自己的身體,他其實是在構建一種平衡杆,這個過程會讓他的前庭得到刺激,進而產生愉快的感覺。
三是倒掛。如果你仔細留心,你會發現很多小孩子都特別喜歡倒立,而喜歡倒立的原因就在於,這樣做會感覺很好,感覺好是因為這個動作刺激了他們的前庭系統。
但是有幾點要注意的是,進行這些動作,要讓兒童來主導。任何時候只要他覺得舒服,他就可以旋轉,打滾以及倒掛,他獲得滿足後自然會停下來。
其次,大人需要適當的監護,從而保證孩子的絕對安全。
另外,速度的控制也很重要,慢速地從事前庭系統活動對於大腦吸收和消化身體的感覺是非常有好處的,如果太快,那麼他很有可能在慢下來的時候失去平衡,這意味著他需要更多地去鍛鍊前庭系統,所以讓他慢一點是個好主意。
總之,學齡前的孩子,最重要的儲備並不是上幼小銜接的課外班,而是多參加戶外活動,多從事體育運動,讓身體在充分地攀爬跳躍中充分的發育和完善,這樣,他才能更好地應對即將到來的小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