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北大醫學原因可以概括為''北大''''醫學''和''北大醫學''。首先她依託北大,能夠感受最高學府的魅力,於大師面前聆教,在未名湖畔讀書;其次我對於人體的奧秘十分感興趣,渴望能夠探尋生命的秘密;最後,北醫歷史悠久,實力雄厚,有很多有名的老師,是國內基礎醫學專業的''老大'',是學習基礎醫學的不二之選。
之所以選擇北大醫學,是因為這裡的確很優秀,北大口腔的成績是國內名列前茅的,可以作為國內口腔醫學最高水平的代表。同時,北大醫學具有非常廣泛的專業門類,可以為今後的學習提供一個寬闊的平臺,北大學科齊全,更是為醫學生提供了無可比擬的資源和視野,讓我們有機會了解貫通文理的所有學科。
我記得我是在志願填報最後一天晚上九點半最終決定了學醫,改完後我吐了一口氣,彼時我心中對於「為何學醫」想必是有一個確切的答案的,如今已不記得了,但選擇北大醫學,我知道肯定是值得的。詹啟敏院士在開學致辭上說,「北醫從誕生的第一天起,就肩負著為中國人民消除病痛和健康促進的歷史責任」,選擇了北大醫學,就意味著「健康所系,性命相託」,責任與決心,榮譽和使命,我們將一直在路上。醫學總是直面「生死」的母題,叩問也從不會停止,穿上這件白衣,你將得到自己的答案。
因為我高中比較喜歡生物,所以對醫學產生了興趣,也一直覺得醫生是一個神聖的職業,希望未來能成為一名醫生,對自己而言臨床專業是填報志願的首選。高三的夏令營來到北大,覺得北大氛圍自由活潑,學生朝氣蓬勃,因此對北大的情結也比較深,高考公布成績後,沒有猶豫便填下了第一志願,只覺得冥冥之中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學習醫學是我高二以來的夢想,高考前三個月,班級組織填心儀的學校和專業,我填了北京大學臨床醫學。高考後面臨紛繁複雜的選擇,我一時感到迷惑,但是突然一想到三個月前的那個目標,就變得非常安定,最終我只填了一個學校,並順利被錄取。
我從高二開始就堅定了學習臨床醫學,高考成績公布之後,考慮到學校綜合實力、城市和氣候條件等諸多因素,我選擇了北大醫學。在這裡,我曾有幸一睹天才們的驚才絕豔,但我身邊絕大多數人,或許沒有超高的智商,卻足夠自律與勤勉,踏踏實實付出汗水取得應有的成就,在這樣一個優秀的醫學殿堂,永遠有人在努力,永遠有人比你更努力。臨床醫學是一個時間長、投入多的專業,我們不僅要掌握海量的專業知識,更要在日積月累之中掌握從醫之道,這條路上會有坎坷,但也一定有豐富的收穫和無與倫比的成就感。
當初選擇北大醫學,既有對北大的嚮往,也心懷對醫者的敬重。高考完在網上看到了北大醫學部的宣傳片,我深深地被影片中醫學生獨特而又奇妙的日常學習生活吸引。給我感觸最深的是建校幾十年來,一代代北大醫學人為祖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前赴後繼的那份執著的精神,而片尾的那句「一襲白衣,一起去點亮醫學的浩瀚星空」更是堅定了我的信念—為祖國醫藥事業盡一己綿薄之力。
選擇北大醫學是一場必然的緣分,高中時並沒有明確的方向,只是對北大很有好感,後來有了更多的了解後我愛上了北大,也愛上了北大醫學,那時高三的我突然明白了自己想要什麼——我希望能夠進入理想的學校選擇理想的專業。幸運的是我實現了夢想,來到這個嚴謹迷人的學府,在這裡學習生活,開啟成就我的未來。
首先,醫學是一個非常神聖的專業,醫生,護士每天都在神聖的崗位上為挽救病人的生命而奔波,為社會的福利而奉獻,我也想成為像他們那樣的人,也想儘自己的一份力,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寧可藥櫃三尺塵,但願天下無病人。」選擇北大醫學,即是選擇一份情懷與一份信念,是選擇「胸中黃河月」的理想抱負。作為中國第一所國立西醫學校,北大醫學百餘年間培養出一代又一代心系蒼生的醫學大師,擁有最前沿、最頂尖的醫學技術,正是北大醫學所具備的硬核技術與濟世情懷讓我選擇了她。
巍巍北醫,泰然若北鬥,浩然乎正氣,人文動紫極,國立開聖醫。有謝家之玉樹,有大國之仁醫,有杏林之暖色,有學術之新興,紫極而生青,百年永流傳。兮哉北醫,醫之重畿,昨我夢也,今我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