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科學實驗分享(空氣佔空間嗎?空瓶子真的是空的嗎?想知道孩子的想法嗎?帶孩子一起探索吧!)

2021-02-08 美國少兒自然科學實驗室

又一個星期了。小夥伴們都迫不及待了。每周自己動手實驗是小夥伴們最期待的。這周的實驗是關於物理學中的空氣的。空氣會佔用空間嗎?一個空瓶子真的是空的嗎?空氣是孩子們想像中的樣子嗎?就讓小夥伴們告訴我們他們心中所想吧!

重要的是:我們所分享的實驗都是用身邊隨手可以找到的器材都可以做的實驗。而且用這些隨手就可以得到的器材就能讓孩子明白最深刻的理論和自然科學原理。

實驗所需器材:

1.一個瓶子

2.一個漏鬥

3.水

4.一塊橡皮泥或泡泡泥。

空氣是什麼?空氣佔用空間嗎?氣體真的也是孩子們心中的樣子嗎?我們所生活的環境真的像我們想像中的樣子嗎?先來看一下實驗原理吧!中國沒有這類書,只有英文版:


我們先拿來一個瓶子和漏鬥。就像這樣子:

這是小美女Natasha,她熱情,大方,但很少有這樣安靜的時候。哈哈。


如果找不到專業實驗器材也沒關係,一個水瓶,一個漏鬥就足夠了。就像這樣:


這是小帥哥張大同,他這是第一次來,但是一個實驗下來,他就不想走了。


我先對著漏鬥吹氣吹到小夥伴們臉上,然後讓他們一個一個嘗試,他們明白了:漏鬥是通的。然後我把漏鬥放在瓶子上問小朋友:如果讓大家往漏鬥裡倒水,你們能把瓶子裝滿嗎?

小夥伴們都說:能啊!

看看夥伴們自己動手時認真的神情:

這是小美女Luna,很文靜,很有氣質。但是動手實驗也毫不含糊。


這是美女Jessie,我說來學英語,打死不來。說來做實驗,立刻放心了!哈哈。


這是小美女Eleven,她的父母每天給她的生活安排的太精彩了。很少會對某樣東西產生興奮感。但是實驗依然能夠抓住她的心。


這是Winnie,他每天給我很多靈感和啟發!從他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每個小夥伴都做到了,他們以為實驗結束了。都對我說:什麼實驗嘛!!!!這麼簡單?搞得我很無奈!!現在的小屁孩兒們也不好對付!!哈哈哈。

我說:別著急,別著急。還有呢。現在這個瓶子和漏鬥沒有固定,我用泡泡泥把他們連接起來把。然後就用泡泡泥把漏鬥和瓶子之間的空隙堵住,一定要圍一圈包裹嚴密哦!不要漏氣。

小夥伴們也挺有耐心地看我做完這個步驟,然後我讓大家透過漏鬥看看能不能看到瓶子底部,他們看完,我問:好了,現在牢固了,大家能用水把瓶子裝滿嗎?Winnie小朋友說:切.這也算實驗?

我說:那你來試試啊。

倒了水之後,小夥伴們都驚呆了:


水只下去了一點,然後就停住了。

我建議大家在家給孩子做實驗的時候千萬別直接告訴孩子為什麼,更別長篇大論一大堆實驗原理。這些東西孩子們是不願意聽的,因為他們聽不懂。其實世界上幾乎所有東西都是我們做到了之後,才會真正明白的。《大學》中講的八和: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一切的起點就是:格物。也就是:調查研究一切事物。人類的知識就是從這裡開始的,而不是先有理論,後有物質事實的。這就像世界上有很多真理。比如:不養兒不知父母恩;堅持就是勝利;患難見真情等等第一個提出這些真理的人是誰?一定是先做到的人。我們很多人都知道這些是正確的,但做到和沒做到之間的認識有天地之別。所以有句話叫:言傳不如身教。大家仔細體會,不要用一大堆知識來對我們的孩子們進行填鴨式教育。讓孩子們自己用對世界的好奇心去主動尋找知識,如果孩子們找到了,就算他們的語言能力有限,不能把他們的知識和體會用語言表達出來,但是我們家長們覺得那還重要嗎?所有的東西,如果我們做到了,也就不用再學習理論知識了。因為理論只是指導行為的。我們做到了「行」,理論就可以丟棄了。在後面我給大家講一個我教育孩子的例子來說明這個道理。當然了,我只是講述我的觀點,對錯不好說,大家可以參考。

好了,我也不長篇大論了。哈哈。這時候我們需要做的是:仔細耐心等待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是每個人生來就有的。要不然人類也不會發展到如此文明的地步。我們只要提出問題就行了。我問:好奇怪啊,為什麼會是這樣子?

Jessie 和 Luna說:你用橡皮泥把瓶子堵住了。

我讓他倆透過水看看,能不能看到桌子的紅色,他倆看到了,明白了橡皮泥並沒有把瓶口堵住。

Eleven 和 Natasha還有Winnie說泡泡泥太重了,水下不去。(反正我也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哈哈。)小孩子的世界大人真是搞不懂啊!!

我說:你們是這樣認為的啊。然後我把泡泡泥去掉,水又漏了下去。為了讓孩子們明白這個道理我也是費勁了心思。

我把瓶子裡面的水倒掉,問孩子們:現在這個瓶子裡有東西嗎?孩子們說:沒有。我問:這個瓶子是空的嗎?大家說:是的。這時候我拿了一個氣球,讓Natasha吹起來。我又問:這個氣球裡面有東西嗎?大家說:沒有。

這個時候我把氣球嘴對著每個小朋友的臉放一些氣出來,問他們:你們說裡面沒東西,那剛才你們感覺到的是什麼?小朋友們好像突然明白了一些東西。說:空氣。我拿起空瓶子又問:瓶子裡面有東西嗎?這次他們都說:有,有空氣。

下面我又在瓶子裡灌滿水,問:現在瓶子裡面裝滿了水,我們還能在裡面裝入其他東西嗎?小夥伴們說:不能了。我問:如果我想在裡面再裝進別的東西怎麼辦?他們都說:把水倒掉。

我又把水倒掉,問:瓶子裡有東西嗎?他們答:有。我問:瓶子裡是滿的嗎?他們答:是,全是空氣。我問:我想裝入其他東西怎麼辦?他們答:把空氣倒掉。我繼續裝水,同時問:水進去了,空氣去哪兒了?他們答:出來了。

我又把漏鬥裝上,用泡泡泥把縫隙堵上,倒入水,水又停住了。


我再次問:水為什麼下不去了?他們回答:你用泡泡泥堵住了漏氣的地方,嗯。。。。後面的話不是孩子們能用語言表達清楚的,但是我覺得已經不重要了。因為孩子們已經明白了這個事實,有沒有語言表達都沒多大關係了。!!

到這裡,我感覺好欣慰啊。努力真的沒有白費。後面的時間就交給孩子們吧,因為他們會一遍一遍不厭其煩的觀察這個奇蹟。

想到孩子們的快樂源泉了嗎?就是對這個世界無限的好奇心!!!這也是我們人類進步的前提和動力!

而且就在我編輯這些東西的同時,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在我孩子對自然科學產生興趣之前,我也沒有太多接觸這些東西。平時讀的書都是哲學、佛經、詩歌、四書五經、諸子百家一類的。在接觸自然科學之後,發現一切學科到達最高層次真的都是哲學。這也是為什麼美國最高學位不管學什麼專業學位證上都寫:PHD (Doctor of Philosophy哲學博士)。就像剛才的實驗就讓我想到了哲學上的一個問題:

佛經中有句話:「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就像剛才裝滿水的瓶子,如果瓶子是滿的,就再也裝不下別的東西了。而我們大多數人就是因為腦子裡時時刻刻太滿了,執著太多。所以做事情效率很低。這也像計算機的運行,如果同時運行的程序太多,運行速度肯定會很慢。這也是為什麼蘋果手機內存小同時運行速度又快,因為蘋果手機的系統後臺會自動關閉我們打開之後沒有正在使用的程序。也就是:時刻排空。為什麼我們有時候感覺孩子們學什麼都快?就是因為孩子們的腦子比較簡單,不會執著於很多東西。一會兒哭一會兒笑,這是為什麼?因為他們的腦子時刻都保持空的境界。過去的事情不會對孩子們產生太大影響,未來的事情他們也不會考慮。孩子們才真正做到了:活在當下。如果我們能做到這點,我們就會看到很多事物的真相。這個真相是什麼用人類的語言很難表達。才有了一句話: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哈哈。

所以,過去已過去,未來還未來。我們都應該向孩子們學習,別讓過去和未來困擾著我們,而且有用嗎?來的東西每時每刻都在來著,也每時每刻都在去著。一旦我們的心停在了某個地方,執著於某個東西,那正在來著的東西就錯過了。而且道德經中有句話:「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這句話也包含了一部分這個道理。當然了,如何做到「現在心不可得。」我還不知道,也不知道那是個什麼境界,因為我沒有做到。但我覺得每個孩子的境界真的比我們大人要高很多。

最後囉嗦兩句:我們每位家長千萬別在孩子面前覺得我們就是權威,因為這種認知本身就是一種無知!!我們有沒有想過如果孩子出錯了,原因在哪裡?孩子天生就會犯錯嗎?應該是我們出現了問題。有句話叫:人生有病,反求諸己。如何做呢?和孩子們一起探索世界吧!!!!!!!!!!!!!!

相關焦點

  • 別被忽悠了,少兒STEM教育不等於做實驗!
    這樣的STEM活動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吸引兒童的注意力,但是無法讓兒童真正學習到數學、技術、工程學和科學知識,更無法掌握主動進行科學探索的方式方法。究其原因,其實是這些少兒STEM課程和活動的設計者(有些甚至是某個科學領域的大拿)根本不了解少兒的發展。
  • 帶孩子逛超市,經不住孩子哭鬧,先喝飲料再拿空瓶結帳,做法對嗎
    導讀:帶孩子逛超市,經不住孩子哭鬧,先喝飲料再拿空瓶結帳,做法對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帶孩子逛超市,經不住孩子哭鬧,先喝飲料再拿空瓶結帳,做法對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3個科學小實驗,揭秘3個常見原理,0基礎家長帶孩子玩,免費
    經常有家長問我:「子玲,STEM課程那麼貴,我有必要給孩子報班嗎?」或者「子玲,STEM班到底是啥?我看它們的課程介紹,也不知道它們到底教啥內容呀?」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疑惑,其實STEM教育是一門融合的學科,STEM代表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培養孩子的科學素養,是孩子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面子玲就來介紹幾個超級簡單,0基礎的爸爸媽媽在家也能帶孩子玩起來的小實驗吧!1.
  • 夏天來啦,快來給孩子DIY一場自然科學實驗夏令營吧
    夏天是探索大自然的好時機,今年夏天你想好了和孩子怎麼度過嗎?如果還沒有,那麼STEAM在線小編今天就給你推薦一組自然科學夏令營活動,一起來看看有哪些好玩又有趣的科學實驗吧!
  • 一張紙巾、一個空瓶就可以帶孩子玩的科學實驗,最好的早教在家裡
    疫期不誤早教,家庭中的蒙臺梭利,每天分享一款早教小遊戲助力家長們養育更棒的寶寶!今天分享的是一個大月齡寶寶玩的科學實驗小遊戲——《調皮的紙團》!適合月齡:25個月以上。準備材料:一張紙巾、一個空瓶子。遊戲目的:培養寶寶的好奇心,以及對科學的問題的探索精神。
  • 廚房科學小實驗|和孩子一起腦洞大開,探索白醋與小蘇打的秘密
    想了解兒童藝術科學啟蒙,記得關注我,HandyKid。我們會介紹孩子喜歡的趣味科學小實驗、創意手工教程等,和你一起給孩子更優質的家庭教育!說起「小豬佩奇」,大小寶寶們肯定對這個粉色吹風機不陌生吧。寶寶們都非常喜歡這個可愛的粉色小網紅。
  • 《空氣佔據空間嗎》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教科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水和空氣》中的第六課《空氣佔據空間嗎?》。下面我將從教材、學生、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和學法、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和課後反思這幾個方面進行具體的闡述。
  • 【科學探索】原子內部真的是一片虛空嗎?
    原子很空前幾天在寫一篇關於原子的文章時,我用了下面這張圖來形容原子內部的空間:如果將原子比作體育場,原子核與電子的位置當我們將一個原子放大到體育場的大小,電子會處在看臺的位置,這時候原子核在哪裡?圖片中黃色箭頭指向草坪,原子核有草坪那麼大嗎?並不是,原子核太小了,在體育場裡它只有綠豆那麼大,所以我們沒辦法在圖中把它標出來。
  • 三個親子實驗:空氣是如何存在的
    ##進行小科學實驗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希望通過下面這些簡單、有趣、易於操作的小實驗,讓孩子們在「玩科學、做科學、想科學、議科學、用科學」的過程中,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探究的熱情,在實驗中探索事物的規律,同時學會用規律,用科學服務我們的生活。
  • 為什麼孩子對著空房間說有人?是「開天眼」嗎?用科學來分析
    導讀:為什麼孩子對著空房間說有人?是「開天眼」嗎?用科學來分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什麼孩子對著空房間說有人?是「開天眼」嗎?用科學來分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1分鐘自製超簡單的外國流行兒童科學實驗,周末跟孩子玩轉科學!
    如果說寶寶太小,大象的牙膏不適合他們,那接下來這個物理學實驗就可以在家跟寶寶一起做。給幼兒挑科學實驗其實挺難的,一要考慮安全問題,二要考慮操作是否夠簡單(粑粑麻麻一邊帶孩子一邊做實驗不容易啊!)。但好在孩子們從簡單的事物中都能夠找到快樂,一盆水,一個氣球,都夠他們玩一個下午!
  • 知道了爸爸帶孩子的好處,你還覺得帶孩子只是媽媽一個人的事嗎?
    導讀:知道了爸爸帶孩子的好處,你還覺得帶孩子只是媽媽一個人的事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知道了爸爸帶孩子的好處,你還覺得帶孩子只是媽媽一個人的事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孫儷帶娃孵小雞:給孩子最好的學習方式,是陪著孩子一起去實踐
    歐巴馬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之所以熱愛科學,是因為它不僅僅只是一門學校中的課程,教給你元素周期表,或者是一些海浪的性質;它更是一種探索世界的方式,通過一種批判性的方式來理解和探索這個世界,參與到世界的運轉當中,然後我們才能有能力來改變世界,分享自己積累的知識。
  • 孩子的第一節全英文科學實驗課!
    你想嘗試讓透明杯子裡來次火山爆發嗎?你想創造一隻顏色大膽的彩色水母嗎?或者製造一團雲朵一場彩虹雨? 如果你的回答是「我想」,那麼VIPKID精品公開課之科學實驗再適合不過!精品公開課之科學實驗搭建了一座科學之橋,將孩子認知世界的三種方式——符號認知(由字母組成的語言學習)、圖像認知(互動式課程設計)、行為認知(和外教一起做實驗)有效連接,讓「玩」與「學」交織融合。
  • 讓孩子分分鐘愛上科學的9個趣味小實驗
    為此,教師應該努力為孩子們創造探索的條件並加以引導。科學小實驗就是一個很不錯的方式,它們兼顧科學性與趣味性,能夠有效調動孩子們的興趣,還能培養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哦~今天,我為大家帶了了9個幼兒園裡可以玩的科學小實驗,一起來看看吧!
  • 手把手帶你的孩子科學啟蒙!少兒出版社這次用心了
    紀錄片,是孩子探索世界的法寶。BBC地球影業曾成功推出電影《地球》,而續集《地球:神奇的一天》,由我們熟悉的成龍配音,帶大家認識了這個星球上的「鄰居們」。求知慾,是孩子最寶貴的財富,帶領孩子探索、思考、發現。
  • 幫女兒帶孩子經常被指責,很想斷親老死不相往來,有同想法的嗎?
    先心疼一下因為幫女兒帶孩子,還經常被女兒指責的你,很同情你有想斷親的想法,但是也請你原諒女兒的做法,不管怎樣說,她也是事出有因才會這樣對待你的。下面理性地與你一起分析,女兒為什麼會經常指責你的原因,如果你認為我說得沒有錯,你能接受,也就不用拿斷親來解決問題了。
  • 孩子想什麼你真的知道嗎?
    >第一, 孩子有自己的成長規律,每個階段孩子想法和看問題的方式都會不同人如同陶瓷器一樣,小時候就形成一生的雛形。——塞德茲在零歲之前就做好孩子的人格發展,父母要懂得如何用對心、使對力,如此可以使你將來在教育孩子時更加省力。父母在這個階段,要重點的培養與孩子間的親密關係和信賴關係,陪孩子玩耍,給孩子講故事和孩子一起睡覺等等。這對孩子建立起與父母間的終身親密情感關係是有決定性的作用。
  • 孩子一定要學英語嗎?竟然有人想這個問題想了十年!
    很多家長問我:孩子一定要學英語嗎?真的——不一定。6歲孩子的啟蒙有無數條路,是否學英語作為開始,完全由孩子的父母決定。英語勸學並不是我的初衷,我的這些經驗文章只為那些已經決定讓4-12歲左右的孩子以英語學習做啟蒙,為未來打下良好基礎的父母而寫。先想清楚:為什麼要孩子學英語?這個星球上有多少國家說英語?
  • 應該強迫孩子學會分享嗎?
    沒有安全感的孩子,自我效能感也比較低,他/她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同時質疑寶爸媽對自己的愛。越來越多寶爸媽重視孩子的安全感,孩子摔倒了大哭,扶起來安撫;寶寶分離焦慮,不能悄悄離開……但很多寶爸媽卻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一些日常行為最傷害孩子。01有一次周末,我帶女兒到小區樓下玩,同時帶了幾件玩具給她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