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孩子馬上就要上幼兒園了,第一次離開父母,開始學校的集體生活。有些孩子哭鬧不願意去,有些孩子去了之後不適應幼兒園生活。
父母在平時給他們多讀一讀相關繪本,提前熟悉幼兒園生活,孩子的入園就會順利一些。
被溺愛的孩子被勸退
據媒體報導,一名叫軒軒的小朋友,剛上幼兒園沒多久就被勸退。爸爸不解,怒氣衝衝得質問老師,家長和老師的聊天記錄還蠻讓大家震驚的。
家長問為什麼要把孩子領回家,這是怎麼一回事。老師做了詳細解釋,說這個孩子在學校裡總是惡作劇,還欺負同學。捉了蟲子放在同學水杯裡,同學不知情喝下了水導致生病;軒軒還沒有生活自理能力,不能自己獨自上廁所。
結果,這個爸爸給的解釋是,就因為這個,小孩子不都調皮嗎?至於給我家孩子退學嗎?他還表示,小孩子都不懂事,我就不信別的小孩不這樣?
難以置信!5歲的孩子已經基本懂得尊重別人,父母的教育要多隨意才會縱容孩子往水杯裡放蟲子,而且是故意這麼做。
後來了解到,軒軒從小是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生活,老一輩的人都是無限寵溺孩子。要啥給啥,不管什麼要求,爺爺奶奶都去努力滿足。最後,軒軒就被養的愛發脾氣,稍有不順心就哭鬧。
家裡人不覺得軒軒有什麼問題,只是比別人家孩子皮了些,不聽話了些。以為等他上了幼兒園,有老師教東西,軒軒就會自動變乖變聽話了。
誰知道2個月不到,幼兒園就把孩子勸退了。校方的說法是,家長要把孩子教育好了,適合上學的時候再入園。
告訴孩子恃強欺弱的錯誤性
幼兒園對孩子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除了心理準備、身體檢查、重要的的是,父母要引導孩子,融入幼兒園的新生活。
孩子每天要花一部分時間來結交其他的老師、同學,幼兒園也會發生恃強欺弱的現象。
恃強欺弱,有時候來自於身體上的欺負,比如打人、踢人、推搡、等;有時候是口頭言語上的欺負,比如辱罵、威脅、嘲諷等;還有一種是社交上的欺負,比如孤立。
當某個孩子被別人欺負的時候,他通常會害怕去學校。他可能無法將心思花在學習上,以頭疼或者肚子疼等作為理由不去上學。
你一定要讓孩子明白,被別人欺負不是他的錯。你要告訴他一些避免成為被欺負對象的方法。
如果你的孩子是欺負別人的那一個,這個時候怎麼辦?馬上行動,禁止孩子的這種行為,認真嚴肅得管束孩子,及時矯正孩子這一不良行為。
通過繪本故事熟悉幼兒園
有時候,孩子不能理解家長的表述是怎麼一回事。繪本故事可以很好得解決這個問題。
通過向孩子講關於幼兒園的故事,孩子就會對未來幾個月後的生活有了大致的了解。
讓寶寶愛上幼兒園 繪本推薦
1. 《快樂的幼兒園》
這套繪本被稱為全世界家庭教育的第一繪本。已經發行了50年,暢銷24個國家,總銷量達2.5億冊。
全套共計14冊,包含子女教育的很多方面:比如行為習慣、個人品德、熱愛勞動、飲食健康、愛心孝心、心理建設、人際交往等……
以適齡兒童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的方式講故事,讓孩子們在形象、熟悉的生活場景中領悟到如何做人,如何做事。自覺改掉身上的壞毛病,有意識地幫助孩子塑造優秀的品格。
2. 《大衛上學去》
大衛系列繪本的其中之一。現在,大衛長大了,他已經不是那個每天被媽媽大吼「oh no 不可以」的孩子了。他現在要跟好朋友一起去上幼兒園了。
不過,班主任好像總是很關注大衛,班主任希望他懂得更多的校園規矩才好。
通過這本書的閱讀,讓孩子們知道了在幼兒園、在學校必須得學會與別人相處,並且尊重幼兒園、學校裡的規矩,知道了上學不要遲到、上課的時候認真聽講、發言之前先舉手、學會等待和排隊等……
學習如何處理小衝突 繪本推薦
1. 《我才不放手呢》
故事講的是雨蛙和土蛙同時撿到一樣好東西。他們都想得到這樣好東西,誰都不肯放手,都想據為己有。越來越多的同伴加入這場爭奪。
當所有人為這一個東西爭奪得面紅耳赤的時候,好東西突然開口對他們說話了... ...
書裡的方法適合用來解決小的利益衝突。爭執不下,就讓更多朋友參與進來,讓對方知道不能憑藉武力欺負自己,也給自己找到更多證人,便於劃分責任。
自己的利益被侵犯時,一定要告訴孩子不能怕!要懂得適時尋求幫助!
2. 《別再捉弄人啦!》
小猴子咪咪總是被欺負,受到各種語言傷害,比如被取外號。玩遊戲時被破壞,東西被搶……
有一次還被騙到樹上下不來——這已經是可能造成身體傷害的危險行為了。
咪咪告訴了奶奶,在奶奶的幫助下,咪咪學會了抗議,對這些欺負人的行為說不:「別再捉弄人啦!」效果很不錯呢!
所以反抗的第一步是在成年人的幫助下拿起語言的武器,聲明權益、抗議傷害,勇敢的學會說「不!」你學會了嗎?
結束語:入園之前,父母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幫助孩子儘快適應新的集體生活。入園以後,孩子會成長許多,將會承擔起更多的責任,變得更加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