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喝茶,最早是在孩提時,
喝的是家鄉很土的綠茶,
柴火大鍋把井水燒開,
爸媽會抓一把茶葉丟進大口杯裡,
上山幹活回來,
總是迫不及待地倒上一碗咕嚕咕嚕一飲而盡。
現在想起來在家喝茶的日子,
那種甘冽和香甜的味道,
再也無法找尋。
茶葉真正的口感,那時候根本不知道什麼茶的寓意,只是為了解渴罷了,根本喝不出什麼茶的香氣啊,湯色啊,沒有太多的遐想。
茶葉真正的口感,那時候根本不知道什麼茶的寓意,只是為了解渴罷了,根本喝不出什麼茶的香氣啊,湯色啊,沒有太多的遐想。
現在才知道,茶文化源遠流長。
茶的價值也很難去評估,總是懷疑現在的茶好貴,喝的還沒有之前自己喝的土綠茶好喝,是因為茶還不夠貴沒有價值嗎?
有時明明喝得心裡舒坦,但是一看還有比這個更貴的,心裡就很不是滋味。
以前酣暢淋漓的喝茶,現在改成小口品啜形式與面子就沉埋在了虛榮裡,後來看多了聽多了讀多了,才覺得我心裡有了茶道。
以前酣暢淋漓的喝茶,現在改成小口品啜形式與面子就沉埋在了虛榮裡,後來看多了聽多了讀多了,才覺得我心裡有了茶道。
只有茶形沒有茶韻,喝茶在於心境,在於悟性,不困於心,才能不亂於形,道行於心。
真正的茶道,在茶人的苦苦堅持中,又或者在每個人的想像裡充盈著無限快感和樂趣。
當我發現我尋求的,居然都只是表面的虛幻時,頓時產生一種坍陷感,同時也放下了,不再刻意追求名茶,更不追求什麼風範。
真正的喝茶,自己喜歡就行。喝茶就類似於「造境」。
茶的空間裡,隱藏著茶的氣質,因為相似,才能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