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德經》和鬼谷子的《捭闔策》,以及諸子百家的思想根源都是《易》。正本清源,《易》就是中國文化的源頭活水,是群經之始、群經之首、大道之源。中華民族就是《易》的民族。誠然,乃是終極真理、無上智慧。但是,這麼偉大的智慧,偏偏是我國所有教學體系未曾涉及的,所以我們都沒有修過這門課程。道法自然,道就是自然的規律和法則。道生天地、天地生萬物,所以萬物中都有道。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陰陽相濟、相生相剋、相反相成:陰極而陽、陽極而陰;陰中有陽、陽中有陰。
天和地是最大的陰陽,天地生萬物、而後才有萬物生萬事。可見,人體也就是一個小宇宙。因此,上古時期的伏羲遠取諸物近取諸身而作先天八卦。用數字試舉一例:因為單數是陽、偶數是陰。所以,頭是陽、雙腳是陰;拇指是陽、其餘四指是陰。拇指有兩個指節,這叫陽中有陰;其餘四指的每根手指都有三個指節,這叫陰中有陽。如果沒有四指或者沒有拇指,你拿東西、開車、騎摩託……,就很難發揮手的正常機能,這就是孤陰不生獨陽不長。人體,動脈是陽、靜脈是陰;人體的纖維也都是交叉的。小到量子、粒子、微子,大到天地……也都是有正負、有陰陽的。人們有兩個耳朵、兩個眼睛、一個嘴巴。天道暗示人們要多看多聽,但是要少說、慎言。嘴巴的功能就是可以吃飯喝水,但是要少說話。要麼不說,說話就要說到關鍵上。一呼一吸、眼睛和嘴巴的開閉……,都是事物陰陽相濟、缺一不可的體現。比如人體,皮肉在外、骨在內,暗示著人們要外柔內剛;四肢暗示著人們要能屈能伸、能進能退、剛柔相濟……。以此類推,以小見大:歷史上發生的所有的事情都是好的,沒有不好的。因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歷朝歷代,帝王身邊的大臣都有君子和小人,君子是陽,小人是陰。有了君子和小人的共存,事物才能產生變化,有了變化,才有人類歷史的發展進步。總之,沒有陰陽就沒有了變化,沒有了變化就沒有發展,沒有了發展,人類就會徹底玩完。
天地不言,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道在哪裡?靠人們自己去發現和感悟。自然是最好的老師,順應自然的規律和法則做人做事才是對的。人有陰陽:有智、勇、仁義、君子;相應就一定有愚、怯、不肖、小人;人性有陰陽,所以人性的共同點就是趨利避害、趨吉避兇;人間事物,根據人的感受也有陰陽:十種陰性事物~死亡,憂患,貧賤,苦辱,棄損,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誅罰;九種陽類事物~長生,安樂,富貴,尊榮,顯名,愛好,財利,得意,喜欲。以上這些都是根據絕大多數俗人的感受,劃分的陰陽。在極個別境界極高、修為極深的高人眼裡,以上這些其實是沒有陰陽的。這種境界的人,已經達到了無極生太極的無的境界,也就是常。也就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得亦不喜、失亦不悲、寵辱不驚。已經看透了世間萬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所以一切順應自然、遵循天道。也就是《黃帝陰符經》的開篇第一句: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達到這樣境界的人,最為人們熟知的也就是老子、莊子、鬼谷子了。
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可見,《易經》並非迷信,而是根據自然規律和法則總結出來的一套系統,並且是宇宙中最大的、最精深細微的系統,也可以說是世界上最高明的辯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