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自然,道無處不在

2020-12-23 書劍武道

老子的《道德經》和鬼谷子的《捭闔策》,以及諸子百家的思想根源都是《易》。正本清源,《易》就是中國文化的源頭活水,是群經之始、群經之首、大道之源。中華民族就是《易》的民族。誠然,乃是終極真理、無上智慧。但是,這麼偉大的智慧,偏偏是我國所有教學體系未曾涉及的,所以我們都沒有修過這門課程。道法自然,道就是自然的規律和法則。道生天地、天地生萬物,所以萬物中都有道。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陰陽相濟、相生相剋、相反相成:陰極而陽、陽極而陰;陰中有陽、陽中有陰。

天和地是最大的陰陽,天地生萬物、而後才有萬物生萬事。可見,人體也就是一個小宇宙。因此,上古時期的伏羲遠取諸物近取諸身而作先天八卦。用數字試舉一例:因為單數是陽、偶數是陰。所以,頭是陽、雙腳是陰;拇指是陽、其餘四指是陰。拇指有兩個指節,這叫陽中有陰;其餘四指的每根手指都有三個指節,這叫陰中有陽。如果沒有四指或者沒有拇指,你拿東西、開車、騎摩託……,就很難發揮手的正常機能,這就是孤陰不生獨陽不長。人體,動脈是陽、靜脈是陰;人體的纖維也都是交叉的。小到量子、粒子、微子,大到天地……也都是有正負、有陰陽的。人們有兩個耳朵、兩個眼睛、一個嘴巴。天道暗示人們要多看多聽,但是要少說、慎言。嘴巴的功能就是可以吃飯喝水,但是要少說話。要麼不說,說話就要說到關鍵上。一呼一吸、眼睛和嘴巴的開閉……,都是事物陰陽相濟、缺一不可的體現。比如人體,皮肉在外、骨在內,暗示著人們要外柔內剛;四肢暗示著人們要能屈能伸、能進能退、剛柔相濟……。以此類推,以小見大:歷史上發生的所有的事情都是好的,沒有不好的。因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歷朝歷代,帝王身邊的大臣都有君子和小人,君子是陽,小人是陰。有了君子和小人的共存,事物才能產生變化,有了變化,才有人類歷史的發展進步。總之,沒有陰陽就沒有了變化,沒有了變化就沒有發展,沒有了發展,人類就會徹底玩完。

天地不言,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道在哪裡?靠人們自己去發現和感悟。自然是最好的老師,順應自然的規律和法則做人做事才是對的。人有陰陽:有智、勇、仁義、君子;相應就一定有愚、怯、不肖、小人;人性有陰陽,所以人性的共同點就是趨利避害、趨吉避兇;人間事物,根據人的感受也有陰陽:十種陰性事物~死亡,憂患,貧賤,苦辱,棄損,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誅罰;九種陽類事物~長生,安樂,富貴,尊榮,顯名,愛好,財利,得意,喜欲。以上這些都是根據絕大多數俗人的感受,劃分的陰陽。在極個別境界極高、修為極深的高人眼裡,以上這些其實是沒有陰陽的。這種境界的人,已經達到了無極生太極的無的境界,也就是常。也就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得亦不喜、失亦不悲、寵辱不驚。已經看透了世間萬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所以一切順應自然、遵循天道。也就是《黃帝陰符經》的開篇第一句: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達到這樣境界的人,最為人們熟知的也就是老子、莊子、鬼谷子了。

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可見,《易經》並非迷信,而是根據自然規律和法則總結出來的一套系統,並且是宇宙中最大的、最精深細微的系統,也可以說是世界上最高明的辯證法。

相關焦點

  • 老子「道」的哲學: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無法道,道法自然。
  • 老子主張「道法自然」,道是什麼?法是什麼?自然又是什麼?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老子哲學思想體系中,道無疑是最核心、最基礎的概念。
  • 「通心」就是「道法自然」
    從老子哲學的高度來看,通心就是「道法自然」。《道德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對於這段話,一般有這樣解釋:人效法大地,地效法上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著整個的大自然。這看起來是沒有什麼問題,關鍵是最後一句「道法自然」。在這裡,「自然」被理解為「大自然」了。我認為這樣的理解是不確切的。
  • 王中江:「道法自然」實義
    (《道徳真經注》卷四)再如,清代焦竑的《老子翼》這一章注,引蘇澈的《老子解》說:「道以無法為法者也。無法者,自然而已,故曰道法自然。」沿襲這一思路,當今的一些《老子》注釋者和解釋者,如馮友蘭、張岱年、童書業、陳鼓應和許抗生等先生,大都一脈相承地認為老子的「道法自然」是說「道自己如此」,「道」無所效法。
  • 何為道?道在哪裡?道法自然的含義是什麼?(附視頻)
    關於什麼是「道」,在《道德經》的第二十五章曰:「有物渾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怠,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老子又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還曰:「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老子的解釋到底把「道」的概念說清楚了沒有呢?
  • 「道法自然」疏義,是道無所法,還是有所法?
    老子曾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自然的要義是:「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由之,只有「道法自然」才符合道德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在於繁生萬物而不據為己有,幫助萬物而不自恃有功,引導萬物而不宰制它們。
  • 「道法自然」是什麼意思?
    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個法字含有依據的意思,不僅僅是效仿,或以什麼為標準。2、「人法地」的地,還指大地上生存的萬事萬物,不僅僅是土地。所以人法地,實質是指人要觀察大地上的萬事萬物,尋找其中的規律,或者學習萬事萬物能夠生存下來的本領,並以此為法。
  • 道法自然的鳳凰茶山
    很多山,除了茶樹就是找不到別的樹,茶山的自然生態環境被破壞了。人與天地的關係,先哲早有告戒 :要遵從道法自然。先人在大自然面前,也摸索出取舎有度,萬物和諧共生的規律。人法天,天法地,地法道,道法自然啊!萬物和諧,齊生共存,這是自然生態法則,人與生態,同樣不能背離這條自然法則。
  • 一路修行,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
    道家修行,不外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因此,學道之人,先當效法大地之性。《地性好靜》修者,取其地性,靜定之象。才能因戒生定,因定生慧,發人智見。道法自然,修者,取其道性無為之旨。虛以合道,無為自化!此真訣曰(無為)四:什麼是道法自然?此就道法而言,自然即是道法。
  • 道法、道名、道門、道口和道來 玄德、上德、建德、廣德和下德
    是以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要走完這四個臺階,首先就要知」道「的幾個範疇:道法、道名、道門、道口 和道來。首先得聞到道口之物,方能進門見性。不聞物,焉能見性。要走完要走完這四個臺階,還要要知《道德經》」德「的幾個範疇:玄德、上德、、建德、廣德和下德。不淳德,焉能全道。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什麼是法?什麼是自然?
    這樣去理解,就大致能理解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這句話更清晰形象地講明了「天、地、人」與「自然」的關係。理解的難點在「自然」,這個「自然」,並非我們平時說的「大自然」,天大地大,「道」最大。「道」又怎麼會去遵循大自然呢?這個「自然」,是指萬事萬物本來的樣子。「大自然」這個我們現在用得很多的詞是從這裡衍生出來也不一定。所以前三個「法」字可以理解為順從,而第四個法字理解為「即,是」也對。
  • 如何通俗理解「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這句話,我們如何理解並感用於生活?「道法自然」出自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歷來太多詮釋,角度深淺都各不相同,就象面對江水,孔子嘆息: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而老子讚嘆: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
  • 2017翻譯碩士考研:「道法自然」翻譯選讀
    翻譯碩士考研複習要不斷積累,從漢語百科到各類翻譯詞彙,下面新東方網考研頻道分享中華思想文化術語——「道法自然」的有關內容及翻譯,2017考生可以拓展了解。   2017翻譯碩士考研:「道法自然」翻譯選讀   道法自然(dào fǎ zìrán)  「道」效法、順應萬物的自然狀態。
  • 道法自然,循理而行——我的教學風格
    一、我的教學風格詮釋:道法自然,循理而行教育是發現人、塑造人、成就人的事業,這不僅僅是對學生而言。作為教師,走上講臺十八年,我與學生一起,尋找自己,看見自己,完善自己,逐步形成了我的教學風格:道法自然,循理而行。道法自然,是我追求的教育之境。
  • 電視劇《天道》中「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的解析
    自己的觀點:「這句話的意思是,神和道就是一回事,沒有區別。神就是道,道就是神。此兩者同出而異名。道法自然,指的是道的根本就是自然規律。
  • 《中國當代名石大全》「道法自然」奇石藝術品權威發布!
    道法自然,是出自《道德經》的哲學思想,意思是 「道」所反映出來的規律是 「自然而然」 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用了一氣貫通的手法,將天、地、人乃至整個宇宙的生命規律精闢涵括、闡述出來。「道法自然」揭示了整個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間所有事物的屬性,宇宙天地間萬事萬物均效法或遵循「道」的「自然而然」規律,道以自己為法則。——以上文字錄用「百度百科」
  • 「道法自然」並非是隨遇而安的意思,而是要我們學習「無我利他」
    今天這四句話非常有名,叫「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幾句話什麼意思呢?「人法地」什麼意思呢?老子說「法」是取法的意思,人取法於大地,首先是人和大地的關係特別密切,我們和大地上面很多東西都是息息相關的。比如我們喝的水,在大地上流淌的水,我們吃的每一粒稻穀都是大地長出來的,所以大地滋養了我們。
  • 「道法自然」是誰提出來的?代表什麼意思?被人誤解幾千年
    「道法自然」是誰提出來的?代表什麼意思?被人誤解幾千年中國是一個包容了許多宗教思想的國家,其中的道教是我國本土產生的一種思想。事實上,它不是一個完整的想法,甚至是片面的,在五千年的積累中,它已經成為一種文化,不僅在宗教方面,它已經滲透到中國的各個方面,之所以如此其中兩個亞洲人在一起,你可以認出其中一個中國人一目了然,但外國人就說不出來,因為我們都有一些美好的東西,外國人將是中國人最有趣的一點,最吸引人的是淪為道教。
  • 「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的表述與「知行合一」是一個意思嗎
    《天道》中這句「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是將基督、道家、佛家的三家思想統一來說,何為道?道即是規律、法則,不以人的客觀存在而變化,也不以人的意志而轉移。道法自然就是遵循自然規律、順應法則的發展,萬事萬物都逃不脫這個規則。
  • 【哲學專題】劉長林:道法自然與內經心法
    道法自然與《內經》心法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資深哲學家 劉長林 一、老子論「道法自然」二、《內經》心法:「夫惟順而已矣」 一、老子論「道法自然」老子對「道法自然」有深刻的論述。(第33章)「大巧若拙,大辯若訥。」(第45章)「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第71章)這說明老子絕不是一概反對認知,否定智慧,而是明確有兩種認知,兩種智慧。老子提倡「法自然」的認知體系,反對違背「自然」的認知體系。 [二]、如何從認識論理解「道法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