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與雙相障礙,透過病因異同,剖析兩者康復關鍵點

2020-11-18 鹽城心理醫生張懷禮

雙相情感障礙和精神分裂症,同為六類重性精神障礙,根據本人在臨床上多年的觀察和總結,發現精神分裂症與雙相障礙不僅在發病機制上有共通之處,在康復治療方面也有相似之點,讓我們一起來透過兩者的異同點,來剖析雙相情感障礙和精神分裂症康復治療的關鍵點。

作者提示:如果本文的觀點與你有所衝突,可以在文後留言探討,但拒絕攻擊性言論。也歡迎患者用自己的切身體會,一起來分析探討這個問題。對於積極參與討論的患者,將會邀請部分人員參加內部交流。

一、精神分裂症與雙相障礙在病因層面的異同

雙相障礙和精神分裂症患者,都可能存在神經系統結構或功能方面的缺陷,都存在安全感不足、自我價值感較低、自我認同感較差等心理發展的共性問題。

不同之處在於雙相障礙患者的心理發展水平,比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成熟度要高一些,也有少部分是相近的,甚至是相反的,因而雙相障礙患者也有可能出現分裂症狀,過去稱之為分裂樣情感障礙,現在用ICD-10來說,就是伴有精神病性症狀的雙相情感障礙。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突出問題在於安全感和價值感問題,而雙相障礙患者主要在成長過程中,人格被貶損、需求被漠視、情感被踐踏的問題比較突出。這裡的問題,未必是我們家長所理解的問題,而是在兒童心理層面的問題。

兒童和成人分屬於兩種不同的心理世界。兒童因為弱小,無力反抗,所以常常成為受害者,在成人理解意義上不算問題的問題,都有可能對兒童的心靈造成巨大傷害。

一個人無論是在身體和心靈上受到攻擊和傷害,都不可避免地產生憤怒情緒,並為此去改變現狀,保護自己,但是孩子在家長和成人面前,話語權和自衛能力非常弱小,為了生存下來,只有將痛苦和憤怒壓制下來,但是並不會消失,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不斷地在反抗不斷地失敗,憤怒情緒在水漲船高,絕望和悲哀之情也是油然而生。

情緒在不斷地反覆惡性刺激中爆發後,甚至出現攻擊行為,甩東西,搞破壞,最後往往以孩子妥協而告終,看似問題被解決,被平息,實際上只是暫時的平靜,心中對現狀的不滿、悲哀、憤怒,根本沒有得到真正的平息,一場更大規模和強度的爆發正在醞釀之中。

直到有一天,被壓抑已久的火山,終於被一件不期而至的事件徹底點燃,這件誘發事件可能對孩子來說很重要,也有可能是微不足道,但是它卻徹底點燃了沉積已久的火山,所有的憤怒、悲傷、痛苦等反應全部被激發,如同巨大的衝擊波,將孩子的精神防衛系統,衝得七零八落,精神狀態完全失控,過去沒有得到補償的精神訴求會以另一種反向的或是過度的反應表現出來,誇大、吹牛、情緒高漲、無所不能、瘋狂花錢、精力充沛等躁狂表現全部出來。

然而在殘酷的現實面前,患者最終發覺自己還是那麼的可憐和渺小,自己的所有掙扎都是無效的,自己什麼都改變不了,同時因為自己最強烈的憤怒對象,往往是自己的父母、孩子、配偶等重要他人,所以倫理道德又像一把緊箍咒,牢牢地套在自己的脖子上,勒得患者無法呼吸,於是又從一個躁動興奮的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悲哀、絕望、無助、無力,什麼都不想幹,心如死灰,從躁狂狀態轉入抑鬱狀態。

然後患者深處改變命運的渴望不會消失,於是就在興奮躁動和抑鬱低落狀態之間交替呈現,就是我們臨床上那種常見的雙相表現。根據我對住院患者的統計,這樣住院的患者約為住院精神病患者的15-20%,60%以上是精神分裂症患者。

二、精神分裂症與雙相障礙在治療層面的異同

精神分裂症和雙相障礙,傳統的治療是有明顯的區別的,而現在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的出現,使兩者的治療區別逐步減少了。

精神分裂症的治療,主要使用了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如氯丙嗪、奮乃靜、氟哌啶醇等,現在主要使用利培酮、奧氮平、喹硫平、氨磺必利、帕利哌酮、阿立哌唑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i治療精神分裂症。

而雙相障礙的傳統治療主要使用情緒穩定劑,如碳酸鋰、丙戊酸鹽等,現在除了使用傳統藥物以外,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如奧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等,也常常被用來治療雙相障礙,並且也可以有不錯的治療效果。

從治療層面上,精神分裂症和雙相障礙使用藥物的交叉情況來看,也間接地說明了兩者在病因層面,也可能存在交叉的發病機制,間接地驗證了上述猜想。

三、精神分裂症與雙相障礙的異同對康復治療的啟發

我是鹽城心理醫生張懷禮,從事精神分裂症、雙相情感障礙、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精神心理疾病診治30年,並首次提出了功能性精神障礙四維康復模型,不僅可用以解釋這些精神障礙的發病路徑,也可以對精神分裂症與雙相障礙的康復治療和心理行為訓練提供指導性路徑。

精神分裂症與雙相障礙的治療除了規範使用藥物治療以外,精神分裂症的心理治療主要應放在安全感、價值感、認同感的重塑上,而雙相情感障礙心理障礙的重點,應放在多重心理創傷和人格層面的修復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發展水平,總體上不如雙相障礙患者來得成熟,心理創傷的修復安全感、價值感、認同感重塑要容易一些,在臨床上也可以發現雙相障礙的殘疾程度通常要比精神分裂症的殘疾程度要輕。

功能性精神障礙,如精神分裂症與雙相障礙,不是純粹的生物學病變,而是具有生物學和社會學雙重屬性的邊緣性疾病,在康復治療方面,除了採用傳統的藥物治療之外,對患者社會功能的修復和訓練,也是影響預後、影響社會回歸的重要變量,精神障礙的康復治療,最終都應以促進患者回歸社會、履行社會責任和義務、適應社會生活為目標。


我是@鹽城心理醫生張懷禮,做有溫度的精神科醫生,專注分享植物神經紊亂、精神分裂症、雙相障礙、抑鬱症等疑難雜症心理行為訓練經驗。關注@鹽城心理醫生張懷禮,收閱新文章。

(此處已添加醫療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相關焦點

  • 【渡過·醫生專欄】董芳:如何鑑別雙相障礙和精神分裂症?
    目前精神分裂症的概念,以克雷丕林的持續病程、功能結局差為基礎,加之布魯勒和施耐德的症狀學表現,所謂的症狀學表現,歸根到底是思維障礙。 二、雙相障礙與精神分裂症的相似之處 雙相障礙是一類臨床表現複雜多樣的疾病,病程早期誤診率高達30%-60%。
  • 心理所發現精神分裂症、抑鬱症及雙相障礙患者情感體驗與動機行為...
    快感缺失是不同的精神障礙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鬱症和雙相障礙患者共同的症狀之一。近期已有研究結果表明,精神分裂症、抑鬱症和雙相障礙患者難以將情感體驗轉化為付出努力的行為,也難以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目標導向的行為動機。
  • 綠葉製藥(02186.HK):FDA受理精神分裂症及雙相情感障礙治療藥物RY...
    來源:格隆匯格隆匯5月29日丨綠葉製藥(02186.HK)發布公告,2019年5月29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已經完成立卷審查並決定受理集團研發的Rykindo(LY03004)(為每兩周注射一次的緩釋微球肌肉注射製劑,乃根據聯邦食品、藥品和化妝品法案的第505(b)(2)條及聯邦規則彙編第21章§314.50用於治療精神分裂症及雙相情感障礙一型
  • 關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後期康復,從中尋找我們的未來發展方向
    為此,精神科醫師在關注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治療的同時,應該更多地關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後期康復,而後期康復的關鍵應該從提高治療依從性、加強個案管理、個人和團體心理治療、家庭治療等4個方面進行。 一、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是後期康復的關鍵 目前已知的對精神分裂症3~20年的隨訪研究發現,17%-35%的患者可以達到社會性康復完全緩解,30%-60%的患者症狀持續存在,病史>1年者復發率是3個月患者的1(或應為2)倍,病史>5年的患者復發率達71%。
  • 雙相情感障礙是什麼病啊?合肥長淮中醫院精神康復科
    雙相情感障礙是什麼病啊?合肥長淮中醫院精神康復科 時間:2020-11-24 10:43 合肥治療精神心理疾病醫院 雙相情感障礙是什麼病啊?合肥長淮中醫院精神科專家指出:雙相情感障礙,是一種嚴重的精神疾病,它被稱作為精神疾病中「王炸級」的精神疾病,帶給患者的痛苦是非常大的。測定它的痛苦指數為10,危害指數為10,綜合評定為10,給患者帶來很大的傷害。患者經歷著冰火兩重天的痛苦,有時候興奮,誇誇其談,感覺人生達到了高潮,有時候抑鬱,覺得活著沒意思,雙相情感障礙需要去專業的精神科治療,選擇合肥長淮中醫院精神科專業和靠譜。
  • 考點複習 · 精神障礙與精神分裂症
    -精神病學-精神障礙、精神分裂症精神障礙一、腦器質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礙1.概念:由腦變性、腦血管疾病、顱內感染、顱腦創傷、顱內腫瘤、癲癇等器質性因素直接損害腦部所致的精神障礙,可表現為意識障礙、智能障礙、人格改變、精神病症狀、情感障礙、神經症樣表現和行為障礙。
  • 心理障礙與精神分裂症,上網這樣求助,才能得到網絡醫生詳細回復
    心理障礙在網上如何才能得到網絡醫生更多的幫助,這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自從在今日頭條上撰稿以後,每天都會收到全國各地的求助私信,經常看到求助者為得不到回復而抱怨。網絡具有開放性和虛擬性,患者和網絡醫生之間屬於弱關係。本文結合兩個多月的自媒體寫作體會,具體談談心理障礙患者、精神分裂症與雙相障礙患者如何才能獲得網絡醫生更多的幫助。
  • 22年的精神分裂症康復之路
    小小的我,15歲就罹患重性精神障礙。幻聽,妄想,焦慮,強迫,抑鬱從此便與我形影不離。我每天穿著邋遢的衣服,活在妄想中,而且總是能聽到有同學和鄰居在背後對我議論紛紛,不夠友善。經介紹,我來到北大六院門診,被大夫診斷為偏執型精神分裂症,用上了當時療效最好的藥氯氮平,每天乖乖的按醫囑按時按量服藥。
  • ADHD與精神分裂症是什麼關係?有哪些異同?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和精神分裂症是兩種不同的精神障礙。ADHD是由行為症狀組成的慢性疾病,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多動和衝動。
  • 康復實例:我的雙相情感障礙康復之路
    本文作者:雨亮雨亮為互助群群友,曾患雙相情感障礙1型,5年3次復發但都成功康復。他的經歷不可謂不坎坷,他經受的挫折可能比你想像的還要多,他的病情不可謂不重(重狂躁重抑鬱),但經過個人的努力,醫生的治療,以及家人的支持下,最終再次走了出來。
  • 當精神分裂症患者遇上社工
    重性精神病概念重性精神病系以精神分裂症為常見,臨床上體現為幻聽幻視、妄想、嚴重思維障礙、行為紊亂等精神病性狀,且患者社會能力嚴重受到損害的一組精神病。不窮盡列舉,重性精神病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礙、偏執性精神病、雙相情感障礙、癲癇所致精神障礙、重度精神發育遲滯所致精神障礙等。重性精神病患者的康復是一個需長期幹預的過程,包括治療、減少殘疾、預防復發系列內容。如何幫助精神病患者全面康復,早日回歸社會涉及多個維度。
  • 精神分裂症、抑鬱症與環境汙染有關
    來源:心理學空間網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環境汙染與精神健康狀況存在關聯性,近期發表的一項研究又為此增加了新的證據。但目前還不清楚汙染會對我們的大腦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這項研究分析了1.51億美國人和140萬丹麥人的數據。
  • 精神分裂症、抑鬱症和焦慮症,為什麼傻傻分不清?
    那我會立即告訴他是精神分裂症、抑鬱症和焦慮症。事實上,精神分裂症、抑鬱症和焦慮症恰恰是最常見的精神障礙疾病。在生活中,很多關心精神健康的人對精神分裂症、抑鬱症和焦慮症傻傻的分不清。那麼,這三種病症到底有哪些異同呢。今天,我不是精神病和大家一起來梳理一下吧。
  • 九大問題全面解析兒童精神分裂症「專家觀點」
    雖然兒童的診斷標準與成人相同,但在精神病特徵的臨床表現上仍存在一些關鍵的區別。 在本文中,兒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學家Abhijit Ramanujam醫學博士討論了兒童精神分裂症的臨床相關問題。 1、精神分裂症在18歲以下兒童中有多普遍?
  • 心理健康缺失之雙相情感障礙
    世界上每100個人裡面就有3個人患有雙向情感障礙,佔比約為百分之三。每百人裡面就有一個人反社會人格障礙,佔比約為百分之一。每百人裡面還有一個人很可能患有精神分裂症。聽起來很可怕嗎?聽起來是不是一切都像是一場災難?如果你對心理健康和現代治療有基本的了解,那就不會。 怎麼判斷一個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當發現自己患有心理疾病時,應該怎樣向家人解釋?
  • 父母過度保護可能阻礙子女精神分裂症康復|研究速遞
    一項新研究顯示,父母的過度保護傾向似乎與子女精神分裂症康復(recovery)狀況不佳存在相關性。本項日本研究10月15日在線發表於PLoS One。 研究簡介 環境因素參與了精神分裂症的起病。
  • 研究發現,精神分裂症、抑鬱症等情感體驗與動機行為有所不同
    快感缺失是不同的精神障礙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鬱症和雙相障礙患者共同的症狀之一。近期已有研究結果表明,精神分裂症、抑鬱症和雙相障礙患者難以將情感體驗轉化為付出努力的行為,也難以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目標導向的行為動機。
  • 精神分裂症:如果你想得到與眾不同的結果,行動是唯一的方法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我撰寫了很多精神分裂症心理行為康復訓練的文章,並不意味我建議所有精神分裂症患者去做心理治療,也不是我要否定藥物對精神分裂症的治療作用,我更不會輕易地去接收一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治療,我的主要工作還是一個精神科醫生。
  • 患上精神分裂症能痊癒的機率有多大?聽聽主任怎麼說吧!
    精神分裂症病因複雜,尚末完全闡明。多起病於青壯年,表現為感知、思維、情感、意志行為等多方面障礙,精神活動與周圍環境和內心體驗不協調,脫離現實。一般無意識障礙和明顯的智能障礙,可有注意、工作記憶、抽象思維和信息整合等方面認知功能損害。
  • 精神分裂症為什麼叫「分裂」?#精神障礙專題#
    每到畢業季,在畢業、分離、情感、就業等生活大事件的刺激下,一些精神問題、行為問題也進入了高發期。 某市精神病醫院院長曾說過,人群中約20%都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病。於是大家笑言「五人行,必有一精神病」。 那到底什麼是精神病,什麼又是精神分裂症?從今天起,我們推出「精神障礙專題」,分三期帶各位一塊兒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