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優先好,還是學校優先好?這普遍是很多留學黨的煩惱。
如果選擇一所比較好的大學,那麼可能因為成績的原因被調劑到冷門專業;
如果以自己喜歡的或者熱門的專業為先,那麼又只能在並不那麼有知名度的、層次較低的大學中選擇。
所以,「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對學霸來說,頂尖院校和熱門專業當然是可兼得的。
但是大神畢竟是大神,是少數的存在,大多數普通學生還是要在學校和專業兩個選項裡分個孰輕孰重,我們到底該怎麼考慮?
名校光環加身,收穫更多機會
從社會認可程度來看:名校自帶光環,當你出去自報家門的時候,報出母校名字,首先就會得到一個身份界定。因此名校生往往很容易得到別人的尊敬。
從未來發展機會來看:名校光環,可以獲得比其他人略多的機遇和信任。通常大家會認為名校生擁有更高的能力,因此願意給予更多機會。這種信任和尊重,反過來會給你帶來一種正向的心理價值,使你更有自信心,發展更順暢。
就業優勢,更多成功機會
據統計顯示,雖然有些人看不慣名校生高傲自負的態度,但是不可否認,名校生有更多的就業機會,更好的優先職業選擇,很多有名氣的大企業只在名校做招聘專場。
豐富的高校資源,助你增長見識
毋庸置疑,名校的硬體設施、軟體條件絕對是一流的。從教學樓到圖書館、科研室、研究所,這些無疑是一些普通院校望塵莫及的。高額的科研項目基金、豐碩的科研成果……會帶領學生在名校的基礎上,登上更高的階梯。
名校還會帶給你更寬廣的見識。名校通常有長久的歷史,廣泛的世界聯繫,你有很多機會能親眼目睹名流風採,親耳聆聽名家演講。
獲得雄厚的人脈資源
名校生的社會影響半徑更大,得到其他校友提拔與幫助的機會更多,因此名校生往往有更強的社會圈子。人一生中,有不少機會,來自你的人脈資源。在英國,牛津、劍橋這樣的名校,所產生的總統、銀行家、諾貝爾獎獲得者要遠遠多於一般大學。雖然你不能直接因為這些得到好處,但是你處在這個網絡中,生活和事業就會有更多的可能性。
爭取更多深造機會
名校更重視教師和學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也強調與國內其它大學及科研機構的合作與交流。
通過科研課題及學生共同培養等,名校生會擁有得天獨厚的其他學校交流資源,為將來的深造打下重要基礎。
更好的獎學金、助學金機會
名校不乏成功的校友,有更多個人設立的獎學金、助學機會、創業基金。當然也不排除有成功人士要依靠名校的光環贏得更高的社會知名度,主動為名校提供獎學金以及就業實習的機會。
另外,名校社團活動更容易得到贊助。很多商家主動要求冠名名校的某個活動,而普通院校的學生就要去跑外聯自己搞定了。
院校優先的弊端:專業不對口
名校的光環確實多,對於專業成績並沒有特別優秀的學生,的確可以通過名校光環贏得一些自信和肯定,但是很有可能在不感興趣的專業領域中失去學習動力,從而阻礙自己的專業發展。
其實很多留學生在回國後就總會出現職業發展上的問題,就是因為將美好的職業生涯皆寄希望於名校加身,卻忽視了專業的選擇。
如今經濟飛速發展,離不開專業化的複合型人才,而這,就離不開學生們對專業選擇的正確認識。
學習有動力,大學生活不乏味
興趣與特長是學習的原動力,如果清楚自己的興趣或特長,那麼選擇一個自己願意去努力的專業,並為將來的人生事業做打算,無疑會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去實踐。在學習中也會擁有快樂的心態,更容易出成果。
不走彎路 助力事業發展
選好專業是求職的最好優勢,如果專業完全不符合你要求,進了名校也沒用。「入對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日後發生「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嘆。
選擇學校在一定意義上說只是四年時間,而專業則事關未來,職業將伴隨你一輩子。
發現了專業不合適再重頭開始選擇,那麼在時間上將是很大的損失,也是對自己的一次考驗,你是否還有勇氣重新開始,再一次投入學習?
反之,優先選專業,將來畢業找工作也能夠比較順利,畢竟專業技能學的好,獎學金、優秀稱號多,招聘單位一定會很樂意把你招收門下。
提升生活質量,享受生活樂趣
「對某項工作沒有興趣,容易精疲力竭」——如果對自己的學習、工作沒有興趣,或者做起來不順手,當然生活的質量也就降低了。
現實生活的壓力不斷加大,人們開始努力尋找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無論是在校的學習中,還是以後就業,提升生活質量,享受生活樂趣,都是我們一生在追求的事。
跟隨自己的心,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感興趣的專業,開啟一段美好的人生。
專業優先的弊端:可能沾不到學校名氣的光
普通學校的資源,比如:硬體設施、校園文化等方面,可能都跟名校有所差距。
另外,畢業後也可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雖然專業課學得很紮實,但跟同樣情況的候選人比起來,卻因為不是名校出身被無情攔在門外。
總的來說,專業與學校的抉擇並沒有絕對性,主要都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考量,如果學生對職業發展沒有明確的方向,可以選擇名校加持;反之,對未來職業有個人規劃的,就好好考慮專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