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冠軍韓廣斌:如何用開放式思維戰勝2021年的市場

2021-01-07 證券市場紅周刊

記者 | 何豔 曹井雪

寄語:祝《紅周刊》2021年越來越好,恭喜發財!

核心觀點:任何一家公司,我們跟蹤它的時候,如果覺得不太好,就會適時糾錯,要看年報、季報,發現問題隨時調整。做投資一定要獨立判斷,要知道所有人都充滿偏見,都是封閉思維,所以要反向運用,找到對的主線。中國經濟新老轉換過程中,以消費、醫藥、科技、先進位造等為代表的新經濟將持續成為市場主線。

「價值·新思」2021紅周刊投資峰會韓廣斌最新演講視頻(點擊觀看)

「價值·新思」2021紅周刊投資峰會韓廣斌最新演講視頻

大家好,禮拜天能來參加《紅周刊》峰會的,都是認真學習、對投資感興趣的人,相信各位現在或將來都會有不錯的投資成績。做投資就是要主動去學習和研究的,很多時候都是八小時之外的時間投入,這代表大家真的是對投資感興趣。

說到2021年的展望,在我看來,明年手機行業肯定要出大品牌。

科創板推出對海外人才吸引力陡增

投資是需要不斷追問

比如我不喝酒,但在投資茅臺時,我會經常問周圍人對茅臺的感覺,但後來我就不怎麼和人聊茅臺了,因為問多了後,都知道對方會怎麼回答。我們通過投資茅臺也掙了很多錢,每次大跌也會買很多。我的意思是,投資一定要調動身邊的資源,不斷追問。

晶片的問題也是,我們經常去調研,見到每個跟晶片有關的專家都會追問。最關心的就是:中國的晶片有沒有機會。問了很多人,答案大致都是有機會。

為什麼?兩個原因,一是中國科技企業被制裁反而給中國晶片帶來了機會。以前中國企業都不用中國生產的晶片,現在被制裁,中國生產的晶片就起到了備份作用,這反而給中國企業帶來了機會。二是科創板的推出。雖然大家吐槽中國股市滬指點位十年來幾乎原地踏步,但資本市場是不斷發展的,尤其是在科創板推出以後,資本市場給予了很高的溢價。而這給了高科技企業一個強有力的支持,科技是國力之爭歸根結底是人才之爭。像華為,在全世界都有研究院,能把最好的人才聚集在一起。科創板推出以後,很多國外的優秀人才特別是華人,都願意投入到中國的科技企業中。原來這些人才在美國幾百萬年薪,中國的科技企業挖人挖不動,現在科創板公司直接給股票,很多人都被吸引回來了。現在中國晶片行業就是這樣。

開放式思維的重要性

追求本源才能把投資做好

接下來,我把自己多年來的一些投資心得和大家分享,都是方法論問題,做長期投資需要方法論。為什麼選擇「不完美的年代」這個話題,因為沒有哪個年代是完美的,我們做投資,就是在不完美中追求完美,主要是「開放式投資」的重要性。

我是散戶出身,從五萬塊錢做到現在,主要通過持續的學習、永不放棄,從業餘投資者成為專業投資者。當然,投資欲速則不達,慢就是快,急不來。

思維分為兩種模式,一是開放式思維,一是封閉式思維,每個人都充滿了偏見。

明天早上太陽是否會照常升起?不考慮颳風下雨,哲學上的命題是不一定,因為明天太陽說不定會爆炸。索羅斯的老師卡爾·波普爾認為,科學真理只能證偽而永遠不能證實。而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是客觀、講真理,但其實真理是可以挑戰的。

人們對一個事物的看法是很難反映這個事物的真實情況的,如果認知會領先於它(的真實情況)就會有很大的收穫,比如新能源,人類的認知領先了事實,市場就給了特斯拉很高的市值。

但人們的認知會受制於他的成長背景,比如從小接受的教育、父母、老師的一席話可能影響你一輩子,而且很難改變。

比如我們常有這樣的感觸,和一個人聊天時會聊不通,甚至覺得這個人不講理,有時候甚至是一群人不講理。但當你明白「大家不講道理是正常的」就會一笑置之。很可能你是對的,其他人都是錯的,但是如果進行「投票」你就會輸。

很多人缺乏複雜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哲學的思辨能力,中國在這方面的教育也略顯不足。

我剛才講到了科學只能證偽不能證實,為什麼現代的發明創造在西方而不在中國,是因為中國人笨嗎?不是,很多華人去美國就能拿諾貝爾物理學獎,我覺得問題的關鍵是缺邏輯思維能力和哲學思辨能力。

做投資也是如此,很多人做投資做不大,就是不往複雜方面想,大部分人會說,「我推薦一隻股票。」做投資,方法的幫助作用很大的,探究本原深層次,怎麼才能把投資做好。

下面講一下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區別,以及對投資的影響。

自然科學比較公式化的,涉及能量守恆、數理化、微積分等等。但社會科學很複雜,沒有公式。社會科學跟人有關,全世界70多億人,合起來無比複雜。我前面提過,其實人都是充滿偏見的,而投資恰恰跟社會科學關係很大,中國有1億投資者,在這麼多的複雜信息裡找到矛盾,沒有方法論是不行的。

我們新思哲的方法論中,有21條軍規和投資框架,有一點很重要,就是「開放思維、適時糾錯」。還有一條「是不確定的未來」,前面講太陽是否升起,就是不確定的未來,做投資為什麼很多人很痛苦?因為老是覺得機會確定,而出來幾隻黑天鵝就受不了,而事實上黑天鵝是很正常的。所以投資體系要能夠避免、化解、包容黑天鵝。

我們投資體系中有最重要的東西,叫做開放思維、適時糾錯。如果你意識到你是有偏見的,那麼反而你是沒有偏見的。80%的人都說是開放思維,但我認為封閉思維的人會做得更好,就是說意識到自己是封閉思維的人,往往是開放思維的人,因為你意識到自己可能是封閉的。意識到封閉思維的人,可以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會跟你溝通,找到接近於事實的東西,會樂於傾聽別人的意見,市場的聲音,保持終身學習。因此投資可能做得好,就是這個意思。

說回科學真理只能證偽而永遠不能證實,這句話很重要,因為這樣才能追求科學的本原,而一般我們做事,只求差不多就行了。因此,對於科學的追求我們要加強,投資也要加強這方面的(探究)。我們只要不斷學習,自我否定,還是能找到一些方法的。

投資要永遠前瞻 適時糾錯

《紅周刊》此次峰會主題是「價值·新思」,而且要「永遠前瞻」。那我來說一些前瞻的問題。比如說到能源,以前是煤炭現在是光伏了。十年前的手機,現在也沒人用了,(但會有新的手機來替代)。那麼這裡面都蘊含著非常多的投資機會,如果有開放的理論支撐,就能走在前瞻的位置,就有很多賺錢的機會。

開放思維意味著我們的投資組合可以隨時可以修正,沒有硬性的止損線。比如有的組合有20多隻股票,一旦證偽的時候,我們就出掉了,所以叫糾錯不止損。任何一家公司,我們跟蹤它的時候,如果覺得不太好,就會適時糾錯,要看年報、季報,發現問題隨時調整。

剛才講了開放思維、適時糾錯,我們想改革開放,改革就是糾正,開放就是開放思維,跟別人溝通。任正非就不贊成自力更生,因為自力更生不開放就沒朋友,華為就是利用了全球的科技人才。開放改革這還要加幾個字,叫做理性務實,只有開放思維才有理性,不斷糾正才務實。剛才講到手機產業鏈、新能源產業鏈、光伏產業鏈,全都在中國,都是開放的結果,如果純粹自力更生,現在未必能搞出來。

投資中黑白分明的問題是不需要解決的,模糊不清的問題也不需要解決,最需要解決的是「大家覺得是對的實際是不對的」,也就是似是而非的問題。比如關於短期主義和長期主義,短期對的往往長期都不對。比如短期掙很多錢,長期就不一定。因此,做投資一定要獨立判斷,要知道所有人都充滿偏見,都是封閉思維,所以要反向運用,找到對的主線。

2021年投資展望

重點在手機、消費、醫藥、光伏和新能源車

接下來展望一下市場,A股市場可以讓我們找到結構性機會,無外乎是剛才講的手機、新能源車、光伏、消費、醫藥,但現在標的都很難選,因為估值都給的比較高,有的甚至給到80倍左右。

還有一個方向,就是5G,明年是5G元年。不過目前我們也還沒找到好的標的,但我覺得肯定會有,還是需要用開放的思維不斷前瞻。

更多2021紅周刊投資峰會嘉賓精彩演講內容,請關注《紅周刊》公眾號,我們將持續更新!也可以點擊下方圖片,購買《紅周刊》雜誌第100期,搶先閱讀此次峰會完整報導!

相關焦點

  • 10年期私募冠軍韓廣斌:論開放思維對投資的重要性
    用消費股投資邏輯挑選 To C 科技股。5G或在2021年迎來真正商用元年。「我們並未刻意去追求投資結果,本分的堅持做一件正確的事情,結果是很自然的事。」韓廣斌:核心資產的周期是可永久持續的,但核心資產標的可能會不斷更迭。我對核心資產定義是:一定要有全球競爭力,至少在國內有競爭力。價格不能太過分,但當前低估的核心資產很難找,因為市場被過度調研,「抱團」思維明顯。
  • 時隔14年 新思哲掌門人、10年期私募冠軍韓廣斌首度發聲:論開放...
    用消費股投資邏輯挑選 To C 科技股。  5G或在2021年迎來真正商用元年。  「我們並未刻意去追求投資結果,本分的堅持做一件正確的事情,結果是很自然的事。」  用消費股投資邏輯挑選 To C 科技股  5G或在2021年迎來真正商用元年  《紅周刊》:說到港股,國內優質的網際網路龍頭都在海外上市。您用消費股邏輯來投資Facebook、騰訊控股等海內外科技巨頭,就像巴菲特投資蘋果也用消費股的邏輯去看,這些科技龍頭與消費品投資邏輯有哪些相通之處?
  • 紅周刊投資峰會|林園、李曉西、韓廣斌暢談2021年投資,消費和科技...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作者:李壯「價值·新思」2021紅周刊投資峰會在12月20日於北京成功舉辦,在圓桌論壇上,《紅周刊》執行主編謝長豔與《紅周刊》榮譽顧問、深圳市林園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園,華泰柏瑞基金副總經理兼基金經理李曉西,深圳市新思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韓廣斌共話2021年投資方向。
  • 中國十佳私募基金產品榜發布 都有誰上榜了?
    2019年融智評級十佳產品收益前十(五年期)中,新思哲投資的「陝國投-新思哲1期」斬獲年度冠軍。韓廣斌本人擅長上市公司估值及行業基本面分析及宏觀策略應用,注重宏觀和微觀的把握,操作風格靈活,注意風險控制,在投資界累積豐富多策略經驗。
  • 如何憑藉3年「水貼」成就私募收益冠軍?——證星專訪希瓦資產梁宏
    17年憑藉精準介入多倍漲幅的內房股勇奪當年的私募收益冠軍。而這一切的契機起源於創始人梁宏的3年「水貼」。希瓦資產創始人梁宏的經歷是傳奇的。非常有幸,證券之星能夠在私募證券15年行業大咖專訪的環節邀請到梁宏先生,分享他的精彩經歷以及對市場的最新見解。
  • 原公募冠軍林鵬成立私募 真的去追求創業夢想了!
    剛剛,又有公募冠軍大佬成立私募,真的去追求創業夢想了!中國基金報記者 吳君在今年5月發表致持有人的信、作別東方紅資管後,原公募冠軍林鵬的最新去向曝光了。近期,基金業協會備案信息顯示,由林鵬創立的上海和諧匯一資產已經完成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這意味著林鵬將開啟創業新徵程。
  • 私募基金經理「拍了拍」你 2020上半年私募 「熱搜體」全面揭曉!
    來源:排排網官微一方面得益於我國對疫情防控的成效,在疫情發生初期果斷採取正確的防控措施,在較短時間內將疫情影響降至最低,二季度以來復工復產加速推進;另一方面,二季度以來全球主要經濟體均採取了降準降息等寬鬆貨幣政策,市場流動性充裕。整體來看,2020年二季度,資本市場表現是超出市場預期的。
  • 私募立法的五大難題 連定義都沒形成共識
    因為,新一屆政府履職以來,國務院已經多次出臺政策支持股權基金、創投基金等為代表的私募基金髮展,尤其是「新國九條」更是對股權投資、創業投資基金明確提出大力支持方案。  創投、股權基金的「大棒」?  儘管募集形式都是「非公開」,但除了證券基金之外的其他種類基金,差異巨大,如何才能按照統一標準監管?  各類私募全部按《證券基金法》?
  • 2020年世紀證券·麗海弘金量化私募論壇暨前海金帆獎量化私募大賽...
    來源:證券時報網12月29日下午,2020年世紀證券·麗海弘金量化私募論壇暨前海金帆獎量化私募大賽首度榜單發布會在深圳南山麗雅查爾頓酒店隆重舉辦。本次活動由世紀證券主辦,麗海弘金聯合主辦,私募排排網、前海深港基金小鎮協辦,五十多家知名私募及參賽私募機構同臺出席、共同分享探討量化投資,共同見證榮耀頒獎時刻。
  • 如何理解證監會2021年資本市場六項重點工作
    會議強調,明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做好明年資本市場工作十分重要。會議指出,將重點抓好以下六點工作:工作一:著力完善資本市場支持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積極發揮科創板、創業板、新三板支持創新的功能作用,更好促進科技、資本和產業高水平循環。優化再融資、併購重組等政策,完善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等制度,支持優質領軍上市公司更好發揮引領作用,帶動中小企業創新活動。
  • 「阿爾法狗」戰勝了圍棋世界冠軍 人工智慧千億市場將引爆
    谷歌人工智慧軟體「阿爾法狗」中盤戰勝世界冠軍、圍棋職業棋手李世石九段。在此之前,圍棋是唯一沒有被計算機攻克的博弈遊戲項目,這次是計算機首次在分先(註:即不讓子,平手對局)的情況下戰勝人類頂尖棋手!3月9日中午,在韓國首爾四季酒店,一場別開生面的圍棋對決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 2021年誰會是裸泳者?兩家百億私募開年預警:結構牛警惕這些風險
    2021年,A股的這一市場風格會不會發生變化,賺錢效應能否延續?每一年的歲末年初,各大私募都會對過去一年進行回顧,對下一年進行展望,他們對此怎麼看?景林資產高雲程:警惕利率上行風險,下跌最多的一定是原來的裸泳者作為國內老牌百億私募的代表,景林資產一直堅定踐行價值投資理念,長期投資收益率在行業內持續領跑,並歷經多輪牛熊的考驗。
  • 私募排排網發布財富管理合伙人雲平臺 「買方理財」模式成亮點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鍾國斌1月4日,私募排排網在深舉行「財富管理合伙人雲平臺」發布會,面向全國招募理財精英,打造一個開放式共享平臺,共同構建財富管理生態圈。首創移動辦公平臺 共享百萬億財富管理市場改革開放40年,中國私人財富市場和高淨值人群所累積的財富造就了數以百萬億級的財富管理市場。
  • AI戰勝歐洲圍棋冠軍 圍棋界怎麼說
    1996年樊麾在中國定為職業二段。2005年,24歲的他被正式聘任為法國圍棋隊和少年圍棋隊的總教練。由此,繼北美之後,華人終於開始帶動歐洲圍棋的發展。這些年,樊麾拿下了大部分歐洲重量級圍棋賽事冠軍,網絡圍棋授課吸引了成千上萬名洋弟子的收看。樊麾也曾透漏:「在我們業界有一個普遍的數據是,歐洲有100萬圍棋愛好者。」因此,樊麾雖然早已淡出一線,卻依然可稱「歐洲圍棋之巔」。
  • 私募15萬億藍海市場已來,你如何吃到這塊大蛋糕?
    在A股走出結構性行情的背景下,專業機構投資者的優勢得以凸顯,後續隨著資本市場改革不斷推進,投資者「借基入市」的意願將更為強烈。值得注意的是,8月份市場震蕩調整,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存續規模的增長主要來自於新備案產品規模的提升。數據顯示,私募證券投資基金8月新備案數量為2303隻,佔新備案基金數量的80.69%,新備案規模為679.42億元,環比增長54.42%。
  • 貝恩公司發布《2020年中國私募股權市場報告》
    報告表明,由於宏觀經濟疲軟,2019年中國私募股權市場在多個層面出現萎縮:交易額和交易量均出現下滑。其中,交易額超過10億美元的交易受到顯著影響,而交易額超過1億美元的交易總數下跌了32%,導致平均交易規模整體縮水22%。同時,公開市場表現低迷且波動性上升,致使退出交易額有所下降,由於監管力度保持嚴格,人民幣基金融資進一步縮水。
  • 「金華彩杯」私募大賽11月榜單:衍生品略贏過股票多頭!
    11月市場上行,萬得全A漲幅4%,上證指數(+5.2%)表現強於創業板(-0.9%),體現出較強的結構分化。交易量明顯放大,體現出市場情緒階段性回暖。11月市場發生較為劇烈的風格切換,其背後的原因包括信貸收緊的節奏開始加快等。
  • 百億私募冠軍林園最新觀點來了:目前滿倉,投資只選剛需與壟斷!
    在私募行業,賺錢才是硬道理,能夠做到長期賺錢,則可堪稱投資牛人,林園就是其中之一。林園不僅在過去十年間完勝大盤,由於先後投資白酒、醫藥等消費行業,2017年以來林園的業績快速增長。根據私募排排網近期發布的一份私募基金經理年化收益榜,近10年年化收益冠軍正是林園投資董事長林園,林園也一舉拿下百億私募基金經理年化收益冠軍。近期,林園投資董事長林園做客私募排排網投資者問答欄目,在線與千萬投資者在線分享了「A股行情再啟,能否突破年內高點」熱點話題。林園認為,四季度A股再創年內新高也不是不可能,理由是現在點位距離年內新高也不是很遠,概率挺大。
  • 地產大亨委託炒股巨虧2億 怒懟分析師並向前私募冠軍索賠
    一位房地產老闆聽信券商分析師意見,拿著從房地產賺來的錢委託一位前私募冠軍炒股,結果3年時間巨虧2億,虧損幅度高達90%,割肉後髮長文怒懟分析師並向前私募冠軍索賠。
  • 高手雲集把脈市場,共話2021投資機會
    本次恆天卓越基金峰會,旨在從多角度探討權益類資產發展趨勢,包括宏觀經濟、大類資產、股債市場、量化投資等,明辨未來,把脈市場波動。峰會面向上遊優秀資產管理機構,匯集市場近百家公私募頭部管理人,充分展示了恆天基金優質的朋友圈,傳達出恆天基金面向全市場構建開放式財富管理平臺的強烈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