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醫生日記:我們都有一顆「仁術濟世」的心 滬漢人民是共飲長江水...

2020-12-19 上海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新聞2月18日電 (查瓊芳)2月17日,援鄂第二十四天,晴天。

  今天依舊是晴天,但是天空沒有昨天雪後藍得那麼透徹。經過一天陽光的照射,地已經幹了,灰塵漂浮在空氣中,形成一層薄薄的霧霾。

  一早起床聽說我們仁濟醫院已組織150餘人的醫療隊,包括60名醫生,90名護士,很快就要趕來武漢。武漢的病人不是在減少嗎?為什麼還要過來?呼吸科還會派誰來?還有仁濟的其他科室兄弟姐妹們誰會來武漢?一個個問題浮現在我腦海。但不一會兒,這些謎團被一一解開。

  陳一新(中央指導組副組長)在新聞裡說:「目前還有一批危重和重症病人,並且數量還在增加;要建設一大批方艙醫院,確定一批集中隔離點。」這或許意味著需要增加更多的醫護人員。如此看來,武漢保衛戰已經開始總攻了。因此,上海又向武漢增援醫護人員。

  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這是共飲長江水的交情。此次上海再次派遣醫務人員來武漢,留在上海的同事們將面臨著更大的診療任務,他們的壓力也不小。武漢保衛戰和上海保衛戰都要打好!

  至於誰來武漢——我的手機微信不停地有消息過來。有同事自己自願出徵,詢問注意事項的、有為科室同事詢問應該帶點什麼物資的、也有護士長為下面出徵的護士詢問的....。.作為一個比較有經驗的援鄂醫生,我把需要帶的物資列個表格,一一發給有需要的同事。從他們的言語裡,我聽到的都是滿滿的勇氣和擔當。

  我B超室的吳同學也報名了。她有點緊張,有點怕,但還是義無返顧地報名了。她問了我需要帶的東西後,匆匆趕回去收拾行李,可是數個小時後,她很遺憾地告訴我,因為她的心臟功能 不是太好,心肌缺血,所以領導考慮再三沒批准她的申請,換其他人出徵。心內科的金主任,他說之前他沒有報名,但因為這次報名的同事家中有事不能參加,他就主動請纓了。他還有四個導管沒做完,要今天內全部做完,明天才能出發。我們呼吸科又派了四個同事,科主任蔣捍東也參加並親自帶隊。這四個人裡面三個是共產黨員。

  我們的同事都是戰士。在祖國需要時,都能挺身而出,為的只是自己作為醫者的初心和使命。

  下午,我們收到醫療隊對大家住宿進行調整的意見。自我們進駐武漢後,上海市衛健委的領導對我們非常關心,得知我們兩個人住一間房間,領導從院感防控的角度出發,為了保證大家的安全,也為了保障大家的隱私和充足的休息,通過各方協調,讓我們都住到旁邊維也納酒店的單間。

  今天一天,我的手機鍵盤都在不停地跳躍著,回復著一個個有關出徵的問題和對我的關心。我只希望大家都平安。我們會在武漢一起戰「疫」,也許我們沒有見面的機會,但我們的心會在一起,我們都是「仁濟人」,我們都有一顆「仁術濟世」的心。

  作者: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員、仁濟醫院呼吸科主治醫師  查瓊芳


註: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註明出處!   

編輯:陳靜  

相關焦點

  • 《卜算子》——李子儀(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卜算子——李之儀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江水無竭,相思不解。春花秋月的故事,如深潭,似泉流,在年華輾轉裡從未更改。只是守著那一江深情的人,來過又走。他們離去之前,都曾守到容顏枯老,守到華發暗生。明知人生苦短,也要把時光耗費在無盡的思念裡。這是愛,也是執著。
  • 警事日記|警察有一顆如水的心
    警察如水,形態萬千,穿山越嶺,頑石盡摧。他們用大愛溫暖著廣袤土地,用頑強守護著萬戶千家,內地邊陲。每一名人民警察都有一顆如水的心。他們靈動如水。人民的需要在哪裡,他們就會出現在哪裡,為人民披荊斬棘,他們無怨無悔。有一位警嫂曾經說過:「嫁給了警察就意味著犧牲和奉獻。」
  • 共飲長江水,川鄂一家親
    共飲長江水 川鄂一家親 1 月23 日上午10 時 武漢關閉了各進出城通道 「封城」抗擊疫情
  • 《查醫生援鄂日記》出英文版:揭開中國成功抗疫的密碼
    「除夕之夜,還未與家人吃完團圓飯,我就匆忙帶上行李,逆行而上,來到武漢,來到金銀潭醫院,投入自己一生都忘不了的抗疫戰鬥。忘不了我們面向黨旗,舉起右手,莊嚴承諾;忘不了我們團結互助,奮不顧身,共克難關;忘不了我們心存感激,精心救治,竭盡全力。
  • 首部醫生戰疫日記出版,其中最短的一篇是《累到無力說話》
    後方同事將查瓊芳的微信文字、語音留言直接連綴成篇,每天發表在網際網路上。隨著日記被媒體廣泛轉載,讀者的期盼成了查醫生堅持每天記日記的動力,也是給自己解壓的一種方式。查瓊芳說:「這是一段難忘的歷史,親歷這段歷史的我們都是平凡的,可是我們都有勇氣!有勇氣逆行,有勇氣去戰疫。
  • 把金銀潭的抗疫故事講給世界聽《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首發
    《查醫生援鄂日記》出版座談會暨英文版首發現場。新華網吳一航 攝新華網上海8月18日電(吳一航) 「查醫生,查醫生,請等一下!」剛從座位上起身準備離開的查瓊芳聽到喊聲後停下了腳步。會議室門外走進來兩位手捧鮮花的小朋友說:「查阿姨,送給您,我們要向您學習。」
  • 把金銀潭的抗疫故事講給世界聽《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首發
    會議室門外走進來兩位手捧鮮花的小朋友說:「查阿姨,送給您,我們要向您學習。」小朋友將捧著的鮮花送到查瓊芳手中,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18日,在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的一間會議室裡,舉行了《查醫生援鄂日記》出版座談會暨英文版首發式。
  • 中國一線醫生抗擊新冠肺炎日記《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全球預售
    中新網上海7月2日電 由中國一線醫生撰寫的抗擊新冠肺炎日記《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全球預售,讓各國讀者了解中國抗疫經驗和抗疫精神。《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全球預售。當67篇日記匯成《查醫生援鄂日記》一書時,我希望可以告訴大家:中國人民在疫情面前是如何眾志成城,如何在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內基本控制疫情的點點滴滴。」書中的點滴細節為讀者勾勒出中國戰疫「路線圖」,揭開了中國迅速控制疫情的「密碼」,折射出中國人民團結一心抗擊疫情的偉大精神。《查醫生援鄂日記》被評為「2020年4月中國好書」。
  • ...個人書寫——讀仁濟醫院呼吸科主治醫師所寫的《查醫生援鄂日記》
    在68天裡,查瓊芳寫下67篇援鄂日記,記錄所見所聞所思,歸而結集。這部著作記述了抗擊疫情最前線的一個個鮮活故事,體現出一名援鄂醫護人員不畏艱難、樂觀向上、甘於奉獻的精神,更折射出中國人民團結一心抗擊疫情的廣闊圖景。病毒兇狠,重症病房的醫生護士尤其面臨巨大風險。查瓊芳穿上防護服工作,時常連續12個小時不吃、不喝、不上廁所,衣服被汗水打溼,就像從水裡撈出來一樣。
  •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 什麼樣的女孩能配這樣的詩?
    寫兒女情長的詩詞有很多高手,從花間派的溫庭筠,韋莊到婉約派的柳永,秦觀,情詩豔詞都能寫的纏綿悱惻,肝腸寸斷。但是,最能打動人的還是北宋李之儀的那首《卜算子》。「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不用說,這一定是寫給心上人的詞,那種渴盼在一起的心情,也只有悠悠江水可解此情啦!只有真情摻入濃情,才會如此動人!曹植對他的嫂子宓妃,動了真情,寫出傾動千古的《洛神賦》。
  • 中國一線醫生抗擊新冠肺炎日記《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首發
    查瓊芳為孩子們籤名。 葉佳琪 攝中新網上海8月18日電 (記者 陳靜)由中國一線醫生撰寫的抗擊新冠肺炎日記《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18日在上海首發。《查醫生援鄂日記》以一線醫生的視角,完整記錄了上海第一批支援武漢醫療隊68天的抗疫經歷,真實再現了醫務人員和民眾在危難時刻表現出來的無私無畏和善良勇敢。該書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主編,上海市第一批支援武漢醫療隊員、仁濟醫院呼吸科醫生查瓊芳醫生撰寫。《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首發。
  • 《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今天在上海書展舉行全球首發式
    《查醫生援鄂日記》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主編,上海市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員、仁濟醫院呼吸科查瓊芳醫生撰寫,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是國內第一部正式出版的援鄂醫生親歷的抗疫日記。從除夕到3月31日,查醫生日記共67篇,跨越援鄂的整整68天,也是目前出版的最完整的抗疫日記。
  • 《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開啟全球預售!把最真實的抗疫過程告訴全...
    《查醫生援鄂日記》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主編,該院呼吸科醫生、上海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員查瓊芳撰寫。查醫生日記共67篇,跨越援鄂的整整68天,也是目前出版的最完整的抗疫日記,該書以抗疫一線醫生的視角,完整記錄了上海第一批援鄂醫療隊68天的難忘抗疫經歷,真實再現了廣大醫務人員和人民群眾在危難時刻表現出來的無私無畏和善良勇敢。
  • 這才是中國最真實的抗疫日記 |《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開啟全球...
    這是全世界第一本由一線醫生撰寫的抗疫日記,對於各國讀者了解中國抗疫經驗和抗疫精神具有獨特作用。▲圖為《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封面《查醫生援鄂日記》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主編,我院呼吸科醫生、上海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員查瓊芳撰寫。
  • 寫下67篇日記的查醫生出書了,系國內首部援鄂醫生抗疫日記
    如今,這些日記被編撰成《查醫生援鄂日記》,由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這也是目前國內第一部正式出版的援鄂醫生親歷的抗疫日記。4月20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仁濟醫院獲悉上述消息。 中科院院士、上海交大醫學院院長陳國強為此書撰寫了《序》。
  • 《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預售!為什麼這部抗疫筆記能火「出圈」
    該社社長Peter Gaviorno指出:「《查醫生援鄂日記》告訴我們,全人類必須要團結起來與COVID-19作鬥爭,以對抗病毒的傳播。我們應當從中國人身上學習到合作、勇氣和熱情的品質,為全球戰勝這一流行病做出努力。」 「翻譯《查醫生援鄂日記》的過程,也是自己學習和精神受洗禮的過程。中國的抗疫故事感人至深,把中國的抗疫故事翻譯給世界聽,我們外文工作者義不容辭。」
  • 《查醫生援鄂日記》將出日文版
    《查醫生援鄂日記》將出日文版本報訊(記者 施晨露)近日,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與日本巖波書店就《查醫生援鄂日記》日文版版權輸出籤署協議。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人文分社副社長趙斌瑋感慨,「回首疫情初期日本民眾對我國抗疫『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無私援助,這本書日文版版權輸出也是一種有意義的回饋。」
  • 中國第一部醫生戰疫日記出版,最短一篇只有七行字
    後方同事將查瓊芳的微信文字、語音留言直接連綴成篇,每天發表在網際網路上。隨著日記被媒體廣泛轉載,讀者的期盼成了查醫生堅持每天記日記的動力,也是給自己解壓的一種方式。查瓊芳說:「這是一段難忘的歷史,親歷這段歷史的我們都是平凡的,可是我們都有勇氣!有勇氣逆行,有勇氣去戰疫。
  • 著名翻譯家翻譯,《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全球首發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上海8月1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燁捷)今天是2020年上海書展的最後一天,上海交通大學正式宣布《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今日首發。該書還入選中宣部2020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目錄。
  • 展現中國力量 《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開啟全球預售
    人民網上海7月2日電(董志雯)日前,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獲悉,《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已在全球著名網絡書店——亞馬遜開啟全球預售。這是全世界第一本由一線醫生撰寫的抗疫日記,對於各國讀者了解中國抗疫經驗和抗疫精神具有獨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