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為了全人類的罪死在十字架上,今天就是受難節,我們應當紀念

2020-12-17 百家號

耶穌為了全人類的罪而死在十字架上,今天就是受難節,我們應當紀念耶穌為我們受死、埋葬、復活,升天並坐在天父上帝的右邊,將來必從那裡降臨(再來),審判活人死人。

【太二十七46】「約在申初,耶穌大聲喊著說:「以利!以利!拉馬撒巴各大尼?」就是說:「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 」

這是耶穌在十字架上所說的七句話,即所謂「十架七言」中的第四句話。這種呼籲出自被神所離棄的最大精神痛苦,顯示他在十字架上所受的肉體上的和精神上的痛苦有多麼難熬。事實上耶穌是全然無罪的人,但此時此刻他背負世人的罪,成為徹底的罪人,被神離棄。由此可知:①神的憎惡和報應多麼可怕;②耶穌原與神為一,卻存心順服以至於死在十字架上(腓2:6-8);③耶穌愛我們,愛到底甚至被神離棄,也替我們受代贖之死。

耶穌為了我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

【太廿七46耶穌何以要說,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

答:有人讀到這一節聖經的時候,會發生一種誤解,以為耶穌是主,何以好像還要埋怨神,向神發問,為甚麼離棄我呢!其實這是耶穌在十字架上所說之七句話中的第四句,含有其重要教訓的意義:

②按肉體說,祂受盡了仇敵的譏誚和凌辱,頭戴有刺的荊棘冠冕遍體受了鞭傷,祂的肋旁搶刺扎,手腳被釘在十字架上,這樣,祂是全身受苦,承當了人所不能忍受的傷痛。按照屬靈的意思說,祂是像那被宰殺的獻祭羔羊,成為我們的永遠贖罪祭,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祂身上,祂替我們擔當了,所以祂在靈肉雙重急切憂傷痛苦的情形之下,連說:「我的神,我的神,為甚麼離棄我。」是要叫我們知道祂被神所離棄,是完全為了我們罪的緣故。

耶穌為了我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

③神本是喜愛祂的獨生子耶穌基督,(太三17,十七5),從來沒有離棄過祂,惟獨這次被神離棄,顏面不顧,使我們深深明白,神是何等的恨惡罪惡,一個人若因罪被神離棄,與神的愛隔絕,遭受到仇敵魔鬼的擊打,該是多麼的傷痛不幸之事。但神之所以離棄祂,是因祂能為人流血捨命,至死順服,甘心樂意完成贖罪大功,而成全了父神的旨意,所以這樣的離棄,是神暫時的棄絕(約十17,18),為要叫我們知道,是以這位無罪的基督之身,來代替我們有罪人的軟弱之體,受了刑罰,擔負了一切的苦難,試問,我們豈能再因犯罪遠離神,再使主名蒙羞辱麼!

【太二十七47】「站在那裡的人,有的聽見就說:「這個人呼叫以利亞呢!」 」

以利亞是猶太末世盼望中的一個重要人物,人們把耶穌所說的「以利」(46節)聽成「以利亞」。

我們仰望十字架就得救

【太二十七48這種行為可能是出自對耶穌的同情,但更有邪惡的企圖,即儘量延長耶穌的性命,看看以利亞是否來救他。拿海絨蘸醋給耶穌喝的行為,再一次成就了「他們拿苦膽給我當食物,我渴了,他們拿醋給我喝」的舊約預言(詩69:21)。

【太二十七4849拿醋給耶穌喝是詩篇六十九21另一次回應。這裡指的必是一種摻了水的酒醋「波斯卡」,人們得以把它馬上拿來,是因為「它是供勞工和士兵解渴用的一種普通冷飲」(Blinzler, p.255),這裡是那些看守十字架的衛兵們留著自用的。所以,這次給耶穌醋喝是一種善意的表現,而其餘的人則提出反對,他們譏諷地說,既然耶穌已經呼求,若該得救,應由以利亞來解救他。

耶穌為了我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

【太二十七50】「耶穌又大聲喊叫,氣就斷了。」

在本節耶穌仍像在第46節中一樣大聲喊叫,說明祂還有相當大的力氣,馬太用了一個不尋常的表達形式──交出了自己的靈魂,表明這是耶穌自動自願的行為。馬可和路加都用了同樣的說法(即「氣就斷了」),因此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靈魂在這裡指的是耶穌肉身的「魂」(即祂的生命),與聖靈毫不相關。馬太並未說明這次的「喊叫」是像約翰福音十九30所描寫的勝利的喊叫──「成了」呢,抑或仍像第46節那樣的痛苦的喊叫。

【太二十七51】「忽然,殿裡的幔子從上到下裂為兩半,地也震動,盤石也崩裂, 」

殿裡的幔子(可能是進入「至聖所」的那幅幔子,不過從公會進入聖所的入口處也有一幅幔子)裂為兩半,固然可能是地震的原因,但人們無疑認為這一現象象徵著:通向神的路因著耶穌的死而打開了。這個現象的另一象徵便是神對陳舊的敬拜制度的宣判,若按耶穌關於聖殿將要被毀的話來理解,幔子的撕裂也可被看作是公元七十年大事件的預兆。加上從上到下的字樣是為了顯示這是神的手而不是人的手所為,表示神親自將祂的殿貶為世俗之所。

耶穌為了我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

舊聖徒的復活(太廿七52)

問:馬太福音二十七章五十二節說:「墳墓也開了,已睡聖徒的身體,多有起來的。」這是已死聖徒的復活。但別處聖經有記,基督為死人中第一次復活之人,如何在主耶穌死時,就有人復活呢?

答:聖經只以基督為復活中的初熟果子(林前十五20),但是,祂並不是頭一個復活的人。舊約時,以利沙就已叫死人復活了。主耶穌在世時,最少也已叫三人復活了。這些聖徒的復活,並算不得奇怪。基督為初熟果子的意思,就是像祂「那樣」復活者,只有祂一人而已。

【太二十七5253這是馬太獨有的經節,意在描述耶穌的受難、死和復活的終末意義。耶穌的死而發生一連串不尋常的現象和他的復活均為末日的徵兆。馬太在此所採用的福音傳統──不僅耶穌還有不少聖徒在那時復活的說法──並沒有成為福音傳統傳遞中的主流。但無疑地,這傳統顯然有意強調耶穌的復活成了末日一般復活的保證。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選一條十字架項鍊紀念主耶穌吧

一些學者認為這是復活或不朽壞,不死之靈體的事件(林前15:53),但應該把這看成是肉身已死去的聖徒甦醒。已死去的聖徒的身體從墳墓裡起來的事件預表:①耶穌基督成為聖徒的復活之初熟果子(林前15:23);②因著耶穌的復活,聖徒也得以出死入生。

【太二十七54「百夫長和一同看守耶穌的人看見地震並所經歷的事,就極其害怕,說:「這真是神的兒子了!」 」

極其害怕是面對神大能的顯現時所產生的正常反應,他們的由衷之言,與門徒在十四33中面對神的大能而感到害怕時所產生的反應極為相似。

選一條十字架項鍊紀念主耶穌吧

【太二十七54;可十五39;路二十三47目睹耶穌氣絕身亡,那百夫長說了些什麼?】

耶穌在十字架上斷氣的時候,遍地都被恐怖的黑暗籠罩著,地大震動,雷聲隆隆,而且還颳起大風來。根據馬太二十七54的記載,在十字架旁守衛的百夫長和兵了都說:「這真是(alehtos)神的兒子。馬可的字眼差不多與此相同,歧異之處,只是馬可有「人」子,希臘文是anthropos,雖然這個意思已由houtos(this,屬陽性單數代名詞)顯示出來(可十五39)。但在路加二十三47,那百夫長的說話:「這真是(Ontos)個義人。」

耶穌為了我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

三段經文之間的歧異,是否不能協調呢?當然可以協調。舉例來說,表演者(演員、音樂家或演說者)在臺上的表演精彩絕倫,觀眾通常都不會冷淡地只說一句讚賞的話,反之,會將鼓勵或讚嘆的話語連珠發出:「好極了!出神入化!無可比擬……」。同樣道理,兵丁及百夫長目睹耶穌逝世的景象,也不會只說一句話就足以表達他們的感受;百夫長極可能說:「這真是個義人,這真是神的兒子。」路加覺得「義人」這稱謂有特別含義,因為這句話由負責行刑者說出,而受刑者卻在羅馬及希伯來律法下被判死罪,指他褻瀆神及有意背叛該撒。與路加的重點稍有不同,馬太及馬可記下百夫長說話的後半段,指出百夫長體會到那受苦者的神聖一面。

紀念主耶穌基督,就選合適的十字架紀念祂

信主的人就是與主同死、同埋葬、同復活,將來耶穌再來時,與天國有份。上帝審判時,希望大家能挺得住。不信主的趕快向神認罪悔改,神要向你們施恩典,願在天國一起讚美神。

相關焦點

  • 受難節的紀念——耶穌的十字架是我的榮耀
    幾乎忘記受難節就是今天像每天一樣忙碌著瑣碎的事在一天的結尾 才想起做點什麼加以紀念總是忙碌著以為世上的事情都是重要的至少在豪言壯志上 彼得還敢我們在自己的言語上 守口如瓶 跟亞哈斯一樣不試探神也不給神留把柄免得承擔道德壓力免得陷入難堪我們的心,在信與不信之間
  • 各國紀念耶穌受難日 菲律賓重演釘十字架(圖)
    菲律賓一名信徒模仿耶穌被釘十字架的過程,吸引大批民眾圍觀。  中新網4月23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23日報導,昨(22)日是耶穌受難日,全球多國以不同形式紀念,哥倫比亞大搞傳統復活節晚餐,菲律賓有民眾重演耶穌被釘十字架的經過。
  • 復活節前夕 全球基督教徒紀念耶穌受難日
    紀念活動千齊百態。           在復活節來臨之前,世界各地基督徒6日以各種方式紀念今年「聖周」的耶穌受難日。    復活節的前一個星期五即耶穌受難日。耶穌受難日是紀念耶穌生命中最高潮的一周(即「聖周」,又稱「受難周」)中最重大的日子。這一周是從復活節前的一個星期日(棕櫚全日——耶穌光榮地進入耶路撒冷城,民眾手持棕櫚枝歡迎他)開始,經復活節前的星期四(立聖餐日——紀念耶穌與門徒進「最後的晚餐」時設立聖餐禮)和星期五(受難日——紀念耶穌為世人的罪被釘十字架而死)到復活節(星期日)結束。
  • 耶穌受難日是什麼時候?耶穌受難日習俗、時間及來歷
    在《馬太福音》第27章第15至56節中描述較為詳細。 耶穌受難日是紀念耶穌生命中最高潮的一周(即「聖周」,又稱「受難周」)中最重大的日子。這一周是從復活節前的一個星期日(棕櫚主日——耶穌進入耶路撒城,民眾手持棕櫚枝歡迎他)開始,經復活節前的星期四(立聖餐日——紀念耶穌與門徒進「最後的晚餐」時設立聖餐禮)和星期五(受難日——紀念耶穌為世人的罪被釘十字架而死)到復活節(星期日)結束。
  • 受難節聖經經文美圖: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最後七言
    而世間最榮耀和最美麗的是耶穌基督並他的十字架。本來,十字架是人類最殘酷的酷刑,是對一個人最深刻的咒詛和羞辱,然而,主耶穌卻因為對世人的大愛,甘心情願走了這最悲痛、又最偉大的苦路:背負和代贖了全世界的罪孽,讓罪惡的人類可以重新和聖潔公義的上帝恢復關係。對於基督徒來說,我們最需要注目的是耶穌受難至復活的這三天,這是上帝愛的頂點,耶穌在此將上帝和上帝的愛完全向我們顯明了。
  • 耶穌被釘十字架是為了外星人?
    根據《聖經》記載,耶穌出生於伯利恆 (巴勒斯坦中部),三十歲左右開始傳道,三十三歲時在總督本丟彼拉多執政時受難、為了全人類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天復活、並向門徒顯現四十天後升天,坐在全能天父的右邊,他必要在世界窮盡的審判之日在光榮中降來,建立榮耀的天國,給「善」帶來最後的勝利。
  • 彌撒又稱聖餐儀式,紀念耶穌最後的晚餐和他在十字架上的受難
    彌撒又稱聖餐儀式,是天主教會最隆重的禮拜儀式,主要舉行與星期日,也就是主日和特定的宗教節日。用來紀念耶穌最後的晚餐與他在十字架上的受難。整個彌撒儀式從頭至尾都是有音樂相伴的,主要是唱詩班來演唱,最初是禁止使用所有的樂器的,也就是沒有伴奏,只是後來慢慢接受了管風琴。按照彌撒經文的具體內容和使用情況,可以分為專用彌撒(特定彌撒)和常規彌撒,後世的彌撒套曲主要採用的是常規彌撒的經文,專用彌撒是為了特定的宗教儀式使用的經文,隨節日的性質而改變。
  • 耶穌基督受難周:紀念受苦的耶穌
    若不是掛在木頭上的耶穌,擔當我們一切刑罰與咒詛,又怎能使我們脫離,魔鬼的捆綁壓制與束縛,得享生命的釋放與自由!但平安的日子裡,在安逸的生活中,還能有多少人記得禰十字架上的救主?記得禰:為我們所受的鞭傷及羞辱。
  • 今天是受難周第五天也稱設立聖餐日我們默想主耶穌設立聖餐的意義
    慈愛的天父,今天我們再次來到你面前,向你獻上我們的禱告。深愛著我們的主耶穌啊,今天是受難周的第五天,被稱為「設立聖餐日」,也被稱為「濯足日」、「團契日」,因為你在今天為門徒洗腳,與門徒共進晚餐進行團契,並在最後的晚餐上設立了聖餐這個聖禮。
  • 耶穌在十字架上說的最後一句話
    我們先讀一節經文:《約翰福音》 19章:30節:「耶穌嘗了那醋,就說:」成了!「,便低下頭,將靈魂交付神了。」耶穌在十字架上共說了七句話,這是他在十字架上說的最後一句話,僅兩個字「成了」。「成了」雖然在所有耶穌說過的話語中是最短的一句話,但這句話所蘊含的意義卻是最深長的。
  • 燕京神學院紀念棕枝主日 開啟受難周崇拜
    據禮拜堂的同工介紹,這是為了提醒信徒們今天是紀念主耶穌基督榮入耶路撒冷的日子,也稱為棕枝主日,這一天揭開了2018年受難周的紀念崇拜活動。禮拜開始前,聖殿內響起了讚美聲,一位同工在教唱;聖殿外的廣場上,高英牧師和張永強牧師帶著教會同工和詩班成員排練,他們身穿聖服、舉著綠色的棕樹枝,有序地排成隊。
  • 歷史:為何耶穌要被釘在十字架上,到底是誰害了他?
    而耶穌作為基督教的核心人物經常會引起世人的好奇,因為耶穌給世人的普遍形象都是被釘在十字架上受難的模樣,是誰殺了理應受到愛戴的耶穌,他有為什麼會被釘在十字架上?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一聊耶穌是被誰殺了,又犯了什麼樣的罪過被釘在十字架上受罰。讀過《聖經》的都知道,神深深的愛著世人,為了避免世人遭受苦難,將自己的兒子賜給世人,想讓世人都相信他的兒子已不止於滅亡。
  • 「基督的武器」:中世紀的耶穌受難圖像與符號化
    在更抽象的描繪中,會以十字架的形式標明耶穌的身份,而沒有了耶穌自身的形象。我們常看到的十字架上的「INRI」是耶穌的罪名牌,是拉丁語「納匝肋人耶穌,猶太人的君王」(Iesus Nazarenus Rex Iudaeorum)的縮寫,十字架底部的骷髏頭骨象徵著耶穌的受難戰勝了死亡。
  • 被釘十字架的耶穌,為何是榮耀君王?
    導讀即將到來的這個主日是「榮耀日」,又稱「棕枝主日」,是紀念主耶穌榮入聖城的日子。耶穌為我們被釘十字架,在世人眼中似乎失敗;但在通向十字架的路上,有諸多印記表明他是神所立的榮耀君王。願我們思想這段記載,預備自己的心進入聖周。今年的復活節,是4月12日。復活節前三天是主耶穌受難日。
  • 信耶穌基督釘十字架,使我們脫離了罪
    今天我與大家一同查考、交通、分享《信耶穌基督釘十字架,使我們脫離了罪》獻上禱告:親愛的阿爸聖天父、我主耶穌基督、感謝聖靈常與我們同在!阿們,感謝主恩!你差遣工人岑弟兄,藉著他手中所寫的和"口中"所講的真理的道,就是叫我們得救的福音!將屬天的靈糧,按時分糧供應給我們,使我們的生命更豐盛。阿們!
  • 耶穌受難:祂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
    《耶穌受難記》的導演梅爾·吉勃遜回答:這是我們全人類都有的責任,是我們的罪惡打倒了耶穌基督,祂為我們的罪惡而受傷,而耶穌的血則洗清我們的罪。今天,時間的軸線再次來到聖周,我們在線上線下進行各樣紀念活動的同時,是否真正能安靜在神的面前,內省、悔罪、感恩。耶穌基督,對你而言,究竟意味著什麼?
  • 英國駐華使館:受難日Good Friday為什麼好(Good)?
    對信徒來說,今天是耶穌基督受難日,各地教會都舉行系列的紀念儀式,來默想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所遭受的痛苦。受難日的命名也說明了這一天的含義。 然而在英文中,耶穌受難日稱為是「Good Friday」,直譯出來是「好的星期五」或者「美好星期五」。
  • 雁子新創歌曲《苦路》紀念耶穌迎復活節
    還有幾天就是耶穌受難日了,專門創作了歌曲《苦路》並寫下這段文字,以紀念。觀看視頻請安一個經常被電視專題報導的酷愛旅遊的網友,從以色列旅行歸來之後,專門給我寄來一張耶路撒冷的地圖,因為他知道我是基督徒。
  • 七部關於耶穌受難與復活的電影,感人至深
    為什麼耶穌要受難被釘死?是一個強盜?是一個罪人?還是其他?祂是上帝的獨生兒子,是全人類的救贖者。祂全然無罪,卻被誹謗,因著全人類的罪遭受十字架的刑罰。全是因為,上帝愛我們。復活節象徵著重生與希望。為紀念耶穌基督,於公元30到33年之間被釘死在十字架之後,第三天復活的日子。
  • 大火後一年,巴黎聖母院瓦礫中紀念耶穌受難,大主教呼求:主啊……
    巴黎大主教在巴黎聖母院的重建瓦礫堆中,主領耶穌受難紀念儀式。(圖/notredamedeparis Instagram擷圖)一年前(2019年4月15日)巴黎聖母院遭受祝融之災,最近重建工程因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停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