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廣州日報報業集團發起「2020年度廣東優質月子中心」推薦活動,目前該活動的實地走訪與專家評審階段持續進行。11月10日,專家評審組走出廣州主城區,兵分兩路,對佛山、廣州花都9家月子中心進行了考察。
「可通風」深受新寶媽歡迎
「18套月子房,都是獨立空調,可以開窗通風,很多新寶媽非常喜歡這一點。」佛山市南海區桂城一家月子中心負責人溫振華說。
記者發現,廣佛地區月子中心多由商務樓、酒店式公寓等改造,大多捨棄了中央空調,房間的獨立空調全部設置風擋防止直吹。此外,打開門窗能形成空氣對流,也是加分項,評審專家組成員、中山三院新生兒科護士長代群解釋:「通風透氣對於月子房很重要,除了避免媽媽們在房間內會悶,更能避免有害細菌在房間內滋生。」
在一家月子中心,洗手間的座廁旁除了設置了扶手方便產婦坐下、站起,還放置了一個防滑的小板凳。「很多媽媽在產後會有便秘或痔瘡等問題,如廁時雙腳踩著小板凳,可以讓媽媽排便輕鬆點。」該月子中心的總經理介紹,這個友好設施獲得了專家點讚。
設置多道「安全關」
在花都區鳳凰北路一家月子中心,為了保障產婦和新生寶寶的安全,設置了多道「安全關」:首先,進入月子中心範圍需要經過人臉識別;從公共區域進去客房區域有第二道門,進入需要輸入密碼,密碼每個月更換一次,同時需要經過體溫測量、手消毒、穿鞋套;最後每間房間還有一道鎖。
記者發現,月子會所的一些安全設施甚至參照醫院的標準設置,比如房間的窗戶,在保障通風條件的情況下,對打開的角度進行了限定;洗手間地板也貼有「注意防滑」的標識。不過,此行評審,專家組也發現有月子中心的洗手間、沐浴房沒有加裝安全扶手,地面防溼滑、防觸電、防燙傷等的警示標識不足等問題,專家們現場就提出了改善意見。
在一些非一對一護理的月子中心,專家們特別關注育嬰室的育嬰床上方是否安裝攝像頭,關係到育嬰房外的醫護人員以及寶媽是否可以通過手機APP實時查看寶寶的狀況。
手把手教應急處理嗆奶
坐月子期間,很多寶媽除了希望自己安靜、舒適地度過,更看重的是小小嬰兒得到良好的照護。因此,在月子中心,大多數護嬰人員配比都不少於1:3,護理長、營養師、婦產科醫師、兒科醫師、護士、育嬰師、中醫師、理療師、早教師、泳療師、心理諮詢師等眾多專業人員圍著母嬰轉。
新生兒比較容易發生嗆奶、泳療溺水等情況,護理人員是否熟練掌握對於心跳驟停、窒息等急救技能就非常關鍵。實地走訪過程中,專家組成員、新生兒科專科護士代群在多家月子中心都手把手地教授了嗆奶等應急處理手法,糾正了一些細微的錯漏處。
專家:望評選促進同行交流
這次的「廣東優質月子中心」推薦評選活動的評選標準,由廣州地區公辦三甲醫院的婦產科專家、新生兒科專家、產後康復專家以及家政行業、月子中心行業代表等組成的評選專家組多次碰面共同研討、參考其他地區做法後制訂的。「報名參加活動的機構,說明他們有接受審視的底氣,也有參照評選標準改進、把月子中心辦好的積極性。」評審組成員、廣東月子中心聯盟理事長歐增健表示。
記者從本次評選活動主辦方了解到,該活動吸引了近百家月子中心報名參與。專家評審組將繼續對各區參評的月子中心進行實地探訪,對月子中心進行多維度的考察、打分。完成所有打分並經核定後,廣東優質月子中心榜單將於年底出爐,為市民們挑選月子中心會所提供參考。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何雪華、伍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