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粉,從來都不是用小蘇打,來作為凝固添加物;被誤認為是小蘇打,可能是因為食用鹼,食用鹼的別稱那就是「小蘇打」,能夠很好的中和部分麵糊漿的酸味,更能促進涼粉定型。
還有一種天然製作涼粉的好食材,不需要任何添加物,它自己就可以完成凝固膠化,那就是「涼粉果」,學名薜荔(bìlì),廣泛在江西江蘇、安徽浙江等地。
疑問:做涼粉為什麼加小蘇打?
作為消暑美食,原材料也是相當實惠,所以在八十年代最為廣泛,感覺熱了,做一鍋,感覺渴了,來一盆。
那時候用的可是含有鋁元素的白礬,之所以用白礬來作為像豆腐加石膏一樣的膠體凝固,形成涼粉;
是因為能夠讓涼粉從漿糊轉化為柔嫩的膠體凍,口感筋道爽滑,不易破碎,還能提升涼粉的透明度。
白礬進入我們身體,不易排化,對身體有害處。所以已經被明令禁止使用,屬於違法化學添加劑;那個時候的人們並不懂什麼大道理,能吃的就是好東西。
現在咱們通常都是用食用鹼加食用鹽;涼粉最好用綠豆粉,加水調成漿糊煮熟,冷卻成型之後加上調味汁料,清涼解暑,爽歪歪有沒有。
只要掌握好澱粉和水的比例,熬煮的火候、時間,保證零失敗。
——①食用鹼在涼粉中的作用——
食用鹼並非調味劑,而是一種食物疏鬆劑,在製作涼粉中可中和二氧化碳的酸性,也可以讓發乾的原料快速膨脹;
在煮涼粉過程中,能夠讓涼粉口感更爽滑筋道,Q彈有嚼勁,縮短煮製時間。
——②準備食材——
《主 材》綠豆澱粉1小碗
《輔 材》水是澱粉的8倍
《調 料》鹽1g
——③做法細節——
①取一小碗綠豆澱粉,倒入一個大盆中;
②以那個小碗的標準來加入一碗水,比例也就是1:8。將澱粉與水攪拌均勻;
③鍋中加入8小碗清水,加入1g食用鹽;
④大火把水燒開,將澱粉水倒入沸水中;
⑤倒入澱粉水之後,要不停的用勺子攪拌;⑥澱粉入鍋,馬上轉為小火,大概攪拌20秒形成黏稠的膠體,關火;
⑦倒入一個大盆中,等待冷卻,再放入冰箱冷藏,基本2個小時左右就定型了;
⑧用手輕輕地在涼粉上向內扒,更容易將定型好的涼粉倒扣出來;
⑨倒扣出來的涼粉,可以切條,也可以切塊,這個時候就看您自個兒發揮,怎麼加料汁涼拌了。
——④涼粉總結——
如果想要挑戰高難度的彩色涼粉,可以用莧菜汁,菠菜汁,還有其他水果汁等等,那顏值真的很高哦。
除了綠豆澱粉,還可以用玉米澱粉,紅薯澱粉。每一種澱粉的口感及味道都是不同的。
除了那個小碗比例不好做的話,也可以按照50克澱粉加60克清水調和,鍋中燒水450g,比例還算可以,大家都可以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