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獲取更多相關視頻
3月6日,海南省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獨立跨海橋梁工程---鋪前大橋正式開工建設,這將意味著原來從文昌市鋪前鎮到海口市區需要繞路花費1個半小時左右的路程,在該大橋建成後,從文昌鋪前鎮至海口市區的時長將縮短至不到30分鐘 (南海網記者 符玲 攝)
海南鋪前大橋效果圖
海南鋪前大橋效果圖
「鋪前大橋開工啦!沒想到在這歲數,還能看到這一天,我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等4年後大橋通車了,我就和做點小生意的兒子坐車到海口市區看看。」3月6日,當海南鋪前大橋被宣布正式動工時,鋪前鎮元樓村76歲的黃茲芳大爺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笑得合不攏嘴。
在文昌鋪前人心裡,始終認為「要想富,先修路。」而這一天,這夙願,將伴隨著鋪前大橋的建成逐步得以實現。
文昌至海口車程由1個半小時縮短至不到30分鐘
文昌鋪前鎮位於海南北部,東、西、北三面環海,海岸線長達38公裡。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勤勞善良的鋪前人自然多數也是漁業好手。
與鋪前鎮隔海相望的海口演豐鎮,由於素日往來兩地民眾眾多,商賈活動也比較頻繁。但由於受到地形影響,往來兩地的方式有兩種,一是從鋪前漁港搭船到對岸的曲口,大約40多分鐘的擺渡,然後再搭乘近1個小時的汽車就抵達海口市區。
隨著文昌羅豆鎮的路修好之後,鋪前人也會選擇乘車去海口,但路程較繞,將近100公裡。「真的非常不方便,我們就在演豐鎮的對岸,眼看著那麼近,但是要過去,還真是很費時間,我們做生意的人力、物力也有損耗。」鋪前鎮美德村的吳兵如是說。
為了激活兩岸經濟,帶動瓊北發展,海南方面多次向國家申請建設跨海大橋,2012年4月28日,鋪前大橋項目建議書獲國家發展改革委批覆。該項目起點位於文昌市鋪前鎮,終點接海口市擬建江東大道。
「鋪前鎮的農業佔到經濟總量的45%,漁業佔到20%,大橋建成後,對於農產品和魚產品外運將非常便利,直接惠及鋪前鎮4.1萬居民。」鋪前鎮委書記符策萬回想起當時聽到大橋獲批的情景,心裡依然備受鼓舞。「大橋建成後,鋪前百姓到海口只需20多分鐘車程,一切都會變得不一樣,老百姓的生活一定越來越好!」
鋪前大橋可抵禦如「威馬遜」等颱風強度
作為海南省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獨立跨海橋梁工程,鋪前大橋意義非凡。在技術層面上,鋪前大橋的橋址位於1605年瓊山7.5級大地震的震中所在地,也是潛在的震源區,受活動斷層影響,其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國內最高。同時,因規劃及地形條件限制橋址無法有效避讓斷層,橋梁設計超出現有規範範圍,無前例可循。
2014年,對海南造成重創的超強颱風「威馬遜」和「海鷗」均從橋位處經過,也就證明了鋪前鎮屬於強颱風多發區。因而,在橋梁的抗風性上,鋪前大橋設計及施工單位必須要做出正確處理。
經過多番探討、考察、驗證,鋪前大橋的設計方案逐漸成型。在此過程中,有關單位對橋梁的抗震性能進行了專門研究,提出了適宜的減隔震及抗震構造措施方案,並確定大橋建設能抵禦類似「威馬遜」、「海鷗」等強度的颱風。
由於鋪前大橋屬於大型跨海橋梁工程,為更好推進項目的建設管理,採用了項目管理承包(PMC)模式進行建設,即業主代表+項目管理承包(PMC)單位+參建單位的三級管理架構,屬國內先例。
據介紹,鋪前大橋段全長5600米,橋長4050米,主橋採用230+230米獨塔鋼斜拉橋,設計標準為雙向六車道一級公路,路基和橋梁寬度32米;連接線長8.8公裡,雙向四車道一級公路,估算總投資30億元,計劃建設工期4年。
鋪前大橋建設帶動瓊北經濟社會發展
3月6日,鋪前大橋在鋪前鎮數百位居民、參與施工人員的見證下,正式動工了。
在鋪前大橋項目施工現場,南海網記者見到海面上幾臺清淤船舶開始作業,伴隨著轟隆隆的機器聲,挖掘機、鑽機、吊機、推土機等各種機械設備正在進行施工。據該項目指揮部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主要是進行鋪前大橋海面清淤等配套設施建設,保證航道通行順利。
鋪前大橋作為海南省全面規劃「一橋四路」中的「一橋」,向來備受關注,其餘「四路」分別指,瓊中至五指山至樂東高速公路、萬寧至儋州至洋浦高速公路、文昌至瓊海高速公路以及文昌昌灑至鋪前濱海旅遊公路。大橋動工標誌著海南省「一橋四路」的建設號角正式吹響。同時,在未來幾年,海南省高速公路主骨架的版圖將重新改寫。
省交通運輸廳廳長董憲曾表示,「一橋四路」項目估算總投資362.27億元,總裡程408.3公裡,涉及海南省八個市縣和一個經濟開發區,輻射全省各市縣,與現有公路網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將有效地打通島上交通脈絡,激活海南經濟,促進區域發展布局,服務「一路一帶」建設。
鋪前大橋建成後,將使文昌、海口連為一體,對進一步完善區域公路網絡,發揮海口輻射帶動功能,促進瓊北地區的旅遊資源開發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3月6日,海南省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獨立跨海橋梁工程---鋪前大橋正式開工建設,這將意味著原來從文昌市鋪前鎮到海口市區需要繞路花費1個半小時左右的路程,在該大橋建成後,從文昌鋪前鎮至海口市區的時長將縮短至不到30分鐘 (南海網記者 符玲 攝)
文昌鋪前大橋開工建設(南海網記者 符玲 攝)
文昌鋪前大橋開工建設(南海網記者 符玲 攝)
鋪前大橋位置示意圖。
(南海網文昌3月6日消息記者 符玲 通訊員 羅利明)
【相關新聞】
海南鋪前大橋動工建設 文昌鋪前到海口市區將縮短至不到30分鐘
3月6日,海南省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獨立跨海橋梁工程---鋪前大橋正式開工建設,這將意味著原來從文昌市鋪前鎮到海口市區需要繞路花費1個半小時左右的路程,在該大橋建成後,從文昌鋪前鎮至海口市區的時長將縮短至不到30分鐘。【詳細】
海南鋪前大橋今日率先開工 「一橋四路」正式啟動
今年我省交通建設將好戲連臺,全年計劃安排公路、水路建設投資100億元。年內開工建設中線瓊中至五指山至樂東高速公路、鋪前大橋、文昌昌灑至鋪前濱海旅遊公路,並爭取年內開工建設文昌至瓊海高速公路、橫線萬寧至儋州至洋浦高速公路等重大項目(以上項目簡稱「一橋四路」),全力構建我省「田」字型高速公路主骨架。
「一橋四路」項目估算總投資362.27億元,總裡程408.3公裡。鋪前大橋項目建設,將使文昌、海口連為一體,有利於完善區域公路網絡,發揮海口輻射帶動功能,促進沿線地區旅遊資源開發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也有利於文昌藉助更加便利的交通優勢,更好地融入瓊北旅遊圈。
除「一橋四路」項目外,今年我省還將加快建設屯昌至瓊中高速公路、萬寧石梅灣至大花角旅遊公路和定海大橋,確保年內完工通車。同時積極推進海榆東線海棠灣至亞龍灣段擴建工程、博鰲機場進出場路、瓊海港下至潭門旅遊公路、文昌文銅線改建工程、G98環島高速石梅灣至三亞段改建工程等項目開工建設。啟動五指山至保亭至三亞高等級公路前期工作。【詳細】
鋪前大橋創國內「四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國內最高
鋪前大橋橋址處為1605年瓊山7.5級大地震的震中所在地,也是潛在的震源區,受活動斷層影響,其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國內最高,橋梁抗震設防標準國內最高。由於位於強震區且跨越活動斷裂帶,本項目對橋梁的抗震性能進行了專題研究。
國內首座
跨活動斷層的特大型橋梁
鋪前大橋建設條件極為複雜,橋址處位於兩條活動斷層的交匯處附近,因規劃及地形條件限制橋址無法有效避讓斷層,為國內第一座跨越活動斷層的特大型橋梁,橋梁設計超出現有規範範圍,無前例可循。
設計基本風速
國內最大
鋪前大橋位於海南島東北部強颱風多發的瓊州海峽沿岸,且靠近風力強勁的海峽東部入口,設計基本風速49.5米/秒,為國內最大,2014年對海南島造成重創的「威馬遜」和「海鷗」超強颱風均從橋位處經過。
國內首個
採用PMC模式建設的橋梁項目
鋪前大橋屬於大型跨海橋梁工程,建設條件複雜、技術難度高、工程投資大,為更好推進項目建設管理,採用項目管理承包(PMC)模式進行建設。PMC模式在國際工程中應用廣泛,本項目是國內首個採用PMC模式進行建設管理的橋梁工程。
項目概況
「一橋四路」縱橫海南制勝區域發展格局
鋪前大橋項目
項目起點位於文昌市鋪前鎮,終點接海口市擬建江東大道,其中鋪前大橋段全長5600米,橋長4050米,主橋採用230+230米獨塔鋼斜拉橋,設計標準為雙向六車道一級公路,路基和橋梁寬度32米;連接線長8.8公裡,設計標準為雙向四車道一級公路,路基寬度24.5米,項目總投資約30億元。鋪前大橋項目的建設,將使文昌、海口連為一體,有利於完善區域公路網絡,發揮海口輻射帶動功能,促進沿線地區旅遊資源開發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也有利於文昌藉助更加便利的交通優勢,更好地融入瓊北旅遊圈。
瓊中至五指山至樂東高速公路項目
項目主線起點位於瓊中烏石二十四隊附近,順接中線高速屯昌至瓊中段,經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營根農場、紅毛鎮、什運鄉,五指山市毛陽鎮、番陽鎮,樂東黎族自治縣萬衝鎮、抱由鎮、千家鎮,終點與環島西線高速公路在樂東黎族自治縣利國鎮交叉,全長127公裡,雙向四車道,路基寬26米。五指山連接線起點位於番陽,終點接五指山市在建環城西路,長20公裡,一級公路,路基寬24.5米,主線及連接線估算總投資120億元。目前,國家發改委正在審查項目工可報告,計劃今年6月底開工建設。
瓊中至五指山至樂東高速公路是國家高速公路網G9811聯絡線及海南省「田」字型高速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條縱向貫通我省中部地區的交通運輸大通道,也是中部地區聯繫海口、三亞南北兩大中心城市最便捷的公路,項目建設將極大提高我省中南部地區的路網水平,改善中南部地區的交通條件,增強海口、三亞中心城市對中、南部地區的經濟輻射和帶動作用,為我省南部經濟圈的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交通基礎設施條件。
文昌至瓊海高速公路項目
項目起點順接海文高速公路,終點與環島東線高速公路在瓊海博鰲機場北側交叉,全長65.7公裡,雙向四車道,路基寬26米,估算總投資46億元。目前,項目用地預審、環評手續正在國家相關部委辦理,其餘工可審批所需的支持性手續已全部辦理完成,計劃年底前開工建設。建設文昌至瓊海高速公路,可有效解決海文高速公路斷頭路問題,擴大東線高速公路的輻射帶動範圍,為博鰲亞洲論壇和國家新一代火箭發射基地、航天主題公園等國家重大項目提供更好的基礎設施條件。同時,也可充分發揮高速公路網整體效益,擴大海南東北部沿海地區的經濟合作和交流,促進旅遊開發和區域、城鄉協調發展。
萬寧至儋州至洋浦高速公路項目
項目起點與環島東線高速公路在萬寧市後安鎮交叉,途經萬寧市東嶺農場,瓊海市東平農場、會山鎮、東太農場,屯昌縣烏坡鎮,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黎母山鎮,儋州市蘭洋鎮、西華農場,終點與環島西線高速公路白馬井樞紐互通相接,全長165公裡,雙向四車道,路基寬26米,估算總投資124億元。目前,該項目用地預審、環評手續正在國家相關部委辦理,其餘工可審批所需的支持性手續已全部辦理完成,力爭年內開工建設。
橫線萬寧至儋州至洋浦高速公路是《國家公路網規劃(2013年-2030年)》的國家高速公路網項目,也是海南省「田」字型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列入《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中的交通重點建設項目。項目建成後,將極大改善當地交通條件,加強島內橫向交流,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文昌昌灑至鋪前濱海旅遊公路項目
項目起點位於文昌市昌灑鎮,接已建成的文昌市濱海旅遊公路龍樓至昌灑段,終點接鋪前大橋連接線,全長50公裡,雙向四車道一級公路,路基寬度24.5米,估算總投資24億元。目前,省交通運輸廳和文昌市政府正在共同推進各項前期工作,計劃7月底前依次開工建設。文昌昌灑至鋪前公路是文昌市「兩橋一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將極大帶動瓊東北旅遊業的大發展,建立起整個瓊北旅遊圈的大循環,進而形成海南完整的「陽光東海岸」旅遊產業發展戰略布局,推動國際旅遊島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