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投資30億元海南鋪前大橋動工 可抵禦「威馬遜」級颱風

2020-12-24 南海網

點擊獲取更多相關視頻

3月6日,海南省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獨立跨海橋梁工程---鋪前大橋正式開工建設,這將意味著原來從文昌市鋪前鎮到海口市區需要繞路花費1個半小時左右的路程,在該大橋建成後,從文昌鋪前鎮至海口市區的時長將縮短至不到30分鐘 (南海網記者 符玲 攝)

  海南鋪前大橋效果圖

  海南鋪前大橋效果圖

   「鋪前大橋開工啦!沒想到在這歲數,還能看到這一天,我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等4年後大橋通車了,我就和做點小生意的兒子坐車到海口市區看看。」3月6日,當海南鋪前大橋被宣布正式動工時,鋪前鎮元樓村76歲的黃茲芳大爺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笑得合不攏嘴。

  在文昌鋪前人心裡,始終認為「要想富,先修路。」而這一天,這夙願,將伴隨著鋪前大橋的建成逐步得以實現。

  文昌至海口車程由1個半小時縮短至不到30分鐘

  文昌鋪前鎮位於海南北部,東、西、北三面環海,海岸線長達38公裡。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勤勞善良的鋪前人自然多數也是漁業好手。

  與鋪前鎮隔海相望的海口演豐鎮,由於素日往來兩地民眾眾多,商賈活動也比較頻繁。但由於受到地形影響,往來兩地的方式有兩種,一是從鋪前漁港搭船到對岸的曲口,大約40多分鐘的擺渡,然後再搭乘近1個小時的汽車就抵達海口市區。

  隨著文昌羅豆鎮的路修好之後,鋪前人也會選擇乘車去海口,但路程較繞,將近100公裡。「真的非常不方便,我們就在演豐鎮的對岸,眼看著那麼近,但是要過去,還真是很費時間,我們做生意的人力、物力也有損耗。」鋪前鎮美德村的吳兵如是說。

  為了激活兩岸經濟,帶動瓊北發展,海南方面多次向國家申請建設跨海大橋,2012年4月28日,鋪前大橋項目建議書獲國家發展改革委批覆。該項目起點位於文昌市鋪前鎮,終點接海口市擬建江東大道。

  「鋪前鎮的農業佔到經濟總量的45%,漁業佔到20%,大橋建成後,對於農產品和魚產品外運將非常便利,直接惠及鋪前鎮4.1萬居民。」鋪前鎮委書記符策萬回想起當時聽到大橋獲批的情景,心裡依然備受鼓舞。「大橋建成後,鋪前百姓到海口只需20多分鐘車程,一切都會變得不一樣,老百姓的生活一定越來越好!」

  鋪前大橋可抵禦如「威馬遜」等颱風強度

  作為海南省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獨立跨海橋梁工程,鋪前大橋意義非凡。在技術層面上,鋪前大橋的橋址位於1605年瓊山7.5級大地震的震中所在地,也是潛在的震源區,受活動斷層影響,其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國內最高。同時,因規劃及地形條件限制橋址無法有效避讓斷層,橋梁設計超出現有規範範圍,無前例可循。

  2014年,對海南造成重創的超強颱風「威馬遜」和「海鷗」均從橋位處經過,也就證明了鋪前鎮屬於強颱風多發區。因而,在橋梁的抗風性上,鋪前大橋設計及施工單位必須要做出正確處理。

  經過多番探討、考察、驗證,鋪前大橋的設計方案逐漸成型。在此過程中,有關單位對橋梁的抗震性能進行了專門研究,提出了適宜的減隔震及抗震構造措施方案,並確定大橋建設能抵禦類似「威馬遜」、「海鷗」等強度的颱風。

  由於鋪前大橋屬於大型跨海橋梁工程,為更好推進項目的建設管理,採用了項目管理承包(PMC)模式進行建設,即業主代表+項目管理承包(PMC)單位+參建單位的三級管理架構,屬國內先例。

  據介紹,鋪前大橋段全長5600米,橋長4050米,主橋採用230+230米獨塔鋼斜拉橋,設計標準為雙向六車道一級公路,路基和橋梁寬度32米;連接線長8.8公裡,雙向四車道一級公路,估算總投資30億元,計劃建設工期4年。

  鋪前大橋建設帶動瓊北經濟社會發展

  3月6日,鋪前大橋在鋪前鎮數百位居民、參與施工人員的見證下,正式動工了。

  在鋪前大橋項目施工現場,南海網記者見到海面上幾臺清淤船舶開始作業,伴隨著轟隆隆的機器聲,挖掘機、鑽機、吊機、推土機等各種機械設備正在進行施工。據該項目指揮部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主要是進行鋪前大橋海面清淤等配套設施建設,保證航道通行順利。

  鋪前大橋作為海南省全面規劃「一橋四路」中的「一橋」,向來備受關注,其餘「四路」分別指,瓊中至五指山至樂東高速公路、萬寧至儋州至洋浦高速公路、文昌至瓊海高速公路以及文昌昌灑至鋪前濱海旅遊公路。大橋動工標誌著海南省「一橋四路」的建設號角正式吹響。同時,在未來幾年,海南省高速公路主骨架的版圖將重新改寫。

  省交通運輸廳廳長董憲曾表示,「一橋四路」項目估算總投資362.27億元,總裡程408.3公裡,涉及海南省八個市縣和一個經濟開發區,輻射全省各市縣,與現有公路網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將有效地打通島上交通脈絡,激活海南經濟,促進區域發展布局,服務「一路一帶」建設。

  鋪前大橋建成後,將使文昌、海口連為一體,對進一步完善區域公路網絡,發揮海口輻射帶動功能,促進瓊北地區的旅遊資源開發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3月6日,海南省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獨立跨海橋梁工程---鋪前大橋正式開工建設,這將意味著原來從文昌市鋪前鎮到海口市區需要繞路花費1個半小時左右的路程,在該大橋建成後,從文昌鋪前鎮至海口市區的時長將縮短至不到30分鐘 (南海網記者 符玲 攝)

文昌鋪前大橋開工建設(南海網記者 符玲 攝)

文昌鋪前大橋開工建設(南海網記者 符玲 攝)

鋪前大橋位置示意圖。

  (南海網文昌3月6日消息記者 符玲 通訊員 羅利明)

     【相關新聞】

      海南鋪前大橋動工建設 文昌鋪前到海口市區將縮短至不到30分鐘

      3月6日,海南省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獨立跨海橋梁工程---鋪前大橋正式開工建設,這將意味著原來從文昌市鋪前鎮到海口市區需要繞路花費1個半小時左右的路程,在該大橋建成後,從文昌鋪前鎮至海口市區的時長將縮短至不到30分鐘。【詳細】

      海南鋪前大橋今日率先開工 「一橋四路」正式啟動

    今年我省交通建設將好戲連臺,全年計劃安排公路、水路建設投資100億元。年內開工建設中線瓊中至五指山至樂東高速公路、鋪前大橋、文昌昌灑至鋪前濱海旅遊公路,並爭取年內開工建設文昌至瓊海高速公路、橫線萬寧至儋州至洋浦高速公路等重大項目(以上項目簡稱「一橋四路」),全力構建我省「田」字型高速公路主骨架。

  「一橋四路」項目估算總投資362.27億元,總裡程408.3公裡。鋪前大橋項目建設,將使文昌、海口連為一體,有利於完善區域公路網絡,發揮海口輻射帶動功能,促進沿線地區旅遊資源開發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也有利於文昌藉助更加便利的交通優勢,更好地融入瓊北旅遊圈。

  除「一橋四路」項目外,今年我省還將加快建設屯昌至瓊中高速公路、萬寧石梅灣至大花角旅遊公路和定海大橋,確保年內完工通車。同時積極推進海榆東線海棠灣至亞龍灣段擴建工程、博鰲機場進出場路、瓊海港下至潭門旅遊公路、文昌文銅線改建工程、G98環島高速石梅灣至三亞段改建工程等項目開工建設。啟動五指山至保亭至三亞高等級公路前期工作。【詳細】  

  鋪前大橋創國內「四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國內最高

  鋪前大橋橋址處為1605年瓊山7.5級大地震的震中所在地,也是潛在的震源區,受活動斷層影響,其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國內最高,橋梁抗震設防標準國內最高。由於位於強震區且跨越活動斷裂帶,本項目對橋梁的抗震性能進行了專題研究。

  國內首座

  跨活動斷層的特大型橋梁

  鋪前大橋建設條件極為複雜,橋址處位於兩條活動斷層的交匯處附近,因規劃及地形條件限制橋址無法有效避讓斷層,為國內第一座跨越活動斷層的特大型橋梁,橋梁設計超出現有規範範圍,無前例可循。

  設計基本風速

  國內最大

  鋪前大橋位於海南島東北部強颱風多發的瓊州海峽沿岸,且靠近風力強勁的海峽東部入口,設計基本風速49.5米/秒,為國內最大,2014年對海南島造成重創的「威馬遜」和「海鷗」超強颱風均從橋位處經過。

  國內首個

  採用PMC模式建設的橋梁項目

  鋪前大橋屬於大型跨海橋梁工程,建設條件複雜、技術難度高、工程投資大,為更好推進項目建設管理,採用項目管理承包(PMC)模式進行建設。PMC模式在國際工程中應用廣泛,本項目是國內首個採用PMC模式進行建設管理的橋梁工程。

  項目概況

  「一橋四路」縱橫海南制勝區域發展格局

  鋪前大橋項目

  項目起點位於文昌市鋪前鎮,終點接海口市擬建江東大道,其中鋪前大橋段全長5600米,橋長4050米,主橋採用230+230米獨塔鋼斜拉橋,設計標準為雙向六車道一級公路,路基和橋梁寬度32米;連接線長8.8公裡,設計標準為雙向四車道一級公路,路基寬度24.5米,項目總投資約30億元。鋪前大橋項目的建設,將使文昌、海口連為一體,有利於完善區域公路網絡,發揮海口輻射帶動功能,促進沿線地區旅遊資源開發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也有利於文昌藉助更加便利的交通優勢,更好地融入瓊北旅遊圈。

  瓊中至五指山至樂東高速公路項目

  項目主線起點位於瓊中烏石二十四隊附近,順接中線高速屯昌至瓊中段,經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營根農場、紅毛鎮、什運鄉,五指山市毛陽鎮、番陽鎮,樂東黎族自治縣萬衝鎮、抱由鎮、千家鎮,終點與環島西線高速公路在樂東黎族自治縣利國鎮交叉,全長127公裡,雙向四車道,路基寬26米。五指山連接線起點位於番陽,終點接五指山市在建環城西路,長20公裡,一級公路,路基寬24.5米,主線及連接線估算總投資120億元。目前,國家發改委正在審查項目工可報告,計劃今年6月底開工建設。

  瓊中至五指山至樂東高速公路是國家高速公路網G9811聯絡線及海南省「田」字型高速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條縱向貫通我省中部地區的交通運輸大通道,也是中部地區聯繫海口、三亞南北兩大中心城市最便捷的公路,項目建設將極大提高我省中南部地區的路網水平,改善中南部地區的交通條件,增強海口、三亞中心城市對中、南部地區的經濟輻射和帶動作用,為我省南部經濟圈的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交通基礎設施條件。

  文昌至瓊海高速公路項目

  項目起點順接海文高速公路,終點與環島東線高速公路在瓊海博鰲機場北側交叉,全長65.7公裡,雙向四車道,路基寬26米,估算總投資46億元。目前,項目用地預審、環評手續正在國家相關部委辦理,其餘工可審批所需的支持性手續已全部辦理完成,計劃年底前開工建設。建設文昌至瓊海高速公路,可有效解決海文高速公路斷頭路問題,擴大東線高速公路的輻射帶動範圍,為博鰲亞洲論壇和國家新一代火箭發射基地、航天主題公園等國家重大項目提供更好的基礎設施條件。同時,也可充分發揮高速公路網整體效益,擴大海南東北部沿海地區的經濟合作和交流,促進旅遊開發和區域、城鄉協調發展。

  萬寧至儋州至洋浦高速公路項目

  項目起點與環島東線高速公路在萬寧市後安鎮交叉,途經萬寧市東嶺農場,瓊海市東平農場、會山鎮、東太農場,屯昌縣烏坡鎮,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黎母山鎮,儋州市蘭洋鎮、西華農場,終點與環島西線高速公路白馬井樞紐互通相接,全長165公裡,雙向四車道,路基寬26米,估算總投資124億元。目前,該項目用地預審、環評手續正在國家相關部委辦理,其餘工可審批所需的支持性手續已全部辦理完成,力爭年內開工建設。

  橫線萬寧至儋州至洋浦高速公路是《國家公路網規劃(2013年-2030年)》的國家高速公路網項目,也是海南省「田」字型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列入《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中的交通重點建設項目。項目建成後,將極大改善當地交通條件,加強島內橫向交流,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文昌昌灑至鋪前濱海旅遊公路項目

  項目起點位於文昌市昌灑鎮,接已建成的文昌市濱海旅遊公路龍樓至昌灑段,終點接鋪前大橋連接線,全長50公裡,雙向四車道一級公路,路基寬度24.5米,估算總投資24億元。目前,省交通運輸廳和文昌市政府正在共同推進各項前期工作,計劃7月底前依次開工建設。文昌昌灑至鋪前公路是文昌市「兩橋一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將極大帶動瓊東北旅遊業的大發展,建立起整個瓊北旅遊圈的大循環,進而形成海南完整的「陽光東海岸」旅遊產業發展戰略布局,推動國際旅遊島建設。【詳細

責任編輯:甘晨卉

相關焦點

  • 海南鋪前大橋動工建設 文昌鋪前到海口市區將縮短至不到30分鐘
    南海網文昌3月6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符玲)3月6日,海南省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獨立跨海橋梁工程---鋪前大橋正式開工建設,這將意味著原來從文昌市鋪前鎮到海口市區需要繞路花費1個半小時左右的路程,在該大橋建成後,從文昌鋪前鎮至海口市區的時長將縮短至不到30分鐘。
  • 「威馬遜」成史上最強颱風 登陸廣東風力達17級
    一天內兩次登陸也無法阻滯超強颱風「威馬遜」。刷新了我國大陸颱風史上多項記錄後,「威馬遜」今天移入廣西,但粵西仍有狂風大雨。一日兩次登陸今早還將登陸廣西由於南海海水溫度較高,為颱風提供了充足的能量,臨近登陸前,9號颱風「威馬遜」的強度明顯提高,昨日清晨5時它已經加強為超強颱風,並於下午3時30分在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鎮沿海地區登陸並繼續向西北方向移動。晚上7時30分,「威馬遜」在湛江徐聞縣龍塘鎮沿海地區再次登陸。
  • 文昌鋪前鎮群眾期待鋪前大橋早日建成
    文昌鋪前鎮群眾期待鋪前大橋早日建成大橋通車後海鮮賣個好價錢南國都市報記者 吳嶽文「鋪前大橋一旦通車,我們的農產品海產品拉到海口,肯定賣個好價錢!」4月17日,面對記者採訪,文昌鋪前鎮鋪龍村村民葉保勸充滿了期待。
  • 利奇馬登陸風速達16級,卻並非風速最強颱風,這個颱風比它快得多
    30人死亡、6人失蹤,經濟損失45.8億元人民幣。直接登陸我國的風力最強的颱風有兩個,分別是1973年的14號颱風瑪格和2014年的9號颱風威馬遜。颱風瑪格是個小個子,它在我國南海上逐漸增強,但是不要看它個子小,它的風力可一點兒也不小,在它向著海南島進發的時候,距離海南島很遠時就將海南島上的所有測風儀器全部摧毀,之後它突然襲擊海南瓊海地區,造成了上千人死亡,瓊海鎮上所有的房屋都被大風吹毀,颱風過後找不到一棟直立的建築。
  • 今年第21號颱風即將生成!它的名字是博羅依,不叫威馬遜
    10月19日上午,西太平洋負責颱風命名的日本氣象廳對西太平洋深處的颱風胚胎97W發布了烈風警報,這意味著日本氣象廳認為其可能在24小時內加強成為熱帶風暴級,今年第21號颱風可能就要緊跟著20號颱風浣熊生成了。
  • 海南颱風接二連三紮堆「趕集」 誰捅了「颱風窩」?
    今年10月颱風數達5個,為歷史次多,明顯多於常年平均的1.7個。此外,海南日報記者還了解到,自1949年有氣象記錄以來,一年中最早登陸海南的颱風是2008年第一號颱風「浣熊」,於2008年4月18日22時30分在文昌龍樓鎮登陸;一年中最晚登陸海南的颱風是1950年第40號颱風「Delilah」迪萊拉,於11月23日24時在海南萬寧市登陸。
  • 中國史上最強颱風是哪一次
    超強颱風威馬遜(140kt)登陸中國海南省文昌市後,打破了2006年颱風桑美(130kt)的記錄,成為建國以來登陸中國最強颱風,登陸時17級,錄得最低氣壓899hpa。威馬遜兩度出現臨岸急劇增強的情況,分別在穿越菲律賓中部及中國海南島前出現,造成海南、廣東、廣西的59個縣市區、742.3萬人、468.5千公頃農作物受災,直接經濟損失約為265.5億元,並導致南寧發生海變,城市內部被淹,損毀嚴重。由於威馬遜給中國華南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根據颱風命名法中退役規則,威馬遜被除名,替代名博羅依(Bualoi),其意為泰式鮮奶。
  • 閩侯縣南通鎮四大商貿物流項目動工 總投資30.38億元
    國際建材城物流項目在閩侯縣南通鎮動工建設。這是由福建吳鋼建材市場開發有限公司開發的大型建材商貿中心,是市政府「十二五」規劃的大福州全業態商貿物流區。項目一期佔地448畝,總投資17億元,規劃總建築面積43萬平方米,將成為全省規模最大、配套最齊全,集沿街獨立商鋪、會展、SOHO酒店、倉儲物流總部辦公為一體的專業建材市場,預計2015年3月建成投用。
  •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121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281億元!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121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281億元! 7月13日上午,海南自貿港重點項目(第二批)集中開工,開工項目121個,總投資281億元。
  • 中國抗震橋梁合龍 海南鋪前大橋連接海口江東新區及文昌市鋪前鎮
    中國首座跨越地震活動斷層的跨海橋梁——海南鋪前跨海大橋主橋11月3日順利合龍,標誌著大橋主體工程基本貫通。該座大橋連接了海口江東新區以及著名僑鄉文昌市鋪前鎮。海南鋪前大橋全長5.597公裡,其中跨海大橋長約3.959公裡,主橋長460米,塔高151.8米,全橋全線採用雙向6車道一級公路標準建設,為海南省投資規模最大、橋塔最高、跨度最長的獨塔雙 索麵鋼箱梁斜拉橋。
  • 海南鋪前大橋將通車:促進知名僑鄉文昌旅遊煥發新生
    凌楠 攝中新網文昌12月5日電 題:海南鋪前大橋將通車:促進知名僑鄉文昌旅遊煥發新生記者 張茜翼海南鋪前大橋主橋日前順利合龍,預計今年底或明年初通車,它建成後將把文昌、海口連為一體。記者近日走訪文昌市多個鄉鎮了解到,將成為海南新地標的鋪前大橋,將促進知名僑鄉文昌旅遊煥發新生。
  • 總投資超過40億元!高新區(江海區)第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動工!
    據悉,高新區(江海區)2020年第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動工項目共有16個,總投資超過40億元,其中包括投資額超過20億元、佔地7.33公頃的高端智能裝備製造項目組團,還有一行路等配套工程項目。項目達產後年產值9億元以上,年創稅率45萬元/畝以上。3、駿鼎達特種保護材料項目項目總投資3.7億元,佔地約20畝,2020年3月動工,預計2021年第四季度竣工。
  • 總投資150億元項目在廣東惠州大亞灣動工
    圖為動工活動現場 惠州市委宣傳部供圖中新網惠州1月8日電 (記者 宋秀傑)記者1月8日從廣東惠州市委宣傳部獲悉,總投資150億元的恆力(惠州)PTA項目在廣東惠州大亞灣石化區正式動工。據了解,該項目由世界500強排名第107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排名第4位的石化巨頭恆力集團投資建設,將採用行業領先的綠色化、智能化PTA生產工藝技術,建設全球單體產能最大的兩條250萬噸/年PTA生產線,計劃1年半時間建成投產,將實現年產值200億元。
  • 平潭國際旅遊島建設再發力 總投資31億元文旅項目集中動工
    原標題:平潭國際旅遊島建設再發力 總投資31億元文旅項目集中動工   福建平潭國際旅遊島海上環島遊16日在金井遊輪碼頭首航,一期總投資0.52億元(人民幣,下同
  • 這麼霸氣的颱風好意思叫海鷗?
    這麼霸氣的颱風好意思叫海鷗? 2014年9月16日 14:30 來源:東方網 9月16日,颱風「海鷗」在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鎮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為13級,海南一級預警啟動。海鷗和威馬遜,同一地點登陸,是宿命還是巧合?這完全是複製粘貼的路徑!
  • 紅會回應"三伏天送棉被":棉被能鋪能蓋 用途廣泛
    新華社記者 周華 攝 據新華社電 據國家防總消息,今年第9號超強颱風「威馬遜」昨日4時在雲南文山自治州西疇縣降為熱帶低壓,8時停止編號,並已解除颱風黃色預警。 目前,「威馬遜」的影響尚未完全結束。 記者昨日從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了解到,超強颱風「威馬遜」先後在海南、廣東、廣西沿海三次登陸,並深入雲南,破壞性很大。登陸海南和廣東時中心風力均達到17級(60米/秒),是1973年以來登陸華南的最強颱風。「威馬遜」在海上掀起巨浪狂濤,最大浪高超過14米。
  • 海南瓊樂高速和鋪前大橋年內通車 未來三年公路建設是重點
    記者從3月13日召開的省交通工程建設局2018年重點公路項目建設工作會議上了解到,今年該局公路建設項目投資計劃86億元,瓊樂高速、鋪前大橋等一批重點交通項目年內將實現通車。據悉,「十三五」期間,海南公路規劃建設總規模約895億元,未來三年公路建設投資仍將持續處於高位。
  • 全球十大最長跨海大橋,中國五座大橋上榜,港珠澳排名世界第一
    主體工程耗資約327億元人民幣,整體工程估計約700億元。設計壽命為120年,能夠抵抗8級地震、16級颱風。(圖片來自東方IC)2、日本瀨戶大橋,37.3公裡 位於本州到四國之間,跨越瀨戶內海的橋梁,全橋由多座吊橋、斜張橋與梁橋連結,構成壯觀的橋梁群。 該橋在1978年10月10日開工,施工耗時近10年,到1988年4月10日始全面通車。
  • 盤點這些史上大名鼎鼎的颱風 你知道幾個
    它於2008年4月13日在菲律賓棉蘭老島以東形成,進入中國南海後迅速增強,16日由日本氣象廳升格為颱風,18日強度達到其巔峰並轉向北移動。「浣熊」登陸前迅速減弱,於4月18日在海南登陸(時速30米/秒),19日在廣東登陸(時速17米/秒),後迅速消亡。2008年的颱風為何會如此早就登陸我國呢?
  • 「泰式椰奶」颱風新名字
    代替去年肆虐的「威馬遜」  「颱風"泰式椰奶"準備登陸我國!請注意做好防禦工作!」這樣的天氣預報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古怪的感覺?但這並不是惡搞,而是有可能發生的現實情境。由於颱風「威馬遜」被除名,為提出新命名,其命名國泰國遞交了一份包括三個名字的候補名單,最後「泰式椰奶」中選,成為新的颱風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