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歸③|返鄉養雞的中大畢業生:瘦了30斤,在嘲諷中堅持

2020-12-16 澎湃新聞
回家養雞5年,張柏銘瘦了30斤,如今有3家養雞場,養著10多萬隻雞,是「羅定山雞王」。 本文圖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陳緒厚 圖

回鄉養雞的5年,張柏銘瘦了30斤,體重從120斤減到90斤。張柏銘稱「用腦太多」,吃得多,要思考的也多。

去年10月,張柏銘在一項創業大賽被風投看好,獲得8000萬投資。「養雞引來8000萬風投,父親仍覺得兒子丟臉」,這是當時一篇新聞報導的標題,張柏銘把這則報導剪下來,擺放在自家養雞場辦公室裡。

張柏銘表示,父親反對他回鄉養雞,認為這是沒有前途、丟臉的事,父子關係一度很僵。至今,張柏銘早已身價千萬,但張父仍在深圳打工。

獲得8000萬風投後,張柏銘準備大幹一場,在原來3個養雞場的基礎上,新建一個2000畝的養雞場。「8000萬隻是天使輪,後面還有A輪、B輪。」在張柏銘的規劃中,項目前期就有上億的投資。儘管一向自信,張柏銘仍有些焦慮,說很多事都需要考慮。

張柏銘的養雞場,他會把自己的一些小發明運用其中。

張柏銘出生廣東羅定市羅平鎮古勇華光村,是該村5個大學生之一。考上中山大學,他曾是整個家族的驕傲。張柏銘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他的返鄉創業之路歷經磨難,是在罵聲、嘲諷中堅持。

張柏銘稱,除了草料,他還會給雞餵一點奶粉

「跟牛一樣工作不會累」

7月6日,與張柏銘見面時,他穿著隨意,T恤、牛仔褲搭配皮鞋,衣服上面的汙漬未洗盡。他說自己有10多輛車,各種車都有,當天,他駕駛一輛舊車,座位的多處表皮歷經磨損已脫落。

回鄉養雞5年,張柏銘的體重減30斤,財富卻隨之增長。如今,他有三家養雞場,養著十幾萬隻雞,還做著紅木、酒廠的生意。多位羅定本土經商人士稱,張柏銘雖只有27歲,但名氣很大,是「羅定山雞王」。張柏銘不願透露他的家底,稱超過1000萬。

談起返鄉創業,張柏銘有些感慨,反覆說自己歷經磨難,曾被罵、被嘲諷。

張柏銘是村裡5個大學生之一,在中山大學讀計算機,實習大半年晉升技術主管,工資7000多元。在返鄉之前,他是全家的驕傲。實習那段時間,父母經常給他打電話,認為他很有前途。

做了三個月技術主管,每天重複上班、睡覺和上班,張柏銘對父母所傾慕的工作心生厭倦,「覺得人生沒有意義」,決定拿存下的4萬元返鄉養雞,其中2萬元已經被人借走。

張柏銘記得,那天是2012年9月23日,電話中,在深圳開車的父親得知後,沒有出聲;後面給父親發簡訊,父親沒有回覆。第二天,父親幫張柏銘搬行李,送其去汽車站,一路一聲不吭。

張柏銘表示,父親長年在外務工,一年回家一兩次,他不願重複父輩背井離鄉的命運。養雞是張柏銘綜合權衡後的選擇,「養豬、養牛成本高,養雞成本低,有成功的例子」。

2012年10月1日,張柏銘買了500隻雞苗,在村內散養。他之前看過很多養雞書籍,但真正實踐時發現不頂用。不到一周,500隻雞苗死了499隻,一次性虧了幾萬元。

作為知名高校畢業生,張柏銘回鄉養雞,遭家人強烈反對,父子關係至今緊張

張柏銘的返鄉養雞舉動,家人反對,村民嘲笑。他掛出橫幅「大學生自主創業野雞夢工廠」,第二天橫幅就被人扯掉。85歲的親奶奶跟他說,「5個孫子(註:指該村5個大學生),最差勁就是你」。

張柏銘說,爸媽勸他打工,全村人罵他讀書讀傻了,「除了女友,沒有任何人支持」。

抱著「人活著就有希望」,張柏銘繼續養雞,他買鳥網上山捕野雞,抓到4隻母雞,然後改裝消毒碗櫃孵化雞蛋。經過幾個月的持續孵化,野雞數量達上千隻。問題隨之而至,沒有銷路,張柏銘欠了1萬多元的飼料錢。

張父去找賣飼料的人,要求不能給張柏銘賒帳。張柏銘徹底和父親鬧僵,抱怨道:「他不支持我就算了,為什麼還要害我?」

沒有飼料,張柏銘只得割草餵雞,每天五點起床,一直幹到凌晨兩三點。旁邊的村民跟張柏銘的爺爺說,「你孫子怎麼跟牛一樣不會累?「張柏銘說,他聽到這話後心很痛,但他得咬牙堅持,不然一切都白費了。

「走過的路都是一段段心酸路」

沒有辦法,張柏銘不得不去一家公司兼職,但他的堅持最終獲得回報。2013年年底,羅定一位陳姓老闆出現,以75元每隻收了張柏銘的上千隻野雞,張柏銘獲得7萬元雞款。

嘗到甜頭,張柏銘一口氣買了4000隻雞苗,雞養多了,銷路卻成大問題。張柏銘去一百公裡之外的肇慶市找銷路,他想到了「請託推銷「的辦法。

經過這樣一周的轟炸式宣傳,效果立竿見影,前來諮詢的電話不斷,張柏銘很快賣掉4000隻雞,收到30萬元。

這是張柏銘的第一桶金。

張柏銘的養雞規模越來越大,如今擁有3家養雞場,養著十幾萬隻雞,更有「羅定山雞王」之稱。張柏銘表示,在辦養雞場的過程,他曾遭遇過被騙的經歷,一度讓自己陷入困境。

2015年,一位合伙人私吞48萬雞款,並退股要回此前投資的20萬元。由於該合伙人負責銷售,他的離開導致張柏銘的雞嚴重滯銷。

張柏銘連續三個月發不出工資,十幾個工人走了一大半。他低價轉賣了小汽車,連加油錢都沒有;沒錢買飼料,他只得親自割草餵雞。

困境之中,張柏銘發現賣雞苗利潤高,一隻雞苗價格的三分之二是利潤。通過批發賣雞苗,張柏銘走出了困境。

2016年10月,張柏銘倡導養殖生態系統,計劃養100萬隻雞,出雞蛋10萬噸,該項目獲得8000萬元的風投。當初反對張柏銘的村民,如今有人喊他是本地版的馬雲。但在張柏銘看來,他的創業還談不上成功,需要考慮的事情很多。

張柏銘表示,這一路他走得很艱辛,不懂社會關係,全靠自己摸索。對於剛剛創業的人,他希望政府能給予相應的扶持、指導,有所補貼,並提醒創業者不能過度依賴外在的支持,要自己做大做強,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張柏銘的妻子李蓉表示,一個高學歷的人回家養雞,被認為是一件很丟臉的事情,為夢想拼搏還要遭人白眼;丈夫沒有創業、管理、銷售等經驗,都靠自己打拼,「走過的路都是一段段心酸路」。

李蓉是中山大學中文系學生,畢業後和張柏銘一起返鄉,如今在羅定羅平鎮當小學語文老師。張柏銘笑稱,連校長都說,妻子回來委屈了人才。

李蓉的同學多數都留在城市,但她不後悔返鄉。李蓉說她出身農村,回到農村很親切,並不會因為學歷而拋棄最初的生活,「農村的生活很淳樸,小孩子很單純,靠自己努力,發奮讀書。」

22歲的伍楓想複製張柏銘養雞的成功,多次嘗試養雞,都失敗了,自嘲像豬一樣蠢。

連續四次的失敗帶來的自我懷疑

看到張柏銘養雞成功,22歲的伍楓也想複製,但卻一再失敗。

伍楓出生在羅定隔壁的鬱南縣千官鎮榃冰村,距離羅定市區約12公裡。未讀完初三,16歲的伍楓便隨堂叔來到廣東惠州打工。

前往珠三角地區打工,是羅定、鬱南多數青壯年的選擇。在羅定從事運輸行業的彭程(化名)表示,羅定就業機會少,勞動力外出,平時人少,春節等節假日人多,羅定前往珠三角的地區大巴常常人滿為患。

在惠州一家五金店做了三年,髒、吵、苦的工作環境讓伍楓難以忍受,他自認為沒有興趣,於是選擇返鄉。伍楓直言,他是走投無路才回家的。

回村後,伍楓拿打工所存下的錢在羅定市區擺地攤賣女鞋。由於質量不過關,鞋賣不出去,伍楓虧了幾千元,被家人罵慘了。

看到張柏銘的創業故事,伍楓也想到了創業。他找到張柏銘,買了兩隻山雞,一直養到生蛋,於是一口氣花1200元買了200隻雞苗,但不幸的是,雞苗接連死亡,200隻很快只剩下7隻。

伍楓沒有放棄,他又買了300隻,在家附近養。雞苗依舊沒有長大,只剩下1隻。第三次,伍楓和人合夥,養了200隻珍珠雞,依舊沒有成功。

至今,伍楓不知道雞苗死亡的原因,僅歸因為「不懂養殖技術」、「天氣太熱」、「沒人教」等。伍楓說,他的接連失敗導致家人強烈反對,「被各種罵」。

為了學習養雞,伍楓曾前往張柏銘的養雞場工作,但不到兩個月便被炒了魷魚。那天,伍楓早上外出送貨,回來有客人買雞苗,發現雞苗死了一堆。伍楓說,他「意外犯錯」,白幹了兩個月,什麼沒有學到,反而賠了2000元。

扛不住壓力,伍楓跟隨親戚去澳門打工,做了九個月後,伍楓再次選擇養雞,「在哪裡跌倒,在哪裡站起來」。

伍楓的小養雞場就在家旁邊,母親反對伍楓養雞,給他下了最後通牒,養雞場必須馬上搬

2016年,伍楓再次從張柏銘購買一千多隻雞苗,用500元租下一畝地養雞。7月7日下午,澎湃新聞探訪伍楓的養雞場時,伍楓剛和母親吵了一架,母親給他下了最後的通牒:養雞場必須搬,太臭了。

上千隻雞苗死了大半,如今只剩下兩三百隻。伍楓透露說,雞千辛萬苦養大了,但賣不出去,他只賣出了幾十隻,每隻賺幾十元。

伍楓已經把第四次養雞認定為「完全失敗」,他希望張柏銘能夠伸出援手:能低價收購他的雞。這樣他能少點損失。

養雞失敗已經讓伍楓破產,也讓他承受巨大的壓力。同村人罵伍楓,性格倔,難說服,不賺錢的工作(註:指養雞)還要做。伍楓的母親盧秀華說,雞根本養不大,總是虧本,她堅決反對兒子養雞。

盧秀華表示,整個村子的青年只有伍楓一人留村,她希望伍楓能趁年輕多出去闖闖,早日成家。

瘦弱、黝黑的伍楓還沒有放棄,稱還會堅持養雞。不過,連續四次的失敗也讓伍楓對自我產生懷疑。

羅定電商城由舊廠房改造而成,目前入駐電商企業30多家

「如果做不好,我們可能也會離開」

伴隨外出打工潮,羅定少數外出者也選擇返鄉創業,陳氏堂兄弟便是其中之一。

41歲陳勁波,汕頭大學化學專業畢業,曾在國企、外企、私企工作,有海外工作經驗;36歲陳柱波,大學讀數學,曾在500強工廠、外企工作。外出打拼多年,兩人均已在外地安家,有所積蓄。

陳勁波表示,他們在羅定圍底鎮大沙村長大,如今家鄉淪為留守老人、兒童的空巢村,不少上了年紀的老人仍在幹農活;看好現代農業,想幫助家鄉發展,2016年,他和堂弟一拍即合,一起回鄉搞農業。

租20畝田地種植富硒大米,卻發現大米難以銷出。陳勁波說,羅定大米儘管名聲在外,但本地企業缺乏品牌意識,銷售渠道沒有打開。

陳勁波、陳柱波轉頭做渠道,進軍農村電商,「開始做微商,通過朋友圈、微信公眾號銷售羅定土特產,但效果不好。」

恰逢羅定與京東合作,創建京東羅定特產館,陳氏堂兄弟如願中標。陳勁波說,羅定的電商正處起步階段,中標可能看上他們的想法和工作經驗。

大米、豆豉、腐竹、竹蒸籠、米餅等本土特產通過羅定特產館銷往外地,羅定特產館自今年1月開業銷售額逐步攀升。陳勁波表示,目前,整個團隊共有6人,他希望未來兩年,團隊能達到20人,銷售額破兩千萬。

羅定特產館的辦公室位於羅定電商城,由舊廠房改造而來,目前入駐電商企業30多家,不少辦公區域正在裝修中。

選擇回鄉創業,陳勁波、陳柱波也承受著不小的壓力。陳柱波表示,剛開始,家人、朋友也是不理解,資金一度緊張,也是在失敗、挫折中總結經驗。

陳勁波表示,回來創業的成本可能更高,人才緊缺、物流成本高均制約著農村電商的發展。為了招到合適的電商人才,去年春節期間,陳氏堂兄弟曾找返鄉人才洽談,但無一人願意留下。相比珠三角地區,羅定工資偏低,城市配套差,這是陳勁波眼中留不住人的關鍵因素。

羅定電商協會今年成立,該協會一位管理人員向澎湃新聞表示,近年來,羅定也在鼓勵電商發展,在資金補貼、人才培訓等方面均有動作,但相比其他地區仍有差距,仍處於「看到其他地方在做,我們也做」的階段。

對於返鄉創業,陳勁波說,他多年在外工作,回鄉一時還難以適應,「地方的圈子比較固定,融入有一定困難,可能需要時間」。

在陳勁波看來,羅定確有一批人回來,但也有一批人離開,他沒有看到明顯的返鄉創業趨勢。「創業不成功的就會離開,如果做不好,我們可能也會離開。」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澄邁「城歸」大學生返鄉創業
    「咖啡女神」潘少丹辭職返鄉,白手起家設立Tao Cafe咖啡店,又興建綜合健身館,資產數百萬元;「地瓜大王」王文克不當白領當「新農民」,把橋頭鎮綠色富硒地瓜打造成「地瓜中的勞斯萊斯」,一斤賣到26元;回鄉投資黃牛養殖的「80後」小夥兒李傳炳,養殖100多頭黃牛,年利潤約50
  • 「城歸」大學生返鄉創業 賺得了錢發展得了家鄉經濟
    師範生創辦「沉香王國」­  「80後」師範院校畢業生王大裕,創辦了自己的「沉香王國」,僅用5年時間,帶領鄉親們走上脫貧致富路。­  2011年,王大裕瞄準沉香,選址老家加樂鎮開始種植,一上來就承包了30畝地。沉香價值不菲,但沉香樹需種植6至8年才會產生經濟效益,結香也很費功夫,還要應對隨時刮來的颱風。
  • 堅持30天斷食,我一共瘦了幾斤?
    堅持30天斷食,我一共瘦了幾斤? 我還在堅持! 吃完以上這些之後, 我的胃就要「關門」了 在我嘗試了20天的IF之後, 我上了體重秤~ 瘦了
  • 260斤孕媽媽,孕期「躺瘦」近30斤,多學科合作幫她圓了媽媽夢
    別人懷孕都是胖個30斤,32歲的麗麗沒胖,反而孕期最輕時比孕前還瘦了近30斤,因為260斤的她不能再胖下去了,糖尿病、高血壓、宮頸機能不全、昏厥、子癇前期……這些陪伴著她的孕期。圖源 視覺中國260斤孕媽媽,孕期「躺瘦」近30斤去年12月份,麗麗終於在中大醫院生殖醫學中心通過輔助生殖成功懷孕。
  • 想一個月瘦下30斤?堅持這3個好習慣,才能讓減肥不反彈!
    正確減肥,科學減肥,無疑離不開正確的減肥方式和科學的減肥速度,很多人總是一心想著「快速暴瘦」,但其實這樣的減肥方式並不靠譜,一個月之內減肥(瘦掉)30斤或者一個月瘦20斤這樣的話題總是很「博人眼球」,但這樣的減肥方式實則並不靠譜,不但沒有保持住減肥成果,反而還容易傷害身體;所以,關於
  • 秦海璐,產後2月瘦40斤,坦言:每天堅持3件事,輕鬆瘦到90斤
    43歲的秦海璐,一身黑色西裝+金色長裙,在節目中吸睛十足,一點都不像是大家印象中一個43歲女人普遍的樣子,反倒像是一個30歲左右的白領女性!能有這麼好的狀態,不得不佩服秦海璐保養有道,尤其是身材,在40+的年齡,基礎代謝一點點降低,本身就容易發胖,但是好像秦海璐除了產後的那段時間,從來沒有胖過!
  • 咪蒙暴瘦30斤,減肥靠餓是王道?
    吃不胖的有恃無恐,瘦不了的永遠在騷動。在當下「以瘦為美」的年代,減肥一直是能引起大家熱議的話題,7月30日,微信自媒體大號咪蒙又出了一篇爆文——《我暴瘦30斤的秘籍,今!日!大!公!開!》,分分鐘召喚出了10萬+減肥黨。咪蒙所提倡的「餓才是王道」減肥法靠譜嗎?
  • 33歲趙麗穎兩周暴瘦20斤,產後曾被嘲諷變形,今天說出了減肥絕招
    作為趙麗穎產後復出的第一部電視劇,關於趙麗穎身材恢復如何的話題也是頻頻被提起,其實大家大可不必擔心,明星們都有自己的減肥妙招,很多人都是在產後第一時間接受訓練減肥,雖然網上有過人嘲諷趙麗穎產後身材恢復極差,胖的變形,但是這次流出的劇照就狠狠的打了他們的臉。
  • 何潔三個月瘦三十斤的方法,只要堅持,人人都可以瘦!
    何潔的身材是娛樂圈的一大話題,因為她說胖不胖說瘦不瘦,而且身高並不是很突出,這樣看上去就會影響顏值,其實何潔的五官還是挺標緻的,但是就是由於滿臉的肉肉看上去不是很美觀。而且何潔在婚後生完孩子,更是胖出了新高度,不敢出現在公眾視角下。
  • 一個月瘦30斤的減肥食譜,閨蜜從130斤瘦到90幾斤的獨家分享!
    雖然學校不能用大功率的電器,但是室友還是偷偷從超市買了一個小蒸鍋,並且揚言一個月不瘦30斤不參加任何聚會,一個月後,她…成功了,寢室其他三個人眼看著她從將近130斤的胖子變成了90幾斤的小仙女,後悔當初沒跟她一起減肥,不過好在我們知道她的減肥食譜!
  • 堅持運動一個月你可以瘦多少斤
    堅持運動一個月會瘦多少 要知道人體一斤脂肪大約含有3500kcal的熱量,因此要想減輕一斤的脂肪大約就需要額外消耗3500kcal的熱量。
  • 堅持一個月不吃晚飯,究竟能夠瘦多少斤呢?
    一直以來總有人向我提出這樣的問題,如果我一個月不吃晚飯,我會瘦下去嗎?對於我這種不能接受節食的人來說,這太恐怖了。我都會對他們說:千萬別,一日三餐是身體健康的根本。但是他們中大部分人覺得不吃晚飯是有效的,俗話說過午不食嘛,這是一種很有效的減肥方法。
  • 減肥達人的5個減脂秘訣,堅持半年,讓你暴瘦30斤
    筆者的朋友,曾經是位130斤的小胖妞,後面為了身材以及健康,她咬咬牙通過科學的減肥方法,開啟了魔鬼式的自律生活,讓自己在半年內甩掉30斤,搖身一變成為了減肥達人。很多人都是覺得,她是不是吃了什麼減肥藥,或者是有什麼不一樣的減肥方法。
  • 豆漿搭配香蕉南瓜讓你月瘦30斤
    豆漿不僅營養豐富還有利於減肥,含有的大豆寡糖可以使腸壁表面光滑、排便順暢,豆漿搭配香蕉與南瓜月瘦30斤不是問題,下面就教大家香蕉豆漿VS南瓜豆漿的做法!豆漿搭配香蕉南瓜讓你月瘦30斤豆漿減肥功效:富含維他命,通便清腸豆漿富含維他命B2,多喝豆漿可以讓你變得更漂亮,同時還有助於維持皮膚和頭髮的健康
  • 你還相信天瘦10斤,月瘦30斤的極速減脂嗎?到底一個月該瘦多少?
    只有當我們整個減脂過程中的體驗非常好的時候,我們才更有可能堅持減下去。往往很多人開始減脂的時候,都是豪言壯語立下flag:「我一個月要瘦20斤」,充滿鬥志,結果半個月後身體就受不了,不是練的太狠身體太疲勞,就是餓的實在受不了了,減脂以失敗告終。
  • 孕期「躺瘦」近30斤終圓母親夢
    糖尿病、高血壓、宮頸機能不全、昏厥、子癇前期……這些陪伴著260斤孕媽媽麗麗的孕期。日前,在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多學科的齊力幫助下,麗麗「躺瘦」近30斤,生下了一個健康的男寶寶。
  • 一周瘦10斤20斤30斤真靠譜嗎
    例如:減肥法三天瘦十斤,三天快速減肥10斤。還有很多減肥的宣傳語,例如:要麼瘦要麼死等等,這樣的信息和文章百度一搜索一大片,極端的快速減肥法一周瘦10斤20斤30斤真的好嗎?是否真的有人成功了呢?有沒有後遺症呢?小編給大家分析一下。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網上流行了很多快速減肥的方法。
  • 舒暢暴瘦30斤,減肥法曝光:一種飲食,兩種運動,都能瘦下來
    比如,娛樂圈中的「童年女神」舒暢,前年的時候就曾經曝光自己瘦了30斤的經歷,減肥的方法曾經讓無數的小夥伴非常嚮往,只是奈何舒暢一直都沒有分享自己減肥的秘訣!
  • 八九十斤的小姐姐胖到120斤又瘦回來了!人家真是胖著玩玩兒...
    體重沒什麼變化,就是看起來像瘦了很多的樣子。五官已經很立體很明顯了,眼睛也變大了,然後才有了大學畢業照的逆襲...@ CCYINKWAN  深圳實習一個月胖30斤的  先給你們看看  剛離開學校準備實習  90斤的時候
  • 堅持3點,2個月瘦30斤,瘦成「水蛇腰」
    1. 結語:男生、女生做到這3點,堅持2個月,瘦30斤不是事兒,減掉肚腩不是問題,世上無難事,只要肯堅持,點讚富三代,轉發美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