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專家學者研討疫情對全球經濟和金融的影響

2020-12-19 瀟湘晨報

新民晚報訊(記者 連建明)上海發展研究基金會和德國艾伯特基金會聯合舉辦的2020上海全球金融論壇12月3日在上海舉行,在今年疫情影響的特殊情況下,本次論壇題目定為「疫情衝擊下的全球經濟和金融——影響、含義和必要的調整」。受疫情影響,本次論壇採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行,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Adam Posen、德國宏觀經濟和商業周期研究所主任Sebastian Dullien、諾亞控股首席經濟學家夏春等,通過視頻連線進行主旨演講並參與討論,IMF駐華首席代表Steven Barnett、麥肯錫全球研究院院長Jonathan Woetzel、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高海紅、普華永道中國資深經濟學家趙廣彬、上海社科院研究員徐明棋、華東師範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主任馮紹雷等專家學者,則在線下參與研討。

今年疫情對全球經濟、地緣政治已經造成了重大和深遠的影響,全球經濟未來復甦的前景如何?全球化的方向和程度將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全球金融體系的脆弱性是否會進一步增強?全球金融安全網在這次疫情中的作用如何?全球金融危機以後,全球貨幣金融體系還有哪些方面需要進一步的改革?針對這些問題,國內外著名的專家學者展開熱烈研討。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Adam Posen認為,全球化趨勢在發生逆轉,我們需要推動全球經濟轉型以更好發揮各方的能力。我們看到現在面臨一些影響人類生存的威脅,這些威脅能夠通過全球國際的合作以及在經濟領域的合作來共同解決。我們在重塑世界的時候,也需要評估目前經濟結構,還有商業結構未來會如何改變,以及哪些方面可能不再適合新的形勢。

德國宏觀經濟和商業周期研究所主任Sebastian Dullien認為,新冠疫情對歐洲的衝擊確實是二戰之後最嚴重的。目前第二波疫情打壓了復甦了勢頭,復甦正在推遲,他認為是跟疫情之前相比,經濟可能到明年年底才能恢復正常。

IMF駐華首席代表Steven Barnett表示,IMF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將下降4.4%,2021年將增長5.2%。他認為,應對目前的危機,要先控制住疫情,中國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把疫情控制住了才會有很紮實的經濟回升。其次,必須要有強勁的政策行動,需要有宏觀更大的經濟方面的支持,千萬不要把經濟支持撤了。同時,在貿易方面需要透明、開放,而且以規則為基礎,這是推動增長重要的手段。

上海發展研究基金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喬依德就全球化的趨勢進行演講,他認為戰後的國際經濟規則實際上助推了經濟全球化,推動了全球經濟從戰後一直比較高的增長,從1961年到2019年,全球GDP的年平均增長率是7.5%;全球化為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追趕、縮小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距離創造了條件。

目前,全球化處於低潮,逆全球化思潮的蔓延,發達國家對外來投資的限制,關稅戰,這三個情況使得全球的貿易和投資這兩年有所下降。他認為需要對國際經濟規則進行再審視,有些比較好的規章制度應該堅持,特別是對發展中國家比較有利的規則;有些規則應該是可以修改的,有些規則需要重新制定。

【來源:新民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第九屆亞太經濟與金融論壇:後疫情時期全球經濟的恢復與結構性變化
    他指出,2020年人類經歷了罕見的大疫災,由於疫情衝擊,全球經濟仍處於上世紀30年代以來最為嚴重的衰退之中。得益於大規模的紓困和刺激政策,加上疫苗研發出現了積極進展,主要經濟體的衰退已有所減緩,經濟開始恢復,但前景依然充滿不確定性。與此同時,疫情對全球經濟的中長期影響也已顯露,國際產業鏈、供應鏈加速重構,全球金融風險不斷積累,國際經濟治理變革的緊迫性日益增大。
  • 專家學者集中研討生態莊園經濟發展
    原標題:專家學者集中研討生態莊園經濟發展   本報訊 近日,由中國市場經濟研究會、山西省改革創新研究會、山西農業大學聯合主辦的生態莊園經濟發展研討會在山西召開。來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央黨校、清華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參加了研討會。
  • 專家熱議:後疫情時期全球經濟的恢復與結構性變化
    與此同時,疫情對全球經濟的中長期影響也已顯露,國際產業鏈、供應鏈加速重構,全球金融風險不斷積累,國際經濟治理變革的緊迫性日益增大。在當前這個機遇和挑戰並存的時期,國內外專家學者匯集在一起進行深入交流,共同探討,具有突出的緊迫性和非常重要的意義。
  • 劉陳杰:新冠疫情對中國經濟和金融市場的影響與應對
    當然,根據多位醫學專家較為一致的判斷,新冠是一種傳染性很強、致病率較高、致死率較「非典」低的病毒。因此,新冠疫情的持久力和範圍廣度目前並不能做絕對的判斷。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本文根據新冠疫情的樂觀、基準、悲觀三種情景,分別測算其對2020年全年經濟增長的影響,並對金融市場(權益市場、匯率等)做一個初步的分析,給出一些粗淺的政策建議。
  • 警惕全球疫情的尾部風險:新興市場動蕩對全球金融經濟的影響
    目前有越來越多跡象表明,南亞、拉美、中東等新興市場國家病毒擴散持續加劇,可能形成疫情新的主攻方向。發展中國家尤其人口大國的集中爆發,將拉長全球疫情傳播時間,形成反覆傳播和國與國之間交叉感染,放大歐美防疫難度,增加全球經濟金融不確定性。
  •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當前形勢下國內外宏觀經濟走勢判斷
    「財經縱橫」林毅夫: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當前形勢下國內外宏觀經濟走勢判斷 2020-03-26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巴曙松:疫情衝擊倒逼經濟金融的變革與轉型丨新刊鮮讀
    本期《北大金融評論》聚焦「疫情衝擊下的全球經濟」,來自中國、美國、英國等世界各地的知名專家學者,從經濟、金融、產業等多個維度,具體探討疫情衝擊下的經濟增長、全球化、債務、智慧財產權、公共治理等問題,思考金融科技、消費、生物醫藥、全球供應鏈等產業轉型路徑,評析政府救市、紓困舉措及相關政策等。
  • 專家學者暢議工業經濟如何高質量發展上百家國內外展團來陝參會參展
    與會嘉賓圍繞論壇主題,針對我國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分別就中國工業網際網路與數字經濟、下一代人工智慧、」一帶一路」倡議下的中國製造業、國際園區產能合作發展機遇等展開研討。中國工業報社執行總編、中國工業網總編吳金慧致辭時說,本次峰會旨在通過政府部門、專家學者、行業、媒體的互動交流,促進工業領域國際產能合作,進一步拓寬國際工業合作渠道
  • 聚焦全球金融貿易熱點 第六屆浦江法治論壇成功舉辦
    本次論壇主題為「全球金融與貿易規製法」。浦江法治論壇主席、中國人民大學原黨委書記、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治理研究院院長程天權教授、復旦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徐瑾、院長王志強教授、副院長杜宇教授等領導出席本次論壇,王志強院長致辭。來自國內多所著名高校、金融監管部門、司法部門、金融機構、律師事務所等方面的專家學者近80餘人參會,並圍繞主題進行了交流探討。
  • 疫情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及對策分析
    為了深入解讀疫情對世界經濟及中國經濟的影響,對國內外經濟發展走勢進行合理展望,3月25日,橫琴智慧金融研究院/吉林大學橫琴金融研究院、吉林大學經濟學院聯合組織舉辦了「疫情衝擊下的世界經濟與中國」線上閉門研討會。
  • 《中國金融》|疫情衝擊下全球經濟面臨變革
    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產生深刻影響,其持續時間和深度遠超最初預期,給全球經濟、經濟主體信心和政府公信力造成「傷痕效應」(scarring effect)。非銀行金融機構期限錯配、高槓桿等風險凸顯,成為2020年3月全球金融市場暴跌的重要推動因素。低收入國家債務風險上升,需多管齊下妥善應對。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傷痕效應」疫情持續的時間和深度遠超最初預期,並引發經濟結構調整和資源重新配置,正在對經濟造成長期影響。從企業看,部分企業的流動性危機將轉變為償付危機,企業破產可能大幅增加。
  • 當大數據「邂逅」經濟學、管理學……專家學者貴陽「亮」觀點!
    《管理世界》雜誌社社長李志軍研究員在雲端發表致辭《管理世界》雜誌社社長李志軍研究員在雲端發表致辭,他表示,本次會與聚焦大數據在經濟發展當中的應用、大數據與企業管理、組織管理、政府治理,大數據與微觀經濟活動、宏觀經濟調控等問題進行研討,是非常有意義和必要的學術交流活動。
  • 國內外學者研討琉球問題 稱「琉球不是日本的」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欣】「琉球不是日本的」——5月21日,30餘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於北京召開的第二屆危機論壇——琉球問題研討會上發出了上述呼聲。繼《人民日報》於5月8日刊文質疑日本對琉球主權之後,此次研討會被視作對琉球的歷史和法律地位提出了新的解讀和視角。
  •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張禮卿開幕致辭
    本屆論壇以「後危機時期全球經濟面臨的新挑戰」為主題,網易財經作為獨家戰略合作門戶為您圖文報導本次會議。以下為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論壇主席張禮卿開幕致辭:尊敬的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早上好。由中央財經大學主辦,第三屆亞太經濟與金融論壇隆重開幕。首先我代表金融學院與論壇其他組織者一起對所有參會者的到來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 全球舞蹈專家學者雲端對話,聚焦疫情下...
    BDA舞蹈論壇(2020)明日開幕  全球舞蹈專家學者雲端對話  聚焦疫情下「舞蹈的未來與共同發展」  2020年11月1日-3日,BDA舞蹈論壇(2020)將在北京舞蹈學院舉行。
  • 「開放創新 智慧金融」國家金融信息平臺建設研討交流會(江蘇)在...
    新華財經南京11月27日電(鄒晨潔、王宇靜)為進一步發揮江蘇地區金融業界智慧力量,推動金融科技領域交流互動,服務國家經濟發展和金融安全,「開放創新 智慧金融」國家金融信息平臺建設研討交流會(江蘇)11月26日在南京舉辦。
  • 兩岸百位專家學者交流研討
    本報訊 (記者 林岑 通訊員 洪欣琳) 昨日,第二屆「大航海時代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在廈門舉辦,此次會議為國臺辦年度對臺重點交流項目,來自海峽兩岸諸多機構的100餘位專家學者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參會。
  • ...王勇: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國際政治經濟學的視角
    同時,2019年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化以前的平均值高出1.1℃,2010-2019年則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十年。(二)疫情全球經濟影響的國際政治經濟學視角國際政治經濟學的核心議題:經濟全球化VS民族國家的國際政治。資本、貨物在全球流通尋找最佳配置,但沒有世界政府對此進行管理,這是結構性的矛盾和衝突。
  • 外灘金融峰會專家熱議新金融 中企雲鏈中間件科技創新受表彰
    中企雲鏈高級副總裁、首席技術官姜勇應邀出席本次峰會,與各界嘉賓一起共同研討新格局下的金融科技的發展與未來。本屆外灘金融峰會由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聯合上海市黃浦區政府及各組委會成員機構共同召開,堅持「非官方」、「國際化」、「專業化」定位,以「危與機:新格局下的新金融與新經濟」為主題,圍繞金融開放、金融科技、資產管理三大議題,廣邀全球財經政要
  • 經濟學者對話 | 歐洲足壇的金融監管
    足球文化是全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在全世界有數百萬業餘足球愛好者和數億忠實球迷。21世紀以來,廣播電視技術的進步和歐洲主要聯賽的跨國轉播使得足球俱樂部賺得盆滿缽滿,足球聯賽也發展成價值數十億美元的龐大產業。然而成功與挑戰並存,財政紀律的約束與俱樂部間的競爭也深刻影響著歐洲足壇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