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在線音頻頻道原創]我們經常能夠在電視中看見或者回憶起這樣一種場景:在閒暇的時候,愜意地坐在家中的沙發上,打開電子管功放,膽管中的黃色燈光緩緩亮起,聽者認真挑選出一張心愛的唱片,讓唱臂放在磁碟上慢慢滑過,聲音從音箱中優雅地流出。這是那個時代的象徵,但在今日看來這代表著一種聆聽的品質,一种放松的姿態,一種對於美和極致的追求。
現在人們已經全面進入了信息化時代,聆聽也已經從傳統的欣賞系統轉變到了桌面上或者是隨身聆聽,聽音樂的門檻在逐步在降低。對於大眾人群來說,我們或許再也不需要以這麼複雜的方式來欣賞音樂了,如果你想要,隨時都能夠從電腦上、手機上、平板上或者是隨身播放器上帶著耳塞來享受到不錯品質的音樂,就是那麼簡單。但縱使數位音樂和數碼聆聽方式正在不斷發展,聲音的品質也在不斷提高,但似乎也永遠無法超越那些傳統的HiFi系統所帶來的最佳音質享受,最起碼目前來說是這樣的。
很多人們已經進入了多媒體音箱聆聽的時代,但仍然擁有很多音樂發燒友們繼續使用昂貴的、搭建麻煩的、佔用空間的傳統HiFi系統,不過這確實是使用多媒體音箱的大眾人群無法理解也無法享受的一種音樂品質。使用傳統HiFi音響聆聽的用戶仍然保持著很大比例,並且隨著大眾人群對於聲音的認識不斷提升,音樂素養的不斷提高,對於聆聽的追求也確實已經超越了電腦剛出現的那個年代,甚至返璞歸真的現象正在不斷推進——更多人們加入了組建傳統系統的樂趣中去。
名詞全解! 五大要素助你快速了解功放
但作為入門級用戶如何搭配大喇叭和功放,這顯然要比使用多媒體音箱要複雜多了。很多人想要選擇一款合適的功放,但AV功放、HiFi功放、大功率、純甲類、合併式、數字放大、膽機、電晶體放大、場效應、前級、後級……各種名詞令人一頭都是霧水。
確實這些知識是要比直接使用有源音箱駁接電腦要複雜多了,在本文中,我們就著重為入門級用戶來解釋這些名詞,希望能夠讓大家有個基礎的了解後,對於自己選擇功放帶來一些必要的幫助。
近期HiFi行業新聞大匯總 耳機養護不得不知道的事
在我們日常能夠見到的民用領域功放中,經常能夠見到AV功放和HiFi功放兩種,這就容易讓很多人們無法理解。如果用中文闡述的話,這兩種類型應該是高保真功放和影音功放,而這兩種功放之間的差異可謂是相當大的。HiFi功放要求音響設備在重放時對聲音信號各項指標不失真地進行放大和處理,以儘可能還原聲音本來的樣子。
MBL HiFi功放
HiFi功放注重的是聲音的還原度,是專門用來欣賞音樂的功放。而AV功放則是專為影音欣賞設計的,它是匯集了音頻和視頻兩種信號處理的試聽放大器,專門用於家庭影院設備。AV功放注重的是聲場的氛圍感,在技術指標上、聲場表現上、聲音素質表現方面、聲道的數量以及電路的設計方面都擁有很大的差別。
HiFi功放電路設計
HiFi功放的技術指標包括輸出功率、諧振失真、信噪比、頻響範圍、額定阻抗以及阻尼係數等,HiFi功放並不一味追求大功率,但對於諧振失真和信噪比這樣的參數更加注重。而AV功放除了這些參數之外,還擁有聲道隔離度、延遲時間範圍、以及DSP系統、家用THX系統,杜比AC-3系統等聲場模式的參數指標,另外AV功放還多了一些視頻部分指標,它對於功率以及以上這些參數更為注重。
安橋的AV功放
HiFi音響系統都是由2聲道組成的,即左聲道和右聲道,我們能夠看見HiFi系統的音箱也就只有兩個,無論是書架、落地音箱都是左右邊各放置一個即可。HiFi功放主要是為了更好得放大信號源發出的信號獲得立體聲聲場便於音樂欣賞。而AV功夫則可能擁有4-9路或者更多來推動多路音箱,它是通過左、中、右、環繞、低音等等來構建一個環繞聲場,其注重聲音氣氛的構造,強調聲場和方位感,專為電影欣賞打造。
AV功放的一萬多個接口……
HiFi功放的電路設計相對簡單,因為其信號處理程序少,僅僅是放大與切換、調整電路的組合而已。而AV功放則要比HiFi功放多了解碼電路和延時、混響電路等等,並且AV功放需要負責放大多路信號;另外,AV功放在電路的構成上還擁有視頻的電路,所以集成程度高,電路的設計更為複雜一些,信號處理的程序也更多了。
另外一個相當經常聽見的概念是前級、後級、純後級、合併式等等,很多人分不清楚前後級功放的類型,並且也不知道應該購買哪種。其實前級和後級實現的功能是不同的,前級一般是差分放大電路或共集電極放大電路,主要是從信號中選取需要放大的差模信號,其後面一般接多級共射放大電路來用於小信號的放大。在前置極多半提升的是信號電壓而非電流。
純前級電路
簡單地說前級實現的功能就是把信號做初步放大並實現音量調節等作用,大多數的前級都是這種有源前級電路,而不是單純只能調節音量的無源前級。當然有源的前級除了在調節音量外,還能夠做初步放大及降低音源及後級之間的內阻來起到緩衝作用。而後級則是同前級完全不同了,它把前級的信號給揚聲器並推動揚聲器發聲。
純後級功放
純粹的後級輸入信號很簡單,就是承接前級的輸出,增加信號的功率。當前級接上高阻抗的後級,它主要提供適切的輸出電壓,後級放大器接上低阻抗的揚聲器不僅要提供適切的電壓,還需要提供足夠的電流。所以好的後級系統不僅要求大功率輸出,還特別註明會是大的電流設計。當負載的阻抗降低一半時,輸出功率會提升到原來的兩倍。
音樂傳真的合併功放
我們最為常見的是合併式功放,這种放大器將前級放大和功率放大兩部分集成在了一個機身中。這种放大器有多組信息源的輸入選擇,並且具備前級的電平控制功能,它將左右聲道合為一體,當信號源在一定輸入電平時,放大器輸出可滿功率負載。我們經常見到的並且使用的一些消費級放大器都是合併式設計,相對來說比單獨使用前、後級放大器來說更為划算。
NAD的前、後分離式功放
但無疑分體的前、後級設計肯定要比合併式功放更好,因為它們各自擁有更大的空間造得更為精緻一些。前、後級之間設計在一起難免會產生一些幹擾,會影響細節的表現,並且分開的前後級會給發燒友們更多的選擇去搭配不同的設備使用。很多的高端功放都是分體式設計的純前級和純後級系統。
而按照功放的工作方式來劃分,我們又會經常聽見純甲類、乙類、A類、B類、甲乙合併式或AB功放等,這也是讓人們一頭霧水的。其實甲乙丙丁正是對應著ABCD的類型,這兩者的意思是一樣的,甲類功放就是A類功放,這种放大器輸出級中的兩個或兩組輸出管永遠處於導電的狀態,無論有無信號輸入都保持傳導電流狀態。這種功放具有最佳的線性,每個輸出管均放大信號全波,基本上不會存在失真。
純甲類功放
甲類功放的中的兩個電流等於交流電的峰值,交流在最大信號情況下流入負載。當沒有信號時輸出管各流通同等電流,在輸出中心上沒有不平衡電壓或電流,所以沒有電流輸入揚聲器。當信號區域正極電流開始不平衡流入揚聲器推動發聲。這種功放被稱作是聲音最理想的放大電路設計,其聲音圓潤溫暖,高音明亮,但也存在效率低,熱量高等缺點;A類功放重量和體積都比AB功放大,製造成本高,價格昂貴。
B類功放
乙類功放又叫做B類功放,其工作方式為當沒有信號輸入時,輸出電晶體不導電所以不消耗功率;當有信號輸入時每對輸出管放大一般波形一開一關輪流工作來完成一個全波放大的過程。當兩個輸出管輪流工作的時候會發生交越失真形成非線性。單純的B類功放並不多見,因為在信號低的時候失真會很嚴重。B類功放效率大約為75%,產熱量要比A類功放低,所以使用較小的散熱器即可。
甲乙合併功放
甲乙合併式功放又叫做AB類功放,這可以說是A類和B類功放在性能上的一種妥協,是目前較為主流的功放產品。AB功放擁有兩個偏壓,沒有信號時也會有少量電流通過輸出管;它在信號小的時候使用甲類工作模式來獲得最佳線性,而信號達到一定電平的時候自動切換到乙類工作方式獲得更好效率。合併時功放可以獲得不錯的音質、提高效率並減少出熱量,是一種相當折中的設計。
HiVi惠威LX2採用了D類功放晶片
目前除了傳統的功放類型,也出現了現代化的D類功放,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數碼功放。D類功放直接將負載和供電器連接,電流流通點輸出管沒有電壓,因此沒有功率的消耗。當輸出管關閉的時候,全部電源供應電壓就會出現在電晶體上,但沒有電流所以也不消耗功率,理論上其工作效率為100%。D類功放效率高,幾乎不產熱,理論上失真小、線性好。但D類功放工作方式複雜,增加線路本身也難免有偏差,所以真正出色的D類功放並不算太多見。
按照使用的電子元器件不同,功放又分為膽機、石機、膽石合併機以及IC集成電路功放。這裡很多概念還包括電子管功放、電晶體功放、前膽後石等等,也容易讓人們捉摸不透。以半導體器件為放大原件的功放為石機,因為晶體是從石頭中提煉出來的;而採用電子管為放大原件的功放則稱為膽機。
麥景圖經典的電子管功放275
人們常說的膽機就是電子管功放,電子管有的用於放大,有的用於潤色,電子管功放有其獨特的特徵,其聲音溫暖耐聽,樂感出色,氛圍感好,失真大對於人聲擁有獨特的表現。由於電子管是電壓控制的放大器件,其失真成分絕大多數均為偶次失真,在音樂表現上正好是倍頻程諧音,聽起來不僅沒有生硬的失真感,反而擁有一種柔和甜美的韻味。
採用300b推挽的電子管功放
但電子管由於體積大、耗電多的特徵導致在大多數行業中已經淘汰,其最多使用的還是在音樂欣賞的器材上。大多數的電子管都被體積小且省電的電晶體代替,電晶體的壽命很長,聽起來中高頻偏多一些,聲音的動態大,速度快,表現一些大動態音樂的時候顯然是更為合適的。但其聲音偏冷,特別是低音不夠柔和,高音又會顯得尖銳等特點令其不能被所有發燒友們所喜愛。
電晶體功放電路
而採用前膽後石的功放則折中了兩者的優點,其將前級部分採用電子管放大聲音信號來令輸入的聲音信號具有良好的聲音表現和高動態範圍,最終使音色更加自然和逼真。而後級功率的放大部分它大多數採用了電晶體原件來保證聲音信號的速度和功率,其綜合了兩者的優勢,中和了兩者的缺點,是HiFi音樂愛好者們非常喜愛的一類功放設備。
前膽後石的功放電路
雖然電晶體功放和前膽後石的合併放大器從出現以來就受到了人們的喜愛,但隨著科技的進步電子管的壽命也得到了更好的延長,很多人們還是對於電子管功放情有獨鍾,而並不是去使用現代化的石機或者前膽後石機器。雖然電子管在其他領域已經基本被淘汰,但膽機的發展在近幾年中卻越來越好,也令電子管在音頻領域不斷處於重要的地位。
在實際選擇功放的時候,想要達到完美的搭配效果不僅僅需要知道音響和功放的性能以及特徵,不僅需要選擇合適的品牌、按照不同的聲音方式來選擇,同時也需要從一些技術方面來實現。在功放搭配的時候需要注意四個要素:功率匹配、功率儲備量匹配、阻抗匹配、阻尼係數匹配。我們相信做到了以上四點,一定能夠令器材之間的性能發揮最好的作用。
美國樂林功放
功率匹配:在聲音重放的時候聲壓級和聲音的質量擁有很大關係,最好的聽音區聲壓級為80-85dB,我們可以從聽音區到音箱之間的距離以及音響的特性靈敏度來計算音響的額定功率以及功放的額定功率。為了達到高品質的聆聽,額定的功率應該與這個最佳聆聽聲壓級來匹配。並不一定是大音量下的聲音和粗糙感就代表著好,在音量合適的時候能夠發出自然、清晰、潤澤和柔和的聲音,應有的力度和動態能夠出來是最合適的。
貴豐功放
功率儲備量匹配:電子管功放和電晶體功放相比所需要的功率儲備是不同的。對於電晶體功放而言,功率儲備量的選取應該達到高保真功放約10倍標準,民用高端功放為6-7倍左右,一般也得擁有3-4倍。而電子管功放則可以大大小於上述的比值。另外音箱為了令其能夠承受節目信號中的猝發強脈衝衝擊不至於損壞或失真,所選取音箱標稱的額定功率應是經理論計算所得功率的三倍左右應為合適。
Matisse功放
阻抗匹配:阻抗是指功放額定輸出的阻抗大小,它應該同音響的額定阻抗一致,這個還是比較容易理解的。當音箱的額定阻抗大於功放輸出阻抗時,功放的實際功率輸出會小於額定功率,但當音箱額定阻抗小於功放時,雖然可以正常工作但功放會有過載的危險。所以阻抗的匹配能夠讓功放處於最負載線狀態,可以給出最大的不失真功率獲得更好效果。
國都功放
阻尼係數的匹配:阻尼係數是功放的額定輸出阻抗/功放的輸出內阻,由於內阻實際上是音響的電阻元器件,所以阻尼係數就決定了音箱所承受的電阻尼量。電阻尼越大會使音箱的電阻尼過重,降低瞬態響應的指標。一般來說選取家用功放的時候應該要求阻尼係數大於或等於40,而電子管功放阻尼係數則大於等於6。如果要保證播放的穩定和瞬態特徵不被影響,音響的等力學品質和功放阻尼係數配合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瑞士Goldmund功放
寫在最後:
本文中對於功放的介紹按照一個比較清晰的思路來進行,我們以不同的用途、工作的方式、工作的原理來將功放分成了不同的種類,而對於這些不同種類概念的詮釋也就顯得更加一目了然了。其實知道了這些功放中應有的名詞之後我們也就大致對於功放擁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或許這對於你選擇功放或者入門HiFi擁有較大的幫助。我們還會在今後為大家介紹更多的關於HiFi設備的知識,如果又興趣的話,請繼續關注我們頻道。
近期HiFi行業新聞大匯總 耳機養護不得不知道的事
對於功放這貨來說,看似簡單其實內涵還是比較豐富的,就拿HiFi放和AV放來說就有著很多的區別和聯繫,相信這篇文章可以為大家很好的解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