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譜就無聲世界的歡歌

2020-12-15 新華社新媒體

對於具有聽力障礙的人而言,手便是他們的「嘴」,手語代替聲音「說」出他們心中所想。全國自強模範鄭璇,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融入特教教學,架起聽障群體之間的溝通橋梁,幫助聾人朋友譜就無聲世界的歡歌。新華網 李相博攝

鄭璇是我國首位聾人語言學博士,她開創了中國聾人進入大學任教,並在短短幾年內成為教授、研究生導師的先河。在教學與學術研究之外,鄭璇的腳步從未停歇,奔跑在幫助聾人群體的事業上。新華網 李相博攝

鄭璇的人生經歷可謂「傳奇」,兩歲因意外失聰,在父母的訓練下,奇蹟般地學會了口語,先後就讀於武漢大學、復旦大學……在奇蹟的背後,是鄭璇不為人知的努力與付出。她用自己的經歷鼓勵其他聾人群體,也時刻幫助他們,鼓勵他們。新華網 李相博攝

給聽力受損的學生上課,並不如我們想像中的一片寂靜,教室中不時也會傳來歡聲一片。鄭璇手語口語穿插使用,講到有趣時,學生還會笑出聲,誰也不會覺得這是個只能通過「看」了解知識的課堂。新華網 李相博攝

擇業時,鄭璇的媽媽曾勸她選擇例如圖書管理員之類,無需過多與人打交道的工作,倔強的鄭璇卻堅持著自己的想法。特別的成長經歷,幫助鄭璇成為聾人和聽人一座溝通的橋梁,使他們和諧共融。新華網 李相博攝

由於會漢語、英語、中國手語、美國手語等四種語言, 2016年鄭璇作為我國首位公派聾人教師,前往美國從事為期一年的教學交流工作,用美國手語,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文化。新華網 李相博攝

除了日常教學,同為聾人的鄭璇,還善於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為他們創造機會,身體力行地幫助聾人學生成長。得知聾人學生自學了視頻剪輯,她便爭取項目,帶領他們製作美國手語教學視頻。字幕用啥字體、用啥顏色,鄭璇都會事無巨細地指導他們。新華網 李相博攝

鄭璇不僅是老師,更是聾人學生的「知心姐姐」。用舞蹈登上《中國夢想秀》的劉霜霜、「腦癱詩人」尹海濤…在鄭璇幫助下,學生們重塑信心,用自己的努力改變偏見。甘當人梯恪守天職的鄭璇,先後被評為「重慶教書育人楷模」、「全國最美教師'。新華網 李相博攝

也正因如此,學生們畢業後,遇上問題,總會第一時間想起鄭老師。不管是專業教學上的,還是人生路上的抉擇,鄭璇都會知無不言。新華網 李相博攝

在科研與教學之餘,鄭璇忙碌的身影從未停歇,她一直在思考如何服務和回報社會。中美手語教材編寫、手語普法視頻、《我和我的祖國》手語MV,國家通用手語培訓....鄭璇用自己有限的精力,奉獻在無限的聾人事業中,架起聾人群體和聽人群體溝通的橋梁。新華網 李相博攝

在許多聾人學生心裡,鄭璇便是他們的支撐。她為他們提供了聾人也有無限可能的樣本,證明了無聲世界也是多姿多彩,擁有著無窮的潛能與未來。新華網 李相博攝

相關焦點

  • 田七看望聽力殘障兒童 創作歌曲《無聲的世界》
    中國文化藝術走向世界的和平使者、青年導演、藝術鬼才田七先生在北京看望聽力殘障兒童時,看著一個個戴助聽器的小孩,看著一個個口齒不清的小孩,看著做完人工耳蝸先天性耳聾的小孩,心頭滿是酸楚,有感而發,即興創作公益歌曲《無聲的世界》,用單純的音符與文字,帶我們走進孩子們的心靈世界。  在這個美好的世界中,有各種各樣美妙的聲音。
  • 在無聲世界的他們,用設計作品為夢想響亮發聲
    近日,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2019酷+全球泛家居數位化生態大會上,一個名為「造物無聲創意展」的展位吸引了無數觀眾。這是大會最獨特的一個公益設計展,作品均來自於浙江特殊教育職業學院的學生。「雖然我的世界是安靜的,但我的世界也可以跟你們一樣精彩。」宋蓉蓉說,畢業之後,她想回青島做一名設計師,這次她參與設計的作品就是設想中自己未來的家。宋蓉蓉所在的這個組,設計了一個現代極簡的家,裡面有大大的陽臺、大大的床、大大的沙發,還有她喜歡的狗狗,整體用灰白和原木色作為主色調,簡潔大氣。
  • 李豔玲:青春美豔玲琅玉 育人路上有歡歌
    在講解興高採烈的『採』字時,李老師隨手在黑板上寫了一個甲骨文的『採』字,並解釋道:因為用手抓到了樹上的果子,所以才會非常高興。我們一下子記住了這個成語,而且也不會混淆『採』與『彩』。」從入校到現在,近兩年的時間內她帶著青春的激情和那股奮鬥勁兒扎紮實實行走在教書育人之路上,這一路上有愛的暖陽、有歡歌相伴。用愛描繪青春瑰麗浪漫的色彩教育是愛的事業,愛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教育之路點綴得花香瀰漫。
  • 學手語,進無聲世界
    首先,王存燕老師和饒淵老師教大家用手語表達「愛是我們共同的語言,手語是通往心靈的橋梁」。同學們嚴肅又好奇地跟著王老師的手勢,一步一步地學習手語動作,並有同學踴躍上臺展示其新學的手語。日常通用手語     王老師和饒老師教大家用手語來表達26個字母,老師告訴同學們用形象記憶會記得更加牢固。
  • 歡歌KTV誠招精英,期待您的加入!
    號雲安陽光城14-3聯繫電話:0871-68359577(65363399/63852222)轉人力資源部(請於周一至周五9:00-17:30電話諮詢)乘車路線:市內可乘2、8、26、55、90、106、113、116、127、138、153、189、233、K3、K11、C63、C68路至麻園站傲城店:昆明市人民中路39號傲城大廈5樓歡歌
  • 歌樂山第五屆頤麓歡歌賞花節今日開幕
    記者從歌樂山鎮獲悉,歌樂山第五屆頤麓歡歌賞花節於3月8日啟幕,屆時市民可以到頤麓歡歌生態園賞花觀景、休閒垂釣。頤麓歡歌生態園位於歌樂山鎮歌樂村,規劃面積2000餘畝,是一個以觀光、休閒、體驗、教育為主的都市現代農業園區。
  • 張掖甘州:歡歌樂舞迎國慶
    張掖甘州:歡歌樂舞迎國慶 2020-10-01 18: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慶師範大學2020屆畢業生系列報導|譚韻:無聲世界的「發聲者」
    生活在無聲世界裡的她,4年間一直致力於為聽障人士「發聲」,幫助聽障人士和有聲世界搭起溝通的橋梁。她「說」:「無聲的世界除了聲音,什麼都不缺,聽障人士除了聽不見,什麼都能做得到。」譚韻 受訪人供圖 華龍網發無聲世界裡的獨白:她是用「笨功夫」的全能型學霸三歲那一年,譚韻因發燒打針時藥物中毒導致其雙耳失聰,從此她的世界便陷入一片寂靜之中。
  • 「彈撥樂器之王」琵琶,如何用4根琴弦譜寫出盛唐歡歌
    韋莊的一首《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道盡了盛唐歡歌。滿目鮮花錦簇,滿耳琵琶軟儂,滿樓盛裝的少女鶯鶯燕燕,群芳環繞,這盛唐歡歌比那神仙窟還要強上百倍。若說最能代表盛唐靡靡之音的樂器當屬琵琶,彈撥樂器之王,用4根琴弦譜寫出了這一首盛唐歡歌。
  • 田園歡歌
    原標題:田園歡歌   瓊海市城郊有個萬畝田園龍壽洋,自2012年搖身一變為田野公園,這裡從此便不再是往日的模樣。
  • 平安普惠北京分公司公益活動,叩響聾啞兒童的無聲世界
    本網12月18日訊 有一種世界沒有喧鬧,只有一顆顆赤誠之心在進行無聲的交流,他們用心靈說話,用心靈歌唱,那裡安靜和諧純真美麗。我們只有用心去聽才能聽得到,只有用心才能體會。近期,平安普惠北京分公司第五諮詢中心的代表王志會帶領公司志願者隊伍前往慰問北京聖若瑟殘嬰院,開展主題為「關愛聾啞孩子,貢獻一片愛心」活動。
  • 朱佔平大師釉下五彩《福祿滿堂·錦繡歡歌》葫蘆對瓶
    今年5月份《福祿滿堂·錦繡歡歌》對瓶在北京順利展出,獲得一致好評,被白俄羅斯國家文聯主席普羅克•普佐夫收藏,同時也被白俄羅斯國家美術館永久收藏。正值建國70周年和澳門回歸20周年的偉大歷史時刻,為彰顯紀念意義,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朱佔平老師創作了醴陵釉下五彩《福祿滿堂·錦繡歡歌》葫蘆對瓶,以紀念祖國華誕、祖國統一,獻禮建國70周年和澳門回歸20周年。
  • 情感的世界,不需要潤物細無聲
    大詩人杜甫曾說,好雨向來潤物細無聲,不為名,不為財。這種美好的境界令人神往。然而,在感情的世界裡,「潤物細無聲」則為大忌。做了,不為人知,就很可能會被人誤解,從而導致離自己的渴望更遠。這本是個能量守恆的世界,有付出,就有回報,只是回報是否符合自己的期望而已。《三十而已》裡,鍾曉芹經歷了離婚,經歷了一段新的感情,終於認清了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終於知道了在這段失敗的婚姻裡,自己做錯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
  • 無聲世界的「歌者」:兩個陌生人改變了一群少年的命運
    伴奏的簫聲響起,「無聲合唱團」開唱了……無聲世界2018年12月24日8時15分,早讀課。秋露坐在教學樓二樓聾四班的第一排,從抽屜裡的一堆小冊子裡翻出聾校實驗教材第七冊語文課本。除了秋露,無聲合唱團裡有四個成員也在這個班級——15歲的羅安強,14歲的陸美萍,13歲的鄧國龍和12歲的何青東。班主任廖家露沒來監督,羅安強從抽屜裡拿出白色畫紙,用鉛筆塗畫著,何青東四處張望,也有同學用手語快速交談,有時著急,下意識拍對方胳膊一下,發出「a」,「ze」的聲音。
  • 萬寧歸僑卓忠明:一葉知音歡歌揚
    萬寧歸僑卓忠明:一葉知音歡歌揚一片樹葉,不僅僅包含著根根脈絡裡自然的造化,更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天然樂器。樹葉吹奏是利用葉面光滑、具有韌性的橢圓形樹葉,通過各種吹奏技巧發出清脆、明亮的樂音,是一種有著悠久歷史的民間傳統音樂藝術。
  • 用愛心打破無聲世界 聾啞人剪出別樣精彩
    一年前社工初訪張叔家時,他自我封閉在無聲世界中,剪紙成為他最大的樂趣。通過一年的幫助與陪伴,張叔不僅走出家門加入技能義工隊,參與社區義工活動展示剪紙作品,還有意願免費教小朋友剪紙,傳遞快樂之餘也讓更多人領會中國傳統剪紙技藝的魅力。■以愛引領,走出封閉世界沒有手機只有固定電話,沒有常往來的朋友只有母子相依,沒有繁雜的聲音只有寂靜的生活。
  • 《沉默的孩子》:無聲的世界裡,是聲嘶力竭的呼喚
    老師喬安妮一步一步走進莉比的內心世界,幫助她用手語和唇語結合起來學習。有了手語的幫助,莉比學習得很快,她慢慢開朗起來。可是,莉比的父母卻認為手語並不是人人都懂的語言,他們希望莉比能和其他孩子一樣,希望她能精通唇語,於是停止了她的手語學習。之後,莉比被送往普通的學校,因為交流障礙,她根本無法融入學校。
  • 他們的世界無聲卻精彩!一起走進重慶貧困聾啞女孩的故事!
    從小雙耳失聰她的世界從出生便沒有聲音離開家鄉踏上求學之路
  • 歡歌傳真情 兩岸一家親
    下午的決賽,我們精神飽滿鬥志昂揚,除了高水平表演了《數蛤蟆》外,還演唱了一曲婉約悠長的《送別》,雖說是無伴奏合唱,但這首頗具傷感的歌曲將海峽兩岸幾十年風風雨雨的旅程,被我們合唱團同學用歌聲深情的演繹了出來,激起了全體觀眾的共鳴,獲得了一致好評,歡歌傳遞出了兩岸渴望和平統一的無限真情。  在緊張的比賽之餘,我們欣賞了寶島旖旎的風光、感受了臺灣民眾暖暖的熱情。
  • 陸河原創歌曲《吉康的陽光》首發 唱響脫貧致富奔小康歡歌
    陸河原創歌曲《吉康的陽光》首發 唱響脫貧致富奔小康歡歌 2020-10-01 16: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