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訊(記者張曉明 劉延麗)今年是石家莊民辦中小學實行首次「搖號」派位招生,根據統計數據,7月15日至7月17日報名結束後,181所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共有隨機派位計劃44286人,總計報名71241人次(一志願報名45571人,二志願報名25670人),隨機派位錄取30583人。
因為大部分民辦初中實行寄宿制封閉式管理,對於很多初中新生來說,第一次離開家庭融入全新的生活學習環境會遇到哪些問題?學生、家長、學校都準備好了嗎?7月22日起,長城新媒體記者在民辦初中新生報到期間進行了探訪。
石家莊潤德學校初一新生李詩雯(左一)在辦理完入學手續後拍照留念。長城新媒體記者 劉延麗 攝
「真的很開心!以後肯定好好學習,不辜負父母的期望。」12歲的李詩雯今年被自己心儀的石家莊潤德學校「搖號」錄取,興奮之情溢於言表。不過,由於石家莊潤德學校實行全寄宿封閉式管理,一周只能回家一次,這讓李詩雯也有些擔憂。「初中就開始住宿,這是第一次嘗試,還是有些緊張,怕有孤獨的感覺。」
據了解,雖然在石家莊181所民辦義務教育學校中,部分學校可走讀可住宿,但是實行全寄宿封閉式管理的仍佔很大比重。
對於即將開始的離家住校生活,石家莊潤德學校的初一新生朱梓溪心態樂觀並充滿嚮往,準備迎接新生活。這讓他的父親感到欣慰的同時,心裡卻也難免有些擔憂,「孩子這麼早離開父母,對他的身心健康會不會有影響?以後會不會對家裡產生排斥?」
7月22日,石家莊新星學校門口,很多家長和學生在辦理小升初報到手續。長城新媒體記者 張曉明 攝
「小升初的過渡階段,面臨新的學校、新的班級同學或者是新的住宿生活,有些孩子可能會有一些心理波動。」石家莊外國語教育集團心理老師商亮建議,家長可以通過演練的方式幫助孩子提前熟悉校園生活,讓孩子學習自己疊被子、打飯,提前模擬演練,讓孩子知道如果跟同學產生小摩擦可以怎樣處理。
寄宿制校園生活最考驗的是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在寄宿期間如何處理好親子關係,商亮建議,家長要跟孩子保持平等溝通,幫助孩子樹立信心。「家長可以在學校允許的範圍內給孩子打電話及回家後多跟孩子談談心。不要只問學習情況,要多了解孩子生活方面的情況,比如交了幾個朋友,多鼓勵孩子,給孩子自信心。」
石家莊潤德學校心理諮詢活動室。長城新媒體記者 劉延麗 攝
「今年我們學校初一新生報名2779人,計劃錄取454人,為了幫助新生儘快適應校園生活,學校也做了細緻的準備。」石家莊潤德學校德育副校長朱永順介紹,學校對每個新生班級都會配備兩名班主任,保證24小時陪伴孩子。在開學初的前一兩個月,上課、吃飯、回宿舍等都會安排專門的老師帶學生集體行動,防止孩子產生陌生感。
對於部分適應能力較弱和性格內向的孩子,石家莊潤德學校的心理老師常利圓告訴記者,「學校有專門的心理課程和心理諮詢室,以及學生自發組織的陽光心理社團等,開學初還會開展各種活動幫助孩子度過過渡期。」
石家莊潤德學校一層餐廳。長城新媒體記者 劉延麗 攝
除了師資條件和校園環境,對於正處於長身體階段的初一新生來說,很多家長們還關心孩子在學校吃得好不好。在石家莊潤德學校餐廳,記者特意查看了學生們的一日三餐,根據菜單顯示,除了麵條、餅子、米飯、饅頭等不同主食之外,菜品也相當豐富,實現了葷素搭配、營養均衡,考慮到少數民族的飲食習慣,還特意設置了清真窗口。石家莊潤德學校一層餐廳副經理丁傲表示,「餐廳每天實行三遍消毒,餐具也都會經過高溫消毒,確保讓孩子吃得合乎口味,也吃得安全衛生。」
升入初中,面臨著新的學業任務,學習能否跟上成為很多學生和家長最上心的事兒。「初中學習壓力大,不知道孩子能不能適應?」在石家莊新星學校正在幫孩子辦理報到手續的劉女士說出了很多家長的擔憂。劉女士是邢臺威縣人,在石家莊工作多年,取得了暫住證,這次「搖號」,孩子得以順利就讀理想的學校。「我家孩子小學學習成績在班級處於中上遊,到了『高手雲集』的初中,孩子面臨的學習和心理壓力可能會更大。」
「對初一新生來講,學校組織大型考試後,學生往往容易出現較大的心理波動。」石家莊外國語教育集團心理老師商亮表示,與小學相比,初中具有學習科目多、作業多、高手多等特點,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需要培養。「學校、家長和學生自己,需要互相配合,注重培養學生的時間管理意識,特別是要平衡好學習和放鬆的關係,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