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賦能 張掖「智」造「雲端」突圍——張掖智能製造產業發展紀實

2020-12-17 中國甘肅網

張掖,曾因魚米之鄉被譽為「塞上江南」,農業,是其底色。

如今,這裡也更像一座南方城市,那些曾一度貼著深圳等南方城市「標籤」的智能製造業,悄然在地處塞北的張掖大地生根發芽……

去年年初,第一批「甘肅製造」手機在張掖下線並出口海外,曾一時轟動;9月,首臺「張掖製造」商用智慧機器人成功下線,填補了張掖乃至全省在智慧機器人製造領域的空白;12月,甘肅陽創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某發布會上宣布,其在深圳研發生產的第一批純國產電腦將在張掖進行量產……

產自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的手機。(本文圖片除資料圖外均為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範海瑞 攝)

今年2月,正當新冠肺炎疫情最為「吃緊」的關頭,我省首條電子測溫槍生產線在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投產,緊接著,首批「張掖製造」智能消毒機器人「入職」甘州區部分醫院,開始進行病毒消殺工作;10月,在蘭州舉辦的甘肅智能製造產供銷對接活動上,創澤智慧機器人閃亮登場,成為全省推動智能製造轉型升級、促進經濟內循環優質代表企業……

手機、智慧機器人、純國產電腦、電子測溫槍,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出生地」——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而這個產業園,從無到有,僅用了兩年多的時間……

異軍突起

從張掖市區中心出發,沿著寬闊的城市道路一路向西,進入張掖濱河新區,一座座嶄新的現代化廠房映入眼帘,這裡正是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兩年前,這裡還只是張掖市城郊的一片荒地。

首先,記者來到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展示大廳,這座展示廳從去年建成的那一刻起,就成了一處忙碌的接待場所,供來自全國各地的產業界人士參觀考察、投資洽談所需。

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鳥瞰圖。

進入大廳,一個可愛的「小傢伙」迎面而來,她叫「丹丹」,是一款由園區企業創澤智慧機器人(甘肅)有限公司研發生產的智慧機器人,丹丹對於園區的基本情況瞭然於胸,通過和她的對話,記者首先了解了園區的整體狀況——

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佔地面積1500畝,總建築面積150萬平方米,建設有標準化廠房、科技研發中心、行政辦公樓、院士專家樓、職工公寓及其它配套設施,主要引進手機、計算機、機器人、監控設備、智能穿戴等智能裝備和消費電子產品的研發及生產製造類企業。

項目由甘肅建投甘州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建設運營管理,總投資100億元。2018年開始建設,截至目前,一期、二期23棟、29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已全部建成並交付企業入駐;公寓樓、職工餐廳已完工並投入使用,研發中心、專家樓、商業樓主體工程已完工,正在進行室內外裝飾裝修;三期10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已交付企業,即將投產。

在這座大廳裡,產自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的眾多高科技產品被集中「濃縮」於此,令人耳目一新。展臺上,兩部標識為「張掖康」的紅外電子測溫槍引起了記者的注意。據工作人員介紹,這是由張掖市海晟世紀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紅外電子測溫槍銷售全國告急,這家公司僅用了10餘天時間,就建成全省首條測溫槍生產線,為全省疫情防控工作發揮了積極作用。

甘肅陽創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純國產電腦。

在甘肅陽創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展區,一臺從晶片到顯示器均為「中國造」的桌上型電腦尤為引人矚目。公司總經理馬鑫元介紹,這家公司主要生產基於龍芯等國產處理器的計算機、高端伺服器、大容量存儲、新型路由交換、新型智能終端、新一代基站、網絡安全等設備,推動核心信息通信設備體系化發展與規模化應用。公司成立以來,先後與國內多家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並掌握核心科技的軟硬體生產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協議,現已取得數十項自主專利。就在不久前,他們成為龍芯生態適配服務產業聯盟的一員,將致力於打造西北地區最大的適配基地……

此外,展廳內的智能安全帽、智能檯燈、智能投影廣告機、簡易式水基型滅火器等產品,也讓人眼前一亮。

產業園內企業生產的水基型滅火器。

張掖智造

從展示大廳出來,其身後就是已經投產的智能製造產業園一期項目,一棟棟現代化廠房整齊排列,橙黃色的建築外觀靚麗而大氣。走進張掖沃思特科技有限公司廠區,在一間密閉的無塵車間內,工人們正在對剛剛下線的背光源器件進行檢測。

背光源是位於液晶顯示器背後的一種光源,看似是個小小的電器部件,但其生產工藝卻不簡單。 「這是背光源生產工藝的最後一道工序。」公司生產組組長張紅麗告訴記者,背光源的發光效果直接影響到液晶顯示模塊的視覺效果,因此,檢測之前的清洗、裝架、壓焊、封裝等每一道生產工藝都必須精益求精。

背光源生產車間。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範海瑞 攝

張掖沃思特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9年5月,是一家集設計、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顯示屏生產企業,產品主要用於手機、工業控制類、平板電腦等顯示屏。公司負責人姚方告訴記者,公司自今年8月初投產運行以來,已有3條背光源全自動生產線投入了運營,已累計向深圳等地發送數萬餘套背光源產品。

張紅麗告訴記者,她是張掖本地人,今年她沒有外出打工,而是在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找到了一份相對輕鬆的管理崗位工作,「在家門口工作,也能拿3000多元的工資,我挺滿意的」。

組裝一臺冷風機需要多長時間?在產業園內,甘肅和顯電氣科技有限公司給出的答案是:1分20秒。

一條長80多米的組裝生產線上,14個工人一字排開,每人負責一道組裝工序。隨著生產線履帶緩緩向前傳送,第一位工人將出風口部件安裝在冷風機外殼後,通過傳輸履帶將其交給負責水箱安裝的第二位工人。之後,依次通過電機組裝、扇葉安裝、理線、控制面板安裝、性能檢測、外觀檢測等一系列程序,最後打包下線。整個過程,用時1分20秒。

「最快的時候,像這樣的冷風機組裝,我們只需45秒就能完成。」甘肅和顯電氣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田小鋒說,從今年8月份開始公司正式投產,最多一天能組裝這樣的冷風機400多臺。張掖姑娘楊茹紅是這條生產線上的外觀檢測員。公司試生產期間,她就購買了一臺「自己親自檢測過」的冷風機,送給了父母使用,「爸媽都說很好用」。

甘肅和顯電氣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甘肅和顯電氣科技有限公司是目前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已經入駐的28家企業之一。公司主要從事家用和商用液晶電視機、商用廣告機、會議機、教育機、小家電產品及相關軟體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據田小鋒介紹,該企業計劃投資2億元,建設各類小家電生產線14條,滿負荷投產運營後可實現年產值3億元左右,能解決200多人就業。

在這座嶄新的智能製造產業園內,多家企業生產的手機、耳機、SMT貼片等智能設備、元部件遠銷中東、非洲、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張掖海峽元程消防高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環保型水系滅火劑生產線實現達標生產;總投資30億元的中雲科技集團張掖智能製造產業項目正在加快建設,一期項目年內即可投產;在第三屆進博會期間張掖市與維斯塔斯風力技術(中國)有限公司新能源綜合開發利用項目成功籤約,此外與河南公爵新能源汽車、上海電氣集團、國科華路航天科技、龍芯中科等知名企業進行深入對接溝通……,兩年多時間裡,張掖正以一步步的踏實行動,加快建設產值百億級智能製造產業園。

人才賦能

對於張掖這樣的一個傳統農業強市而言,要從無到有培育一個新興智能製造產業,難度可想而知,產業培育過程中最缺的是什麼?答案是人才。

12月的第一周,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專場招聘周活動正在火熱進行,橙子智能科技、創澤智慧機器人、西北大知科技、和顯電氣、陽創電子、中雲科技等園區企業都紛紛亮出豐厚的工資待遇,誠意滿滿,招攬人才。

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內展示的各類科技產品。

記者注意到,企業招聘崗位月工資集中在3000元至1.5萬元不等,薪資待遇水平明顯高於當地平均水平。招聘對象主要集中為兩類,一是河西學院、張掖市職教中心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及應屆高校畢業生,二是有就業願望的社會人員。河西學院、張掖市職教中心的畢業生被單列出來,顯示了張掖市對本地人才培養的高度重視,這背後是新興智能製造產業培育的一份現實考量。

「張掖市擁有良好的人才基礎和科研實力,河西學院是我省河西地區唯一的一所本科高等院校。依託具有光榮歷史和國際主義精神的山丹培黎學校建設的培黎職業學院,今年秋季已完成首批招生,未來將面向甘肅、新疆、東南沿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培養具有現代工匠精神和國際視野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也將為張掖市發展智能製造產業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供給。同時,我們在智能製造產業園南側,新建了張掖市職教中心,成立了培黎職業學院甘州分院,引進華為公司教育與技術資源,建設華為大學信息與通信學院張掖生態人才培養基地,設立華遠職業技術培訓學校,構建多元辦學新機制,形成人才培養新格局。未來,人才資源將是張掖新興智能製造和大數據產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張掖市委主要負責同志說。

用時一年多建成的張掖市職教中心新校區。

在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西南側,記者看到,一座規模宏大的學校已經拔地而起,這正是張掖市職教中心新校區,這座學校從立項到建設完成僅用了一年多的時間。今年秋天,第一批新招錄學生已經入學。

「把學校建在開發區,把專業建在產業鏈,是張掖市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重大創新舉措。我們採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投資6.4億元將張掖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整體搬遷至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為智能製造產業發展提供專業人才支撐。」甘州區有關負責同志說。

據記者了解,張掖市職教中心成立於1996年,現有在校學生2950人,教職工240名。堅持立德樹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技術技能型人才,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辦學水平不斷提高,被確定為全國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國家技能型緊缺人才培訓基地、全國職工教育示範點、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學校,是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建校以來,培養各類畢業生2萬多人,培訓社會服務技能型人才5萬多人次。

學生正在張掖市職教中心學習實訓。

張掖市職教中心新校區佔地面積400畝,建築面積12.8萬平方米,由教學培訓、體育運動、生活服務、水景文化、休閒讀書五個功能區組成,建有圖文綜合樓、教學樓、實訓樓、培訓樓、學生公寓、體育館、餐廳等20幢主要建築和標準運動場,設計教學班120個,可容納6000名學生就讀,年培訓規模2萬人次。

今年秋學期,張掖市職教中心優化專業設置,擴大招生規模,開設機電技術應用、機械加工技術、新能源汽車裝調與檢修、建築工程施工、設施農業生產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計算機平面設計、物聯網技術應用、會計電算化、電子商務、旅遊服務與管理、中餐烹飪與營養膳食、音樂、學前教育、幼兒保育、護理、老年人服務與管理等17個專業,設置27個教學班,招生1215名。

「在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建設張掖市職教中心新校區,既擴大了職業教育辦學規模,有利於優化教育結構,又充分發揮職業學校辦學優勢,促進學校與園區企業廣泛開展校企合作,實現產教深度融合,方便學生就近實習實訓,提升就業能力,實現優質就業,推動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新建成的張掖市職教中心,將充分發揮獨特的地理優勢和資源優勢,與產業發展高度融合,為智能製造產業園、物流產業園、大數據產業園提供強大人才支撐。」 張掖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張鵬說。

產業園內生產製造的電子測溫槍。

雲端突圍

今年7月,在第26屆蘭洽會張掖市招商引資項目籤約儀式上,張掖市與國內多家知名大型企業籤約項目64項,總投資197.55億元,中雲科技張掖智能電子產品生產項目、人工智慧機器人項目、橙子智能電子產品生產項目等多個智能製造項目成功籤約,為張掖智能製造產業注入了新動能,開啟了甘肅張掖加快打造智能製造產業高地的新局面。

近年來,張掖市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搶抓政策機遇,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構建生態產業體系、推動綠色發展崛起的部署和十大生態產業專項行動計劃,堅持把發展智能製造產業作為推動全市生態工業經濟縱深發展的重大產業項目,堅持謀劃先行,強化要素保障,優化營商環境,狠抓招商引資,集中力量打造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帶動全市新型生態工業發展步入快車道,助推全市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

張掖市將電子信息產業作為戰略性產業和經濟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新的增長點增長極增長帶來謀劃推進。2019年7月,張掖市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在張掖建設華為雲計算大數據中心,同步規劃建設張掖大數據產業園,著力打造面向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數據中心、面向西北地區的大數據備份中心和區域信息匯集中心,推動智能製造產業提質增效,促進特色優勢產業與數位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發展。

建設中的張掖大數據產業園。(資料圖)

目前,華為雲計算大數據中心一期項目已建成投用,在張掖移動公司IDC數據機房建成華為大數據中心過渡機房,張掖電信、聯通公司完成光纜鋪設和網絡接入工作,已40多家單位實現數據業務遷移上雲。規劃建設佔地1381畝的張掖大數據產業園,啟動建設佔地64.9畝、投資7.3億元的華為雲計算大數據中心二期項目,數據中心基礎工程和綜合樓主體工程已完工,計劃明年完成過渡機房搬遷並投入使用。

同時,張掖市統籌推進本地院校與華為公司、東軟集團等企業的深度合作,積極探索聯合辦學模式,河西學院人工智慧、數據科學與大數據2個本科專業已獲批。張掖市與京東集團、深圳市怡亞通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前海數據等企業達成協議,擬在張掖大數據產業園建設本企業的區域大數據中心,與華為公司合作的一些大數據相關企業也將在大數據產業園落戶。

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規劃圖。(資料圖)

下一步,張掖市將進一步加大與華為公司合作力度,不斷拓展雙方合作領域,在智慧政務、智慧城市、智能製造、文化旅遊數位化開發、信息便民惠民、專業技術人才培養等方面力爭取得更多合作成果。繼續加快推進張掖大數據產業園建設,統籌推動張掖華為大學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大力引進華為生態圈合作企業、上下遊關聯項目入園,積極招引全國知名高科技企業落地張掖,著力打造大數據產業集群,持續放大產業集聚效應。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新時代的張掖市,正順應市場規律,全力整合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智能製造等產業鏈資源,在快速變化且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奮力作為,謀求智能製造業「雲端」突圍,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

相關焦點

  • 張掖智能製造產業新品競出「中國智造」再添「張掖力量」——張掖...
    >12月18日,科技·生態·智造·未來——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新產品下線暨推介活動舉行。從產品的「量變」到「質變」,從產業的「異軍突起」到「雲端突圍」,從時代定位的「金張掖」到「智能芯城」,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已經實現了產業規模集聚化、產業導向生態化、產業基礎智能化、產業鏈條現代化的百億級產業園區完整蛻變。
  • 張掖智能製造產業新品競出「中國智造」再添「張掖力量」
    12月17日,科技·生態·智造·未來——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新產品下線暨推介活動舉行。從產品的「量變」到「質變」,從產業的「異軍突起」到「雲端突圍」,從時代定位的「金張掖」到「智能芯城」,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已經實現了產業規模集聚化、產業導向生態化、產業基礎智能化、產業鏈條現代化的百億級產業園區完整蛻變。
  • 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產品下線暨推介活動籌備工作緊鑼密鼓進行
    (記者 陶逢明)為充分展示張掖智能製造產業發展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大力宣傳推廣智能製造產業園企業產品,12月18日,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產品下線暨推介活動將在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及張掖賓館金色大廳舉行。目前,活動各項籌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
  • 我市舉行「2020年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專場招聘周」活動
    (記者 肖學鋒)為加快智能製造產業園建設、推動入駐企業健康發展,有效解決智能製造產業發展的人才需求,促進高校畢業生、有就業意願的社會人員實現充分就業。12月12日至12月18日,我市舉行「2020年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專場招聘周」活動。
  • 資本賦能,智造未來:智能製造高峰論壇暨跨院校友聯誼活動
    1月14日晚,2020第14屆創業周「資本賦能,智造未來」智能製造高峰論壇暨跨院校友聯誼活動在上海國際時尚中心舉行。她指出,當前人工智慧的發展已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我國正加緊實施人才強國戰略並大力發展智能製造產業,上海在全力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的過程中,對相關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上海大學作為地方高校的排頭兵,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責無旁貸。
  • 「智造·讓生活更美好」 2019年中國智能製造百人會年會暨智造百強...
    30強高峰論壇 (貫徹製造強國戰略,推進新一代智能製造賦能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讓生活更美好」2019年中國智能製造百人會年會暨智造百強榜高峰會「智能製造實踐之路」工作推進會(擬)
  • 張掖海峽元程:打造從張掖出發的環保水系滅火劑
    甘州融媒訊 (記者 王健)張掖海峽元程消防高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成立於2019年,說起他們的故事,要從該公司總部參與合作研發的新一代環保水系滅火劑開始。為開拓中國環保水系滅火劑市場,公司總部看到了「張掖」這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於是,「張掖海峽元程」應運而生,其核心成果——環保水系滅火劑從此從張掖出發,向全國邁進。「千裡之行,始於足下」,這對當初選擇從哪裡開啟創業之路的海峽元程公司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輾轉選擇間,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的建成為海峽元程帶來了新的方向。
  • 「智造寶雞 科技賦能」 第三屆中國(寶雞)國際機器人暨智能製造...
    西部網寶雞訊(記者 魯鵬飛)11月20日,以「智造寶雞、科技賦能」為主題的第三屆中國(寶雞)國際機器人暨智能製造展覽會在寶雞會展中心開幕。本屆展會共設置智能製造及機器人展區、智慧生活展區、機器人大賽三大展區,展覽面積達15000平方米。共匯集120餘家企業參展,秦川集團、中信重工、航天科工、庫卡等行業龍頭企業攜明星產品亮相展會。
  • 孩子們都能看懂的智能製造
    未來還將推出線上體驗數字中心,讓各位熱愛工業黑科技的「粉絲」,來一次雲端「打卡」。  智能製造人才的「黃埔軍校」,能有多厲害?  衡陽智造谷聚焦於解決智能製造領域的高端、卡脖子技術難點及行業痛點。以產教融合、工學交替模式服務職業教育發展,結合當地產業企業實際,結合燈塔工廠智能製造產線的實踐經驗,培育複合型人才,讓人才直接對接未來智造。
  • 直播預告 | 12月15日這場高端裝備和智能製造人才創新創業聯盟成立...
    天津北方網訊: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央、市委關於人才工作的新要求,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搶佔高端裝備和智能製造產業人才未來戰略制高點,打造世界級高端裝備和智能製造產業人才集群,由天津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指導,北辰區和市工信局
  • AI賦能工業製造,易造構建技術壁壘和產業協同的競爭力
    港股上市公司科通芯城(00400)旗下的硬蛋科技孵化易造機器人平臺,從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出發,為中國工業製造業賦能,專注於10萬億市場的工業機器人和智能製造產業,正服務著中國工業製造轉型中的無數獨角獸,是巨頭轉型升級背後的「軍師」。
  • 張掖公路局與河西學院成功籤約構建產學研合作新格局
    8月23日,張掖公路局與河西學院成功籤署「產學研合作框架協議」,合力推進雙方學科專業建設、人才隊伍培養、科研項目公關、科技成果轉化、人文交流互鑑新格局,掀開了雙方優勢互補、誠信合作、共贏發展的嶄新一頁。
  • 蕭山製造破解「三不足」 萬企邁向「智造」——蕭山網 全國縣(市...
    要邁向高質量發展,蕭山「智造」就必須形成燎原之勢。「目前蕭山製造業邁向『智造』,還存在三大不足:企業家認識不足、企業數位化改造能力不足以及全區智能製造生態體系尚未形成。」區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說。  為此,我區以破解「三不足」問題為切入點,將數位化理念融入發展全局、把開放合作作為最強戰略支撐、以「四鏈提升」促進位造業智慧蝶變。
  • 以智能製造賦能高質量發展(新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順應第四次工業革命發展趨勢,共同把握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機遇」。智能製造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位造技術的深度融合,是數位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等的共性使能技術,在製造業產品設計、生產、物流、服務等價值鏈各環節中的擴散和應用,是貫徹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實踐。
  • 國內首個智能製造體驗式"網紅打卡點",降臨衡陽!
    衡陽智造谷由工業富聯與高新投資集團共同成立、建設及運營,包含未來智造體驗中心建設及營運並複製推廣、工業網際網路學院培養「三高」人才、高端裝備及核心元器件研發與銷售三大板塊。未來將發展成集研發創新、科普教育和工業旅遊三大功能於一體的智能製造「網紅打卡點」。
  • 智能製造的新起點,阿里的犀牛智造是怎麼回事
    01 智能製造,滿足瞬息萬變的需求 智能製造是典型新技術對傳統企業賦能,通過IoT(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新型技術完成製造業企業們的「降本增效」。
  • 2020世界智能製造大會 | 智能製造人才論壇暨集萃大講堂,大咖雲集
    2020-11-23 23:26圖文來源: 紫金山新聞 2020年11月25日,2020世界智能製造大會
  • 讓張掖世界地質公園更加絢麗多彩---寫在張掖世界地質公園揭碑之際
    --轉型升級,資源開發日新月異,成就了張掖世界地質公園西部旅遊的首善之區。秉持「頌造化之神奇,謀區域之常興」的發展理念,順「天時」之選,匯「人和」之利,借「轉型」之機,因勢而起,順勢而為,乘勢而上,以張掖世界地質公園深度開發引領全市文化旅遊產業轉型升級。
  • 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李彥宏的智能家居版圖終於曝光
    昨天,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李彥宏成了全場焦點,他的重點議題除了無人車外,就是中國智造。李彥宏認為,AI已成為中國發展的新動能,「中國製造」將智能升級為「中國智造」,未來,任何設備都應該有一個能聽懂人話的接口。
  • 智造大國向智造強國的演進:從質量管理看中國智能製造
    本期雲課堂的主題是智造大國向智造強國的演進:從質量角度看中國智能製造。本期雲課堂的主題是智造大國向智造強國的演進:從質量角度看中國智能製造。 SHU MBA授課教授及MBA智能製造與上海製造方向學術監督、原福賽特機器人聯合創始人、CMO高傑博士說,中國是全世界唯一一個有聯合國的各種工業門類的國家,44個大類、207個中類、666個小類,中國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