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趴下!」「老實點!」「少廢話!」———葛優手持教鞭給洛杉磯警察講授中文時那一副「狐假虎威」的做派,在很多影迷心目中至今還留著極強的畫面感。
在馮小剛的賀歲片《不見不散》裡,葛優扮演的男主人公儘管沒有任何資質,但依仗著女主角握有辦學資格的便利,在美國輕鬆獲得了一個教授中文的職位。而今,這樣的「野外教」路子在國內卻正在大行其道。
近一個月來,成都商報記者對成都市內數十家英語培訓機構暗訪時發現,儘管多數大型培訓機構比較正規,都獲得了聘請外教的資質,但市場中濫竽充數的培訓機構也不少。在某些培訓機構,外教即使沒有任何教師資格,也沒有教學經驗,僅僅憑藉著「長了一張外國人的臉」,就堂而皇之進入課堂當起了「外教」。即使是這樣的培訓機構,對學員的收費也能高達萬元,甚至是好幾萬元。
擇校攻略
面對琳琅滿目的英語培訓市場,教育專家針對沒有經驗的家長給出一下幾點建議:
攻略一:查資質
先通過教育局等網站查詢該機構是否合法登記備案,如果其經營範圍內未包含「培訓」則為非法辦學,學習的安全性和效果無從保證;
攻略二:首選直營店
真正的直營網點更能保證師資和教學質量,但加盟連鎖網點除了使用的教材一致外,師資和教學質量與直營網點可能存在較大差異;
攻略三:效果是王道
市場上的教學模式都是按課時收費,這對學員來說沒有好處。應該要求學校保證孩子學習效果,直到學生領悟再進入下一個課程。
「沒有教學資質證書?這沒關係!」
打打零工外國「背包族」輕鬆賺旅費
「我沒有教過書,就在電話裡和他們聊了幾句,問了我是哪個國家來的,居然就讓我去教課了。」斯蒂夫稱,他主要給中學生上小班課,一周教20小時,課堂上就給他們「隨便聊聊我的故事」,不到4個月掙了5萬多元。
現年25歲的斯蒂夫來自英國黑池,來中國前曾在當地一家賭場裡當過調酒師,能說幾句簡單的中文。一年前他來到成都,在四川大學附近一家酒吧裡認識了正在某英語培訓機構學習的小王。交談中斯蒂夫向小王提及想找一份工作,但他萬萬沒有想到,就靠「學員小王」牽線搭橋,他竟輕鬆地被這家機構錄用為口語外教。
「我沒有教過書,就在電話裡和他們聊了幾句,問了我是哪個國家來的,居然就讓我去教課了。」斯蒂夫稱,他主要給中學生上小班課,一周教20小時,課堂上就給他們「隨便聊聊我的故事」,不到4個月掙了5萬多元,斯蒂夫隨後離開了這家機構。
機構「以貌取人」的招聘標準,按小時計的酬勞方式,使不少「野外教」輕鬆得手。8月4日,記者在58同城上搜索發現,「成都語言培訓」專頁上以「全外教授課」為宣傳標籤的各色英語培訓機構多達上百家。通過網頁上的手機號,記者以「推薦外教」的名義,聯繫上其中一家「急聘外教」的培訓機構,對話中,聯繫人梁老師只簡單地詢問了「外教」的性別和國籍,「會說中文嗎?帶一個簡歷就好!」梁老師發來簡訊。當記者表示該「外教」沒有任何教學資質證書,梁老師很快回復,「這沒關係!」並發來所在地址要求面試,實習時薪一小時100元左右。
記者又致電另一家在成都有多個校區的培訓機構,接電話的「王老師」聽說記者要推薦一名「外國朋友」應聘老師,除了簡單詢問「是不是白人?有無教授口語的經驗?」以外,對其是否持有教學必備的資格證書事宜隻字未提。在電話中,王老師表示當天晚上在萬達廣場校區的一堂「中高埠語課」正好缺一名代課外教,稱馬上就可以安排「外國友人」晚上試講。她還特別告訴記者,「我們不能提供工作籤證,都按課時付費,課時費150元一小時。」
類似的情形絕非個別現象。僅和記者互發幾條簡單的簡訊之後,在58同城上發布信息急聘外教的「李老師」就明確表示,即使記者推薦的外教「沒有證書也可以」。和那位王老師如出一轍,這位李老師非常在意外教「是白人還是黑人」,當記者表明外教是來自澳大利亞的白人後,李老師很快表示可以面談。網站招聘信息顯示,這家培訓機構創立於2001年9月,並於2010年11月在紐交所上市,目前總部設在北京,號稱「視教學質量為生命」,不過,這則急聘教師的信息僅要求老師「對中英文比較熟練,有國際英語教學經驗」。
記者從培訓行業內部人士處了解,僱用「野外教」開展非法語言培訓的現象在業內較為普遍。許多外國「背包族」持旅遊籤證,自己從未取得教學資格,便利用周末到一些外語培訓機構兼職,賺取旅遊費用。還有培訓機構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雖然他們沒有外教,但可以幫記者「協調」外教———給了一名外教的手機號,讓記者直接和他聯繫約上課時間,當面直接支付學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