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雲樓
可以說,這個世界根本不存在吉芬商品,不存在這種反市場規律的「奇蹟」。指望通過「奇蹟」來發展生產、銷售商品,顯然是走錯了方向。
不久前有個企業家朋友對我說:「經濟學中有個吉芬商品概念,意思是東西賣得越貴,買的人就越多。你看那麼貴的蘋果手機被青少年瘋狂追捧,甚至有為了買蘋果手機去賣腎的新聞。所以,我現在想為我公司投資的服裝品牌定一個高價位,可能會賣得更好。我想聽聽你的意見。」
吉芬商品概念是十九世紀英國經濟學家羅伯特·吉芬在研究當時愛爾蘭土豆銷售情況時發現的一種奇特現象:土豆價格越高,買的人越多。說它奇特,是因為它違反了經濟學中的一個最基本定律——需求定律:商品價格與需求量成反向變動關係。即價格越低,需求量越多;價格越高,需求量越少。羅伯特·吉芬發現了愛爾蘭土豆銷售的特殊現象,從此該類商品都被叫做吉芬商品,如一些珠寶首飾、股票,以及我這個朋友提到的蘋果手機等奢侈品(姑且稱之為奢侈品)。
看上去,定價越高,銷售量越大的情況在現實中真的存在。並且,這個概念也的確被一些經濟學人提及及肯定。可是,這千真萬確是一種錯誤的現象歸納,並不是什麼經濟規律。以此去指導現實中的生產行為,很可能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羅伯特·吉芬認為愛爾蘭的土豆賣得越貴,買的人越多,是完全搞反了因果關係。事實是,當時愛爾蘭發生饑荒,吃的東西少了,爭搶著買食品的人看上去就多了,原本價格低廉的土豆能填飽肚子,需求量自然增大了,價格當然提升;當有人趁機搶購囤積,價格更是抬高了。所以,正確的因果關係是,需求量增大了,導致愛爾蘭的土豆價格升高了。完全符合需求定律。
股票也是同樣的道理,由於大多數人「買漲不買跌」,所以,真實情況是股價上漲時買的人多了,需求增加了,導致股價進一步升高;當股票下跌時,大多數人驚恐拋售,需求減少,價格進一步降低。完全符合需求定律。珠寶首飾等奢侈品,既與股票投資中的需求定律一致,還包含了商品附加值因素,比如當大多數人認為擁有和佩戴某種珠寶首飾是一種正面的身份或品位象徵時,是該商品獲得的附加值導致價格上升,而這種附加值並非能由單一的提升商品價格因素產生。
使用蘋果手機,表面上看是一種身份與品味象徵,而稍微深入觀察就會發現,實際上這種身份與品位象徵是由蘋果手機的高質量塑造,並不是由高價格塑造,當然也不是營銷專家們聲稱的「飢餓營銷」打造的。高性能、精細貼心的軟體及硬體細節處理,才是蘋果手機高價格的原因,也是受消費者追捧的真正原因。同樣是蘋果手機,如果換上深圳華強北的山寨機內核和硬體,定再高的價格也斷不可能成為全球熱銷手機——這是常識判斷,這就是市場規律。
可以說,這個世界根本不存在吉芬商品,不存在這種反市場規律的「奇蹟」。指望通過「奇蹟」來發展生產、銷售商品,顯然是走錯了方向。
我的這位朋友新的服裝品牌,是採用一種比較少見的傳統面料來製作成衣,據說這種面料獲得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稱號。但根據這種面料的手感及所介紹的性能,遠不能支撐其所想定的成衣銷售價格。如果想通過吉芬商品概念來「走偏門」,以為定的價格越高,就越受市場追捧,完全是小看了消費者的判斷力,反過來也必將遭到市場報復。
當我說明了我的看法時,我的這位朋友雖然有些失落,但又提出另一種設想:「我的這種面料是中國傳統文化遺產,是國粹,既然大家都愛國,總會給弘揚傳統文化的產品一些面子吧?」不能不說,這又是不遵循市場規律的奇葩想法。愛國主義並不能當生意做,偶有愛國者捧場,也不會成為普遍現象,不能形成市場規模。這與吉芬商品概念一樣,也是寄託於「奇蹟」的想法,一定會在市場規律面前碰得頭破血流。
硬紙殼刷層油漆做皮鞋的年代早已過去,在市場已經擴大、消費者逐步理性起來的今天,市場認可的是高質量、高性能、高性價比的商品,市場不承認「奇蹟」。
(作者系深商研究會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