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周四,天氣晴好。
東京的氣氛有點緊張,超市出現搶購人潮。
從3月24日至今,東京大學(以下簡稱「東大」)2020年畢業典禮的新聞被刷屏,且熱度不減,成為疫情之下的熱點話題。
東大作為日本第一所國立大學,於1877年4月12日創立,距今已有140多年歷史。按近代慣例,東大入學典禮在日本武道館舉行,畢業典禮則在本鄉校區安田講堂,但偶有取消或另選它處的例外,如2011年受3·11東日本大地震影響,入學典禮被取消,再如2013年,因安田講堂處於修繕期中無法正常使用,畢業典禮在有明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赤門,東大的象徵
毋庸置疑,東大的入學和畢業典禮,一向受日本社會矚目。與此同時,入學和畢業典禮發言代表也備受關注。非各方面特別優秀的學生或學部首席畢業生,恐難以獲此殊榮。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畢業典禮雖然照舊在安田講堂舉行,但嚴格限制參加人數,除了東大的校領導,僅有13名畢業生代表參加,其他畢業生觀看實況轉播。
東大校長在入學和畢業典禮上的致辭往往圍繞某個社會話題展開。今年的話題自然離不開當前全球共同面對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包容差異性中追求發展」則是校長五神真致辭的精髓所在。
五神真指出,隨著疫情不斷擴散,大家也感受到了現代人的活動及經濟社會的結構是跨越國境的。局限在地區利益的行動是無力的,必須由全人類一同應對的課題正在迫近。為了解決這些課題,承認相互間的差異,尊重多樣性,拿出各自的智慧,共同合作,就變得越來越重要。為了讓地球與人類擁有一個更好的未來,東大將不斷努力探索知識的人才稱為「知的專家」(professional)。大家今天拿到的學位證書,正是「知的專家」的證明。大家在為以往不斷努力的結果而自豪的同時,也不應忘記謙虛與誠實,回應來自社會的期待,繼續挑戰未來。
今年東大共有4887名畢業生,其中3030名本科生,1113名留學生。
今年,東大破天荒地不選擇本國學生,而是由武漢出身的醫學部學生鄭翌作為畢業生發言代表,正體現了東大校長發言中談及的包容與合作精神,也表達了東大一貫追求平等、反對歧視的立場和價值觀,這一疫情之下溫暖人心的舉措,贏得了國際社會的讚譽。
鄭翌在東大醫學部健康科學系學習公共衛生和護理。她在發言時說,醫療無國界和地區,將國家與地區隔離開來談醫療是不可能的,每個人都要盡全力去完成被託付的使命。鄭翌的這番話,贏得了人們的贊同。
(供稿/駐日使館教育處)